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2012》導演艾默裡奇,這次不毀滅地球改炸航母了

提到羅蘭·艾默裡奇,我的第一反應不是《獨立日》《後天》《2012》,不是他新拍的《決戰中途島》,也不是“好萊塢拆遷專業戶”、“全球地標毀滅者”的名頭。

而是寫在他姓氏裡的“有錢”——Emmerich

《後天》《2012》導演艾默裡奇,這次不毀滅地球改炸航母了

艾默裡奇,正經八百的本土富二代,老爸擁有豪華園林機械廠。上大學時,艾默裡奇就憑藉雄厚的後勤保障,遊遍歐洲和北美。

當年看了《星球大戰》,立刻轉到導演系學習,畢業作品要求拍一部短片,因為過分有錢而沒有限制,艾默裡奇拍了一部100分鐘的《諾亞方舟法則》,成為德國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學生作品

質量也不錯,成為了1984年第3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

《後天》《2012》導演艾默裡奇,這次不毀滅地球改炸航母了

那會本土媒體稱他為“辛德爾芬根(德國城市)的斯皮爾伯格”,聽著是好話,實際是熱愛新浪潮的歐洲影評人在擠兌他。

所以艾默裡奇很快進入好萊塢,拍夠爽夠震的科幻災難片。

拍到今天,他連自己都很難超越了,於是帶領拆遷隊穿越到二戰,重點破壞珍珠港、中途島和日本航母。

這是他記掛了20多年的中途島戰役,是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範,扭轉了太平洋戰爭的局勢,避免了美國人民學日語的悲慘結局。

《後天》《2012》導演艾默裡奇,這次不毀滅地球改炸航母了

這也是一場拼運氣的戰爭,用艾默裡奇的話說——

美軍幸運地破譯了日軍情報密碼,幸運地確定了AF就是中途島,而不是在南太平洋。最最幸運的是,在當時美軍最大航空母艦,企業號航母迷路之後,一個叫做米克拉斯基的人憑直覺跟上了一艘日本驅逐艦,並認為這艘驅逐艦應該是在歸隊途中。如果不是他,美國人可能就輸了。

但拍電影就沒那麼幸運了,好萊塢已經不愛投資戰爭片了。

2016年的《血戰鋼鋸嶺》基本沒在六大片場拿到一分錢,眾多小片廠湊了4000萬美金,能拍出最後的大場面,全靠導演梅爾·吉布森會省錢。

艾默裡奇也挺難,“好萊塢的製片公司當時不願意拍這部電影,所以我滿世界找投資。”

輾轉反覆,直到2017年,艾默裡奇才圓了夢。

他曾在電影裡五次把美國和地球推向毀滅邊緣——《獨立日》《哥斯拉》《後天》《2012》《獨立日2》,但都不過癮。

艾默裡奇告訴我們,《決戰中途島》是他第一次真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雖然殺青後又重拍重剪了四五十天,雖然一開始幾位日本演員不相信他,但能把電影拍出來,他就視為“突破”了。

我們也聊了時下熱門的話題,他不中意120幀的技術,對漫威電影的火爆十分不解,也分析了好萊塢為什麼不再熱愛戰爭片。

01、滿世界找投資,第一次可以按自己意願行事

Q:20年前你就想拍“中途島戰役”,根源是什麼?

艾默裡奇:我常常都在想,在中途島奮戰的這些人,不能被忘卻。就算在美國,也沒人知道迪克·貝斯特(轟炸機飛行員),他們或許知道尼米茲(美國海軍五星上將,指揮中途島戰役),卻不知道其他大英雄。

《後天》《2012》導演艾默裡奇,這次不毀滅地球改炸航母了

迪克·貝斯特

Q:從戰爭片層面上講,你有怎樣的抱負?

艾默裡奇:抱負?嗯,希望能不一樣,能給觀眾新的感受。對我而言有意思的是,不僅僅是去拍攝一場戰爭,而是全面體現這6個月中的情報分析、戰略部署、俯衝轟炸等,俯衝轟炸是美國人能贏的很大原因。

我一直有個感覺,就是戰爭片的拍攝必須非常貼近人物,不能泛泛地講一個大型故事。

我們選了3條主線,情報官埃德溫·萊頓、作戰指揮官切斯特·尼米茲,還有“企業號”航母。6個月的奮戰後,這個航母對贏得戰爭具有關鍵意義。還有日本指揮官的故事,對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們的很多指示是很大膽的。

《後天》《2012》導演艾默裡奇,這次不毀滅地球改炸航母了

Q:之前的《珍珠港》,為了強調影像感,鏡頭會跟著一顆炸彈直接炸到戰艦裡,《決戰中途島》你怎麼去呈現這個戰爭的場面?

