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總有電影擅長寫中心思想小作文,滔滔不絕闡述自己的“高級”理念和獨特出發點,卻始終講不好故事,

不能完成電影之為電影的原初“分內事”。

《送我上青雲》或許就是一個例子,表達的訴求高於實際的創作能力。

既沒有故事片的成熟商業結構,也沒有文藝片的發言玄遠,女性主義中心思想的“畫餅能力”高於呈現效果。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如果說電影值得褒獎,則是因為其在女性角色被普遍類型化、低齡化、窄化甚至醜化的語境中,有人用來徹頭徹尾“市場不友好”的女性視角、試圖撕開一條思考的血路、對抗物化女性的龐大偏見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女性主義的奠基石作品之一,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權辯護:關於政治和道德問題的批評》中寫著“偏見先天既有缺陷,卻善於粉飾狡辯”,“可那些思想淺薄的人們總是人為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識別偏見,還聲稱這些本質腐朽的觀點能夠有助於思考”。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與之相似,這部電影同樣也具有對抗偏見的獨立姿態

回擊偏見的獨立姿態

第一點,《送我上青雲》中的男女主解鎖了一種很獨特的男女關係,撕破了最難堪的貪圖之心,不加任何常規劇作的美化濾鏡或類型化醜化偏見。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如果是言情劇偶像劇,李九霄的角色會是一直默默深愛女主的守護者,萬花叢中過但卻只取一瓢飲,在感官的放縱和苦戀的純潔之間假得令人髮指

如果是現實題材,李九霄的角色大抵是個純粹渣男、或者是圖謀者,或者被削減戲份淪為功能性質的好朋友,被閉麥角色本身的訴求、在“她”人的敘事裡因為奉獻度不夠而成為“丑角”或者面目模糊的路人。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但《送我上青雲》沒有走任何一種類型片的套路,而是回到了真實的角色感情本身。

二位之間有情感嗎?

反強暴這場戲份是重要的臨界點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此前二人的熟悉中帶著“瞧不上彼此”的保護色,獨立自主的女孩瞧不上銅臭味男孩的鑽營和投機,一心想要出人頭地的男孩瞧不上女孩的清高姿態。

你很難說他們是純粹的朋友還是遺憾的戀人,抑或是“強姦犯和受害人”,感情的複雜狀態未必能被清晰定義,但卻總被要求捆綁出明確的界限;薩特和波伏娃一生不婚且各自有情人就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神仙操作,而換成路人甲乙丙則會成為“不知廉恥、男女關係混亂”。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送我上青雲》解鎖了“名義”的束縛,迴歸了人物情感本身。

最終,二人似乎完成了某種悲憫的和解。

有時候,弱點比鎧甲更能擊中人。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第二點,影片以走馬燈的方式完成了一出“鄉鎮奇談之現怪狀”,拍出了“土豪金”之下的醜陋現形記。

故事設定在某個偏遠小城,無論是在人均消費二十五塊的地方打造“曼哈頓”的詭異商業版圖,還是臨水而建的高仿城堡的不倫不類,抑或是一口鄉音的土大佬們在泡溫泉時看股票荒腔走板的“指點天下”瞬間,都有一種魔幻現實式的觀照感。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電影“女性視角”的訴求重點未必在於對“鄉土虛偽醜陋父權”的鞭撻,但鏡頭裡二三事依然很有記憶點。

(跑題一句:狄大人,您這樣考慮過元芳怎麼看麼?)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整體而言,電影還是存在“表達意圖值得鼓勵、表達效果一言難盡”的情況。

標籤化人設大於真實質感

第一點,人物的“標籤”屬性大於角色的血肉質感。

袁弘所飾演的角色,反轉之後的幾個鏡頭很有表現力,但反轉之前的呈現非常標籤化。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無論是在江邊一言不合就慷慨解囊發錢,還是莫名其妙就和路人借錢支付“棺材漲價”的部分,抑或是拿著相機拍雲的神經質作為,全都矯揉造作且套路老土

為了與後期的人設反轉相匹配,這個角色的“清新純淨”和“故作姿態”之間的真假配比需要調配得微妙,但目前這種廉價模式讓人很想不通:姚晨飾演的這個炸藥桶,為什麼會喜歡一個如此五毛批發價的“文藝青年”?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角色沒寫好半真半假的“雲上”少年,卻寫出了質感相當到位的“泥下”女婿。

無論是當眾被要求表演背誦圓周率時、凝視著鏡子的壓抑和恥辱,還是在葬禮之上移動輪椅到遺像面前、接受眾人鞠躬尊敬的變相志得意滿,對於被壓抑被嘲笑的攀附者角色的內心扭曲和渴望,表達頗為凝練。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第二點,泛化的女性視角與極端的人物個例之間的矛盾。

女性視角應該是一種更為普遍、更有共同體驗、更能引起普遍共鳴的視角,故事中對於感情和認知的處理應該著力戳中“一個群體共同的尷尬”,但主角的設定卻非常“特異化”。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爹太混蛋、娘太糊塗、男友很渣、好友更渣,還身患絕症。

這樣的“與全世界為敵、被全世界拋棄”的設定,是非常小概率的特殊狀態。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某種程度上來說,“剩女”歧視和不公平待遇是常見情況,但故事裡這樣的炸藥桶性格和“被全世界辜負”設定,太“特殊化”。

與其這是真正的“女性電影”,不如說這是披著女性外衣的“刺兒頭”電影,某些時刻充滿強烈恨意的對立姿態大於對性別的真正關照。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第三點,象徵感和揭露姿態之間的矛盾。

《送我上青雲》中楊新鳴老師的角色讓我非常迷惑,上線時他是假裝道貌岸然、神神鬼鬼說一通偽中醫偽民俗偽“大師”操作,質感非常“五毛”,並且很快就下山大吃大喝、咀嚼得兇殘又難看。

腦門上深深刻著“江湖騙子”四個大字。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但一轉眼,他又真正成了人生導師,和姚晨的角色有一段忘年友情,還莫名其妙參悟並傳遞了人生的真正真諦?

在水中走向順江漂流而來的棺木的鏡頭,非常有宿命、道術、解脫的象徵意義;和“五毛錢”質感的虛假檻外人之間,形成了很奇怪的斷裂感。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此外,影片敘事節奏和抒情鏡頭之間的轉換不夠純熟、頗為不盡人意、尤其是結尾處的數層反轉推進得密集又扁平,容易叫人心生疲憊。

故事在紀實的表象下,有幾分寓言和荒誕的色彩,但寓言感不夠通透、荒誕感不夠犀利,排滿影片的黑色幽默“段子”也很難成為真正歡樂的笑點。


《送我上青雲》:會寫中心思想,卻不能講好故事?


舒心結語

儘管電影技法存在諸多不成熟之處,但試圖表達本身就是一件和勇敢的事情。

在商業化工業化套路碾壓式攫取市場的環境下,在“大齡女演員”角色越發扁平、空間越發狹隘的語境下,能夠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哪怕有些荒腔走板、五音不全,也同樣值得被尊重、應該被聽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