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初見12歲乾隆的時候,到底喜歡這個孫子什麼?

何方明


考究滿清康、雍、乾爺孫三代的王業接替歷程從《清實錄》著手最為詳實。

《清實錄》載,康熙晚年頗受吏治腐敗,大清國庫空虛的困擾,時常恨自己不能向天再請十年以掃清吏治。晚年的康熙見到自己的兒子們深困於九子奪嫡的權欲漩渦中,兄弟相悖,骨肉離心,苦惱不已。


(康熙)

但是在這關鍵時刻,唯有皇四子胤禛堪稱大清朝的一股清流,不結黨羽,不涉黨爭,行事穩重堪當大任,靜得從容一心為國。最主要的是還難能可貴地時時為諸事煩擾的皇阿瑪聊以寬慰,這讓晚年的康熙馬上喜歡上了這個四兒子,政務之餘,便偶爾到胤禛的圓明園去散心,畢竟皇宮周遭聒噪早已經沒有了安靜的去處,唯有老四那兒能讓自己靜下心來。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的傍晚,康熙處理完政務便再次到胤禛的圓明園散心。夕陽西下,父子兩在牡丹亭下把酒小酌,一抒胸中煩悶,快意得很。胤禛於是藉機對康熙說“皇阿瑪,您的兩個孫子都還沒有拜見過您,他們私下裡都尊您為大清第一巴圖魯,都嚷嚷著要見他們的皇爺爺一面。”

康熙聞之大喜“第一巴圖魯?是嘛?上次離開後我就聽侍衛說我這兩個孫子中有一位讀書特別厲害,心裡正想著見一見,快叫他們來見我!”

於是,兩位皇孫弘晝和弘曆便來拜見了他們的皇爺爺,只一眼,康熙便看上了弘曆。



(影視弘曆)

只見弘曆長得清秀俊朗,眼神裡曳曳泛光,透著股靈秀與靜氣,康熙要的就是這股子靜氣。拜見自己的時候弘曆顯得舉止端莊,從容有序,隱隱約約透著一股大淡定之氣。康熙打心眼裡便斷定,他就是侍衛所說自己想見的孫子弘曆了。相比之下,一起拜見自己的弘晝就顯得有點窘迫愚訥。

於是,康熙特寵弘曆到自己身邊考問其功課,結果不論是祖宗實錄還是四書五經,弘曆答得都堪稱完美且言語不急不躁,有條不紊,涉及時務,還能稍微聯繫當下分析,區區十二歲的娃娃,竟就有如此見地,天資之聰穎更甚自己年幼同歲時期,實在是讓康熙大吃一驚,當下不由得心中默地一句“我大清後繼有人啦!”


(弘曆.乾隆)

此次康熙乘興而來,本就想著散散心而已,卻沒想到卻有意外天大收穫,滿載而歸。

回到宮裡,康熙來來去去琢磨了好幾天便又差太監去要了弘曆的生辰八字,分別讓通曉周易命理的大師解之,皆以為乃大吉王者之命。

於是康熙又琢磨了幾天,索性便下詔給了雍正,自己要養育弘曆於宮中將弘曆接到了宮裡與自己同住。

要知道,養育宮中只有作為皇儲的皇長孫才有的特權,康熙此舉,讓紛紛擾擾的王公大臣頓時覺得江山去向大勢已定。因為將弘曆作為皇儲培養就意味著默認雍正是自己皇位的接班人了,自古以來皇位除卻謀朝篡位都是父傳子的,要讓弘曆當皇帝,那他父親胤禛就必須是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的夏、秋,將近六個月的時間,康熙與弘曆爺孫兩幾乎如影隨形,出同車,入同座,食同桌,寢同床。此外,康熙還手把手教弘曆唸書寫字且傳以君王之道。



(影視康熙將弘曆養育宮中)

等到自己與一班軍機大臣商量軍政要務的時候也讓弘曆隨侍左右,眾臣也心領神會對胤禛乃至弘曆變得越發恭敬起來,因為隨侍左右在大家看來自廢太子胤礽之後便是弘曆了,帝王之位,花落四爺。

