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农产品不滞销?

天水小辉


农产品滞销我活60岁了,也没见过,倒是近两年从网上看见水果蔬菜出现滞销的问题。我想,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农产品供大于求都会滞销。要想农产品不滞销,农民不能盲目跟风种植,不能无序扩大种植规模。


农民不仅要懂得种植农作物,还要学会经商经营,在种植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如何把自己种植的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格。据我所知,现在农民大多依赖中间商、经销商、经纪人上门收购,农产品销售上,大概需要6个环节才能卖到消费者手中,层层加价,农产品价格不低,农民却没有获得高收入,钱都被中间环节盘剥了,农民在农产品销售上处于弱势,被早早踢出了“利益分配集团”,农产品价格再高,也与农民没有多大关系了。今年上半年蔬菜水果价格暴涨,农民挣钱了吗?我觉得与咱农民没有关系似的。所以,在农产品销售上,农民应该自信、自立、自强,强势一点,不要依赖别人销售,自己销售,把农产品销售到消费者厨房餐桌上。

目前,大宗农产品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大蒜没有出现滞销现象,只是价格稳定而已。农民手中粮食都卖掉了嘛,因此,在种植上,要追求规模效应,今年我们当地农民承包100亩水稻田,产值在24万左右,纯收入10万以上,我们当地农民这几天心里乐呵呵的,笑洋洋的,喜滋滋的。

农民要了解网络,了解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必须依靠平台销。农贸市场平台,电商平台,专卖店平台、超市平台,把所有渠道、所有平台利用起来销售,我有位果农网友,种苹果的,常年在今日头条平台上写种植日记、拍种植视频,把苹果从种植、追肥、疏花疏果、整枝修剪、套袋摘袋等等每天发到今日头条,并带货销售。如今,苹果订单络绎不绝,苹果不仅价格高,消费者也得实惠,自己苹果也卖光了。农民不要小觑电商平台,滴水成川,现在消费者习惯了网上购物,实体店已经门可罗雀了。

在种植上农民要向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市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内部挖潜,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勇于投资。我们当地农民常调侃的一句话就是:“种庄稼不下成本,就象赌博不下注一样”。要增加农产品品质、质量、口感,让消费者放心,喜欢,创出自己的品牌。

农产品说滞销,有点危言耸听。世上没有卖不掉的东西,只有不会卖东西的人,这几年什么东西值钱,农民就种植什么东西,盲目种植,跟风种植,扩大规模,造成市场短期供大于求。农民种植出来的农产品,总是着急销售,为什么不储存起来?分期分批销售,可以减少市场供求矛盾,使农产品价格不“跳水”,同时,也不会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发生。我们当地农民以前也象农产品卖不动一样,着急卖,结果,中间商、经销商压级压价,农民戏称,象卖狗尿一样,现在我们这边农民也学会与中间商斗智斗勇了,同时摒弃惜售心理,只要价格合适就卖。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评论交流!

长江老农


我经营了一个莲藕种植基地,百十亩的面积不大也不小,过去两年刚刚经历了一场行情低谷,好在没有滞销,我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确保我们生产的莲藕不滞销的,内容比较长,但是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很悲壮,也很庆幸。

我们从2012年开始种莲藕,在我们附近是属于开创者,之前是没人选择旱地种植莲藕的,当年大学毕业比较有激情,又是学农业的,于是就选择了莲藕种植。由于技术是我们的优势,产量自然比较高。莲藕在池子中的储藏周期长达6个月,所以根本不担心放坏的问题,这在生鲜蔬菜中的优势很明显,我们可以慢慢卖。再加上2016年以前,莲藕市场的行情比较好,冬季地头上车价格为每斤2.0-2.5元,由于每亩地的商品藕产量大约在4000斤,这样的行情每亩地的收入还是很客观的,再加上一年的成本大约是3000元左右,算下来,只要不是产量特别低,基本上每亩地的收益在5000元左右,甚至更多。

大家都比较清楚,人们的习惯是看见哪个行业赚钱了,都会一窝蜂的涌上去,管他三七二十一的,开干再说,到2017年的时候,初步统计了一下,我们周边的莲藕种植面积增加了数十倍之多,这是很夸张的,周边几个乡镇的面积高达数千亩,要知道我们这边之前可是没人种莲藕的。

