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国企招聘要求必须是985,211毕业生?

张海ded123-


近来,很多国企招聘都要求学生是985、211院校毕业的。很多人觉得不解,这不是明显不给普通院校生机会吗?其实,国企之所以这样做,自然有他可解释的理由。

首先,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国企招聘人员,你希望毕业生是一流大学还是二、三流院校?如果你也想招到优质学生,那么国企招聘人员也有跟你一样的想法。就这个问题可以从五个方面具体阐释。

一、高效扩招

如今高效扩招,985、211毕业生逐年递增,很多名牌学校毕业生也不一定有好的工作岗位。

很多毕业生为了拿到北京等城市户口,从而选择国企;很多毕业生为了求安稳,从而选择国企;很多毕业生没有一技之长,只希望在国企混日子;很多毕业生希望有个体面、轻松、待遇好的工作,从而选择国企。

因此,国企作为国内解决就业的主力军,从不缺少优秀生源。985、211等优质学校生源都远远超过其接收能力,为何招聘者还要招收二流学校生源呢?就如,清华大学从不缺报考者,为此其只选择全国顶尖的学生是一个道理。

好的企业或公司都会选择优质生源,这是普遍的道理。

二、为了数据体面

我们知道国企宣传自己时也通常讲毕业生生源及学历情况,当大学生不多时,企业可能招收普通学校的学生,但当学生充足时,谁不想自己的宣传册美观些。

985和211是国内公认的优质大学,虽然好学校有差学生,坏学校也有优等生,但相比来说好学校的优质生源更多,而且企业招聘的岗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故其有优中选优的权利。

如果企业宣传每年我们招收的学生均来自清华、北大、复旦、北航、人大等学校,是不是更利于明年招生,从而不断优化员工质量。

三、设置硬性门槛

如果国企不设置一个硬性门槛,估计招聘者整日筛选简历都能累死。而国内公认的评定学校的标准就是985和211,可见国企可以充分利于这个标准,优化招聘和队伍建设。

比如我是毕业于某985高校的硕士,并在北京某国企工作。当年我们面试的条件就是211或985高校毕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就这样,公司的招聘者还让我们帮忙把简历扛回办公室,试想下如果没有一个硬性条件,估计招聘者需要来俩卡车运输简历。

四、入职者有荣誉感

如果同批入职者都是学校及学历相当者,他们也会心满意足,有荣誉感从而努力工作。

比如我有个同学,985高校毕业去了一个三线城市,结果周围同事都是二本院校毕业。试想一下当时他的心情是沮丧的。他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周围人学历不太高的企业,失去了工作的斗志。果然,第二年他便辞职了,找了一个更高要求的大公司。

招收学生时提高门槛,利于企业留住人才,也提高了入职者荣誉感,可谓一举两得。

五、更看重综合因素

985/211的学生显而易见的是成绩好,企业又为什么看着成绩好的学生呢,因为学习好绝不仅仅是因为聪明,是很多综合因素决定的?

1、智力水平,不敢说高出多少,至少不低于平均水平,这是成绩可以验证的。

2、自律性,相同智力水平情况下,成绩好的学生,一定是该学习就认真学习,该休息就好好休息才能保证成绩,这就需要很强的自律性才能做到。现代企业管理,基本都是目标管理,就是给员工一个目标,自己拆借,自己计划,自己完成,很难想象不自律的人能做到。

3、自学能力,只靠教材很难考入名校,说明名校生课外看了大量相关书籍,有非常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这个时代知识爆炸,很多工作都是需要靠自学才能完成,等着培训就没有期限了。

4、积极思考,靠灌输无法取得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够在高考试卷中取得高分,说明这个考生一定是很强思考,演绎能力。企业里很多工作都是脑力劳动,需要大量思考,而且是主动思考才有可能完成。

5、沟通能力强,尖子生基本都是能够积极提问,回答老师问题的,提问和回答不代表多强的沟通水平,但是至少不缺乏沟通的勇气和技能。现代企业,有大量协作,良好的沟通技能几乎是最重要的要求了。

6、时间管理能力,如果考上名校,至少不能偏科严重,面对几个同时要考的学科,合理安排时间变得很重要。很多名校学生不仅成绩好,而且多才多艺,说明并不是靠没日没夜,点灯熬夜出的成绩,主要是有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保证学习的同时,能够安排出时间研究其他爱好。