康熙六十一年八月,康熙最後一次秋後圍獵在永安莽喀圍場舉行,弘曆伴駕。期間,康熙射中一隻熊瞎子,熊瞎子應聲而倒便沒了動靜,康熙想著熊瞎子概是奄奄一息了便有意偷偷讓弘曆近前去射殺以建威名於群臣。結果弘曆近前,熊瞎子突然將弘曆撲倒在地,眾人聞聲未見弘曆在下深恐其傷到康熙紛紛亂箭齊發射向熊瞎子。康熙此時內心可謂翻江倒海,肝腸寸斷,待走近前一看只見弘曆居然雙手死死握著熊瞎子,安然無恙。熊口脫生已是吉人天相,亂箭逃生真乃天人之氣啊!

於是,秋獵回京不久,康熙又馬上起身悄悄去了熱河老家胤禛的獅子園見了弘曆的生母鈕鈷祿氏,觀之天庭飽滿雙頰有肉紅潤泛光,體態獨有滿清女人的豐腴結實,真是大福大貴之人啊。

經此一相,康熙再無顧慮,再過了三個月既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崩逝暢春園,著皇四子胤禛繼位。

(雍正)

不得不說,從《清實錄》記載來看,雍正堪稱上下五千年父憑子貴第一人。他的那番思量、綢繆實在令人佩服不已,有人說雍正竊國,這或許也可作為佐證以止謠言。


不書公子


喜歡是喜歡,但不太可能因為喜歡乾隆而將大位傳給雍正

據統計,康熙皇帝共有35個兒子,97個孫子。這麼多子孫,康熙難道真是獨愛乾隆一人?

很多人認為正是由於乾隆的得寵才使得雍正能夠繼位皇位,以此也可以打消外界對於雍正弒君奪位的謠言。

在此且不說康熙喜不喜歡這個孫子,就算是喜歡,難道就會為了這個孫子把大統傳給雍正嗎?

我認為這個可能性並不大,甚至這個說法更像是是雍正為了“以正視聽”給自己找了說詞。

(國有乾隆,谷不生蟲)

乾隆小的時候確實很得康熙的寵愛,但是在康熙皇帝眾多的孫子中,最得寵的並不是乾隆,而是皇太子胤扔的長子弘晳。

弘晳生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七月,生母是胤扔的側福晉李佳氏。由於胤扔沒有嫡子,弘皙作為長子地位便尤其尊貴,深的康熙喜愛。

弘晳向為皇祖所鍾愛,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廢太子後不久,弘晳的嫡長子,康熙帝的嫡重孫永琛出生,這無疑又為弘晳與康熙皇帝之間增加了一條紐帶。

當時外界仍然認為康熙有可能會看在弘皙的份兒上,二度復立胤扔。

然而康熙致死都沒有再度復立胤扔,可見康熙不太可能因為對皇孫的喜愛而決定大統的歸屬。

(康熙一輩子不糊塗,但就是在立儲這個事兒上,煩了大糊塗)

之所以現在人們不斷地提及康熙對乾隆的喜愛,原因還是在於對雍正是否是合法繼位的質疑。

雍正繼位之後,為自己的年號選了“雍正”二字,取“雍親王得位正大光明”之意。真不知道雍正當年要頂著對著多大的流言蜚語,才跟皇位走到一起。

若雍正是毫無爭議繼承大統的,何必總一個勁兒的搬出兒子給自己撐場子,自己深得父皇器重難道不是更有面子嘛!

本來正確順序應該是乾隆因為雍正才當上了皇帝,結果現在卻變成了雍正因為乾隆而當上了皇帝!

“因子得福”這個藉口也是難為雍正了。

而乾隆繼位之時,滿人入關已久,已經接受了漢人貴嫡貴長的習俗,就連乾隆也想立個嫡長子為皇太子,打破當時大清還沒有嫡長子繼位的歷史。

可是乾隆本人就不是長子,更不是嫡子,這讓乾隆自己臉上很掛不住。因此為了顯示自己為真命天子,乾隆就更得宣傳自己與皇祖父之間的感情了。


個人所見,萬望賜教,不喜勿噴,有話好好說


千佛山車神


康熙末年的“九王奪儲”無疑是一幕大戲,而終結這一大戲的,居然是一個12歲的小孩。正如某清史專家說的:

“康熙晚年諸皇子爭儲棋局可能將具有永久的魅力,它薈萃了中國古代政治權術的精華。而其中最動人心絃、最富戲劇性的,竟是以一枚過河小卒的出現,了此殘局。”

這裡說的“過河小卒子”,指的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弘曆。

那麼,事實真的是如何嗎?

