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冢中枯骨”的袁术是怎样一个人,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微点观


如果让我们来贴标签,袁术会得到多少标签呢?

汉朝末年的的一个军阀,而且是混的比较失败、比较惨的那种军阀;

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因为僭号称帝四面楚歌;

除此之外,还有吗?

嗯,他还是孙策的天使投资人;

在其成名期跟刘备、吕布、曹操这些世之枭雄都打过;

他跟他哥哥袁绍一直不对付,直到最后和解,却已经无法再现往日辉煌等等。

汉朝因为举孝廉,所以催生了一个名士相人的职业。曹操就因为乔玄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身价百倍,直接做了首都公安局长。这袁术当年也有孔融来评价他,说他是“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袁氏兄弟)

后人观史,对袁术的印象好像是一个高开低走的悲剧人生,尤其是袁术不自量力,强行僭越称帝更是觉得袁术是利令智昏,想以魏武的英雄豪杰,尚且有建功不必自我而成的觉悟,袁术何能为也?难怪《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听到袁术称帝后,不禁大笑说:“今夕何夕啊?怎么天底下的傻子都钻出来了?”

《三国演义》当不得正史,实际上,袁术称帝绝非是头脑发热,而是势力强大到一定程度后的正常表现。袁术在三国末期的军阀里,实力曾经一度冠绝天下,连当时的曹操、袁绍都不能与之相比。其鼎盛时,比起后来的三国东吴的综合国力还要强上一筹,诚为汉末第一军阀。

袁术家世显赫,在年轻时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当时说袁术“以侠气闻”,后来与人结交也也能“颇折节”,因此袁术的社会风评很好。虽然袁绍是他哥哥,可是袁术的母亲才是嫡夫人,而袁绍的母亲只是一个婢女。所以,袁术在家族里的地位是很高的。后来当他听说有很多名士投奔到袁绍,还愤愤不平说:“这帮人是傻子么,为什么要去侍奉我家的奴仆?”

袁术的性格,跟后来的鲁肃一样,都是相当豪爽的,有着当黑社会大哥的潜质,只要风云突变,这些人就能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曹操听说袁术称帝)

很快,时机就到来了。

何进特别信赖袁绍(袁绍是西园八校尉),听了袁绍的计策,召董卓进京,结果搞得京城大乱,东汉王朝中兴的希望就这样被击碎了。董卓是个西北武夫,虽然靠着计谋控制了朝政,可是威望不够,就想拉拢袁绍、袁术。董卓不含糊,他知道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搞定袁家就搞定了世族。

可是袁绍宁折不弯,得罪董卓后单骑出逃,这下把袁术吓得不轻,跑路也要知会一下!袁绍往北跑了,袁术就往南跑。那一年曹操也跑了,他是往中间跑。袁术跑路之前,董卓已经拜他为后将军了,是东汉王朝的高阶武将。所以,袁术的起点要高的多,袁绍当时不过是一个渤海太守。后来,联军讨董时,袁绍托名车骑将军,其实是自封的。

南阳是帝乡,人口第一大郡,太守张咨却不守法度,肆意抄掠,因此长沙太守孙坚就和逃回郡中的豪杰袁术联手杀了他,占据了南阳。袁术看到孙坚如此勇猛,就跟孙坚合作,让孙坚在前线打仗,他在后方提供粮草支援。袁术与孙氏的渊源就此而始。

董卓西迁长安,随后在眉坞堕落了,被王允用连环计给杀死了。关中并没有迎来平静,而是在王允、吕布的错误施政下逼反了李傕郭汜两部西凉军,关中大乱。

此时,袁术所能控制的土地是荆州北部南阳郡和豫州的南部陈留一带的长条形状。虽然人口众多,可是东北有袁绍、曹操在猥琐发育,南边有刘表、黄祖,西北还有李傕、郭汜,缺少发展空间,三面受敌。袁术本来以为刘表是绣花枕头,派了孙坚去打荆州,要把荆州给占了做根据地,没成想孙坚竟然在襄阳城下战死。



(孙坚战死改变了袁术的进军路线)

这下袁术的处境凶险异常,荆州北部的南阳无险可守,而袁术所据有的豫州西部,兼顾不到。为此,袁术改变了攻略方向,选择向中原地区的豫州、徐州、兖州下手。

这个地区的领主是谁呢?不幸的很,是曹操、袁绍(这时候的曹操和袁绍还是一个同盟,关系很和谐。袁绍曾表荐曹操做东郡太守,作为他的附庸)。在匡亭一战中,袁术再次失败。袁术东出以争天下的美梦破灭了,他没有可能回头再去南阳,因为他也回不去了,刘表已经占了南阳。

几乎成了丧家之犬的袁术将残兵引向东南,突袭扬州,在占据九江郡后就自领扬州刺史,还自称“徐州伯”,恶心到了原来的盟友徐州牧陶谦,由此,袁术与陶谦交恶。

袁术占据了淮南后,纵横捭阖,三年间击败了当时江东的周昕、刘瑶、王朗等势力,几乎是摧枯拉朽一样占领了江东土地。所谓开挂的人生,也不过如此!

