揭祕葉挺危難之際為何向國軍將領求助?

揭秘葉挺危難之際為何向國軍將領求助?

信函原件

葉挺致陳誠的一封信

內容蹊蹺,是否另有它因?

這是一封新四軍軍長葉挺寫給國民黨高級將領陳誠的信函,共2頁,紙張呈米黃色,寬16.5釐米,長23.6釐米,以行書寫就,內容完整,唯失信套,全信共計137字。現照錄原文如下:

辭兄賜鑑,弟率三子來渝,匆促分離,未及一言為別,彼輩現究在何方,無從探知,懇向泳波兄一詢彼輩下落,見告至感。彼輩冬季衣物尚存弟處,請囑監守人準小兒來取或派人送去均可。又弟尚有欠款卅萬元在恩施未取,現已到期,懇轉託趙署長淳如兄設法取回,並即轉匯內子李秀文收用,因舍下想必需錢甚急也。斗室潛居,無可奉告。肅此敬叩。

進步

附取款信一封 借據四紙

弟 葉挺 敬啟

十月十四日

信首所稱的辭兄,就是指陳誠(陳誠字辭修)。葉挺此信大意是說,自己和3個兒子被帶到重慶,不想兒子們無故失蹤,不知下落。他們的冬季衣物尚在自己這裡,希望陳誠能派人將衣物帶給孩子;另外,其妻李秀文生活無著落,缺少錢物。而他在恩施尚有一些借出的錢款,已經到期,可以取來支用,也請陳誠能夠從中給予幫助,將取款信及借據通過趙淳如兌付。

此信末題“十月十四日”,但並未言及書寫年份。從歷史記載來看,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後,葉挺被蔣介石扣押軟禁,先是被關押於江西上饒,此後又輾轉多處關押,但其中在重慶關押時間只有兩次。一次是1942年1月3日,葉挺由沈默解送,搭乘民航班機,由桂林押至重慶,囚禁在白公館附近的“紅爐廠監獄”。期間,葉挺寫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詩作《囚歌》。此次關押,蔣介石利用各種手段對葉挺進行威逼利誘,試圖讓其屈服。但是葉挺在危難面前,毫不動搖。眼見陰謀未遂,同年12月,蔣介石下令將其從重慶押走,轉入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所在地湖北恩施繼續關押。葉挺第二次被關押重慶,則是日本投降後的1945年8月28日,由恩施押赴,9月14日到達重慶,隨即被單獨關進了“中美合作所”白公館集中營樓上的一個囚室。而此次同行者有葉挺的3個兒子:葉正大、葉正明、葉華明。因此,從信中所言尋子之事可以推斷,此信當作於1945年,也就是葉挺第二次被關押重慶之時。

葉挺和陳誠,一個是共產黨新四軍的軍長,此時是囚徒身份;一個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且時任行政院軍政部部長。兩人身份迥然,葉挺為何會語氣如此謙和地給陳誠寫信呢?這背後是否又另有它因呢?

揭秘葉挺危難之際為何向國軍將領求助?

葉挺(左)、陳誠資料圖

情誼頗深,兩人曾是軍校校友

要解開信函中的謎團,還得從葉挺與陳誠的各自經歷說起。

陳誠,原名陳德,別號石叟。1898年出生於浙江省青田縣高市鎮。曾先後就讀於浙江省立第十二中學,浙江省立第十一師範學校,杭州體育專科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炮兵科)等。陳誠從軍校畢業後,首先來到浙江陸軍第三師見習,見習完畢後,即赴廣州。在廣州,他將原名“陳德”改為“陳誠”,並由黃琪翔介紹,投靠粵軍李濟深部,在第一師鄧演達團任中尉副官,為鄧看中,由排連長很快晉升為團長。

1924年,因鄧演達的介紹,陳誠擔任了黃埔軍校校長辦公廳上尉特別官佐兼兵器教官,又因鄧演達與嚴立三系保定軍校同學,關係甚密,陳誠亦得到嚴立三器重。1926年秋,嚴立三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師師長,次年4月,保陳誠為少將副師長兼六十三團團長。這樣,陳誠很快青雲直上,由少尉升至少將。1927年8月蔣介石下野後,嚴立三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軍政廳長。10月,嚴立三保陳誠任副廳長,後嚴立三調任湖北省政府民政廳長,陳誠於12月升代廳長。武漢政府垮臺後,鄧演達失勢出國,陳誠則與其浙江同鄉蔣介石漸次接近,積極擁蔣復辟。寧漢合流後,蔣介石再次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後,即任陳誠為警備師師長。陳誠因警備職責關係,和蔣介石朝夕相處,越靠越近,陳誠乘機引進一批保定同學如羅卓英等,既擴展自己的勢力,又為蔣介石薦引人才,令雙方都很滿意。由於陳誠善於逢迎,此後一路官運亨通,抗戰期間更被委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

