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和袁绍为什么不联合起来?他们联合起来早不就是天下最大的诸侯了吗?

中国历史研究所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袁术袁绍作为本家兄弟,为什么要各自为战,如果联合起来岂不就是应了那句“代汉者当涂高”了吗?


可是我们也要明白,有时候本家兄弟斗起狠来比外人还要厉害。

首先我们看一下先称帝的袁术是什么身份,虽然袁绍的名声比袁术大很多,但其实四世三公的袁家,看重的是嫡长子制度,而袁术嫡子,袁绍则是庶子。

我们再来看袁绍,袁绍前期得到袁家的帮助,只是因为他是袁逢袁隗推出去立名站队拉拢世家与宦官对抗的棋子。

在董卓进京后,袁绍就跑路到了冀州。结果董卓因为他四世三公的世家身份,反手封了他个渤海太守。袁绍野心勃勃,渤海太守之位可满足不了他,他于是和公孙瓒商议一起攻打冀州,得了地盘一人一半。有地盘谁不要?公孙瓒也很快就答应了袁绍的提议。

这时,袁绍反手一个阴招,让冀州牧韩馥以为可以依靠他来抗衡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找他来冀州援助。袁绍又反手占了韩馥的冀州,迫使韩馥丢妻弃子逃离了冀州。袁绍呢,轻而易举的占领冀州后,就以此为根据地,很快兵强马壮,又相继占领了青、并、幽三州,一跃成为汉末最强的军阀之一。



而袁术呢,则依靠袁家的资源,占有南阳和豫州大部分,后来更是在称帝前,扬州六郡几乎全部在袁术手上,而豫州的沛国、陈国、汝南三郡,徐州的广陵、下邳两郡都有着袁术势力的存在。

此时两个军事集团强行合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是显而易见。其结果是不仅不会成为最强的军阀,反而会因为袁术袁绍两兄弟的猜忌,手下势力集团的相互排挤,足以导致分崩离析。

袁术和袁绍积怨深远

袁绍和袁术两人的矛盾也不是后来拉起队伍才出现的,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两人就因为谁当盟主起了争执,大家都公推袁绍,让袁术心里很不平衡,他明明是袁家的嫡子,职位也比袁绍高,凭啥让袁绍一个庶子当盟主?

袁绍呢,一开始也确实觉得对不起这弟弟,哪怕袁术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他也忍了下来。

后来讨董卓联盟散伙以后,袁绍又想了个招,准备另立一个天子,人选都想好了,就是宗亲幽州牧刘虞。然后他就给袁术打招呼,问小老弟你觉得这事怎么样?

袁术此时身在南阳,过得那是土皇帝一样的日子,听了以后袁绍的主意后,根本不屑一顾,本以为他这哥哥能想出什么好主意,没想到竟然打算另立天子,有本事自己当啊,小妾生的就是没出息!这个时候立了刘虞,以后自己怎么还有机会坐一坐那个位置。

于是他就回了封信给袁绍,说现在国仇家恨还没报,董卓也没死,什么立天子的事我一概不知。

袁绍说好啊,那你不同意没关系,我也没打算非得征求你的意见,所以袁绍就打算自己干。结果刘虞这个时候死活不同意,甚至放狠话说你要逼我当皇帝,我就跑去投靠匈奴给你看!袁绍也没办法了,只能就此作罢。

此时袁绍和袁术不和也成了天下皆知的事情了。


互成仇人

这袁绍因为夺取冀州的时候利用了公孙瓒,所以两人互成仇人,经常你捶我一下,我敲你一下。可是袁绍又和曹操挨着,袁绍为了断绝后顾之忧,就和曹操结盟,腾出精力来对付公孙瓒。

这袁术呢,本来是想拉拢荆州刘表的,结果刘表不鸟他,还弄死了他手下的孙坚。

袁术一看荆州讨不到便宜,就想去讨曹操的便宜。于是就和公孙瓒联合,准备一起搞曹操,夺了地盘一人一半。结果,两人合起伙没搞过曹操,反而被曹操追着砍。

袁术联合公孙瓒打曹操的事情让袁绍知道后,他的怒火就压不住了,好啊,你现在联合我的仇人搞我的盟友,算你狠!于是袁绍就联合袁术的敌人刘表,再加上曹操,一起对付袁术和公孙瓒。


