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不殺永曆帝,明朝還能存活多少年?

吳三桂不殺永曆帝,明朝也早已嗚呼哀哉了。

狹義上的明朝滅亡,要從崇禎在煤山上吊算起,也就是說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進入北京後,明朝作為一個政權,已經被推翻了,

此後,因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中原大地發生鉅變,明朝南直隸陪都袞袞諸公在一片爭議中,擁戴神宗的孫子,福王登基,是為弘光帝。

南明,也就從此刻開始算起。

吳三桂不殺永曆帝,明朝還能存活多少年?

一年後,清軍南下,一路勢如破竹,揚州,南京相繼陷落,弘光帝被俘,弘光政權滅亡。

閏六月,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隆武帝在大臣黃道周的主持下發動了短暫的北伐,同時還採取聯寇抗清政策。

由於消息隔絕,朱聿鍵監國後四十天,反抗剃髮令的浙江民眾,擁立另一個宗室,魯王朱以海在紹興監國。

此時的,南明第一次出現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

1646年六月,魯王兵敗,在張煌言保護下逃亡海上。此後,清軍進攻福建,鄭芝龍秘密降清,獻出天險仙霞關,局勢急劇惡化,八月,隆武帝匆忙出逃被俘殺。

此十月初十,桂王朱由榔監國於廣東肇慶,十月二十日清軍陷南贛,朱由榔逃往梧州。這種行為無異於放棄廣東,導致永曆朝廷在廣東人心盡失。

十一月初五,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援引“兄終弟及”自立於廣州,改元紹武。

十一月十八日朱由榔稱帝,以次年為永曆元年。

南明,第二次出現兩個政權並立。

愚蠢短視如此,焉能不敗。

紹武,永曆雙方為爭正統不僅不能團結,甚至大動干戈,自相殘殺,清軍趁虛而入殺進廣州,紹武帝僅41天即被清軍俘殺。

當初南明弘光也正是因為調重兵防堵左良玉,導致江北大門敞開,如今再次上演同樣一幕,朱元璋大概在地下要氣的跳腳。

紹武帝被殺,永曆帝再次拔腿逃跑,在清軍進逼下逃入廣西。

幾年以後,李定國拼了老命也沒能奪回廣東,單單一個肇慶就逼得他無語淚奔。

此時,永曆帝放棄的倒是輕鬆。

如果不是李自成和張獻忠餘部的先後輸血,永曆帝大概很快就會步福王、唐王等人後塵,被俘虜到北京菜市口問斬。

1647年,李自成餘部郝搖旗護衛永曆帝居柳州,並出擊桂林。年底,在全州擊敗清軍,進入湖南。1648年,何騰蛟、瞿式耜幾乎收復了湖南全境。

1652年永曆朝廷無處可逃的時候,接受孫可望和李定國聯合抗清的建議,定都安龍府。

不久,李定國東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復湖南大部;隨後南下廣西,取得桂林大捷,擊斃定南王孔有德,收復廣西全省;然後又北上湖南取得衡陽大捷,擊斃敬謹親王尼堪,所謂兩厥名王,天下震動。

此時,東南沿海的張煌言、鄭成功也取得一連串勝利,並接受了永曆封號。

最為鼎盛時,永曆政權名義控制的區域恢復到了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全部,湖南、四川兩省大部,廣東、江西、福建、湖北四省一部。

可惜琉璃易碎彩雲易散,1656年孫可望再次引發了南明內訌,次年被李定國擊敗,勢窮降清。

1658年四月,清軍主力從湖南、四川、廣西三路進攻貴州,年底,吳三桂攻入雲南。次年正月,清軍下昆明,永曆帝逃亡緬甸。

這一年,鄭成功張煌言也相繼被清軍擊敗,鄭成功退回廈門,此後不再有恢復之想直到去世。至於張煌言也從此一蹶不振,流連藏身海島,直到被叛徒出賣。

可以說,此時的南明,也已經完蛋了。

1662年正月,鄭成功收復臺灣。四月,永曆帝與兒子朱慈煊等被吳三桂絞殺在昆明郊外;五月,鄭成功病逝;六月,李定國憂憤而死。

南明,至此劃上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