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評論|“孫小果案”記者節宣判,守望公義的新聞永遠被需要

今天,第二十個記者節如約而至。

在記者節同一天,雲南省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孫小果等13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犯罪一案作出一審判決,孫小果出獄後涉黑犯罪一審獲刑25年。彷彿完成了一個二十年的輪迴,以新聞之名,向守護社會公義的全國記者致敬節日。

孫小果案最早曝光於1998年,以“昆明在呼喊:剷除惡霸”為題,當年南方週末、成都商報率先報道孫小果案。二十年滄海桑田,一切美好的和不好的都在發生著。於媒體而言,有些媒體消失了,有些媒體轉型了,但變的只是媒體形態和傳播路徑,對真相的追尋,對公義的堅守,對正能量的發揚,未曾改變。

生活彷彿改變了許多東西,生活彷彿什麼也沒有改變。

環境在變,記者的初心沒有變——

記者以“問”為生,對這個世界孜孜以求的好奇心,始終未變;

記者以“跑”為生,對前往新聞現場的渴望和衝動,始終未變;

記者以“探”為生,對事實和真相抽絲剝繭的追求,始終未變;

記者以“腦”為生,對正確新聞導向和社會正能量的堅守,始終未變。

這,就是媒體人的初心和堅持。不論是二十年還是一百年,這顆初心,依然少年,風華宛在。

我們始終在奔走。在通往九寨溝、宜賓長寧地震災區的路上,記者是第一批逆行者;在調查西安奔馳女車主真相的過程中,記者是孤獨的獨行俠……

我們始終在思考。在城市“東進”的宏業中,用融媒體闡釋市民的獲得感;在川航3U8633事件中,始終堅守新聞專業主義:飛機風擋玻璃碎了,但新聞不能!

我們始終在行動。在“一帶一路”沿線,記者親歷並記錄時代風雲;在國際傳播力建設上,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成都精彩。

我們始終在融合。從當年成都商報一紙風行,將帶著油墨香的新聞送到您手上,到如今追求“國際影響,全國一流”的紅星新聞,全媒體閱讀量每月3億+……

今天,記者節,新聞人自己的節日。我們祝福,我們許願。

當年馬丁·路德·金說,我有一個夢想……我夢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光芒披露,滿照人間。在這個記者“過生”的節日裡,請允許平凡如我的新聞人,也“許”下一個願望:希望記者節是整個社會的節日!那是一份對時代價值的渴求和堅守,那是一份不忘初心、無愧時代的承諾和追求。

紅星新聞評論員 文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