袁绍虽然比袁术好些,但是也是个志大才疏的主,两个人一个比一个蠢,一个比一个膨胀,好好的兄弟不利用,反而急不可耐的相互攻伐。在这以后,血亲从此就活成了仇人。


邯郸醉


袁术敢称帝就是这么想的,他想袁本初那家伙占据了幽并四州,我占据了豫扬凉州,我是袁家的族长,加起来我袁家可就掌控了汉朝的半壁江山,虽然我看不起袁绍那家伙,不过毕竟是一家人嘛,我当了皇帝还是会给你一个大将军的,于是他华丽丽的称帝了,他一称帝把袁绍给搞懵逼了,你说这么大的事情你袁公路咋就不能和我商量商量?你是看不起我还是咋滴?虽然你是袁家的族长,但是我好歹也是你哥,凭什么你当皇帝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跟我商量商量,好家伙,昨天还是四世三公今天就成乱臣贼子了,不行,袁公路这家伙不靠谱,我要声讨他,虽然从世家变成皇族挺爽的,但是皇帝不是我可就不那么愉快了

其实当时袁术过于自大,他自认为自己是袁家族长,只要他一称帝,袁绍就只能拥护他,压根就没有与袁绍商议,其实得知袁术称帝后袁绍还是有那么一丝心动的,但是袁绍自幼就与袁术不合,再加上当时袁绍的势力远远大于袁术,袁术又没有给袁绍该有的礼遇,所以袁绍思虑再三还是果断的脱离了袁家,并且带头声讨袁术,与此同时江东的孙策也宣布脱离袁术,这一来袁术就只能懵逼了,以为是自己人的袁绍孙策都对他宣战,跟他设想的完全不一样


天命蜉蝣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袁绍、袁术兄弟,一个称雄河北,一个占据淮南,如果联手,就能成为当时事实上最强的割据势力。兄弟二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也都为此做过努力。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袁绍、袁术都想借助亲情把对方拉拢到自己阵营中,为自己所用。可他们之间,虽有血缘关系,却视若仇敌。袁绍是庶子,袁术是嫡子,嫡庶之分意味着家族资源分配的不同,早年间家族内的不公造成两人之间关系势同水火。袁绍和袁术都不是心胸豁达之辈,谁能保证不翻旧账?谁能相信彼此承诺?

这还是次要的,两人合伙后,谁为主,谁为辅?洛阳的袁家成员被董卓杀害后,袁术成为袁家事实上的族长,情理上、家族规矩上,都是要袁绍听命于袁术。可两人都是志在天下的豪杰,谁肯甘居人下?

合并后,各自的集团利益如何保障?二袁名义上还是汉朝臣属,官职就那么多,河北集团和淮南集团谁上谁下?利益如何划分,谁多谁少?整体上来说,河北集团实力大于淮南集团,袁术掌权后,势必打压河北集团成员;反之袁绍掌权也是如此。

讨伐董卓时,洛阳袁氏宗族被灭,袁绍、袁术自立门户,事实上已分裂为河北袁氏和淮南袁氏,变成两个同姓家族。家族利益高于一切,利益矛盾难以调和,又做不到“求同存异”,合作也就无从谈起。


寒星针


袁术和袁绍,乃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他们都是汝南袁氏家主司空袁逢所生,只不过袁术是嫡子、袁绍是庶子。后来袁逢因为哥哥袁成没有子嗣,便将袁绍过继到袁成名下,所以袁绍和袁术又成了堂兄弟。

袁术和袁绍这两兄弟是真的很可惜,如果他们俩正常发挥,就没曹操什么事儿了!

东汉末年,董卓乱政,群雄并起,袁绍和袁术这两兄弟乃是当时最强大的两股势力。

论名望,他们背后乃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名门望族,振臂一呼,便能聚集各方英雄!

