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臨時工待遇比正式工低得多,卻要幹比他們多很多的工作?

為什麼臨時工待遇比正式工低得多,卻要幹比他們多很多的工作?


小鄭是個沒有編制的臨時工,月薪2500。他常常吐槽,老闆都是資本家、周扒皮!因為其他正式工,最低的月薪也拿4000以上,而通常只幹他一半工作量的活。

表面看,臨時工的收入與付出的確不成正比,應該“控訴”,但其實就職場而言,這是一種相對公平的現象。

這是“臨時工”、“用人單位”、“職場生態”三方,共同選擇、博弈的結果。

臨時工和正式工以下幾點的不同,決定了他們在職場中,會有迥然不同的境遇。

為什麼臨時工待遇比正式工低得多,卻要幹比他們多很多的工作?

一、定位不同

企業是用何種身份定義臨時工的?

因為工作關係,我採訪過上百位老闆,他們對於臨時工的定義,實則就是3個字:打雜的。

因為,在人的潛意識裡,臨時工最大的標籤是“漂浮不定”,任何一個人從0到1融入一個新環境,直到適應環境,是需要時間過渡的。

而競爭激烈的中國企業大環境,決定了企業不會給臨時工太多時間機會過渡,有重大任務,老闆必定只會第一時間扔給骨幹成員,臨時工頂多打個輔助,做一些好上手、繁瑣又低附加值的髒活累活。

這樣一想就能明白,髒活累活好上手,可替代性高,臨時工流動性也強,這就是他們幹得多卻拿得少的原因。

為什麼臨時工待遇比正式工低得多,卻要幹比他們多很多的工作?

二、心態不同

追求穩定和歸屬感,是人的本能。

和規規矩矩的上班族相比,臨時工看起來似乎不用受那麼多條條框框的約束,但其實他們內心非常缺乏安全感。

這跟缺愛的人,一旦嚐到了點甜頭,就恨不得把自己,打包送給對方一樣。

沒有安全感的職場人,在職場中,更容易卑躬屈膝,一味討好、一味付出、一味寬容。

這種職場人內心常見的os有兩種:

(1)我得好好表現,說不定企業會因我的表現,而選擇將我留下。

(2)就算企業不打算留人,我也得好好表現,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說不定下次有合作的機會,他們會第一時間想起我。

而很多無良的老闆,就狠狠抓住臨時工這一系列心理特徵,對他們百般壓榨,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利用化。

為什麼臨時工待遇比正式工低得多,卻要幹比他們多很多的工作?

三、價值不同

身在職場,一個人的地位、待遇如何,往往是由他的價值所決定的。

你為公司做的貢獻越多,領導就越喜歡你,你的價值就越高,薪資和地位也就越高。

而臨時工,註定只能是價值感和存在感都最低的一個群體,在利益為先,結果導向的現代職場中,錢少事多,不是理應如此麼?

想要改變現狀,提升待遇,最終,也還是得歸結到自己。

腳踏實地幹活,充分利用好下班後的時間充電,堅持個一年半載,你會發現天道酬勤,並不是一句雞湯。


作者: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注解職場。寫有靈魂的故事,過有溫度的人生。微信公眾號: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改變認知,刷新成長,歡迎關注我的專欄,一起升職躍遷,做卓越的職場人。點擊以下卡片瞭解詳情:

為什麼臨時工待遇比正式工低得多,卻要幹比他們多很多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