袁术此时任命的地方太守,很多都是原来孙坚的部将、亲戚。原来孙坚死后,其所部没有了主人,又不想解散,就被袁术收编了,连同孙策在内也是。可是,袁术将一半的天下都交给孙氏族人打理,而自己却毫无统御之策,导致后来孙策一纸书信就将袁术江东领地尽数变天。

孙策17岁时就开始领兵打仗,袁术也一直比较看好这个少年,说过“如果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能有伯符(孙策的字)这么能干就好了”的话,言下之意是想收孙策做义子。孙策不知何故,愣是没答应,袁术也只好作罢。孙策受命去打庐江,结果打了2年才打下来,所以袁术本来答应让孙策做庐江太守的诺言也没有遵守。当时孙策20岁,气愤不已的孙策以玉玺为质,借兵3000东征,竟然在三两年内打下了江东六郡。不过,此时,孙策势力并没有独立出去,还是袁术的势力范围。



(小霸王孙策)

孙策在南边风生水起,袁术在北边发展的也不错。陶谦被袁术恶心,又被曹操冤枉,没几年就抑郁成疾去世了。在去世前,陶谦三让徐州,刘备勉为其难。可是徐州是大州,刘备兵少,袁术早就觊觎徐州归属,趁着刘备刚刚上台,人心未附,就派兵攻打刘备。刘备迎敌,相持月余,惊闻吕布袭夺徐州。刘备根基已失,接连丢失下邳、广陵,退回徐州,给吕布做了附庸,屯兵小沛。

到了公元197年初,袁术通过各种手段,平定了江东等地。此时,袁术所统治的疆域,向北到达陈留、沛县,向南到达会稽,向东到达广陵,向西与刘表的江夏接壤,横跨当时的扬州、豫州、徐州,地跨三州十一郡,成为当时的最强势力。参考东汉鼎盛时期的户口数,如以此作为标准,来算袁术统治下的疆域人口,差不多有800万之多!

此时,袁术处于鼎盛期,连击败刘备的吕布在占据徐州之后,还需要仰仗袁术,辕门射戟就发生在此时。值得一提的是,天下贼寇对袁术的态度,豫州的黄巾军响应他,黑山军联合他,白波军投奔他,袁术在农民起义军的圈子里的好人缘简直是匪夷所思!他是世家大族的代表,怎么能跟农军关系这么好?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光如此,如果与周边的几方势力比起来,袁术这边可谓是风景独好。袁术占据的地盘,尤其是江东,在汉末时动乱很少,经济富庶。他的老对手袁绍和曹操早已经分家,袁绍刚刚解决公孙瓒在易京的残兵,还在与冀州太行山的张燕黑山军作战,因此,袁绍处于多线作战,举步维艰!

(袁绍大战白马义从)

曹操那边刚刚迎接汉献帝到许昌,百废待兴,不仅连制定朝廷典章制度都要靠袁绍来帮忙,而且曹操的温饱问题,还需要花力气用大量的屯田来解决。最惨的是,曹操遭遇了宛城之战的惨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等人都丧命于此。

所以,此时老对手袁绍和曹操各自的困顿,就更能够让袁术喜上眉梢,进而越发觉得自己如日中天。于是,他看准了时机,在袁绍、曹操各自有麻烦不断的时候不顾臣下的反对,不可一世的僭号称帝,自称“仲家”。

此时,距袁术出京已经8年了,袁术走上了人生巅峰。

然而,如果人生没有下半场,袁术也就永远不会看到他从云端跌落的速度之快,以至于让他临死时都感到很诧异:“我堂堂袁术,怎么混成了这个惨样子?”

袁术僭越称帝,厄运终于到了。孙策率先于江东自立,与袁术划清界线;随后,吕布又跟袁术翻脸,更让袁术感到揪心的是,淮南当时又是旱灾连连,百姓连吃都吃不上。对元袁术打击最大的,还是以孙策为首的孙氏集团的背叛,让袁术所能够掌控的人力、物力、财力瞬间缩水一半。


(袁术僭号称帝)

袁术是么怎么看待孙策借用袁术的名义、兵马钱粮打下江东后叛袁自立呢?他虽然痛恨孙策不讲信义,但是他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北方的吕布身上。他派遣军队去攻打吕布,没有想到派出去韩暹杨奉却被吕布策反了。随后,袁术又侵略陈留,被吕布和缓过气来的曹操合力打击。袁术战败,只好逃过淮河。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袁术的领地从鼎盛时期的三州十一郡,到只有沛、九江、庐江三郡。

除了疆域的日益缩小,旱灾的持续也让袁术变得穷困潦倒,难以翻盘。袁术的部队,开始看空他,纷纷离去。

不过,他的将领们散去后的出路也挺让人不可理解。雷簿、陈兰不去投奔其他军阀却跑到了天柱山落草为寇。而且更不可理解的是,袁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竟然也想过去投奔这两个人,他去做剪径的山贼。不过,这兄弟俩没有接纳袁术。