论实力,袁绍自关东联盟之后,一直是天下群雄中执牛耳者,后来更是击破公孙瓒,独占河北。在兵祸连年的东汉末年,那地方可是少数未经黄巾军肆虐的宝地,真的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比之曹操的兖州不知好到哪去了!

当时的袁绍,可以说是兵多将广,谋士如云。颜良文丑战死之前,张郃这样的大将,在里面只能算个二流;而审配、田丰、许攸这些人,个个都是顶尖谋士。

而袁术虽然出道比较晚,但是靠着家族实力,在南阳一代混得也是风生水起,连孙坚这样的猛人,都是跟他混的。

孙坚何许人也啊,小霸王孙策和孙权的老爸,当年讨伐董卓之时,可是敢追着董卓一路猛打的狠人。

而且袁术占据的淮南也是当时天下最为富庶的地方,特别是南阳郡,其当时占据了荆州半数的人口,鱼米之乡,人傻钱多!就是因为这样的资本,他袁术才敢称帝,不然别说给他玉玺,就算是汉献帝亲口禅让他都不敢接。

从地理位置来看,袁术和袁绍者两兄弟真是太优越了,一个青幽并冀四州,一个淮南富庶之地。曹操被夹在中间,很惨的好不好!

可是就是这样异服好牌,被哥两个打得稀烂。

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袁绍和袁术这对亲兄弟却势如水火!

因为袁绍是庶出,之时一个婢女所生的孩子,袁术一直都看不起袁绍。但是袁绍这家伙偏偏很优秀,特别是过继之后,也摆脱了庶子身份,在袁家也是颇有声望。

更让袁术受不了的是,后来关东联盟,群雄举义,居然推举袁绍当盟主。袁术心想我才是袁家家主啊,居然被这庶子爬到了头上。

不过好歹一家人,当时袁术和袁绍还没有撕破脸,而且袁绍也很识趣,早早的就离开了老家,去河北发展了,两人没有太多的冲突,明面上也还算过得去。

两人真正不合是在袁绍拿下冀州之后,当时汉室衰微,汉献帝形同傀儡,袁绍便想另立汉宗室刘虞为新君,以此来获得天下归附。



可这事儿袁绍一个人搞,还是有点悬,刘虞颇为推辞不说,当时北边还有个公孙瓒,老师捣乱。

于是袁绍就找到弟弟袁术,准备合伙儿一起干!

可是袁术不乐意,他想自己称帝,而且还让袁绍辅助他。

当时这哥两如果达成了共识,估计这天下也就差不多定了。

结果就是兄弟两意见不统一,互相不爽。特别是袁术,心想我堂堂袁家家主,你这庶子居然敢不配合?

于是直接翻脸了,倒向了袁绍的对头公孙瓒那一头去了。

当时诸侯们大都依附袁绍,气的袁术大骂,他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他们袁家人。

术怒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

看到弟弟这么搞他,袁绍也很气,拉上了当年在洛阳一起混的“好友”曹操,对着自己这个傻弟弟就是一顿胖揍。

兄弟两完全走向了对立面。

后来袁术称帝,天下共讨之,就属袁绍跳得最欢。可见这打弟弟是会上瘾的。

不过哥哥毕竟是哥哥,在袁术众叛亲离,走投无路的时候,袁绍并没有落井下石,他接纳了袁术。

可惜在投奔哥哥的路上,袁术被刘备等人截住,不得以只能退回,最终忧愤而死,据说吐了一斗血。

因顿伏床下,呕血斗馀而死。

而袁绍死了弟弟,心里也不好受!

最终把仇怨发泄到了曹操头上,如果没有曹操的步步紧逼,自己弟弟也不会惨死啊。当时袁术投奔袁绍,挡住去路的刘备朱灵等人正好在曹操底下做事。

不过,官渡之战,袁绍也没有打过曹操,并最终为曹操所灭。

所以说可惜啊,开局如此优势的袁家兄弟,结果却被夹在中间的曹操灭了!


