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时代的大数据版图商业经

随着互联网普及,数据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存在,而大数据这个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基于智能AI等相关联技术的逐渐繁荣,大数据拥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未来,在大数据板块似乎大有可为。但是在大数据这个阳光灿烂的词背后,阴影却逐渐滋生。

01你的数据成为商品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仿佛裸奔一般,各个互联网公司拼命获取你的各种数据,同时,无时无刻,可能你的数据正被不知道的地方爬取。而这已经成为灰色地带,更成为有心人盈利的工具。
最近的第三方数据公司被严打,从业公司纷纷表示中招,将大数据的灰色面从网络深深的黑暗中映射出来。网络爬虫(又称为网页蜘蛛,网络机器人,在FOAF社区中间,更经常的称为网页追逐者),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万维网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另外一些不常使用的名字还有蚂蚁、自动索引、模拟程序或者蠕虫。每天在互联网看不到的角落里,这些无数的爬虫在辛勤的爬取各种网站的数据信息,而你的个人信息用户习惯也随之被爬取,在光鲜的大数据概念公司背后,是肆无忌惮的数据盗取。

区块链时代的大数据版图商业经


利用辛勤搜集用户数据的爬虫,这些公司或是直接将用户信息转卖,或是进行大数据分析,在将分析提供给其他公司谋取利益,这已然成为一项产业链,让上下游公司赚足口袋,但是受伤的是千万个普通用户,隐私被随意贩卖,被骚扰苦不堪言。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第三方数据公司也因此被严打。

区块链时代的大数据版图商业经


“爬虫”技术本身是中立的,法律上也从未明令禁止爬虫爬取,如果仅仅爬取公开数据,比如公开的工商企业信息,是完全合法合规的,但是个人数据应当受到保护。在美国加州,隐私保护已经先行一步,数据隐私保护法律要求拥有超过5万消费者数据的科技公司允许消费者查看他们搜集的数据,还允许消费者请求删除数据,并选择不将数据出售给第三方。在国内,目前我国监管政策规定,从事个人和企业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属于征信业务,必须持牌经营,而个人征信业务只有百行征信、上海资信以及央行征信等机构有资格。但是对于科技公司搜集用户数据的管理,虽然2017年6月,《网络安全法》已正式落地,还未出台详细法律解释,到底什么是合规。

区块链时代的大数据版图商业经


但可喜可贺的是互联网时代培养的消费者隐私意识已经觉醒,
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关注自己隐私信息,不再随意授权给企业,更不会随意放在公共网络上,给与爬虫爬取的机会。但是面对现在无孔不入的数据爬取往往防不胜防,APP后台爬取,招聘网站简历爬取,仅有用户进行自身保护远远比不上无孔不入的数据爬取。

02你的数据急需保护

这一切,都散发着一个信号,用户数据隐私急需保护。互联网时代,每个公司都会看紧用户数据,因为这些用户数据是他们赖以存在的基石。但是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只是视这些数据作为商品,对于这些数据使用没有任何限制与顾虑,任何满足公司的业务,对数据进行买卖交换也时常发生,并没有没有想过这些数据本身属于用户,这些公司的行为在变相侵犯用户隐私。

区块链时代的大数据版图商业经

但是对于公司而言也很冤枉,一方面用户也希望被公司所了解,否则怎么根据用户的需求修改产品,另一方面,公司前期对于市场培育消费者习惯培育,往往消耗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需要靠强力垄断市场后进行回收,通俗点讲就是前期送钱给消费者,后期从消费者口袋抢钱,这种霸道互联网市场开辟模式屡见不鲜。可能有人要问了,难道没有相对温和的模式?答案是没有,市场上同类竞品公司在产品相差不大情况下,市场份额几乎都靠钱说了算,每一家公司都在等着完成市场垄断,数据分析并没有带来规模效应或者成本的下降。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可以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通过疯狂地烧钱快速占领市场,处于严重亏损当中,利用互联网时代头部公司强大的虹吸效应,在通过商业模式进行改善实现盈利。而其他非头部公司只有倒闭或被收购两种选择。互联网公司与用户在数据上产生了对立。

区块链时代的大数据版图商业经


数据拥有两面性,既是动力,也是有心人手中谋取利益的利刃。但公司与用户在数据上不是完全对立关系,双方都希望通过数据完成更高效效率匹配,只是在互联网垄断的商业模式下,双方因为不同的诉求对立了。而这,成就了区块链大数据商业模式崛起,对于区块链的诉求应运而生,将用户数据上传至上链上私密空间,只有经过用户同意企业才能使用用户数据。满足企业对于用户数据的需求,也防止了用户数据滥用的问题。从理论上可谓一劳永逸,解决了所有对于数据矛盾。

03区块链真的能保护隐私吗?

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明明作为最重要的用户数据,目前在区块链行业,链上存储大量隐私数据的技术还不成熟,区块链企业遭受攻击,泄露用户数据,甚至有些公司助纣为虐,明码标价贩卖用户数据获得报酬的事情时有发生,可谓是用户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项目方似乎过得还不错。

区块链时代的大数据版图商业经


这一切的一切让曾经的区块链信仰者信仰有些崩塌,不禁想问,这到底是否是当初所想要的初衷?
无疑,从理论上区块链是能对数据隐私产生保护的,但是用户的盲从与技术的局限让目前的情况暂时并不理想。可以说很多项目只是披上区块链的外衣,本质上还是互联网公司的那一套,通过消息不对称性完成对用户信息垄断,谋取利润,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通过数据服务用户。
目前还未存在成熟的将用户数据上链并授权查看的技术,是大数据区块链应用商业模式实现的最大困难,区块链看似很好,究竟在当前能实现多少?在未来又将如何,这值得每个人认真考量。

04区块链反思

聊了那么多区块链的不足,是为了给区块链狂热分子浇一盆凉水,不要过于乐观看待目前的大数据区块链应用,目前区块链处于初期,而结合大数据这项新兴技术,几乎所有的公司都还在探索具体商业模式阶段,市场上偶现的不良公司,是因为用户相对项目方处于信息部不对称,且是弱势一方。让区块链本身制造信任的机器,却成为犯罪同伙的温床。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现象。我们不能因为这而责备区块链技术,应当理性认识到市场会不断革新,这些劣品公司终将会被用户所抛弃进而被时代所淘汰。

区块链时代的大数据版图商业经


重新回归本质,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从相信到怀疑,再次相信。这一切改变需要企业不忘初心,将用户至上落到实处,同时等待技术的迭代,目前的技术无法支撑起宏伟的蓝图,过往历史一次次证明,技术进步将带动商业形态的进步。
用理性与公正态度看待世界。在喧闹过后,沉下心来的行业精英,将用区块链留下属于自己的浓厚一笔。而区块链行业也会在未来在大数据领域成为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