筆者以為,乾隆時不時的向天下臣民宣示他與爺爺康熙的親密關係,搞得雍正得位好像主要是他的功勞一樣,這個顯然是乾隆好大喜功的一貫表現,不足為怪。

就事實而言,康熙晚年確實待見過小弘曆。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弘曆在承德避暑山莊第一次見到皇爺爺,

次年春天,康熙應邀到弘曆家的圓明園牡丹臺賞花看戲,之後又把弘曆接到自己住的暢春園,聊解年老之悶。這年夏天,康熙前往承德避暑山莊把弘曆也帶上了,並令其隨同讀書。

據說,某次打獵時弘曆險些被熊所傷,然而卻大難不死。事後康熙不僅派人給弘曆算命,而且連其母親鈕鈷祿氏也一併看相,結果證明弘曆的命數貴重,福報可能在康熙之上。

對此,乾隆自己也頗為得意,其曾說:“(皇祖)仰惟付託之重,默契聖心,投艱遺大,似即肇基於此。”

然而,康熙鍾愛弘曆或許是事實,但與雍正繼位基本是兩回事。畢竟,老年人喜歡幼年的子孫是人之常情,但弘曆與康熙接觸的時間大概也就半年,並不能說明問題。

而且,當時在幼年子孫輩中,也不是隻有弘曆一個人在康熙身邊,而還有康熙的幼子胤秘、胤禧等人,也都是康熙所鍾愛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孫輩裡面,最受康熙喜歡而且持續時間最長的並不是弘曆,而是廢太子胤礽的第二子弘晳。

弘晳從小就被康熙養在宮中,時已年近三十。如果康熙真是選擇孫輩的話,弘晳作為康熙的嫡長孫自然更受重視,哪裡輪得到小弘曆呢?

從這個角度上說,弘曆的出現或許給雍正奪儲有些加分,但說是有了弘曆,雍正才能繼位,顯然是主次顛倒。

事實上,雍正是憑藉自己的綜合實力獲得康熙的重視,康熙也絕不會以選孫的原則去確定皇位繼承人,這是極顯然的事實。

從這點而言,乾隆一再誇大自己與康熙的親密關係而造成“雍正繼位是他的功勞”的錯覺,無非是其自高自大的一貫體現罷了。


坑爹史冊


說起清朝的皇帝,最具有親和力的皇帝一定要數乾隆皇帝了。其實不管他在歷史上的表現如何,至少在影視劇作中是這樣的。不過他之所以能夠從滿清諸多皇帝中受到大家的認可,與他自己推崇中原文化以及推行仁政都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大家也都知道他活的年齡確實不小,當政的時間也最為長久。不過,對於他為何能夠當上皇帝,卻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

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覺,好像他這個皇帝就是內定的,大家不約而同確定的。其實在滿清王朝歷史上,歷來皇位爭奪是很激烈的。然而到了他身上好像一點都不受這些方面的影響,他從一出生就好像被認為是當然的皇帝繼承人,小小年紀就儼然受到了儲君的待遇。

這裡面首先肯定離不開他的祖父康熙的功夫。他從見到這個小孫子的第一面起,就幾乎註定將來要把皇位傳承給他。雍正當時還沒有當上皇帝,康熙就對他的孩子十分疼愛,由此在自己的皇位繼承人考慮人選上,也是把雍正放在了前面。雍正自然不是傻子,他聽到康熙對於小弘曆的疼愛之情溢於言表,就知道自己的勝算又多了一分。

不得不說的是弘曆確實與康熙的其它孫子不同,其它人見到康熙的時候,都是慌里慌張、手足無措,然而弘曆卻是落落大方、舉止得體,康熙居然讓雍正拿來弘曆的生辰八字給自己,這一看更是讓康熙喜出望外,因為這是天生的富貴命。於是康熙就把弘曆留在宮中,自己親自教導。當時明眼人就都能夠看出道道兒,弘曆以後的命運不會差了。