白话历史君


袁术和袁绍虽然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两人的关系却相当的僵,彼此是对立的。



汝南袁氏,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世族豪门,先世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敞和袁京皆为司空,袁汤为司空、太尉,袁逢为司空,袁隗亦至三公、太傅。汝南袁氏四世之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达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

袁绍是袁逢的庶长子,从血缘上来讲,他是袁术同父异母兄;但由于袁绍被过继给袁逢的兄长袁成,所以从法理上来讲,袁绍则是袁术的堂哥;而袁术为嫡出,袁绍为庶出,所以从宗族关系上来讲,袁术的宗族地位又高于袁绍。因此,袁术实际上一直都看袁绍不顺眼。



然而,当初讨董推举盟主时,各镇诸侯却公推袁绍,这就让袁术更加对袁绍心生不满。因为,在袁术看来,当时论官阶自己比袁绍高,论血统自己又比袁绍正,所以盟主之位本该是他,而不应该是袁绍。

所以,袁绍和袁术虽然是兄弟,但两人的政治矛盾却非常大。以至于为了对抗袁术,袁绍不惜与曹操结盟,通过从背后扶持曹操来对付这个瞧不起自己的弟弟。



当然,袁术也不甘示弱,在占据寿春后,他也与袁绍背后的公孙瓒结盟来对抗袁绍。而袁绍知道后,也恼羞成怒,索性联合刘表和曹操一起整袁术。

实际上,汉末群雄逐鹿之初,势力最强的诸侯就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而如果他们两人能同心协力,相互照应,那更是占据绝对优势,之后也就没曹操,刘备和孙权什么事了。



可惜,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就是喜欢窝里斗。加上由于出身名门,因此总是一副高不可攀,妄自尊大的姿态,一再错失机遇。而袁绍袁术这种锅里斗似乎还有遗传。之后袁绍死后,他那的儿子也相互攻伐,最终反而给了曹操可乘之机……



这些历史要读


这件事充分证明,家大业大的越容易出现兄弟不合,只有那么点家底,兄弟们反倒兢兢业业,一起努力打拼。袁氏兄弟如果联合,凭着四世三公的名声,或许能成就一番事业,然而,两人气量狭小、嫉贤妒能,相互拆台。具体来说不能联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袁术歧视袁绍的出身;其二,南阳之事和议立刘虞之事,这两件事最终让这兄弟二人势同水火。

一、袁绍和袁术其实是亲兄弟

袁绍与袁术出生于著名的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族。所谓四世三公,起源于袁安。袁安在汉章帝时官至司徒,袁安之子袁京、袁敞,袁京之子袁汤,袁汤有四子:袁平、袁成、袁逢、袁隗。所谓四世三公便是指袁安(司徒)、袁敞(司空)、袁汤(太尉)、袁逢(司空)、袁隗(司徒)四代人共五人得封三公。

袁绍乃是袁逢小妾所生的庶子,袁术是袁逢的嫡子。因袁绍伯父袁成早逝,袁绍因此过继给袁成为嗣。但从血统上来说,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两人长大后,袁绍仪表堂堂,喜欢与名士结交,能折节下士,因此在士大夫圈里很有名望(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而袁术年少时喜好游侠仗义,多与浪荡公子声色犬马(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长大些才开始注重于名士结交(后颇折节)。

少年袁术的名望是远不及袁绍的。袁术大概是有些嫉妒这位庶兄,因此多在人前毁他,说他是奴隶之子,暗指他庶出的身世。

在那个儒学最胜的东汉,对于出身、嫡庶还有有些在意的,不然后来曹操听说有人说他是赘阉遗丑会那么生气。虽然这件事并没有对袁绍造成多大的名誉损失,但是少年袁绍的自尊心应该是受到了极大地打击的。

袁绍在心里暗暗发奋,将自己的自尊心埋藏在心底。

长大后的袁绍颇有见识,先后任西园八校尉中的中军校尉,转司隶校尉,灵帝时候接管八校尉之兵。而袁术也先后做上了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的位置。

