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不控旺,光长秧子没产量

种过红薯的农民朋友,在生产实践中会有不少的经验教训。有时候,看着红薯秧子长得很旺,以为苗好产量高,结果红薯收获时却产量很低,这让农民朋友很不明白,为啥红薯苗长得旺,却没产量。其实,种植红薯还真有不少学问,红薯要适当控旺,让它多结红薯才是目的,现在的土壤中施入氮肥过多,水肥过大再加上高温多雨天气,红薯很容易出现旺长,最后出现“光长秧子没产量”的现象。

红薯控旺目的是增产提质,不少人认为红薯控旺就是用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等调节剂控制茎叶旺长,为了能达到控旺的效果,其实并不科学。下面说说控旺细节问题。


红薯不控旺,光长秧子没产量


红薯控旺要抓住关键时期

第一次控旺:在红薯第一次膨大期,蔓长35-45公分左右,薯蔓已经开始从垄上垂下来,俗称“下梁子”,俗称“两垄似牵手非牵手”。此时是甘薯的分枝结薯期,地上分枝,地下薯块形成,这时要适度控旺。

第二次控旺:一般在栽后65—70天左右,此时正进入“雨季”,高温高湿。是甘薯茎叶生长最快的季节,处于薯蔓共长期,但薯块膨大较慢,此时要重点控旺。

第三次控旺:一般在栽后85—90天左右,此时甘薯茎叶生长达到峰值,为了甘薯第二次膨大期的到来做好准备,此时要及时控旺。而在红薯的第二次膨大期,蔓长60-80公分左右,基本上已经封垄,此时是红薯发育的黄金期,要重点控旺。

红薯控旺田间管理技术

1、扎根缓苗阶段的管理,扎根缓苗阶段是从栽后长出新根到块根开始形成,历时1个月左右。红薯定栽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栽秧后,如遇大旱,应及时浇缓苗水,以利扎根成活。一般在栽插后,要淋水一次,以后每隔10-15天中耕一次以松土,提温,消除杂草,促进植株迅速生长利于根形成。

2、分枝结薯阶段管理,栽插后30-40天随着温度升高,茎叶生长加快,块根继续形成膨大应及时加强水肥管理,如遇天旱可随水亩追5-8斤尿素,浇后要及早中耕松土保墒。


红薯不控旺,光长秧子没产量


3、茎叶盛长块根膨大阶段的管理,栽后80天茎叶盛长块根膨大,叶面积系数达到最大,一般在这一时期,要做到促中有控控中有促。此期正值雨季,温度高,植株生长快,为防止徒长,可用50PPM的多效唑液在田间均匀喷打,以叶面沾满药液而不流为佳,可促进果实发育,使红薯优质高产。在此期,地下部块根迅速膨大,如遇伏旱,需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为促进薯块膨大,可亩用膨大素一袋(12)克兑水15公斤隔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4、茎叶衰退块根膨大阶段的管理,红薯生长后期,茎叶由缓慢生长直至停滞;养分输向块根,生长中心由地上转到地下,管理上要保护茎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块根迅速膨大。管理措施,保证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如天气久旱无雨,土壤干旱,会使茎叶早衰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形成、积累,造成减产,因此要及时浇小水,但在红薯收刨前20天内不宜浇水,以利红薯表皮老化便于收获。若雨水多要及时排水,以防硬心与腐烂。为防止早衰,延长和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薯块肥大,进行叶面喷肥,亩用磷酸二氢钾半斤兑水30-40公斤进行喷雾,每隔15天喷一次共喷两次,如配合使用膨大素效果更好。

5、摘顶。当红薯主茎长至50厘米时,选晴好天气上午摘去顶芽;分枝长至35厘米时继续把顶芽摘除。此法可抑制茎蔓徒长,避免养分消耗,促进根块膨大,可增产20%~30%。

红薯不控旺,光长秧子没产量


6、裂缝灌肥。红薯进入块根膨大期,表土层会出现裂缝。此时,每亩用清水粪肥750~1000公斤,兑磷酸二氢钾500克(也可用过磷酸钙5公斤、草木灰50公斤,分别用水浸泡过滤),混合在粪肥中,早晨或傍晚沿裂缝灌施,灌后用土填塞裂缝,可增产20%~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