跟著康熙的這一段時間,使得弘曆也從潛移默化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康熙有時候討論軍國大事,甚至批閱奏摺的時候,都讓弘曆在旁邊待著,這樣使得他從小就養成了帝王之氣,小小年紀就能夠發表出一些很有見解的話語。此外康熙還帶著弘曆去戶外,像傳統的滿人一樣接受鍛鍊,有一回弘曆還從熊口逃生,更讓康熙對於他的好命相深信不疑。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雍正自己,他的兒子本來就沒有幾個,而且幾乎都夭折完了,只有一個弘晝是個荒唐的傢伙,而弘瞻卻年紀尚小、根本不能主事,再加上弘曆從小就接受康熙教導,自然是能力出眾,因此使得皇位之爭根本沒有玄念,這也應該是最客觀、也最直接的原因。


大俠暴走歷史


康熙一生有近百名孫子,但見過的估計不到一半,一來帝王家不比尋常百姓,親情從來就淡薄,二來作為日理萬機的皇帝,康熙實在沒有時間關心所有孫輩。孫子乾隆到了12歲時,才仰仗康熙爺爺心情不錯見上了第一面,這一面,決定了乾隆後面七十多年的人生軌跡。

對於康熙對乾隆過分的喜愛,很多人表示出不同看法,其中最奇葩的有兩種:

一種是報復說:這些人認為康熙一生未能承歡父母膝下,父親為人沒有擔當,康熙深惡之。而康熙看到乾隆時,認為這是孫子個漢人,故而特意將其培養,又立之前不大喜歡的雍正為儲君,意欲將江山易手漢人,以報復順治。



另一種是私生子說:這些人稱乾隆生母進雍親王府前曾在宮中做了幾年侍女,後進雍親王府莫名生下四子弘厲,而這個孩子實則康熙親生兒子,康熙初見便認得骨肉,所以刻意讓其進宮親自培養。而乾隆易有所察覺,後來的擬定的“康乾盛世”可見端倪。

個人覺得這些說法都很扯,首先在幾千年的文化薰陶下,古人對民族、血緣的擁護和傳承有著近乎瘋狂的執念,康熙再恨順治,也不會有把江山易手漢人的想法。其次如果弘曆是其兒子,不可能流落雍親王府,因為清朝皇帝臨幸任何人都有記載,皇帝臨幸過的女人不會再出宮。

那麼初次見面,康熙為何如此喜愛12歲弘曆呢?小編掐指一算,大抵以下緣故:



弘曆面相舉止深得聖心。

史書記載弘曆年少時身形傾長,面容清秀。弘曆和弘晝被同時叫到康熙面前時,康熙看到弘曆,手中發酒杯就放下了,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後來經過一系列的問話,弘曆都能對答如流,且鎮定自若,毫無忸怩。對比旁邊戰戰兢兢的弘晝,弘曆可謂大方得體,貴氣逼人。

而且,據見過康熙的人所論述其相貌,與乾隆多少有些相似,比如法國傳教士猜晉曾道:“他高大雄壯,儀表堂堂,五官端正,雙眼炯炯有神……”,而弘曆當時雙眼黑白分明,目光清澈,炯炯有神。

見到神似自己的孫子,康熙自然開懷。兼之人品舉動流露出超凡貴氣,康熙決定將其帶在身邊親自培養。



在弘曆之前,只有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弘皙才有此殊榮,幾十年後乾隆百般刁難弘皙致死,不知是否因恨其受祖父之愛超過自己?