这里说明一下,西园八校尉是汉灵帝时设置的一支特殊的军队,声威显赫,一时连大将军何进也受其节制。而同时八校尉都是少壮派军官,汉灵帝自任无上将军。可见八校尉是汉灵帝为了更好的掌握政权和军权而设,由此可见袁绍的受器重。

二、议立刘虞

公元189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袁绍逃往渤海,袁术逃往南阳。袁绍在渤海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而袁术在孙坚的帮助下在南阳扎稳了脚跟。袁绍联合袁术、刘岱、桥瑁、曹操等人组成了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关东联军声势浩大,董卓畏惧,携汉献帝退兵长安。

当初,董卓议立献帝刘协的时候,袁绍以少帝乃灵帝所立而反对,董卓强立,这才导致了袁氏兄弟的出逃。袁氏兄弟出逃时,董卓为了收服袁绍而以袁绍为渤海太守,结果袁绍却广发檄文,起兵反叛,董卓一怒之下,将袁氏在京的所有人包括太尉袁隗一并杀害。因此,袁绍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汉献帝刘协的合法地位。

现在,汉献帝在董卓挟持下逃往长安,自离京师,袁绍心里便想下一盘大棋。

袁绍想要扶立新君,袁绍选中的是年高德劭的宗正、幽州牧刘虞。参与这件事的,据汉书、三国志记载有袁绍、韩馥等山东诸侯,曹操明确表示不参与。

袁绍心想能多拉点人气才好操作这件事。袁术好歹同出袁氏,袁绍便与袁术商议。袁术却不同意,还以国家大义等大道理说给袁绍。

袁绍是什么人哪,一看就知道这个弟弟并不是那么大公无私的人,因此再次写信给袁术,信中言辞恳切,主要从三个方面劝说袁术:

其一,刘协政权废正统:刘协的血统值得怀疑,现在更是董卓专权,这样的政权怎可再相信?(无血统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

其二,立新君之事可行度很高:董卓自行往西,现在只要屯兵于关隘要地,就可将董卓和刘协困死在关中(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于西)。这样山东之地另立新君,可以迅速掌握局面,取得和平。

其三,袁家立场:咱们袁家老小,尽被董卓杀害,作为袁家人,怎么可以北面侍奉他呢(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

然而,袁术仍不答应,回信中说,汉献帝聪睿,血统更是无稽之谈,只是因为董卓。阖家老小也是董卓杀的,跟国家无关。

这件事背后有很有深意。袁绍辅立新君,其实是想要凭借酸枣之盟的盟主之威将新君握在手中,最不济也有拥戴之功。而袁术之所以不同意,也不是因为公义,而是看到汉家的天下已经没有希望了,袁家四世三公,自己又是袁家的嫡子,大有可为(术观汉室衰陵,阴怀异志-后汉书)。袁绍没有看到他这个弟弟的野心,自然劝不动袁术了。

但这件事却成了袁氏兄弟有一个隔阂,准确的说,袁绍对袁术十分的不爽。

可能很多人觉得他们的矛盾是袁术气量狭小,野心爆棚,但实际上袁绍此举成功率相当的小,邀请袁术加入也不是什么好意。因此他们兄弟半斤八两,同样的志大才疏,目光短浅。他们的矛盾,是他们两个人共同造成的。

令人尴尬的是,作为这件事的核心人物,被推举的人-刘虞,忠于汉室,坚决不同意被拥立。袁绍等退而求其次,请领录尚书事,仍然被刘虞严词拒绝。


三、南阳之争

刘虞之事在袁氏兄弟心里种下了不和的种子。而接下来这件事,则将两人彻底推向了对立面。

袁术在逃亡南阳后,苦于没有立足之地。这时,长沙太守孙坚从荆州一路北上讨伐董卓,却得不到军需供应。孙坚先杀荆州刺史王睿,再杀南阳太守张咨。南阳成了一个无主之地。

这是刘表表奏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又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这样,孙坚和袁术结成了战略同盟,孙坚带兵,袁术统州。