到了这种绝境,袁术只好联合他的兄长,北上投奔他的侄子袁谭。可是又被曹操派来的刘备狙击,袁术打不过,只好再退回寿春。途中,于当年六月在江亭病死。

从公元197年袁术不可一世,达到鼎盛,建号称帝,到公元199年六6月,袁术病死,短短的两年时间,袁术从汉末第一军阀到身败名裂,真可谓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袁术死后,他的妻儿投奔庐江太守刘勋,但是庐江郡很快就被孙策攻取,沛、九江两郡也被操占领。

(彼其盛也,可当一国)

一失足成千古恨,袁术如果没有建号称帝,历史的发展会不会不一样呢?其实,以孙策的性格肯定不会久居人下,即使袁术没有称帝,孙策也会独立。所谓,君不密则是臣,臣不密则失身,袁术举措政不当,酿成叛变大事故,这是袁术咎由自取!

至于说名士们在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人来投奔他,到后来又继陆续都离开他,这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袁术有强烈的流寇习气。这样的袁术能做游击队,却是无法凝聚人心,建立国家。袁术没有结交到天下顶级人才,与他“有侠气”这样的性格不无关系。

汉末天下,袁公路,有词叹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自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连蜜水都不可得!我堂堂袁公路,何以至此?!时也?势耶?命也!代汉者,当涂高也。何为涂高?彼苍天者,悲夫何极!”


而知而行的历史


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兄弟,袁术看不起袁绍,因为那时讲究门阀出身,袁绍是庶出,不是正妻所生,这还是袁术说出来的。袁家是汝南人士,汝南现在叫驻马店,属于中原地域,东汉首都在洛阳,汝南离洛阳不远,常说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可见袁家影响力是很大的,袁绍袁术年轻时受祖荫庇护前途是不错的,都当了官,是乎前途光明,但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导致东汉朝廷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占地自己说的算,袁术袁绍在朝庭做官也不顺利,尤其董卓进京后控制朝庭,袁绍脱离洛阳到河北冀州一带发展,袁术也

离开洛阳占据淮南,董卓曾杀袁家不少人,把东汉首都由洛阳往长安迁,又进一步造成社会大混乱,袁术和袁绍也有些本事,史书记载袁术有侠士之风,也是一位勇敢的人,能占据地盘也是不简单,孙坚孙策父子也和袁术合作过,孙策曾把正宗玉玺给了袁术,袁术有侠士之风但政治上确有短板,汉献帝没死而且汉献帝口碑也不错,不算暴君昏君,只是当皇帝时运气不好,国势衰弱,但做为朝廷命官,家族深受皇恩却公然称帝造反这肯定会遭到同僚攻击,果不其然,袁术分崩离析,最后失败,再说袁术统治手段不高,横征暴掠,导致所在区域百姓怨声载道,失去民心。同阶层人不接受你,百姓在怨恨你,那样很难成功的。再看看曹操刘备孙权一些做法比袁术成熟多了,袁术论出身背景不错,有侠客之风,但政治上不成熟,不会搞统一战线,军事才能也看不出出众,袁术看不起袁绍,但袁绍还占据过冀州并州等地,曾比袁术实力强得多,最终二袁还是失败了,曹操有些残酷,但政治军事以及文学才能都是卓越的,因此他看不起袁术是正常的,但袁术也曾做过割据势力,称过皇帝,也应有一定能力的,毕竟在史书中留下一笔,也是不简单的。


大白白野


在《三国演义》中,袁术就是来搞笑的,不过能成为一方军阀的,多少都有点斤两的!

说起汝南袁家,四世三公,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袁绍!袁术的气场貌似比哥哥袁绍要低出不少。如果不了解真实情况,相信很多人可能真把袁绍当“大哥”。

袁绍和袁术乃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都是司空袁逢之子,其中弟弟袁术是嫡子,哥哥袁绍是庶出。

袁逢因为兄长袁成膝下无子,念其死后无人送终,于是将袁绍过继到袁成名下,所以在家谱上,袁绍和袁术是堂兄弟。

虽然名义上袁绍是袁术的哥哥,但是二者在地位方面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了。《三国志》中曾经记载说袁绍的母亲是一个女仆,其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所以当时就有看他不顺眼的人直接就说他根本就没资格代表袁氏这一族。

反观人家袁术,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根正苗红”,袁氏家族的“顺位”继承人。所以在哥哥占领了冀州以后,袁术心里有点不太高兴,随口吐露出一些侮辱性的话语,说袁绍只是一个家奴而已,虽然说袁术这样说有点不太合适,不过话的内容还是没毛病的,庶出者在嫡系继承人面前还真的算是家奴。

说完了袁术高贵的身份以后,就要说说他的出色能力了。此人从年轻的时候就以豪爽的性格而闻名于“贵族圈”,凭借着家族门第的关系,他在年岁不大的时候就进入了官场。随后董卓掌握大权,对袁术也是礼待有加,并且给了他后将军的职位,如果单单是一个“废柴”,董卓又怎么会看上他呢?后来局势变化,袁术依靠自己的判断明白了跟着董卓“没前途”,所以他果断带领部下撤到南阳郡,自己在这里休养兵田巩固实力,以方便日后来点宏伟的打算。