葉挺原名為詢,字希夷,1896年9月10日出生於廣東省惠陽縣淡水鎮周田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葉挺其名,乃該村小學教師陳敬如先生所取。1911年,葉挺15歲時,進入了惠州府立蠶業學校。不久,因受到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的影響,他加入到剪辮子的行列,被開除了學籍。這對於具有進步思想的葉挺來說,並不是件壞事,不久,他又到廣州黃埔島的陸軍小學求學。在這裡,葉挺不僅有機會鑽研軍事,而且還結識了張發奎、黃琪翔、餘漢謀、李漢魂、吳奇偉等一批後來在中國民主革命的舞臺上扮演著不同角色的同學。

1915年,葉挺以優異成績畢業,並被保送到武漢南湖湖北陸軍第二預備學校。1916年,葉挺又因學業優秀、思想進步,而以優等生資格升入中國近代最高軍事學府——河北保定陸軍軍官軍校,在六期工兵科學習。葉挺軍校畢業後在福建漳州加入建國粵軍,任支隊副官,後加入中國國民黨,走上了追隨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革命道路。1922年6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他的部隊炮轟總統府,葉挺奉命守衛總統府前院,掩護孫夫人宋慶齡脫險。1924年,他在蘇聯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東方大學)和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由信仰三民主義轉而信仰共產主義。此後葉挺先後參加北伐、南昌起義,並最終在抗戰期間成為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軍長。

葉挺與陳誠的交往,實際是從保定軍官學校開始的,他們是校友,葉挺為第六期工兵科學員,陳誠為第八期炮兵科學員。據知情者回憶,他們在軍校期間關係比較好,葉挺的學習成績比陳誠優異,常常在學習上幫助陳誠,而葉挺又因家境貧寒而在物質上得到過陳誠的不少幫助。與此同時,葉挺在軍校期間,因勤學好問、思想活躍而深得該校老師譚延娛先生的器重,譚先生視之為得意門生。而陳誠畢業後,與譚先生愛女譚祥喜結連理,這無形中又給葉挺和陳誠的同學關係添加了一層親密。

葉挺畢業後,回到廣東粵軍工作,陳誠畢業後,則回到浙軍服務。不久,葉挺的好友鄧演達到上海招攬人才,恰好看中了年輕氣盛、雄心勃勃的陳誠,於是將陳誠帶回廣東粵軍,安排在自己帶的團裡當連長。而此時的葉挺,在粵軍第一師任步兵營長。就這樣,葉挺和陳誠又得以共事,兩人的關係仍好如當初。直至1927年的“四一二”政變,陳誠因為轉而追隨蔣介石,在思想上與葉挺漸行漸遠,兩人才逐漸中斷聯繫。

揭秘葉挺危難之際為何向國軍將領求助?

1939年,葉挺全家合影

一舉兩得,葉挺終獲營救

葉挺在“皖南事變”中被捕,這時的陳誠已經官居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深諳中國軍人注重“同窗袍澤”之誼的蔣介石認為,由陳誠來“規勸”葉挺,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於是,在蔣介石的授意下,陳誠多次“規勸”葉挺,但葉挺均禮貌回絕,不為所動。蔣介石無奈,但又不死心,仍希望陳誠能夠逐漸“感化”葉挺。1942年,蔣介石下令將葉挺轉押至陳誠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所在的湖北恩施。直到1945年,除短暫羈押桂林外,葉挺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恩施度過,但是,陳誠最終還是沒能完成蔣介石交給他的任務。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只好下令將葉挺重新押往重慶。

從1945年葉挺寫信的內容來看,似乎是試圖在陳誠處尋求幫助。實際情況是否果真如此呢?

據葉挺之子葉華明後來回憶:“1945年9月,在特務的監督下,我們與父親離開恩施,從宜賓坐船去了重慶,到重慶後,我們被安排住進了一個小旅館。父親和我們兄妹住樓上,特務們住樓下,11歲的我已經懂得照顧比自己小一歲的妹妹揚眉,也懂得理解父親,並按照父親的話去辦。父親考慮到讓3個小孩跟在身邊,受特務監管,又不能上學,影響我們的成長,便思量著如何讓我們去找黨在重慶的代表周恩來。父親躲開特務的監視,寫好了一張字條:‘我已到重慶,3個孩子交給您照顧,拜託了。’我們兄妹3人乘特務只留下一人監視之際,溜出了小旅館。”葉華明的回憶清楚表明,葉挺信中所說的這些話,實際是自己導演的一場戲而已,孩子們離開都是他一手策劃的。而之所以告訴陳誠“子女不知所蹤、妻子生活困難”,只是希望能夠將國民政府調查人員的注意力引開,同時也利於掩蓋自己與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秘密聯絡的事實,可謂是一舉兩得的計劃。

據後來相關檔案記載,陳誠拿到此信後,即將葉挺所託付諸事,交由自己的部下----軍政部儲備司司長莊明遠辦理。然而,讓陳誠沒有想到的是,莊明遠雖然是國民黨身份,但他反對內戰,反對獨裁,故而早已與共產黨有所接觸。接到任務後,他隨即將信中這些信息,先行通知了周恩來等人。在重慶地下黨組織的直接指揮下,他為營救葉挺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葉挺獲釋出獄後,還特地來到位於半山新村的莊明遠家中探望並致謝。(張蕾蕾 作者單位: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