初平二年,袁绍做了一件很恶心的事。他趁着孙坚出兵讨伐董卓,没在南阳,派遣周昂(一说周昕)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

这招如果成功,袁术便又成了丧家之犬了。因此,这招可谓狠毒,可见袁绍也不是什么善茬。

袁术自然不会甘心,他派兵夺回了阳城。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他派的孙坚和是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而且,公孙越还莫名其妙的死在了这场战役之中。袁术立马给公孙瓒写信,说你弟弟如何死的凄惨,袁绍那厮如何狠毒的杀了他,末尾还说道,袁绍“本不是袁家子”。

这招挑拨离间相当有效果。公孙瓒本是辽东名将,武人性格,接到袁术的信,就真的把这笔账算到了袁绍一个人的头上。袁绍听闻袁术说他不是袁家子,也怒不可遏,从此与袁术势不两立。

袁绍北面要对付公孙瓒,为防止两面受敌,便南联刘表以制袁术。

这样,袁氏兄弟这双搅屎棍将整个天下搅动都起来了。

袁绍与公孙瓒之争,刘表和孙氏的世仇,都是袁氏兄弟相争的结果。甚至连早年的曹操也是袁绍的半个小弟。

可以说,曹操迎汉献帝前,东汉帝国的军阀们的很多军事行动,都在为袁氏相争买单。

如果此时,坐拥南阳和豫州的袁术和拥有冀州并州的袁绍齐心协力,袁氏西却董卓,北据公孙瓒,南遏刘表刘焉,中原之地尽可掌握,哪里还有后来的曹操孙策什么事呢?

然而,相反的是,袁氏兄弟凭借着四世三公的家世和名望,并不能完全掌控诸侯,却用那仅有的一点影响力互相拆台,挑拨离间,搅动天下。二袁水火不容,让诸侯们看清了袁氏志大才疏和格局狭小的本质,渐渐不愿意附从袁氏。

趁着董卓西退、袁氏相争,中原空虚,曹操趁机以兖州为根据地崛起;袁术被刘表赶到淮南之后,孙策脱离袁术,占据江东;而其他诸侯一看割据之势已逐渐明朗,也开始拥兵自重。袁氏兄弟因为自身的意气而相争,政治短视、格局狭小尽显于世。东汉天下的彻底崩溃,袁氏兄弟是要负责任的。

四、其言也哀

公元197年,汉建安二年,此时的天下早已不是袁氏的舞台,新崛起的曹操、孙策、吕布等中原诸侯早已自立门户,刘表、马腾、李傕等人地盘也逐渐稳固。袁术却还做着他的袁氏美梦,在淮南僭称皇帝,建号仲氏。

袁术的行为很快导致了天下人的反对,袁术穷途末路。两年后,袁术无奈之下,终于原谅了他的这我庶兄。他将帝号和玉玺传给袁绍,还写信说,天下终究会是袁氏的(袁氏受命当王),兄长现在拥有河北四州之地,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谁也不敢与您争锋。所以,将君位让给你,您一定能让他兴旺(谨归大命,君其兴之)。

袁绍并未谦虚,欣欣然接受了袁术的投诚,派袁谭接应袁术。然而,此时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正在忌惮袁绍,岂能相容,便派遣刘备朱灵截了玉玺,将袁术阻隔在淮南。不久袁术吐血而死。

袁氏兄弟的相争这才落下帷幕。袁绍数年后也败于曹操,河北全数落入曹操之手。这对搅动天下、自信袁氏受命的兄弟终究还是烟消云散了,徒留感叹与世间。

这堪比电视剧的狗血剧情,竟然真实的发生在袁氏的身上。从少年的歧视,到议立刘虞政见不同,再到南阳之事,两人各显其能,阴谋尽现,无政治家之风采,无军事家之魄力。袁氏功业难成,跟袁氏兄弟相争、政治短视有直接的关系。

我是子彧,历史如镜,多读明智!期待您的关注,一起读史!


