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發電廠的超低排放

在“環保”一詞大熱的今天,各個行業的生產活動都被加上了一條紅線——排放物不得對環境造成危害。在“十三五”計劃中,到2020年把煤電裝機控制在11億千瓦,同時淘汰落後的煤電機組2000萬千瓦。2019年9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時表示,落後煤電機組的淘汰任務已經完成。據統計,現在全國已經擁有8.1億千瓦的燃煤機組達到超低排放水平。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超低排放清潔能源煤電系統。

煤電機組是火力發電的主力軍之一,但火電廠的燃煤鍋爐所排放的煙塵、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合物都屬於大氣汙染物。與秸稈燃燒等人們的個人行為相比,燃煤電廠的汙染物排放無疑是個龐然大物了。

而超低排放,就是通過一系列的專業處理,使得燃煤機組的排放物可以通過國家規定的燃煤機組排放限值。在今年各地區針對大氣汙染頒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系列文件中,都對燃煤機組的排放做出了限制,並大力提倡使用清潔能源。在文件中,落後的燃煤機組紛紛“落馬”,只要是無法做到超低排放的燃煤機組,均被淘汰。

關於煤電機組的超低排放上,2019年並不是起點。山西省曾經發布《電力行業清潔高效生產工作方案》,該方案指出,凡是2018年1月1日之後運行的煤電機組,都必須達到超低排放。在今年年初,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表示:在2018年,已經有80%的煤電機組達到超低排放。

一邊緊抓新建燃煤機組排放,一邊加緊完成舊燃煤機組的更新換代,雙管齊下,共同完成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現在看來,關於燃煤電廠的排放一事成果喜人。從今年內發佈的政策來看,限制火電機組排放的腳步仍未停止,我國,還在路上。

燃煤發電廠的超低排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