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健康是吃出來的",他說"病從口入",矛盾嗎?答案來了

(1)中醫素有食物“以形補形”的理論

核桃仁形狀似腦,故補腦。中醫認為,核桃和芝麻有“補五臟、益氣力、強筋骨、健腦髓”的作用。現代研究發現,這兩種食物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可提供亞油酸、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提高腦功能。核桃含有的維生素、卵磷脂,對治療失眠、鬆弛腦神經緊張、消除大腦疲勞效果也很好。但應注意:核桃助溼生痰,肺有痰熱者不宜吃。

你說

(2)吃黃花菜要慎重

黃花菜味美,但不宜鮮食。因為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鹼,其攝入人體後可被氧化為二秋水仙鹼,能強烈刺激胃腸和呼吸系統,吃鮮黃花菜50克~100克即可很快發生腹瀉等中毒症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鮮黃花菜必須在蒸煮曬乾後才能食用。

你說

(3)吃香蕉有禁忌

香蕉是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鮮美的水果,富含碳水化合物,每百克可產生90千卡的熱量。香蕉含有保障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及肝臟正常工作的鉀。一天吃3根~4根香蕉,就能滿足人體對鉀的全天需求量;香蕉含的膳食纖維能夠通便;香蕉含大量維生素E和維生素C,維生素B。也很豐富,但香蕉性寒,故脾胃虛寒、胃痛、腹瀉者應少食,胃酸過多者最好不吃。

你說

(4)飲茶禁忌多

科學研究發現:茶葉中的多酚EGCG能夠破壞雙氫葉酸還原酶(DHFR),它是當今抗癌類藥物的攻擊對象。每天飲兩三杯綠茶的人血液中含EGCG,使得癌細胞不易擴散。因為血液中的EGCG可以使癌細胞的DHFR失去活性,從而殺死癌細胞。飲茶雖然好處很多,但也有很多禁忌。如神經衰弱的人不宜睡前飲茶;茶葉中所含的咖啡鹼有促進胃液分泌的作用,能增加胃酸濃度,故患有潰瘍病的人不宜飲茶;因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能影響人體對鐵和蛋白質等的吸收,因此,患有營養不良及缺鐵性貧血的人不宜飲茶。另外,還要注意空腹不宜飲茶,不要飲隔夜茶,飯後不宜立即飲茶等。

你說

(5)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是歐洲人稱譽常吃蘋果能夠養生保健的諺語。2004年11月路透社報道,美國康乃爾大學食品科學和技術系的研究證實:“每天吃一個蘋果可防病,是有科學依據的”。用蘋果喂小鼠,該鼠的腦細胞抵抗疾病的能力比其他試驗鼠要強得多。因為水果中的維生素C發揮了重要作用,未接受維生素C的鼠腦細胞氧化快,易患類似老年痴呆等疾病。“與其他水果相比,新鮮蘋果是預防老年痴呆症的最佳選擇!”

你說

(6)大豆的藥食同源

2000多年前的醫學古籍《內經·素問)中已把黃豆列為五穀之一。唐:孫思邈所著《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也有關於豆腐治病的記載。1999年10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發表了“源自東方的黃豆能減少冠心病風險”的健康聲明。其正式條文是:“每天食用25克黃豆蛋白(50克豆腐),可以減少患冠心病的風險”。中醫認為,大豆(黃豆)性味甘平,不涼不燥,益氣養血,清熱解毒,寬中下氣、健脾,利水消積,通便定痛,是治療虛勞內傷、消渴水腫、溫熱傷寒的佳藥。

你說

(7)黴變花生不能吃

中國傳統營養學認為,“花生性平而味美香。生用清火潤肺,炒用能健脾胃”。花生含蛋白質豐富,花生蛋白吸收率為90%左右。花生中還有一種生物活性很強的天然多酚類物質——白藜蘆醇。花生的植物固醇可通過多種途徑抑制細胞分裂,預防癌症。花生雖然營養豐富,但如保管不當,極易受潮黴變,產生致癌性極強的黃麴黴素,因此,已黴變的花生不應再吃。

你說

(8)栗子治病應生吃

《本草綱目》中有栗子能“治腎虛、腰腳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胃腸”的記載。老年人腎虧、腰腳無力或小便頻數者,早、晚各細嚼慢嚥生果12枚,常食有效。唐代詩人杜甫年邁時患腳氣病久治不愈,一老農見狀,獻方說:以慄去殼搗爛,早、晚生食或煮湯食即愈。杜甫依方而行,半月後腳氣病果然好了。栗子由於生食難消化,熟食又易滯氣,故一次不宜吃得太多;凡有脾虛消化不良、溫熱甚者均不宜食用。此外,用栗子治病,需要生吃。

你說

(9)食用洋蔥不宜過量

洋蔥含有類黃酮物質棉皮素,可預防血栓形成。洋蔥中含有可降低血小板凝集度的化合物,吃洋蔥後血小板黏滯度可降低34%。洋蔥中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其能激活血溶纖維蛋白的活性成分,這些物質均為血管舒張劑,有對抗體內兒茶酚胺等升壓物質的作用;此外,洋蔥中含有的微量元素硒還具有抗癌作用,每天堅持吃50克~100克洋蔥為好。歐洲民眾普遍生吃洋蔥,在歐洲民間有一個降血脂的食療方——將洋蔥泡在紅酒中飲用。因洋蔥揮發性大,易產生氣體,所以食用時不宜過量,以防產生脹氣和排氣。

你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