上卿子彧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袁氏兄弟;

袁绍、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出生名门望族。自高祖父袁安起,袁门四世之中就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但是死的早,袁绍是过继给袁成的!


兄弟不和的原因。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袁绍也长于袁术。但因是庶出,袁绍母亲又是侍女,自己也过继于人。所以从小袁术打心里就看不起他这位大哥。所以二人从小心就不在一起!

袁氏兄弟仅有的合作

董卓乱政后,群雄并起!以袁绍为盟主的各路诸侯齐聚,这也是唯一一次兄弟合作。他们的真实目的都想混水摸鱼,中饱私囊,壮大自己的实力!袁氏兄弟也不例外。

东汉名存实亡,气数将尽。袁氏兄弟既然心知肚明,为何没有弃前嫌,携手共图大业呢?

袁氏兄弟的实力

袁绍鼎盛时期,有着乱世中最强大的军队,地盘有;冀、青、并、幽四州。大破黄巾军统一了河北!兵精粮足,手下人才济济!

袁术占有;淮南,徐、扬、豫三州,实数富饶之地。煮酒论英雄,首谈的就是袁术,可见袁术当时的实力!


他们自身的实力带给了他们信心,也带给了他们自私之心!

群雄当中谁都有可能联手合作,唯独袁氏兄弟不可能!但若联手自然群雄难敌。


先生与故事


在汉末军阀混战的那个年代,袁绍和袁术可以称得上是一对奇葩的兄弟组合,为什么说奇葩呢?原来他们这对兄弟虽然拥有着四世三公煊赫的身份和地位,还坐拥着河北、江淮广大土地,但是却从来都没有想过和对方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其他竞争对手,最终给了曹操各个击破的机会,落得个身死陨灭的下场。

那他们又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呢?

其实说到底还是汉朝的宗族嫡庶观念作祟,袁绍虽然是大哥但是却是他爹袁逢的小妾所生,后来还被送给了叔叔袁成做继子,实打实的袁家庶出边缘人物。而袁术则是袁逢正室所生,标准的嫡长子。正是这种身份的差异,为他们后来的矛盾埋下了种子。

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大家都推选能力和为人都不错的袁绍作为盟主,但从小就自我感觉良好的袁术就不甘心了,凭什么自己要给家族庶出打下手。其后果然与袁绍分道扬镳,跑到江淮自个玩去了。

后来当袁术从孙策那得到传国玉玺之后,自作聪明的袁术错误的判断了当时的政治形势,认为汉朝已经名存实亡了,于是便想当皇帝玩,结果给了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最好的出兵理由,这个时候即使坐拥河北的袁绍就算想救自己的弟弟,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救一个不忠不孝的逆贼袁术。同时袁绍也是对自己的实力过于自信,最终错失了与袁术共同夹击消灭曹操的机会。

这对兄弟明明拥有着汉末最好的资源却不选择联合,或许正是他们对自己四世三公家族实力盲目自信的一种体现吧。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我!


今古言堂


袁绍与袁术虽是兄弟,两人关系并不好,后来甚至形同水火。这是为什么呢?

袁绍与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地位不同。袁术是嫡子,而袁绍是庶子。但是,在史书中又把两人称为“堂兄弟”,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袁绍、袁术有个伯父,名叫袁成,死得早,父亲袁逢便把袁绍过继给袁成家。这样,两人便成为“堂兄弟”了。

后来,作为嫡子的袁术,混得反而不同有庶子的袁绍好。袁绍当到司隶校尉,这是东汉最有权势的官职,袁术屈居其下,内心十分憋屈。

董卓乱政后,袁绍、袁术都起兵反董,当时袁绍被推为关东义军首领。为了对抗董卓控制下的朝廷,袁绍打算另立一个皇帝,与董卓分庭抗礼。他写了一封信给袁术,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不想袁术根本不给哥哥面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在另立皇帝一事上,袁术与袁绍唱起对台戏,这也是兄弟俩决裂的开始。