弘曆命相貴不可言:

據後來康熙找人為弘曆算命,算出的結果令其龍顏大悅,更深愛乾隆,經後來故宮博物館展示的乾隆八字和批語,可知乾隆命中不僅富貴福祿深厚,亦為長壽之人。

批語:此命貴富天然,這是不用說。佔得性情異常,聰明秀氣出眾,為人仁孝,學必文武精微。幼歲總見浮災,並不妨礙。運交十六歲為之得運,該當身健,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賢最能,子息極多,壽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禎祥,別的不用問。

考慮到江山的穩定,大多帝王都想找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繼承人,乾隆明顯符合這些要求。故而,康熙才會此孫另眼相待。


微影窺人生


乾隆是12歲那年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爺爺康熙帝,那時年幼的他還全然不知這一次見面將會徹底地改變自己乃至整個國家的命運。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跟自己12歲的孫子乾隆在圓明園“偶遇”了,其實這一次偶遇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純粹。乾隆的父親雍親王並非等閒之輩,他看出自己的兒子弘曆跟別的孩子不一樣,就趁一次閒聊裝作無意地跟康熙提起:“您還有兩個孫子從生下來都還沒有機會一睹他們爺爺的聖顏呢。”康熙聽兒子這樣說,沒有想太多,況且只是跟自己的孫子見面而已。事實上,老康熙並非看不出雍親王要引薦兩個孩子的意圖,只是眼前自己的這個兒子也非平庸之輩,就算臨時佈置給他的任務,從來都能很好地完成,想必他想推薦的人定有值得一見之處。更何況,一享天倫對於此時的康熙也算一件歡喜之事,所以便欣然應允。於是便約定了時間、地點見見自己的孫子。

三月十二日傍晚,皇帝駕臨牡丹臺,品酒賞景。剛看到這兩個孩子,康熙便不覺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弟弟弘晝倒沒是給他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曆卻讓康熙過目難忘。當時的弘曆身材頎長,容貌清秀,眉宇間充滿了靈氣與淡定,相貌上就顯示出與眾不同。所以在行禮的時候,皇帝也特別注意了他,弘曆行為敏捷得體,一點也沒有這個年紀的孩子常有的緊張和侷促,與跟在他身後的弘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豐富的閱人經驗告訴康熙,這個孩子絕對能成就一番大事。他慈愛地招招手,讓弘曆站到自己面前,開始詢問他的功課。弘曆便大方地背了幾段經書,並全部清楚地講解了一遍。這讓康熙更加高興,確定這是他見過的所有孫子當中最出色的一個。但康熙畢竟是一朝明君,不能依靠所謂的感覺行事。清朝是一個封建的王朝,比較迷信生辰八字,康熙更是對此深信不疑,甚至還專門有一個比較認可的“羅瞎子”。所以牡丹亭見過弘曆幾日後,便命雍親王寫下弘曆的八字給自己審閱。

批算的結果正如康熙所料,這孩子的八字果然與眾不同。1929年故宮博物院文獻館首批公佈的內閣大庫檔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並附帶了康熙六十一年時人的批語。

內容如下:此命貴富天然,佔得性情異常,聰明秀氣出眾,為人仁孝,學必文武精微。幼歲總見浮災,並不妨礙。運交十六歲為之得運,該當身健,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賢最能,子息極多,壽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禎祥。”

我國自古的命相之理,是有固定的推算方法的。按命相理論,乾隆的八字,天干庚辛丙丁,火煉秋金,是天賦甚厚的強勢命造,術語稱為“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為駟馬乘風,主大富貴。

所以又過了幾天,康熙又一次駕臨圓明園,一頓飯後,宣佈了一個影響歷史的決定:將弘曆帶回宮中養育。此前,康熙僅見過這個小孫子一次,但因為弘曆給他的印象的確與眾不同,處事不驚慌、不爭奪,容貌清秀,充滿靈氣,加上弘曆與眾不同或者說具有帝王之象的八字,促使他最終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儂行蓋碗茶


康熙喜歡乾隆,是對自己老爹的報復。

不論野史中怎麼記載,在康熙第一次見到12歲的乾隆的時候便決定把皇位傳給雍正,然後由雍正轉給了乾隆。這是對自己老爹順治不負責任的報復,是對愛新覺羅的報復。順治為了自己的理想,出家當和尚,把尚在幼年的康熙推上了皇帝的寶座。雖然是一國之君的位置,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失去了自己最想要的童年,只能天天端坐在龍椅上聽大臣們的奏報,自己不知所云,不能玩耍,不能睡懶覺,這一坐就是十幾年。