从袁术选择的这个驻扎地点就可以看出他的眼光,东汉历史起于南阳,当年刘秀在此起义才成就了后来的事业。自开国以后,每一代的君主都比较重视南阳的各方面建设,到了这个时期,南阳已经成为了极其富庶的一片地区,其下辖人口达到了二百多万,这些天然的资源就这样落到了袁术手中。


在后期的纷乱格局中,袁术也依靠着个人能力进一步扩大地盘,发展到一定时期以后,无论是曹操袁绍,还是刘表江东,都没有跟袁术相抗衡的实力,从当时的实力对比来看,袁术称帝那只是时间问题。

袁术犯的最大一个错误,就是对称帝时间有一点着急。

在公元一百九十七年,孙策把传国玉玺献给袁术,后者看着手中的这份“天命”,再也顶不住开创万世基业的诱惑,随后他就在寿春称帝了。这一步棋可以说是此人一生最失误的决策,当时的民心还普遍归于汉庭,就算后来曹操拿到了绝对的优势权利,他也没敢直接称帝,其原因就是这称帝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政治隐患。没考虑到这一点的袁术只是过了一把瘾,他把自己放到了天下人的对立面,即便拥有绝对的实力,但成功也已经离他而去了。


综上所述,袁术这个人身为世家子弟,有气魄有眼光,是一个不容争议的能力者。不过就是因为后来急着登上帝位才得到了失败的结果,如果他能耐心的等待一段时间,或许他才是成就伟业的那个人。

白话历史君


袁术个人能力还是有的,但是他胆子不大野心却不小,自己妄自尊大还喜欢一意孤行。最重要的是他不仅没有治世的雄才大略还不会善加利用人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东汉第一蠢人。



其实从个人背景硬件方面说,袁术可以说是整个东汉末年条件最好。他出身于号称“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而且是嫡子,其家族的门生故吏遍布全国,可以说占据了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国志》记载袁术“历职内外,后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可见其年纪轻轻就已经在朝局当中混的如鱼得水了。


袁术在南阳发迹后聚集了一大批仰慕汝南袁氏的英雄豪杰(如孙坚等),希望在其领导下力挽东汉末年动荡的危局。但是袁术既没有胸怀天下的抱负也没有善于用人的智慧,自命不凡又斤斤计较。他把自己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对天下大势又稀里糊涂理不清楚 ,尤其是在寿春称帝后寒了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心。这种公然与天下人为敌的行径可以说是袁术一生做的最大的蠢事。

如果袁术是生在和平年代,他应该能凭借其家世在官场混的不错。但是仅仅依靠他在官场上玩的那套小手段小聪明是无法在风云激荡,豪杰并起的乱世中立足的。加上他又处在无数双眼睛紧盯的高位,一旦言行失当必将万劫不复。而袁术又恰恰是一个志大才疏,格局不大的自私之人。身处乱世,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袁术的悲惨的命运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锦鲤小毛球


袁术确实有些无能。

袁家一共两个兄弟,袁术和袁绍,我们先看一下袁绍,袁绍虽然后来输了,官渡之战败给了曹操,但是大家客观的分析一下袁绍这一场呗的冤枉吗?袁绍这个人也是实力派,可以说是白手起家,靠着一个渤海郡拿下了天下四州,仅凭这一条,袁绍这个人的能力就已经超出了在场诸位的很多人。

袁绍曾经是天下第一大诸侯,当然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天下第一大诸侯,袁绍的弟弟袁术,由于袁家四世三公,所以他这个人在当时的黄河以南特别吃香,势力最大的时候,掌控了多少土地呢?扬州,荆州,徐州都有一部分的土地在元素的手上,甚至有的地方他全部都在手里。

18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袁术是总粮草官,就是他负责攻击所有的粮草,那个时候作为袁绍的弟弟,袁术更加受大家的欢迎,而且显然就是一个熠熠生辉的明日之星。

但是等到袁术称帝的时候,大家看看发生了什么情况,首先第一点,曾经拿到的徐州的地盘儿全被人给打的吐出来了,荆州丢了,丢给流表,而且自己手底下的汉将孙坚也被刘表给干死了,至于说扬州还有一半的土地在孙策的手里面。

你要说袁术不是一个败家子儿,我反正是不相信,好好的一大片的基业,比起自己的哥哥那成长的那个平台,那不是一个档次,结果玩到了这副田地,天下三个州,他一下子就丢了两个。

不仅如此,在丢失了徐州的部分土地以及荆州以后,袁术选择称帝!这是他做的最傻的一件事情,同时也是让曹操看的最开心的一件事情。

曹操指导自己拼人脉,拼不过元素,袁家兄弟多厉害,祖上四世三公,所有当官儿的都必须得经过他们家同意,才能当官儿,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两个兄弟如果联手,曹操,别说是反抗了,投降都没力气,结果,(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两个兄弟中的其中一个,自己作死要当皇帝,一下子袁家一半儿的是没了,灰飞烟灭了。

不仅如此,之前袁术还掌控着孙策,在这之后孙策直接被判半个扬州没了,江东没了!

