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時代的大數據版圖商業經

隨著互聯網普及,數據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存在,而大數據這個概念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基於智能AI等相關聯技術的逐漸繁榮,大數據擁有極大的想象空間。未來,在大數據板塊似乎大有可為。但是在大數據這個陽光燦爛的詞背後,陰影卻逐漸滋生。

01你的數據成為商品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彷彿裸奔一般,各個互聯網公司拼命獲取你的各種數據,同時,無時無刻,可能你的數據正被不知道的地方爬取。而這已經成為灰色地帶,更成為有心人盈利的工具。
最近的第三方數據公司被嚴打,從業公司紛紛表示中招,將大數據的灰色面從網絡深深的黑暗中映射出來。網絡爬蟲(又稱為網頁蜘蛛,網絡機器人,在FOAF社區中間,更經常的稱為網頁追逐者),是一種按照一定的規則,自動地抓取萬維網信息的程序或者腳本。另外一些不常使用的名字還有螞蟻、自動索引、模擬程序或者蠕蟲。每天在互聯網看不到的角落裡,這些無數的爬蟲在辛勤的爬取各種網站的數據信息,而你的個人信息用戶習慣也隨之被爬取,在光鮮的大數據概念公司背後,是肆無忌憚的數據盜取。

區塊鏈時代的大數據版圖商業經


利用辛勤蒐集用戶數據的爬蟲,這些公司或是直接將用戶信息轉賣,或是進行大數據分析,在將分析提供給其他公司謀取利益,這已然成為一項產業鏈,讓上下游公司賺足口袋,但是受傷的是千萬個普通用戶,隱私被隨意販賣,被騷擾苦不堪言。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些第三方數據公司也因此被嚴打。

區塊鏈時代的大數據版圖商業經


“爬蟲”技術本身是中立的,法律上也從未明令禁止爬蟲爬取,如果僅僅爬取公開數據,比如公開的工商企業信息,是完全合法合規的,但是個人數據應當受到保護。在美國加州,隱私保護已經先行一步,數據隱私保護法律要求擁有超過5萬消費者數據的科技公司允許消費者查看他們蒐集的數據,還允許消費者請求刪除數據,並選擇不將數據出售給第三方。在國內,目前我國監管政策規定,從事個人和企業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屬於徵信業務,必須持牌經營,而個人徵信業務只有百行徵信、上海資信以及央行徵信等機構有資格。但是對於科技公司蒐集用戶數據的管理,雖然2017年6月,《網絡安全法》已正式落地,還未出臺詳細法律解釋,到底什麼是合規。

區塊鏈時代的大數據版圖商業經


但可喜可賀的是互聯網時代培養的消費者隱私意識已經覺醒,
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關注自己隱私信息,不再隨意授權給企業,更不會隨意放在公共網絡上,給與爬蟲爬取的機會。但是面對現在無孔不入的數據爬取往往防不勝防,APP後臺爬取,招聘網站簡歷爬取,僅有用戶進行自身保護遠遠比不上無孔不入的數據爬取。

02你的數據急需保護

這一切,都散發著一個信號,用戶數據隱私急需保護。互聯網時代,每個公司都會看緊用戶數據,因為這些用戶數據是他們賴以存在的基石。但是同時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也只是視這些數據作為商品,對於這些數據使用沒有任何限制與顧慮,任何滿足公司的業務,對數據進行買賣交換也時常發生,並沒有沒有想過這些數據本身屬於用戶,這些公司的行為在變相侵犯用戶隱私。

區塊鏈時代的大數據版圖商業經

但是對於公司而言也很冤枉,一方面用戶也希望被公司所瞭解,否則怎麼根據用戶的需求修改產品,另一方面,公司前期對於市場培育消費者習慣培育,往往消耗了大量資金,這些資金需要靠強力壟斷市場後進行回收,通俗點講就是前期送錢給消費者,後期從消費者口袋搶錢,這種霸道互聯網市場開闢模式屢見不鮮。可能有人要問了,難道沒有相對溫和的模式?答案是沒有,市場上同類競品公司在產品相差不大情況下,市場份額幾乎都靠錢說了算,每一家公司都在等著完成市場壟斷,數據分析並沒有帶來規模效應或者成本的下降。這些企業的特點是,可以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通過瘋狂地燒錢快速佔領市場,處於嚴重虧損當中,利用互聯網時代頭部公司強大的虹吸效應,在通過商業模式進行改善實現盈利。而其他非頭部公司只有倒閉或被收購兩種選擇。互聯網公司與用戶在數據上產生了對立。

區塊鏈時代的大數據版圖商業經


數據擁有兩面性,既是動力,也是有心人手中謀取利益的利刃。但公司與用戶在數據上不是完全對立關係,雙方都希望通過數據完成更高效效率匹配,只是在互聯網壟斷的商業模式下,雙方因為不同的訴求對立了。而這,成就了區塊鏈大數據商業模式崛起,對於區塊鏈的訴求應運而生,將用戶數據上傳至上鍊上私密空間,只有經過用戶同意企業才能使用用戶數據。滿足企業對於用戶數據的需求,也防止了用戶數據濫用的問題。從理論上可謂一勞永逸,解決了所有對於數據矛盾。

03區塊鏈真的能保護隱私嗎?

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明明作為最重要的用戶數據,目前在區塊鏈行業,鏈上存儲大量隱私數據的技術還不成熟,區塊鏈企業遭受攻擊,洩露用戶數據,甚至有些公司助紂為虐,明碼標價販賣用戶數據獲得報酬的事情時有發生,可謂是用戶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項目方似乎過得還不錯。

區塊鏈時代的大數據版圖商業經


這一切的一切讓曾經的區塊鏈信仰者信仰有些崩塌,不禁想問,這到底是否是當初所想要的初衷?
無疑,從理論上區塊鏈是能對數據隱私產生保護的,但是用戶的盲從與技術的侷限讓目前的情況暫時並不理想。可以說很多項目只是披上區塊鏈的外衣,本質上還是互聯網公司的那一套,通過消息不對稱性完成對用戶信息壟斷,謀取利潤,而並不是真正意義上通過數據服務用戶。
目前還未存在成熟的將用戶數據上鍊並授權查看的技術,是大數據區塊鏈應用商業模式實現的最大困難,區塊鏈看似很好,究竟在當前能實現多少?在未來又將如何,這值得每個人認真考量。

04區塊鏈反思

聊了那麼多區塊鏈的不足,是為了給區塊鏈狂熱分子澆一盆涼水,不要過於樂觀看待目前的大數據區塊鏈應用,目前區塊鏈處於初期,而結合大數據這項新興技術,幾乎所有的公司都還在探索具體商業模式階段,市場上偶現的不良公司,是因為用戶相對項目方處於信息部不對稱,且是弱勢一方。讓區塊鏈本身製造信任的機器,卻成為犯罪同夥的溫床。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現象。我們不能因為這而責備區塊鏈技術,應當理性認識到市場會不斷革新,這些劣品公司終將會被用戶所拋棄進而被時代所淘汰。

區塊鏈時代的大數據版圖商業經


重新迴歸本質,人們對於事物的認知從相信到懷疑,再次相信。這一切改變需要企業不忘初心,將用戶至上落到實處,同時等待技術的迭代,目前的技術無法支撐起宏偉的藍圖,過往歷史一次次證明,技術進步將帶動商業形態的進步。
用理性與公正態度看待世界。在喧鬧過後,沉下心來的行業精英,將用區塊鏈留下屬於自己的濃厚一筆。而區塊鏈行業也會在未來在大數據領域成為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