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十億瓦太空電站!中國將造月球空間基地,總產值70萬億三步走

嫦娥奔月這個美好的神話故事代表了中國古代人民對於月亮的奇幻想象。而隨著現代航天科技的不斷髮展,月球對於我們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同時人類對於月球的探索程度也更加深入。

近日中國大型月地空間經濟區規劃項目正式被提上日程,中航科技的有關人士表示工程已是處於初步的建設當中,預計總產值可以達到70萬億左右。該總體規劃將會耗費30多年和大量人力財力,而即使地月經濟空間投資如此之大,對於未來航天大國的必爭之地,中國航天的眼光當然不能僅侷限在地球。

部署十億瓦太空電站!中國將造月球空間基地,總產值70萬億三步走

出品|國器

地月空間經濟區是中國向行星二級文明的突破性嘗試

中國即將打造的國際空間站可以看作人類向地球所在星系的其他恆星的探索平臺,而此次地月空間經濟區其實就是一個將地球和月球連接起來的太空站。上世紀有個較為有名的星球文明級別標準說法。據瞭解行星文明總體是分為三種級別的,一級文明是對於行星的所有可用資源,而二級文明則是能夠將所在星系的恆星資源充分利用,而三級文明則是在二級文明上更進一步,其能夠使用所在星系的全部資源。從這個定義上來看,我們無疑目前是處於一級文明,所以向更高級文明的發展是我們今後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標。

部署十億瓦太空電站!中國將造月球空間基地,總產值70萬億三步走

中國地月空間經濟區總體分為三步走預計2050年左右建成

月球上富含的氦-3資源是航天大國爭相開發月球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也是中國地月空間經濟區能夠引起如此大反映的原因,畢竟日本、俄羅斯等國的月球登陸計劃尚在規劃中。據悉中國地月空間經濟區總體是分為三步,第一步是發展航天關鍵性技術,此後就是將高效率空天運輸系統建設起來,最後就是正式展開月地空間經濟區建設。而這最後一步據中國地月經濟空間負責人表示,經濟區預計將在2050年左右完成。其實從地月經濟空間的具體理念來看,很多人都覺得遙不可及,但是其實目前中國地月經濟空間已經在籌備當中。

部署十億瓦太空電站!中國將造月球空間基地,總產值70萬億三步走

距離地球3.6萬公里軌道上的空間電能站可為地月經濟區提供用電

由於在月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陽能已經大大衰減,因此作為中介的空間太陽電能站建設也是地月空間經濟區建設的一部分。而空間電能站也是有著幾個問題急需解決。第一個就是高效率光電轉換的太陽能電池,目前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此前天宮空間站使用到的柔性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就是證明。據瞭解該電池已經達到了能夠供給400噸級國際空間站的用電。而第二個難題則是超遠距離輸電難題,畢竟空間電能站是要部署在距離地球的3.6萬公里的靜止軌道。而這也就造成了空間電能站的第三個難題,也就是運輸部署問題,目前長征五號重型大推力火箭就將是地月空間經濟區建設的一大助力。

部署十億瓦太空電站!中國將造月球空間基地,總產值70萬億三步走

隨著地月經濟區的建成十億瓦級商業在軌電站將會配套運行

據悉中國空間太陽能電站項目規劃是在2030年建成兆瓦級在軌試驗電站,2050年則建成十億瓦級商業在軌電站,如此可以更好的為地月空間經濟區進行遠距離供能。早在16年前中國才正式在載人飛船中取得巨大突破。而目前中國在航天領域已經掌握了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重型火箭運輸技術也日漸成熟,同時嫦娥探測器的成功發射也為地月空間經濟區建設奠定基礎,我們充分有理由相信未來地月空間經濟區將成為中國在月球的一大超級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