袁术从一开始的明日之星,一下子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为了对付他,整个东汉末年组成了豪华的全明星打手阵容,曹操,刘备,孙策,再加一个吕布,四个人对着袁术轮番殴打!就这,袁术还称了大概几年的时间,想想元素这一个大家族,给自己的子弟留下来多大的底蕴,但是就是摊上了袁术。

曹操形容元素是冢中枯骨,没错,人家就待在坟墓里面,给他那么多的陪葬品,组上给了他那么多东西,就是守不住一点儿点儿的,看着这些东西全被别人给抢走了!


漩涡鸣人yy


袁术被《三国演义》黑惨了,很多亮点都被演义直接无视。比如他的实力,孙氏一族背叛他之前,他就没弱过;还比如他的外交能力也很强,他的盟友其实非常多。再比如他的战略眼光也很好,割据东南半壁江山的思路,最早就出自他的设想。因此可以这么说,袁术并非是汉末群雄的背景墙,他也是个亮点很多的人。

然而,袁术虽然有很多亮点,不是废材,但时人对他的评价却并不高。因为他的行事作风颇似“流寇”,做事没有一个长远规划。跟后来的黄巢、李自成是一类人。

这类人搞流窜作战、打地盘、动员老百姓都是一把好手。但来的快,去的也快。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说的就是那种人。

因此,当时和后来的文人士大夫,普遍都看不上袁术,对他的评价很低。


一、有一定的大局观

十常侍之乱前后,袁术的叔叔袁隗密诏董卓进京,哥哥袁绍挑拨何进与宦官的矛盾,激化朝廷内的政治矛盾。两人仿佛不把东汉这栋危楼拆了,就誓不罢休。(东汉末年的乱世,直接原因就是袁氏一族乱搞)

当时的袁术在干嘛呢?他什么也没干,就在一旁无所谓的看着。因为他不认可袁隗、袁绍的主张,觉得他们会搞乱国家朝廷。但是当大将军何进被十常侍杀掉后,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即出手,非常利落。

就在何进被杀的当晚,袁术率虎贲军与何进的死党吴匡,袁绍,一起合力进攻皇宫。宦官们打不赢,很快被杀散,退入皇宫打算胁迫汉少帝,并以皇帝的名义制裁攻打皇宫的一干人。

袁术见太监都逃进了宫,下令火烧皇宫,逼迫十常侍弃皇宫出逃。不得不说,袁术的这个决定,非常有眼光。

因为宦官关闭宫门固守,控制皇帝,此时反宦官的何进旧部,乃至整个士大夫官僚集团都非常的被动。如果不及时破局,宦宦官只要以皇帝的名义宣布袁术一党人是叛逆,那么宦官就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当年窦武和陈蕃政变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把宦官和皇帝剥离,导致自己陷入被动。

所以说,袁术此时主动站出来,下令火烧东西宫,逼迫宦官弃宫城出走,把皇帝和宦官一党剥离开,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决定。

虎贲军一把大火烧了皇宫后,宦官果然逃出皇宫。但是,让袁术没想到的是,袁绍居然干了一件特别不地道的事——袁绍下令,见到没胡子的人就杀,无论老少!

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其滥如此。死者二千馀人。——《三国志·袁绍传》

不得不说,袁绍这是成心要杀皇帝。毕竟当时皇帝和陈留王都是小孩子,他们都没到长胡子的年纪,也属于“无须者”。

不过,由于宦官事先背走了皇帝,袁绍浑水摸鱼的计划没有实现。但这件事之后,袁绍和袁术就闹掰了。袁术觉得袁绍太招摇,简直就不是个东西。



二、有一定的外交能力

十常侍之乱后,董卓进京,外戚和士大夫一通乱杀的结果,就是让董卓占了便宜。当董卓操控朝廷后,局面立即失控。

袁绍知道自己斗不过他,就跑路了。袁术一开始没跑,但后来发现事态失控,明白洛阳是虎狼之地,不能再待了。于是他也连夜带着虎贲军连夜从洛阳潜逃,跑到了荆州南阳郡的鲁阳县。并以鲁阳县为根据地,跟长沙太守孙坚结盟,组成了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反董势力。

备注:董卓乱政时,孙坚进京勤王。在经过武陵郡(常德)时,卷入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政治斗争。武陵太守曹寅拿孙坚当枪使,骗他杀了当时的荆州刺史王叡。由于孙坚未经请示就擅杀上级,朝廷罢免了他的太守。孙坚顶着逆贼的名号到了南阳后。袁术跟孙坚吹牛,说他老爸是大司空,他是后将军,父子两都是正国级干部。孙坚杀人那点鸡毛小事在他眼里都不叫事。只要孙坚替他杀了董卓任命的南阳太守张咨,袁术就替他把杀刺史的事都给抹干净。孙坚认为袁术腿粗,就毫不犹豫杀了张咨,与袁术合兵一处。


