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南塘油赞子,据说无论刮风下雨,都是有人在排队

探店南塘油赞子,据说无论刮风下雨,都是有人在排队

在宁波有名的小吃里,油赞子就算其中之一了。

记得刚来宁波那会,住在宁波鼓楼附近,里面就有两家,一家文昌王阿姨油赞子还有一家老宁波油赞子,但感觉文昌油赞子的更好吃,两家店很近,但一家总是长长的队伍,而另外一家却总是门庭冷落,或许有几个外地游客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就会去另一家买。从宁波本地人那了解到,文昌王阿姨油赞子已经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了,是老宁波人必会光顾的老店。而在南塘老街,也有一家南塘油赞子,每次去也是看到了长长的队伍,并且也是每人限购30元(2斤),而记得刚开业那会,油赞子价格还是10元/斤的。

探店南塘油赞子,据说无论刮风下雨,都是有人在排队


探店南塘油赞子,据说无论刮风下雨,都是有人在排队

油赞子是老宁波的传统美食,据说最早是源于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外观造型上看,油赞子和北方的麻花如出一辙,但在工艺和口味上却又大为不同。油赞子有两种口味,偏绿色的是海苔条咸味的油赞子,而原味的是甜味的。而因为都是现做的,口感酥脆,咬上一口香味扑鼻。

探店南塘油赞子,据说无论刮风下雨,都是有人在排队

其实每次去南塘老街吃饭,都会去排队买上一袋两袋。而今天周末刚好过去南塘老街吃饭,又去买了一斤。可能是因为雨天,天气也开始转凉,外地游客来南塘老街的人并不是很多,街道要比往常冷清了许多,不过南塘油赞子的门口依然是长长的队伍。

探店南塘油赞子,据说无论刮风下雨,都是有人在排队

探店南塘油赞子,据说无论刮风下雨,都是有人在排队

虽然没有见过北方的麻花制作,不过感觉上应该和油赞子也是差不多的。因为油赞子在南塘老街非常的畅销,看到这里的现场制作的店员又多了很多。看着十来个店员(大部分是老阿姨)动作娴熟,手指翻飞,将切好的面团揉搓成长条,一抹一撮拧成麻花状,两头再一捏,大小均匀的油赞子生胚就完成了。而在另一边,有两口大锅正在不停的炸着,一锅咸味一锅甜味,油炸完后到旁边的大锅里沥下油,就可以直接上架称卖了,几乎一上来就被抢购一空,而后面排队的人群就只能等下一锅了。

探店南塘油赞子,据说无论刮风下雨,都是有人在排队

现在油赞子的价格是15元/斤,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涨价的,每人每种口味限购2斤,虽然知道是一种营销手段,毕竟是零食,相信也没人会一下买十几斤,但因为是现做的,确实很好吃。刚出锅买的,还带点余温,那香脆真的是回味无穷。

探店南塘油赞子,据说无论刮风下雨,都是有人在排队

因为整个油赞子的制作过程都是看的见的,即使在等待的过程中,也不会很无聊,可以透着玻璃看老师傅们,和面、揉面、切面、揉搓成型、油炸、上架,天衣无缝的配合,也不乏是一种体验。

探店南塘油赞子,据说无论刮风下雨,都是有人在排队

好了,南塘油赞子探店就到这里了。如果来宁波,无论是南塘油赞子还是文昌王阿姨油赞子,都还是要尝尝的,比起宁波的“三臭”,个人还是更推荐油赞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