这只是种植面积激增的一个缩影,通过莲藕种植行业的微信群,我初步统计了一下,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那几年的面积扩增都是数十倍的增加。莲藕也算是君子菜了吧,平时吃的人也不是特别多,也就是饭店需要做凉菜,过年时候家家户户会买一些做下酒菜,市场的容量就那么大,随着种植面积的激增,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市场价格下跌,导致种植户都傻了眼。

2016年年底的时候批发价格还在1.8元每斤,临近年关,价格还是下降了,最后降到1.6元每斤,很快过年了,很多人的莲藕还没有销售完,都在等年后的一个销售旺盛期,虽然比较短暂,但是也是不错的窗口期,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如果卖不完,天气转热,莲藕就要发芽了,彻底卖不出去了。结果,春天是来了,但是莲藕市场的行情却是倒春寒,让许多种植户的心哇凉哇凉哇凉的。由于没有人到地头批发,很多种植户的莲藕直接就没有挖出来,让它们在池子中生根发芽了,虽然颗粒无收,算是彻底赔了,但是都在卯着劲儿,等待2017年年底能有个翻身的机会。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所以很少有人推出这个行业,毕竟谁也不想刚进来就被淘汰出局,有些人都在盘算,不可能年年低谷,总会翻身,于是有资金的不仅没有缩减面积,反而开始扩大面积,期待第二年能够把第一年赔的钱赚回来。可惜的是,种植面积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总产量也在增加,市场的容量却没有变,所以,很不幸,2017年年的时候,莲藕的价格是1.2元每斤,甚至更低,更可怕的是,行情越差,越没有人来批发莲藕。这次,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退出,2018年4月份,种植面积缩减了三分之二,基本上又回到了2016年时候的种植面积,所以,2018年年底,莲藕行情回暖,恢复到了1.6-1.8元每斤的状态。我们成功的存活了下来。


以上是这几年的莲藕行业的一个大背景,接下来说说我们是如何避开莲藕滞销,成功存活下来的。

第一、做行业的权威

我们从刚开始种植莲藕的时候,预测的是五年后(2018年)莲藕面积将会暴增,事实上比我们预料的来的还要快,2016年就开始了爆炸性的增长。好在我们利用我们农业技术人员的身份优势,开始为大面积进入的企业和个人提供种植技术服务,赚取服务费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在圈子里成功转型为服务型团队,有了收入,同时认识了更多进入这个圈子里的个人和企业,增加了人际关系,更好的把握了这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为我们后来的经营提供了参考,经过服务,我们编写了内部技术资料(下图)


第二、拓展销售渠道

传统的销售模式就是等着菜贩子找到你,然后把你的莲藕批发走,如果没有菜贩子联系你,或者种莲藕的那么多,根本不知道还有个你也在种植,自然就会产生滞销的现象。我们毕竟比别人早了三年,认识一些菜贩子,还能保持联系,这是其一。我们仍然通过一些平台和网站进行信息发布,尽可能增加我们莲藕的曝光度,虽然很多人面临滞销,但是我们很幸运的与十几个批发商尽力了合作关系,毕竟信任是做生意做重要的,他们也更希望能和信任的人打交道,避免上当受骗。

除此之外,我们通过互联网手段,开始了社区团购,在郑州市组织各个社区开展团购,招募团长,可以批量运输,然后分发到各个参团的小区,有团长进行分发。这样做的结果虽然销量没有直接批发多,但是单价更高,要比直接批发出去获利更多。

第三、销售藕种

每个行业都有低谷期,就像炒股一样,圈内的人都知道自己要被套牢,圈外的人还感觉大家都在赚钱,羡慕不已,梦想着自己能够很幸运的进行抄底,然后来个大翻身。于是头脑一热就投身其中了。我们利用之前的资源,认识了一下做生意的人,想投身农业,还有一些暴发户,也想投身农业,毕竟前几年国家宣传很到位,政策也很到位,大批的有钱人开始投身农业,恰好由于我们更专业,他们选择了我们,我们在提供技术的同时,把我们的莲藕作为种苗销售给他们。这里插一句,莲藕一般是通过无性繁殖了,藕种是可以自己保留的。在行情低落的时候,我们的那几十亩莲藕好在没有滞销,虽然价格低了点,但是作为藕种,产量要比商品藕高得多。