袁术在得到孙坚后,如虎添翼。因为袁术有声望,孙坚有本事。两人一个能吹牛,一个能打仗,简直是绝配。

初平二年(191 年),孙坚与袁术联合讨伐董卓,并将董卓驱逐出了洛阳。随后,袁术和孙坚进入洛阳,拜祭汉室先帝,还平整了被董卓破坏的历代汉帝皇陵。

这一举动,让袁术当时的社会声望达到了一个令群雄仰慕的高度。

后来孙坚战死,袁术又继续拉拢孙策、孙贲等孙坚的余部为自己效力。而孙氏一族为了袁术的基业,也是抛头颅洒热血。

除了孙氏一族外,当时的诸多实力派,比如黑山、汝南、颍川黄巾军;泰山诸将(以臧霸等人为首的盘踞在以泰山郡为中心的青徐兖一带的军事集团);匈奴单于於夫罗;以及公孙瓒等人,都跟袁术有交往。总之,当时的一些不入流的地方实力派,都跟袁术私下里有交往。

这其实也说明,袁术这人很能吹水,很能拉拢异己势力为自己卖命。


三、颇有实力

董卓兵败洛阳后,当时孙坚想继续西进,趁董卓在关中立足未稳时,一举干掉董卓。

岂不料,恰好在此时豫州刺史孔伷病死,豫州成了一个无主之地。为了争夺豫州,袁术一面表举孙坚为豫州刺史,鼓动孙坚从讨董前线退兵,去抢豫州。一面在南阳趁机扩张地盘,控制了整个南阳郡。

孙坚一开始不想退兵,但是架不住袁术有恩于他,他也就勉为其难的退兵,并打败了袁绍派来跟他抢豫州的周禺。

孙坚占据豫州后,袁术的势力在当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截止初平三年(192年)时,袁术基本控制了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和豫州两郡(汝南郡和颍川郡)。领有三郡之地,远超同时期的袁绍和曹操。

这里有朋友可能要问了:区区三个郡,怎么就远超袁绍和曹操了呢?

情况是这样的。袁术占的三个郡,地盘虽然不大,但人口众多,他占据的南阳郡和汝南郡是当时人口最多的两个郡。按照东汉永寿三年(157年)的人口统计:

南阳郡有243万人,是第一人口大郡;

汝南郡有210万人,是第二人口大郡;

两个郡的人口加起来,比当时整个江东的人口都多。

颍川郡有43万人,虽然人不多,但却是个士族大郡。荀彧一族就出自颍川。

三郡人口合计将近有500万人,约占东汉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虽然当时三郡因为战乱原因,人口肯定没那么多了,但是人口减少是全国性的。袁术占据的三郡人口减少,别的军阀地盘的人口也一样减少。所以从比例上来说,袁术的实力比同时期的军阀都要强的多。

后来孙坚意外身亡,袁术被袁绍、刘表、曹操三方夹击,在南阳待不下去了,他就转战到扬州,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又重新打出了一块新地盘。这块地盘之大,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



袁术是怎么在扬州开创新天地的过程就不细说了,简单点说,当时江东四郡的太守,诸如周昕、刘繇、王朗等人,都不是袁术的对手。袁术派人去攻江东,几乎是如摧枯拉朽一般。打的江东当地官员屁滚尿流。

并且,袁术还同时调兵遣将攻打徐州,把徐州刺史陶谦给打得连连丢失城池。这也导致后来陶谦病死,刘备领徐州刺史时,实际上接手的地盘根本没多大。

截止到建安二年(197年)初,袁术领有的地盘,北抵豫州陈国(东汉封国);东临下邳和广陵郡;南至会稽东冶;西接刘表的江夏郡。横跨扬、豫、徐三州,一共领有十一郡土地。是当时势力最强的军阀之一。

如果参考东汉永寿三年的人口统计,袁术当时下辖的人口,差不多有八百万。

相比周边的势力,袁术不仅地盘大,而且环境最好。其控制的地盘,如江东,几乎没有什么动乱。而当时的袁绍和曹操,那简直是一个比一个惨。

袁绍北面有公孙瓒,让袁绍寝食难安。曹操四面八方全是劲敌,如果不是因为曹操有过人之才,他绝对死的惨。

可能也正是因为看到自己割据东南,没有像样的对手,所以袁术才会在公元197年,不可一世地僣号,自称“仲家”。

备注:袁术僣号“仲家”,是第二的意思,并不是皇帝的意思。



四、没有政治远见

虽然袁术的地盘很大,但他是游侠个性,做事完全没有长远的政治纲领。就跟水浒里面的梁山好汉一样,今天有酒今天喝,明天的事情不操心。

早年他占据南阳时,就是各种花天酒地,不修法度,以钞掠为资。他奢姿无厌的生活令当地的老百姓对他是恨之入骨。

后来袁术被来自北面的袁绍、曹操,南面的刘表、黄祖的夹击,被痛打落水狗。惨的不能再惨了。流窜到淮南后,好不容易东山再起,但袁术没有远见的毛病一点也没改。稍微有一点实力了,他就僭越,结果没过几个月,僣号的厄运来了。