艾默裡奇:你說的那個鏡頭我很瞭解,我覺得那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不太喜歡那種所謂不能拍的、沒法拍的鏡頭,即使是全數碼模擬出來的鏡頭,我也要想想我要用攝像機拍的話,角度放在哪、怎麼拍,才能夠還原現實。

Q:電影也使用了不少飛行員主觀角度,轟炸機俯衝時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艾默裡奇:不僅僅是主觀角度的問題,雖然這是瞭解飛行員視角的重要因素。我們在其他方面也做了很多嘗試,比如多角度的俯衝。

《後天》《2012》導演艾默裡奇,這次不毀滅地球改炸航母了

後來我把所有鏡頭剪輯好之後,發現不是很滿意,於是下定決心,重拍所有的俯衝鏡頭。之後大概花了六到八週的時間,進行高強度的重拍重剪工作。

每個人都擔心不能按時完成,我跟他們說非重做不可,因為給觀眾俯衝的真實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我很高興我這樣做了。

Q:李安在《雙子殺手》中用了120幀的技術,你有沒有想過使用或者開發一些新技術?

艾默裡奇:不會,我不大相信這種技術,價格昂貴,製作複雜。畢竟全世界絕大多數的電影院都只能播放2K的影片,這個比例甚至是99%,你基本是為2K服務,那就要盡全力將2K做到最好。

如果你有非常好的表演,不論是用廣角還是近景,都能拍好。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比技術更重要。

Q:拍了那麼多商業大片之後,《決戰中途島》對你來說還有什麼大的突破嗎?

艾默裡奇:讓我想一想。就是我終於拍出來了?(笑)好萊塢的製片公司當時不願意拍這部電影,所以我滿世界找投資。

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個突破是,我第一次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行事,比如我不想走老套路來描繪日軍,也不想要有大的歡呼場面,盡最大可能地進行真實描述。

Q:你會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

艾默裡奇:我可能更極端一點。作為導演,在好萊塢不能聽到“NO”就停下來。

《後天》《2012》導演艾默裡奇,這次不毀滅地球改炸航母了

02、日本演員一開始對這部電影表示懷疑,好在我拍的不是日本陸軍

Q:二戰一直是電影創作者重點關注的歷史,但一戰好像不太被人問津,你怎麼看?

艾默裡奇:我認為歷史學家也很難解釋清楚,一戰中大家到底是為什麼而戰,那純粹是民族主義。

二戰更有意思些,當時法西斯勢力上漲,德國有希特勒,意大利有墨索里尼,西班牙有弗朗哥,日本也可以說是信奉法西斯主義,好像法西斯掌控了整個世界。

而西方的同盟國,比如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法國的部分區域,是與法西斯主義做抗爭的,大家是為“讓什麼統治來世界”而戰,這是相當重要的戰爭。我們必須要教育現在的年輕人,不要忘卻戰爭歷史,否則一切將會捲土重來。

Q:

幾位日本演員要呈現自己國家的殘忍和失敗,作為導演,你有跟他們進行特別的交流嗎?他們傳達了什麼觀點和態度?

艾默裡奇:一開始,他們其實是持懷疑態度的,因此我做了相當多的說服工作。最後讓他們相信,我會公平、正確、準確地體現日本海軍的形象。

《後天》《2012》導演艾默裡奇,這次不毀滅地球改炸航母了

淺野中信飾演海軍少將山口多聞

幸運的是,這部電影講述的並不是日本陸軍,日本陸軍在中國及世界各地都做了非常多的壞事。

據我研究,日本海軍與陸軍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要麼在英國留過學,要麼在美國留過學,所以英語很好,非常瞭解美國,對同美國開戰一直都持質疑態度。他們始終試著說服當時統治全日本的陸軍,不要跟美國作對。

當時的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是陸軍大將,根本聽不進去。所以當海軍說贏不了美國時,陸軍的回答是,一定會贏。

Q:電影中出現了一位在中途島拍電影的福特先生,沒有交代結局,你能講一下他的背景信息嗎?