第四、开展加工

不管是我们进行批发也好,销售藕种也好,毕竟价格要比往年低很多,基本尚处于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状态。于是我们开始了莲藕的加工。最初我们进行藕粉加工,十斤莲藕能加工一斤藕粉,工艺并不难,但是可以大大减少莲藕滞销的问题,加工就相当于是进行了浓缩,总量在减少。然后我们还是通过前面说的社群营销,组织团长开团,基本上加工的藕粉都销售出去了,而且每斤的销售价格为58元,毕竟藕粉的营养价值是妇孺皆知的,适合老人、病人、女人、小孩儿,大家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我们后来和一个加工厂合作,也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第五、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既然大家都来种莲藕了,那我们可以变换一下思路。于是去年我们种了一部分的籽莲,专门进行生鲜莲子的销售。现在城市里面吃新鲜莲蓬的人比较多,还是通过我们的社区营销,莲蓬销售的很顺利,而且用工量也大大减少,减少了开支,也是盈利的一种形式,而且一亩地也能销售几千块钱的莲蓬,和老熟之后的莲子(熬粥)。由于籽莲不用采挖,于是我们套养了黄鳝,每亩地反而多收入了两三千元。同时,在每年的五六月份,我们也采集藕尖进行销售,价格每斤可以买到15元,也算是拓展销路的一个手段吧。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策略,虽然可能有人觉得我们不地道,没有劝阻别人进坑,但是大家应该很清楚,这样的大环境下,任何人的话都阻止不了人们发财的欲望的,毕竟有国家的大政策做后盾。从2018年年底,莲藕行情回暖,我们可以庆幸的感慨一声,农业天地广阔,却是九死一生,想在农业领域大有作为,首先得掌握扎实的农业技术和灵活的营销策略。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经历过农业的坎儿?你们又是如何应对农产品滞销的呢?欢迎大家留言,碰撞一下活化。


农田耕者


关于农产品这一块不存在可以保证的事情,只能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农产品基础种植情况混乱

虽然现在新型的农业主体像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正在兴起,可是我们还是以小户种植为主体的。

这样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局面,什么好卖就种什么。或者听说别人种什么赚钱了,然后就去种什么了。

滞销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供大于求。猪肉今年是不会滞销了,因为喂猪的人都少了。

可是苹果、梨子、蔬菜呢?没有种植技术限制,更可怕的是没有提前销售意识。

第二、科学化种植和销售迫在眉睫

不仅是在老百姓层面还是政府、企业等,都存在一定的盲目种植、跟风种植现象。“听别人说种植什么赚钱了”是一个很诱惑的爆点广告词。

不管现在的自媒体和网络有多发达,70%的老百姓并没有科学化的种植农产品,也没有自己掌握销售渠道。

我们都在怪恶性竞争,都在怪中间商,但是鑫西兰觉得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我们能让中间商没有生存之地,可是自己不掌握方法,又有什么用呢?

第三、走精品路线

这个社会永远是强者生存!农产品领域是一样的!我在这个行业干了六年,花巨资交的学费和经验,都是普通人能讲得出来的道理,可是就是没有人愿意这么去干。

我见过很多老百姓把差一些的农产品掺杂在好的产品里面卖,然后贩子一口价收购,老百姓觉得占了便宜,可事实呢?

很多人都在说我们的农产品都是绿色的、无污染的、纯天然的,可如果全部以盈利的价格卖出去反而不正常了。每年的滞销现象,几乎成了常态。多么可悲啊!

农产品只有走精品路线,才是向滞销宣战的终极核武器!

打造有灵魂的农产品,我是鑫西兰,期待你的关注,我们一起分享和交流农产品和农村电商方面的话题。


鑫西兰


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就这个问题说说个人看法。农产品的滞销,不论是农民、企业、社会或者国家都保证不了。

农产品的滞销,造成的主要原因:


一是盲目发展,当某一种植业或者养殖业效益好时,多数农民和企业就一窝蜂的去跟风。过不了几年,就会因为种植面积过大或养殖规模过大,市场供应大了需求,造成价格下跌,产品滞销,甚至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科学预测,科学分析、科学研判,引导农民和企业有目的的去发展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和规模趋于合理,争取让供需双方处于相对平衡,让产品既不大量积压剩余又不紧缺。这对于大数据时代,利用数据分析,基本上已经可以实现了。

二是农产品的产地偏远,交通不便,信息相对封闭。一方面农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市场相对紧缺,这是人为的不对等因素造成的滞销。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广泛宣传,加强信息交流,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将信息资源共享,积极发展交通运输,支持电商运营平台来解决。

总之,只要发挥好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调控作用,农产品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模,让供需矛盾日益平衡,就可以较好地避免滞销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队长分析不到位的地方,敬请高手补充完善!多谢关注和支持!