先是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册封孙策,让孙策在江东划江自立;

随后,徐州的吕布又与袁术翻脸,双方大打出手,死伤惨重;

紧接着,淮南突降天灾,连续几个月都没有下雨,饥民遍地。

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下,袁术一下子从老天爷的宠儿变成了弃儿。这便是所谓来的快,去的也快。一个军阀若是扩张的太快,而他自己又没有政治远见的情况下,庞大的势力瓦解掉,是分分钟的事。

说实话,吕布当年偷袭兖州时,曹操比袁术要惨的多。但是曹操最终翻盘了,袁术却一跌到底,这就是雄才大略和“游侠”的区别。

游侠有个性,但终究扛不住压力,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

最后,袁术集团的灭亡也是很有特点。别的军阀都是被消灭的,如袁绍。而他却是“无敌自破”。在别人没有攻击的情况下,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五、颇似“流寇”

袁术是四世三公出身,但他却喜欢跟寒门出身的人一起玩。比如孙坚,比如袁术手下的很多将领,都是寒门出身。

更为搞笑的是,袁术由于当年在南阳盘剥老百姓,被老百姓抵制吃了大亏。于是他在流窜到淮南后,一改往昔作风。不盘剥老百姓了,而是对士家大族往死里整。(这也是为什么以穷人为主的黄巾军、黑山贼以及各地的土匪,都纷纷拥护袁术的原因)

当官的跟农民搞一块去了,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士大夫阶级听说袁术是这么一个奇葩,对他的评价都不高。尤其是让梨的那个孔融就评价他是“冢中枯骨”。(当然孔融也没什么本事)

并且,还有更匪夷所思的。后来袁术不是快不行了嘛,他的两个部下雷薄、陈兰认为袁术快完了,就跑到天柱山落草为寇。我只听说过官军被奸臣所害,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逼上梁山的例子,还没听说过官军明明在“走投有路”的情况下,却自上梁山的。

真是有什么样的主公,就有啥样的臣子。袁术是个大流寇,他的属下都是小流寇。

后来袁术彻底垮台,他第一时间居然也不是投奔别的军阀势力,而是莫名其妙的也想去投奔雷薄和陈兰,打算一起落草为寇。

这简直啊!真是没谁了……

所以说,历史上的袁术评价不高。一方面是他确实没有政治远见,另一方面是他浑身一副流寇作风。明明是个士大夫,却混的像黄巢、李自成一样,如同流寇一般。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小说确实把袁术黑惨了,他并非一无是处。他其实属于有“大略”的人。比如别人苦打苦杀,他却特别会“钻空子”,投机取巧,使“巧力”占领淮南。这说明他有眼光,有“大略”。

但是,他这个人无雄才。其能力与野心严重不匹配,并且也过于自信。总是一副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目中无人的感觉。这也是他为什么能把盘子做大,但却做不强的根源。

在汉末三国时期,袁术并不是孤例。跟他类似的还有刘焉、公孙渊等人,他们都有一定的战略眼光,也善于抓住机会,但无奈能力不够,空有“大略”而无“雄才”,结果也只能是被有雄才军阀所淘汰。


Mer86


袁术也是一位被《三国演义》黑的比较惨的历史人物,虽然他的确不是东汉末年最杰出的人物,但是也并非如《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几乎一无是处。“冢中枯骨”是北海相孔融为了让刘备担任徐州牧而故意贬损袁术的说法,不可尽信(孔融本人在《后汉书》中也被评价为才疏意广)。那袁术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出身名门,既是优势亦是劣势

袁术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在家族的地位甚至要比袁绍更高,虽然袁绍年纪更大,但是袁绍的母亲只是个婢女,所以在袁氏家族中的地位不如袁术。

史书记载袁术早年也像袁绍和曹操那样是个浪荡公子哥,飞鹰走马的过着贵族生活。后来就被举为孝廉开始出仕,其实也不要认为袁术就转了性,实质是他强大的家族势力为他铺就的出仕之路而已,在东汉末年这种孝廉真不值得过份在意。

显赫的身世使得袁术和袁绍兄弟在东汉朝廷平步青云,而且也慢慢在东汉末年的东汉朝廷积累其一定的名望。特别是董卓进京之后,袁氏兄弟反对董卓专权的行为深得人心,袁术甚至不为董卓抛出的后将军一职所诱,坚决的逃出洛阳,随后加入讨伐董卓的联盟。

但是显赫的出身导致袁术对士民的态度蛮横,用当今的话就是严重脱离群众。不管是在地方任职还是割据一方的时候,他奢侈的生活已经对治下之名的横征暴敛都多有体现。比如在担任长水校尉的时候,就被当地的百姓起了个“路中捍鬼袁长水”的绰号。