7、上进心,自驱力,学习好的学生,上进心不会缺乏,考高分是从小就自己的强烈愿望,这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优势,自驱力,上进心,才能让公司的目标变成员工的目标。

8、责任心,成绩好是每个家长的希望,从小能够把父母的希望当作自己的使命,这也是责任心的体现。

9、细心,如果题都会,但是马马虎虎,错误百出也很难高分的,细心在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特点,只有你细心,才敢把工作交给你做。

10、成熟,抗压。学习好的学生往往相对成熟一些,面对压力不容易崩溃。现在新人被诟病最多的是玻璃心,逆反,说不得。给管理者造成很大麻烦,既要完成工作,还不能伤害小朋友脆弱的心灵,话说的重点,就撂挑子走人更是要不得,这是给自己进步设置的最大障碍了,学习好的学生早在学校大多已经习惯了,相对更容易管理一些。

以上是企业看重的员工素质,不是985、211的学生也不需要气馁,只要在上面的能力中针对性的补足就可以了,一定有机会比名校生做得更好。

总之,国企要求毕业生来自985、211院校,是时代背景、企业发展、员工留存等综合考虑而决定的。


LaoHuang188


看看现在的人才市场招聘启事,你会发现国企特别是央企现在招人条件普遍高得吓人,没有以下两个条件:一、985、211毕业;二、硕士以上学历,根本就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为什么国企招人要求这么高?根本原因还在于市场需求供大于求了。现在全国每年都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社会上的招聘岗位却没有增加多少,相反因为经济形势严峻、贸易战等问题,不升反降,像国企这样的“老爷单位”本来大家趋之若鹜,尾巴不翘才怪。

当然,除了这个大背景,国企之所以招人门槛高,还有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不设高门槛应付不过来。国企因为稳定的环境,相对较高的工资,历来是求职对象关注的焦点。如果不设硬性门槛,允许二流三流的院校毕业生报名,国企人事部门光接收审阅简历恐怕都得累死,还有什么精力去筛选人才?

二、门槛高更有利于选材。好的学校的学生不一定都是尖子,但从普遍性来说肯定有优势,毕竟,好的大学不是那么好考的,没有一定的智商根本不行。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要求985、211毕业肯定更有利于发现人才。

三、门槛高对营造企业文化和竞争氛围有好处。国企要求明显毕业,是实力的象征,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试想,当一个单位的员工都是985、211的毕业生,深入其中,你会不会觉得很牛B啊。这就是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良好的氛围,对企业内部建设会起到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大家都是名校毕业,985、211毕业生进来才会服气,不觉得不丢脸,满足感会上升,有利于留住人才;

2、有利于内部竞争。企业得高素质人才多了,大家都有两把刷子,在工作中一较高下,对企业内部竞争环境的营造也是促动,吸引人才的同时,又形成了良性竞争,推动销售和生产,一举两得,企业肯定乐见其成。

当今社会,好学校高学历是入职的敲门砖,可以为自己投石问路,找到好的起点。但进入之后,一切清零重新开始,就要靠自己的能力了,学历只能帮一时,帮不了一世。


80后小公


对于这个问题,本人有几点要说。

一,招聘要求必须是211.985毕业生的国企一般都是良心企业,这些企业一般都是超大型国企,或垄断行业,收入稳定,有实力也有底气招聘高学历的优秀员工。

二,也有部分国企因市场环境等各种原因半死不活,本着既然招人为啥不招211.985本科生的原则,把本来专科生就能做的工作交给211.985本科生来做。但也无可厚非,谁让现在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呢,你不来有的是人来。

三,还有些垄断行业比如烟草公司,专科是否可以去应聘,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啊。

做为毕业生本人,也别纠结你是211.985毕业的还是其他一本或二三本毕业,社会现实就这样,你要么按招聘方的要求(因买方市场),要么就考研考公务员,谁都怨不着。



文要香


每年的毕业季都是所有毕业生对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的季节,但是社会的现实让很多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十分无奈!因为很多的大型企业在招聘简章上明确规定,只招收211 985高校的学生!仅仅这一条,就把本来向往进入大企业工作的普通本科生的路都堵死了!

“难道我们普通本科生就真的比211 985高校的学生差很多吗?”

“你们都不知道我们在学校有多努力!”

