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icon想和二線合資車爭市場,可能沒有站好立場

吉利icon這款車來的很突然,沒有任何宣傳,沒有任何預熱,量產車已經如同平地一聲雷似的出現在你我的眼前。吉利icon脫胎於2018 年北京車展亮相的 CONCEPT ICON 概念車,吉利稱其為“來自未來 5 年的全球車”。

吉利icon想和二線合資車爭市場,可能沒有站好立場

吉利 icon 是吉利 BMA 模塊化架構的第二款 SUV。從外觀上看,吉利 icon 基本還原了概念車 CONCEPT ICON的原創設計,這一點在量產車中難能可貴。吉利icon的設計是國際化的,遍佈全球的設計中心都參與了設計,巴塞羅那造型中心設計了科幻般的外觀,而內飾來自於加利福尼亞造型中心,上海造型中心在這兩個基礎上進一步改良優化,讓吉利icon的原創度值得好評。

吉利icon想和二線合資車爭市場,可能沒有站好立場

首先,在尺寸上,吉利 icon 長寬高分別是4350、1810以及1615mm,軸距2640mm,車內部擁有1017mm的頭部空間、後排臀部空間1183mm、肩部空間1355mm。在緊湊型SUV中屬中規中矩。

吉利icon想和二線合資車爭市場,可能沒有站好立場

整車內外飾大量採用圓角矩形的元素,使得車身的很多細節都顯得很有層次感。另外,吉利 icon 並沒有採用大量流暢的線條勾勒車身的動態,和目前主流審美有些差異。例如腰線並不是從前到後連貫的設計,很有特點。

吉利icon想和二線合資車爭市場,可能沒有站好立場

日行燈採用了目前非常流行的細長條設計,融合了制動燈、轉向燈、位置燈,集成一體式造型設計。前大燈則是三體晶格風格,採用了分體式的設計。

吉利icon想和二線合資車爭市場,可能沒有站好立場

內飾同樣使用了大量圓角矩形元素,全景天窗、72 色極光氛圍燈等配置也讓觀感提升不少。

與繽越師出同門,同門互毆?

吉利icon的BMA平臺整合了全球化造車資源,是吉利自主開發的A級車架構,吉利也能用這個平臺衍生多款車型,比如現在的繽瑞和繽越。按照常理來說,同平臺已經有了轎車和SUV,接下來應該是掀背或旅行車,不過吉利icon的尺寸與繽越卻相差無幾,這不是讓他倆互相傷害嗎?

吉利icon想和二線合資車爭市場,可能沒有站好立場

吉利icon想和二線合資車爭市場,可能沒有站好立場

其實不然。吉利icon和繽越的外觀風格差異明顯,吸引的是兩種不同的消費者,如果繽越吸引的是大眾口味,那吉利icon就是個性和時尚的代表。另外,繽越屬於跨界車,而吉利icon才是真正的SUV,論是長寬高還是軸距都比繽越大,這種差異在車身比例、離地間隙上能明顯看出。所以,吉利icon的定位可能更高。

能否和二線合資品牌爭奪市場?

根據吉利的產品佈局來看,吉利icon的價格應該在10-13萬元,面對的是首次購買SUV的消費者,這一群體多集中在二三線及以下的市場中,他們要的是“面子”,而不是會被人討論的車,比如繽智、XR-V、C-HR、奕澤、再往上一點,創界、科洛克、科雷濱等等,這些車要不是新款剛上,就是換代換平臺。現在昂科拉上了兩款新車,現代ix25新款也即將亮相。要知道,國產汽車品牌的天花板就是13-15萬元,無論怎麼包裝也是國產品牌。國產品牌的一畝三分地中如果沒有創新產品上市,那地盤早晚還是會被合資品牌奪回去。因此,國產品牌必須創新以求生存。

吉利icon想和二線合資車爭市場,可能沒有站好立場

吉利icon想和二線合資車爭市場,可能沒有站好立場

然而,吉利icon的超前設計也會帶來問題,因為往往喜歡接受新鮮事物的消費群體是一二線的新生代,他們的經濟狀況決定了人生的首臺車基本都是合資車起步,所以在無形中產生了錯位。不論結果如何,吉利icon都是吉利品牌設計語言探索的一次重要嘗試,上市表現究竟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