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科創丨四輪問詢過會後,映翰通離發行還差“臨門一腳”

直擊科創丨四輪問詢過會後,映翰通離發行還差“臨門一腳”

根據上交所11月6日披露,北京映翰通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後稱“映翰通”)科創板首發過會。據瞭解,映翰通成立於2001年,為新三板掛牌公司。2017年,映翰通向北京證監局提交創業板申報,但在今年3月轉戰科創板。

然而,其在科創板的上會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不僅前後經歷了四輪問詢,而且在7月份時,因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而中止審核近兩個月。

經過半年”折騰“,映翰通終於過會,這家成立近20年的老牌企業,為何上市之路如此坎坷?從其提交的招股書以及過往業績報告或許能窺見一二。

遵循第一套上市標準,2019年營收增長大幅下滑

根據招股書,映翰通遵循《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規則》中第一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 5000 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1 億元。”

按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孰低原則,2018年和2017年映翰通淨利潤分別為4473.01萬元和3229.81萬元,合計7702.82萬元;2018 年營業收入27643.32 萬元。根據 2018 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和同行業上市公司交易市盈率,映翰通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 億元。因此,映翰通滿足上述選擇上市標準的要求。

直击科创丨四轮问询过会后,映翰通离发行还差“临门一脚”

根據映翰通所披露的招股書,以及2019年上半年報可以發現。映翰通2017年和2018年營收增速分別為58.52%和20.59%,然而2019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4.68%,營收增速大幅下降,對於這一點,招股書並沒給出解釋,其上市之後的表現不免惹人擔憂。

主營業務銷售渠道難以複用,客戶集中度較高

根據招股書披露,映翰通是工業物聯網通信產品以及物聯網領域“雲+端”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主營產品包括工業無線路由器、無線數據終端、邊緣計算網關、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等工業物聯網通信產品,以及智能配電網狀態監測系統、智能售貨控制系統等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

2018年,映翰通營業收入的主要構成如下:

直击科创丨四轮问询过会后,映翰通离发行还差“临门一脚”

不難看出,其業務佔比最高的是工業物聯網通信產品,其次是智能配電網狀態監測系統產品、智能售貨控制系統產品以及其他。解決方案產品之間行業跨度較大,分別面向不同的行業,目標客戶一般不重疊,將導致銷售渠道難以複用,市場協同性較低。

另外,映翰通還面臨客戶集中度高的問題。報告期內,智能配電網檢測系統產品最終客戶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佔該產品總銷售額比重分別為94.64%、90.68%、83.47%、77.96%。智能售貨控制系統產品銷售給大連富士冰山自動售貨機有限公司的銷售額分別佔該產品總銷售額的19.35%、55.94%、 54.59%、51.11%。

由此可見,倘若映翰通主要客戶的經營效益發生波動,或由於其他原因影響其與公司的合作,將對它的盈利能力及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另外,智能配電網檢測系統產品過於集中頭部客戶,這將導致未來增速有限,亟需新業務場景拓寬盈利點。

“世界性難題“改為”行業性難題“,核心技術存在誇大成分

在核心技術方面,映翰通在招股書中提到,目前擁有 42 項專利,其中有 12 項中國發明專利,1 項美國發明專利, 擁有 91 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核心技術成果已大量應用於公司產品中。

並且還提到,其智能配電網狀態監測系統,解決了困擾電力系統多年的“配電網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檢測和定位”這一世界性難題。然而,面對上交所提出關於“世界性難題”這一表述是否合理時,到第四輪問詢時,映翰通表示,不同國家的電力系統的中性點接地方式不盡相同,映翰通也無法證明其技術為全球獨創。而其所稱的全球範圍內推廣,目前也僅只在沙特開始應用,其他國家均處於剛剛試點階段。

最終映翰通將其核心技術所解決的“世界性難題”更正為“行業難題”。不過,這一舉動不免讓人認為其在招股書中有誇大其詞的成分。

研發費用存疑:2018年下半年研發費用超過全年三分之二

事實上,除了核心技術惹人質疑,其研發費用也受到了上交所的關注。根據公開信息,映翰通2018 年上半年研發費用為 853.63 萬元,2018 年全年研發費用為 2831.53 萬元。可以發現,映翰通2018年上半年研發費用佔了全年的不到三分之一。上交所問詢要求說明 2018 年下半年研發費用大幅上升的原因,是否存在突擊研發的情況,是否存在將成本及費用核算進入研發費用的情況。

直击科创丨四轮问询过会后,映翰通离发行还差“临门一脚”

對此,映翰通在第三輪問詢中回覆稱,下半年研發費用大幅上升的原因主要有職工薪酬、委託開發費用、材料費三方面的原因。

職工薪酬方面,公司在第四季度給研發部分發放了年終獎金,因此下半年的職工薪酬高於上半年度。委託開發費用方面,公司在第四季度計提了應付派諾威盛的費用。材料費方面,由於2018年,公司新增了邊緣計算網關、車載網關、智能冰櫃等產品的硬件研發項目。因此,在2018年下半年度對新產品、新型號進行了一系列測試來驗證產品的可生產性,導致下半年材料費支出較大。

不過有意思的是,招股書中披露映翰通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工業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可事實卻是在2018年,新型智能售貨機及軟件解決方案的研究開發,當年投入金額為1459.06萬元,是映翰通同期研發費用支出佔比最大的項目,截至2018年年底已累計投資2648.37萬元,而項目整體預算是2500萬元。由此可見,映翰通在財務數據披露上存在前後矛盾

四輪問詢終過會,物聯網行業發展仍面臨巨大挑戰

從整個物聯網行業的發展來看,映翰通面臨著挑戰和機遇並存的局面。

一方面5G的出現,推動著物聯網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中逐步深入。但另一方面,隨著物聯網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各行業不滿足於利用物聯網技術進行簡單的遠程監控,而是提出了更高的智能化需求。這一趨勢將倒逼企業提升技術升級迭代的速度。

對於映翰通而言,如果不能根據市場變化持續創新、開展新技術的研發,將導致其提供的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的競爭力減弱。招股書中也提到,

映翰通此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各項產品的升級迭代,以及研發中心的建設。

技術的迭代更新需要資金的支撐,而上市是融資的最好手段之一。招股書中的“誇大”以及“前後矛盾”,無一不體現了這家成立近20年的企業對於科創板上市的迫切。經歷了營收、業務、核心技術等多方面質疑,在四輪問詢過後,映翰通目前已成功過會。但這並不是終點,映翰通距離正式上市還有一段距離,但願之後的路映翰通能走得順利一點。

直击科创丨四轮问询过会后,映翰通离发行还差“临门一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