“大学英语四六级,各种奖学金我全都有,我哪点比211 985的学生差?”

学生们不禁怒道

“我们不关心这些,这是公司的要求,很抱歉。”HR们总会淡淡回复。

可能以上的对话,很多的毕业生都听过,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就像考研网红教师张雪峰说的:“所有人告诉你,学历不重要,学校不重要,但是世界500强不会到一个普通本科院校招聘!”

这就是现实,也是现在大学生的无奈!为什么?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普通本科毕业生真的太多了!2017年应届毕业生人数高达795万,这个数量真的不少,而在2017年的122所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人数是85.85万,这85.85万之中本科毕业生54.62万,毕业研究生人数30.23万。

从上面这个数据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呢?只要企业规定只招收211 985 高校的毕业生,那么在人数上就首先做到了十选一的目的!

可能普通本科院校中也有很多优秀的毕业生,但是现在稍微好一点的企业单位,应聘者太多。先不说网招这种区域比较广泛的招聘。单说校招这种针对性比较强的招聘的话,前来投递简历可能就是成千上万,附近高校的毕业生都会来!

如果用人单位一份一份的来看,这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耗费很长时间,耽误企业工作进展。所以,为了能够最快速的挑选出自己需要的人才,他们就必须加上附加条件,这样一来,符合条件的人就会少很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虽然可能会遗漏一些优秀的普通本科毕业生,但是总体上来人才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为什么现在的企业招聘会有这种思维呢?因为重点大学的学生和普通大学的学生,都经历过了高考这次严格的筛选,能在高考中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这就说明这个学生在高中阶段就非常努力,并且也很聪明!尤其是能够考上双一流高校的学生,智商、自控力、上进心等等都是不错的!

所以,企业相信,大学四年,他们进入了更加好的学校,不管是学习的氛围还是师资力量上都要更好,理所当然她们比同龄人更加上进,对事业和工作应该也有更高的要求和最求,许多企业的文化都是充满正能量,985,211大学的学生更符合这一条件。这才是企业要求招聘211 985 学校的主要原因!

这个是为什么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考研,并且都是奔着一流高校去考!一方面是想让自己的学历提升一个档次,另外就是希望自己在社会中更具备人才竞争力!


青松议说


国企招聘必须要求985,211院校毕业生,这很正常。如今别说国企,换了私企也是,明明能招到一本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为什么要二本院校的呢?我分析有两点原因。

第一,高校扩招,优秀毕业生越来越多。

如今高效扩招,985、211毕业生逐年递增,很多名牌学校毕业生也不一定有好的工作岗位。

所以,投递国企的简历自然很多,假如它不设定院校门槛,估计收到的简历会非常多,这样增加了筛选难度跟时间,而假如设定了院校门槛,他们可以只需要从985,211院校毕业生中挑选适合自己企业的就行了,这个大大提高了筛选简历的效率。而且企业也不用担心没人投,因为即使设定了门槛,这些企业也是名校学生都抢着想进去的。



第二,重点院校毕业生的自身素质高。

高考是一次分水岭,把不同分数的同学进行了筛选,进入到不同的高校学习。不得不承认,985,211院校的优秀学生比普通大学的概率是更高的。

985、211院校有很多普通一本二本专科院校没有的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师资、科研条件,也包括人脉。不排除少部分“书呆子”,大部分985、211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更强的有人说普通院校的学生里面也有出类拔萃的,但总体而言985,211高校学生生源质量好,老师质量高,校园软硬件都强,来学校的名人多,合作机会多,学生的能力眼界都的确更高,对有实力的单位而言,满足他们要求的比例学生更大,筛选成本更小,因此,很多企业愿意用设门槛的方式减小招聘成本。



最后,总结一下。这些211、985大学毕业的学生,滥竽充数的情况很少,再加上能力出众,手握名校证书,自然引得国企对这类学生大开”方便之门“,正如一位伟人所说“人有多大能力,就要尽多大的责任。能进211、985大学的学生起步就比一般的学子高,而且综合素质等等方面也是出类拔萃,这样说来,国企喜欢招这些学生也是理理所当然的。


清风酌客


看一下这个表,就明白为什么了



承然之枫


国企有很多,那要看你说的是哪一类,如果是研究所一类,这样的要求不过分。如果是生产企业,这样的要求更大程度是为了提高企业层次,要的是虚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