后来,袁绍占据冀州,与公孙瓒争雄。袁术选择与公孙瓒结盟,共同对付袁绍。袁术的站队,令袁绍勃然大怒,兄弟两人已经全无情义可言。

袁氏兄弟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兄弟变成了敌人。袁术虽然是弟弟,打心眼里瞧不起袁绍,因为袁术是嫡子,而袁绍是庶子,还过续给别人了。可偏偏袁绍一直混得比袁术好,甚至在他被董卓逼得逃离洛阳后,还能坐上盟主宝座,一大帮军阀在背后为其摇旗呐喊。

袁术曾经破口大骂:“你们这帮瞎了眼的东西,不来归附我,反倒去归附我们袁家的家奴。”在袁术看来,袁绍母亲出身低微,他根本就只是家奴的料。在写给公孙瓒的私人信件中,袁术甚至骂道:“袁绍压根儿就不是我袁家的儿子。”

既然袁术选择公孙瓒对抗袁绍,袁绍不甘示弱,也联合刘表对抗袁术。

我们作个假设,倘若袁绍与袁术俩兄弟能联手,那么天下权力恐怕要归于袁氏了。只可惜两个兄弟都舍近求远,这才让其他豪杰有了更多的机会。两人一个以哥哥自居,一个以嫡子自居,互不相让,反目成仇,同室操戈。这其中的缘由,说破了也就两个字:野心。一个想另立皇帝,一个想自称天子,在追逐权力上,两人倒是半斤八两。


君山话史


三国时期,袁绍和袁术各自称霸一域,如果这两个人联合很有可能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但是,在历史上,这两个人啊,万万不可能联合的。


首先,两人存在嫡庶之争

中国古代是个宗法社会,讲究的就是一个名分,在一个大家族中,嫡庶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嫡子将继承爵位,也将集成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庶子就得需要靠自己的打拼。

红楼梦里,嫡子贾宝玉众星捧月,庶子贾环则是被丫头欺负,充分体现了嫡庶之分。而在袁绍这个家族中,袁术虽然是弟弟,但他是嫡子,袁绍是庶出,袁术看不起袁绍。袁术甚至曾经说过,袁绍根本不是袁家人!这种恶意中伤已经到了人身攻击的地步,使得两个人仇怨很难解开。


其次,袁术妒忌袁绍

袁绍这个人其实志大才疏,袁术这个人志大才更疏,但是袁术有一个缺点,他仗着自己家族四世三公的身份,藐视一切人,包括这个哥哥袁绍。

作为嫡子,他也有这个资本,但是问题来了,他们的爷爷生了四个儿子,老大老二,死的比较早,没有继承人。袁术的爸爸袁逢,后来做了司空,是三公之一的高官,他实质上成为了袁家的话事人,袁术理所应当的就成为了袁家第二代中,地位最高的小家伙。

可是在这个时候,他的老爸为自己给的二哥,添了一个儿子,把袁术的大哥,袁绍过继给了袁成。这样一来,他就成了袁家的嫡系,这个地位像坐着火箭一样直接就上来了。


当然,作为一个左中郎将的儿子,袁绍在理论上还是比不过真正的司空嫡子袁术。但是,实际上,袁绍得到的爱很多。

不仅有他亲生父亲的喜爱,他的四叔也爱屋及乌,非常宠爱这个自己二哥名义上的儿子。这让性高气傲的袁术非常不满,他认为自己的大哥夺走了四叔和父亲对本应对他的宠爱,心中妒火中烧。

袁绍长大以后,在京城的游侠界有很大的名气,许多人都愿意投靠袁绍。袁绍和这些人广交朋友,打算利用这些人除去专政的宦官,当时他的声势很大。


当时的宦官头子特地约谈了他的叔叔,袁绍的四叔吓坏了把这个混小子一顿臭骂,不过,通过这件事情使袁绍的名气更大了。

地位比他更高,资源比他更好的袁术却没有他这么大的声望,这也让袁术非常的不爽。袁术这个心胸狭隘的人,可以说是记仇记了一辈子,直到临死都不愿意和自己的哥哥和解,更不用说联合起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