康熙心裡是痛苦的,對於像康熙這樣的人來說,做一代明君太累,太難,遠不如做一個王爺來得舒服。但他的老爹順治沒有讓他做王爺,沒有給他一個美好的童年,卻讓他為大清的江山勞碌了一輩子。當身材頎長,容貌清秀的乾隆出現晚年康熙眼前之後,看著這個明顯沒有滿族人的樣子,沒有滿族人的血統,明顯是個漢人,是自己的四兒子帶過來尋自己開心的孫子的時候,看著這個不一樣的孫子快樂的面孔,無憂無慮的生活的時候,康熙隱藏在自己內心對自己父親的不滿爆發了

你不是要讓我幫你打理這個江山嗎?我幫你打理了

你不是想大清江山千秋萬代,一直統治這片土地,統治這裡的子民嗎?我偏偏不如你願,我要把江山還給他們。雖然,八旗的人不會同意,那又能怎麼樣呢 ?沒人知道他是漢人。他和已經退休的陳閣老長的好像啊...


畢植園


從史書上看,康熙是很喜愛乾隆這個孫子的。

康熙的孫子其實是很多的,當見到乾隆的時候,乾隆已經12歲,當時弘曆和弘晝一起出現在康熙面前時,弘晝一副很拘束的樣子,這就顯得弘曆的淡定和落落大方就格外突出;

另外,乾隆外表長得也很漂亮,而且有靈氣,可能是他身上某種似曾相識的帝王氣質吸引了康熙。康熙也召見過生下弘曆但是身份仍然卑微的鈕祜祿氏,大讚其是有福之人,因而更加寵愛乾隆。

當時,還有術士為乾隆算過命,稱其為命中註定的大富大貴之人。

後來在避暑山莊,康熙和乾隆有過一段形影不離的相伴日子。在這段日子裡,康熙發現了乾隆更多的優點,而且因為乾隆的陪伴,康熙享受到天倫之樂,這也更堅定了康熙對這個孫子的喜愛。


麻衣聖鬥士


公元1722年4月一天,中國清朝康熙皇帝,在北京紫禁城的乾清宮裡批完最後一份奏摺後,帶著皇孫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來到了離紫禁城最近的皇家宮苑景山,在景山上,弘曆的表現為他的父親胤禛(雍正)贏得了榮譽。

景山是北京城中心的最高點。祖孫倆徑直走到景山東門北側的觀德殿前,門前有一片寬闊的場地明清兩代皇帝專門在這裡檢查皇子們的射箭技術。雖說這是弘曆第一次來到景山,但他曾聽父親胤禛(雍正)說過:康熙經常在景山的觀德殿前,檢查宗室親王的射箭技術。他還聽說,康熙對射箭不達標的人先是給予警告,限期達標,如果到了指定期限,還是不達標,這些人就會被放到軍中進行歷練。聰明的弘曆看到觀德殿前,早已準備好的射箭裝備,自然就清楚了皇爺爺帶她來的意圖。康熙拿著弓箭,走到弘曆面前,和藹的說:今天我教你射箭,你要用心學習呀。弘曆聽後心裡十分高興,她沒想到皇爺爺會親自教自己射箭。康熙拿起弓箭,就給他做了示範康熙讓弘曆反覆模仿自己的動作,反應靈敏的弘曆很快就掌握了要領,一連射中三箭,康熙在一旁拍手叫好。

爺倆都愛運動,所以許多興趣一樣,又因為弘曆文武雙全,學什麼東西都效率高,所以乾隆十分喜愛他


Exaggerate199311972


那個樓主啊,別想太多了,那康熙初見乾隆什麼樣兒,都是乾隆自己說的,乾隆那麼愛往臉上貼金の人,他的話做不得準的!

第一,身材欣長,這一點就做不得準的!清朝皇帝沒有高個子,1米7算高的了!就是末代溥儀也就1米7出頭。所以,可想而知,12歲的乾隆也就是個1.3-1.4米高的小朋友,絕對算不上身材欣長!