帮扶路上奇闻轶事


1、地域优势:在我家乡,有个【枇杷第一乡】的地方,那边的枇杷只听过有因天气而减产,让枇杷农蒙受损失,很少见有像其他产枇杷的地区,有卖不出去的情况。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有产地优势,当地的枇杷是地标农产品,成熟时多数客商会过去收购。而其他栽种的地方没有地标,也可以在栽种的其他身上做文章,像是今年黄桃,多数地方卖的低,但一些打着高山黄桃卖的价格并不便宜。

2、注重精品:水果终端市场,一些包装靓丽的精品A果,价格往往比其他果品价格要贵上不少。消费者也喜欢购买这些外观艳丽的精品果,可以自吃也可以当成礼品往来赠送。而在客商去某个产地收购的时候,也是更喜欢选购果品好的。这就需要果农精细化管理,并做出取舍是多疏果,提搞果品,还是合理的留果,以量取胜。

3、销售多元化:滞销是将农产品的命运交给客商手中,是被动的等待。所以应要主动出击,增加销售的方式,如:建立采摘园,对接各大商家,采摘权直接卖给电商,自己通过网络等渠道销售等。

4、忌盲追新,及时更换品种:在今年黑布林因品种老化及其他原因,收购价都低,也滞销了一部分,在千里外的广东黑布林售价在3元之间,而同期的红布林因稀少价格在16元之间。阳光玫瑰在前几年价格是高,但随着栽种的农户增加,今年价格也是大跳水。

综上所述,农产品想要保证不滞销的局面,除了上述所讲,还需要农民及时了解当年的市场行情,毕竟这是属于经济作物,会随着市场的波动影响到销售。

不过我个人觉得只要有产地优势,品质优,多数受到的影响还是较小的,就是各产品市场量多的时候,精品的还是有人会要的。

大家好,我是果乡农人。以上是我对农产品避免滞销的一些分析,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指出、交流切磋,认可的,请点个关注吧,谢谢大家!

果乡农人


经常会在媒体报道及网上看到某地农产品滞销,导致农民收入降低甚至血本无归。农产品归根究底也是产品,不管怎么特殊也是逃不开市场经济这个大框架,农产品的滞销和脱销,两种现象其实是并存的,为什么滞销?农产品滞销三个原因,一上市时间集中,二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没有形成,信息不畅,三种植结构不合理。

怎样解决呢?

一是做好种养计划是根本

说着容易做着难,但是,农产品的市场变化是有规律的,价高是人们就多种多养,产品多了价格就下来了,也就会出现农产品的销售难。所以,我们的合作社、家庭农场,要学会研究市场变化,做好下一个年度的种养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不盲目跟风。

二是打造产品品牌是手段

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来到厨房餐桌,要想卖得多卖得贵卖得持久,就一定要借重文化的力量,使品牌增值。因此,挖掘、打造、提炼和传播与食品相关的文化价值成为创建品牌的必需。与农产品相关的文化资源包括:消费者认知、消费习惯和饮食习俗,比如食品概念、饮食习俗、口味方法,诸如南甜北咸,中辣西酸就是这种资源,还包括人文历史资源,比如产品传说,名人故事等。

三是一二三产融合是智慧

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向后延伸,第二产业接一连三、双向延伸,第三产业接二连一、向前延伸,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综合起来是六份收入,产生乘数效益,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当农产品当季滞销时,可以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还可以与乡村游、采摘游等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有一家火龙果种植基地,为解决滞销问题,开发出火龙果挂面,延长了销售时间


农村大苏


经常会在媒体报道及网上看到某地农产品滞销,导致农民收入降低甚至血本无归。农产品归根究底也是产品,不管怎么特殊也是逃不开市场经济这个大框架,农产品的滞销和脱销,两种现象其实是并存的,为什么滞销?农产品滞销三个原因,一上市时间集中,二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没有形成,信息不畅,三种植结构不合理。

怎样解决呢?