艾默裡奇:約翰·福特是當時好萊塢非常著名的導演(4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為史上之最),拍攝了很多西部片。二戰開始後,一些導演希望通過拍攝戰爭電影,讓人們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兒子們、父親們都在戰場上的經歷,於是奔赴前線。

福特的一個海軍朋友跟他建議說,如果你真想拍攝一些實況,就應該去中途島。他真的去了,發現中途島調來了多架飛機,接著就突然發現自己身處戰爭。

他沒有去防空洞躲著,而是爬上了屋頂拍攝,並且受了傷。他拍攝的《中途島戰役》時長18分鐘,還獲得了194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後天》《2012》導演艾默裡奇,這次不毀滅地球改炸航母了

約翰·福特

03、我不喜歡超級英雄,也不太理解漫威為什麼如此成功

Q:你的多部電影裡都講述了飛行員,你有沒有過成為飛行員的願望?

艾默裡奇:我的家庭是有飛行員傳統的。我有一個未曾謀面的叔叔,是二戰時期的戰鬥機飛行員。

他的肺原本就不是很強健,駕駛戰鬥機上上下下誘發了隱性結核。戰爭結束後,他就一直咳血(影片中有類似情節),後面越咳越多,送到醫院時,為時已晚。我大哥莫夫根·阿莫里的名字就是取自這位叔叔。

後來,莫夫根和我另一個叔叔海恩斯成了飛行愛好者。我從來沒想過成為飛行員,但我對飛行和飛行員非常尊重,也很有興趣。

Q:你的很多電影都出現了英雄,跟你小時候的經歷也有關係嗎?

艾默裡奇:很簡單。你去回顧我所有的電影,會發現講述的都是非常普通的人,不得不去面對一些難以置信的怪事。比如外星人入侵,洪災等。對我而言,描述普通人如何在非常狀況下應對這些挑戰,從而成為英雄是很重要的。

我不像某些人一樣喜歡超級英雄,因為我根本就不理解這回事。我不明白世界上為什麼會有超級英雄。

我在德國長大,那時候根本沒有漫畫可讀,我很驚訝超超英電影會如此成功,或許是因為人們都希望能成為超級英雄,但我並不理解。

Q:那你怎麼看待漫威電影?

艾默裡奇:早期的某些電影我還是喜歡的,我很喜歡第一部《鋼鐵俠》,還有《蝙蝠俠》。他們之所以能成為超級英雄,是因為才能。而一旦事情變得太不可思議的時候,我就不再能理解了。


04、戰爭片越來越少,是因為耗資巨大而且不能拍續集

Q:1976年的《中途島之役》也是群星雲集,場面很大,對你的影片有沒有什麼影響?

艾默裡奇:並沒有很大的影響。我認為那部電影,在當時的戰爭片中也算不上是較好的,他們用了很多紀錄片的鏡頭,將紀錄片鏡頭和常規鏡頭結合到一起是很奇怪的。

Q:你最喜歡的三部戰爭片是什麼?

艾默裡奇:《遙遠的橋》、《拯救大兵瑞恩》,還有一部50年代末60年代初拍攝的小電影,叫做《橋》

《後天》《2012》導演艾默裡奇,這次不毀滅地球改炸航母了

《遙遠的橋》讓我們瞭解到組織一場戰爭是多麼困難。它對敵我雙方的描述是均衡的,在基本想法上跟《決戰中途島》很相似。

《拯救大兵瑞恩》是我看過的電影中,最讓人沉浸的一部,尤其是英國、美國軍隊從海灘登陸的一幕相當好。

《橋》很酷,反映了希特勒對軍隊的思想灌輸,即使德國人當時已戰敗,他們卻還要去捍衛那座橋。

Q:跟八九十年代不一樣的是,傳統的戰爭片越來越少了,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艾默裡奇:原因很簡單。戰爭片的拍攝越來越難,耗資巨大,又拍不了續集,所以好萊塢的興趣也越來越低。

Q:這樣說戰爭片的未來好像一片慘淡?

艾默裡奇:

我想戰爭片始終都會有人拍,只是規模縮小而已。我目前所知的就有兩三部正在製作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二戰。

Q:你接下來的創作計劃是什麼?還是戰爭片嗎?

艾默裡奇:我的下一部影片是科幻片,有災難成分

同時我還在籌備一部講述1511年起,也就是16世紀初,關於瑪雅人的電影,有點類似《與狼共舞》。

還有一個大型電視節目,是關於古羅馬體育運動的,有格鬥者、火戰車等。我一直都在嘗試糅合各種元素。我對歷史片一直都有濃厚興趣,現在拍這些片子,將人們帶入到一個已經消失的世界,是相對容易一些的。

*文 / 空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