第二,乾隆說他自己眼神中又是沉靜又是靈氣的,這個東西應該是說不準的!在皇室,一個12歲的男孩子已經可以有通房了!所以,像個大人一樣,只能說明他早熟!事實也證明他要熟!雖然乾隆號稱有多愛他的孝賢皇后,但是,在孝賢進門之前他就讓他的通房懷孕了!而且孝賢新媳婦才當上絕對沒到100天,乾隆就已經有第一個孩子了!他那時候多大?16歲?所以一個早熟的孩子看到皇帝了,表現的很穩重都是正常現象!同樣的,他爹雍正九龍奪嫡的時候裝了10幾年,乾隆天然帶會裝的屬性,他知道怎麼能夠討老皇帝開心!事實上乾隆真的很會裝啊!連雍正都被騙過去了!如果雍正知道他兒子後期那麼敗家,絕對能弄死這玩意兒!還能傳位給他?乾隆這個人,從小就很會爭寵啊!他知道只要他爺爺喜歡他,他爸爸就會對他另眼相待!雖然那時候他有可能沒想過他爸爸會當皇帝!但是!雍正是沒有嫡子的!所有兒子都是庶出的情況下,老皇帝喜歡誰,就能封誰做世子!乾隆這傢伙絕對就是衝著世子之位去的!

第三,說說康熙吧,他多少還是喜歡乾隆的!不然也不會把他就在身邊!康熙這麼做是有意義的!最重要的意義我覺得就是表明了一種態度,就是他很中意雍正!康熙當初喜歡太子的時候,天天的把太子の兒子弘皙帶在身邊親自教導!現在他中意雍正,就又把他兒子帶在身邊教導!其實康熙教導乾隆的時間真心不長,也就半年!半年之後,改天換日!所以,乾隆就是一直在往他自己臉上貼金不是康熙中意乾隆才選的雍正,而是康熙中意雍正才帶著乾隆!所有人都被乾隆這個臭不要臉的給混淆了!說回來,康熙後期,病病歪歪的,就去修養!這個時候雍正就得在父親力有不逮的地方往上衝,幫助父親解決實際問題!所以他就沒時間在康熙身邊盡孝!雖然那時候雍正の兒子不少,有弘時弘曆弘晝,還有年妃的幾個孩子!但是,弘時年紀太大了,都成年了!年妃的孩子們年紀太小了!說是伴駕,卻萬沒有讓生了病的老皇帝去幫自己看孩子の道理!所以,年齡合適的就弘曆和弘晝!雍正同時把兩個孩子帶給康熙,本意是讓孩子給康熙解悶子,沒有讓他爹幫他遠世子的意思!這些都是後來別人強加上去的想法!康熙呢,也確實是選中了弘曆!其實非常好理解!因為弘曆比弘晝大一歲!家裡有孩子的都知道,小孩子,差一歲差不少事兒呢!尤其是在心智上!所以,可想而知弘晝一定比弘曆幼稚!再加上男孩子十一二歲,正是閒不住的年紀,弘晝當時的表現肯定是沒有弘曆好!不是說弘晝不好,而是康熙老皇帝就喜歡弘曆那種表現沉穩的,而不是弘晝那種表現童心的!所以老皇帝留下了弘曆!其實如果老皇帝喜歡童趣一點兒的弘晝,弄不好歷史就會被改寫了!因為在早期,雍正對幾個庶出の而已絕對是一視同仁的,後來有了年妃,有了年妃の兒子,當然他會偏向年妃の兒子,但是這個時候前面幾個兒子都成年了,年妃の兒子其實沒有什麼競爭力!但是,乾隆自己都說過,要不是因為年妃的兒子碩果僅存的福沛死的早,這個皇位輪不到他!

第四,有關於康熙曾經算過乾隆的八字,應該也是事實!不過這個事實有可能不是因為想算算乾隆能不能當皇帝!而是老皇帝迷信,算算這個孫子旺不旺自己,能讓自己病快好倒是很有可能!因為歷史上從來都沒有記載過康熙看過別人の八字。說明康熙沒有這個嗜好!看了乾隆的,非得把這件事跟皇位聯繫在一起,未免有些牽強!

因此,結論就是,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尤其是乾隆這種好大喜功的皇帝,他甚至不惜篡改歷史,也要讓自己顯的天命所歸!當然,康熙不煩他,留下他也是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