一是做好种养计划是根本

说着容易做着难,但是,农产品的市场变化是有规律的,价高是人们就多种多养,产品多了价格就下来了,也就会出现农产品的销售难。所以,我们的合作社、家庭农场,要学会研究市场变化,做好下一个年度的种养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不盲目跟风。

二是打造产品品牌是手段

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来到厨房餐桌,要想卖得多卖得贵卖得持久,就一定要借重文化的力量,使品牌增值。因此,挖掘、打造、提炼和传播与食品相关的文化价值成为创建品牌的必需。与农产品相关的文化资源包括:消费者认知、消费习惯和饮食习俗,比如食品概念、饮食习俗、口味方法,诸如南甜北咸,中辣西酸就是这种资源,还包括人文历史资源,比如产品传说,名人故事等。

三是一二三产融合是智慧

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向后延伸,第二产业接一连三、双向延伸,第三产业接二连一、向前延伸,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综合起来是六份收入,产生乘数效益,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当农产品当季滞销时,可以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还可以与乡村游、采摘游等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生态康养乐园


同行没同利,这句话也适用于农业生产,关键看你怎么去做。要多关注市场,多了解消费趋势,努力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优”,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要相信科学,适时引进名优新产品,收获时肯定不滞销。不要盲目相信“高产高收”,一百斤劣质苹果有时候不如几个“极致苹果”。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都同以往大不一样了,不再一味追求“吃饱”,而是要求“吃好”。

酒好也怕巷子深,产品销售还是要做好宣传推广,互联网也是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凤泉人家


1、量身定制,发展特色化农业。土地、气候、水源都是作物生长的立足之本。种植作物讲求适合,不盲目。

2、解决作物品质问题。种植忌讳只要数量忽略质量,你亩产1万斤苹果买不过别人6千斤,品相好,残次品少才是市场经济的关键。




金农禾董峰麟


对于玉米小麦这样的普通农作物,即便是出现滞销的情况,价格的向下浮动一般也都是非常轻微的,最起码来说,如果不产生自然灾害的发生,玉米小麦不会因为滞销而出现赔钱的局面,普通农作物受众广泛,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供求关系出现失衡的失衡,有关部门会进行一个适当的调节,而经济农作物则不同,其每年的价格波动、种植产量都会有一个过山车一般的表现。

如果你想大面积的在农村从事种植行业,必须明确好自己的种植思路和经营模式,如果你想着旱涝保收,稳中求赚,那么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基本农作物即可,这种基础本质的农作物,入手比较快、技术门槛低,并且不管是从播种还是出售,都已经有了一套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变化的市场规律,当然了利益是非常微薄的,唯一的好处就是挣钱不多但是能保障落袋为安。

如果你的种植目的是抱有远大决心,争当致富带头人,那么就必须要从经济农产品来入手了,比如水果、大蒜、以及药材之类的农作物,种植这类农作物大都需要一定的农业种植技术和不菲的经济成本,种植户要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不但要具备吃苦耐劳的决心,并且灵活的经济头脑,和一定的文化基础以及相对来说不错的社交能力。

如何保证农产品不滞销?

超前的经济意识必不可少

种植水果属于一种多年投资,只要种植管理好,销售业绩完全要靠质量和渠道说话,而如果是选择种植大蒜、生姜之类的一年生长经济农作物,那么就必须要做好种植前的考察准备,拿大蒜种植来讲,基本上每年的种植都是一种变相的投机,所以在入手播种时候,对于去年的大蒜储存量,以及最近几年的价格走势,都一定要有一个明察秋毫的了解。

因为像是种植大蒜之类的农作物,如果面临滞销那么后果是很可怕的,连本带利的赔进去都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记得十几年前我种植辣椒,那一年辣椒面临着空前绝后的滞销,我自己种植的几亩辣椒,基本上都埋入大坑里面去了,那一年像我一样的辣椒种植户比比皆是。

灵活变通的多销售渠道

种植经济农产品的,搞好本地区的销售对接非常重要,不要小看当地的销售对象,或许价格对外有所差异,但是在抛出物流、包装、时间成本之后,到手的利润其实也很客观,所以在对外市场的目标下,本地区的销售通道务必要畅通。

经济农产品如果想在农村出现一个质的飞跃,那么电网互联网经济一定是一个决定性的拐点,通过电商模式,不管是熟人社交还是陌生人的销售变现,电商通道一旦打开,那么农资产品就不会出现严重滞销的局面,尤其是生瓜梨枣之类的经济农作物。

在保证好质量的前提下,不管是网红带货、还是各大自媒体平台开始小店,哪怕是自己拍摄出境,只要是农作物本身的质量过硬,那么优质的产品加上薄利多销的模式,一定会出现一个双赢的局面。

现今农作物不断出现滞销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归结于,供求关系的失衡、中间商的一级压一级,有多少个人员参与进来就会产生多少个利润的分配,再加上物流成本的增高,和一些果农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不高,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就会出现农产品大量滞销。

我是农村小小李,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有些许满意,希望你能给我一个关注点赞,你的小手一挥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