兴衰成败皆“孙氏”

袁术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豪强之后,他的兴衰成败都与孙氏家族离不开关系,真可谓兴衰成败皆“孙氏”。这里的孙氏家族就是江东猛虎孙坚一家,袁术虽有名望,但纵观他的一生,沙场征伐不是他的强项,他的优势是袁氏家族的显赫势力和自己前期积累的声望,所以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袁术重用孙坚并形成较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孙坚在军事上的特长,进而使得袁术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时代的早期获得了“先发优势”。


  • 袁术从洛阳逃出之后,去往了南阳郡,此时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带领人马投靠了袁术,于是袁术就占据了南阳郡,获取了自己的第一块根据地。由此袁术就与孙坚建立其“合作”关系,孙坚负责军事,袁术在后方负责粮草后勤,配合的相得益彰。

  • 此后,袁绍、曹操、袁术等人组织起关东的郡守们成立了讨伐董卓的联盟,以袁绍为盟主,袁术和他的好搭档孙坚也一起参加了这个联盟。但是这个联盟看似人马众多声势浩大,却各怀鬼胎,相互猜忌,除了孙坚根本没有人愿意正面和董卓交锋。

  • 孙坚率领军队在阳人击败了董卓手下的胡轸、吕布,还斩杀了华雄,使得孙坚和袁术的部队成为董卓最忌惮的势力。由此可见《三国演义》里为了拔高关羽,把孙坚的战绩直接给了关羽,演绎出了一场“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 此后的确发生了袁术不拨军粮给孙坚的故事,但是史书中的记载是袁术担心孙坚会尾大不掉,所以不拨军粮给孙坚,而孙坚连夜赶回袁术军营责备袁术,袁术听后立即重新拨发军粮,两人重新恢复良好的合作关系,孙坚在前线也愈发神勇,一路率军攻入洛阳,而且还分兵追击退回长安的董卓,只不过发生了袁绍派人抢夺孙坚和袁术地盘的事情,孙坚才停止了对董卓的追击。

  • 身为讨伐董卓联盟的盟主,袁绍在攻击董卓的事情没有什么建树,基本上所有的战绩都是袁术和孙坚取得的,但是抢地盘袁绍倒是很厉害,他乘孙坚在前方作战,就安排周昕去抢夺孙坚的地盘豫州,袁术这是表现出对孙坚这位合作伙伴的担当,他率领军队击败周昕,为孙坚保住了豫州。由此可见《三国演义》里袁术对孙坚的种种阴谋都是罗贯中的小说演绎,真正的袁术和孙坚还是合作较为密切的。

  • 此后袁术与孙坚合作一起对抗袁绍,袁绍为了打击袁术,就联合荆州的刘表一起夹击袁术。于是袁术安排孙坚率兵攻打刘表,结果比刘表的部下黄祖暗箭射杀。这也成为了袁术割据争霸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袁术失去了一个在军事上能够对抗其他军阀的重要将领,此后他在与其他军阀的作战中开始败多胜少。

  •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走一步昏招,他在寿春称帝,这在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中首先开了僭号称帝的先例,也使他成了当时的出头鸟,顿时成了各路军阀的众矢之的。本就在军事上开始显露颓势的他,在政治上更加陷入被动。

  • 在他称帝之后,本来因为孙坚的去世而不得不投靠袁术的孙氏家族在孙策的带领下脱离孙策,在江东打下一片地盘,这对袁术无异于釜底抽薪,本就陷入被动的他开始迅速瓦解,进不能与曹操、袁绍争雄,退则内部分崩离析,部将纷纷叛变自立,最后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走投无路的袁术不得不将帝号交给自己一直不服气的哥哥袁绍,同时自己也率部去青州投靠袁绍的长子袁谭。结果在路上又遇到曹操派出的刘备、朱灵所部截击,无奈又退往寿春,军中极度缺粮的袁术在病榻上想喝蜜浆解渴都没有,落魄之下呕血而亡。

(袁术全盛时期)

袁术真的是冢中枯骨吗?

综上,袁术在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中很早就取得了先发优势,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军阀,应该说他还是具备一定的能力,但是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靠家族势力和自己前期积累的声望带来的,而且与孙坚的合作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此后孙坚的战死让袁术缺乏与曹操对抗的军事人才,开始逐步陷入被动,而且四面树敌也招致了自己逐步陷入颓势。

此后的僭号称帝更是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陷入政治上的极度被动,再加上一贯以来奢侈性格,在自己的统治范围里横征暴敛,丧失民心,随后的天灾使他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

由此可以看出袁术有一定能力,但是军事上的短板也很明显,再加上政治能力的欠缺最终导致他由占有先发优势的一方变成众叛亲离任人宰割的一方势力。对比同时代的割据军阀他还不能算最差或最弱的一个,只能说中人之资吧,更不能简单以冢中枯骨来定义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围炉品茗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袁术真的很垃圾。

很多人认为袁术的实力弱小,其实真的错了。

袁术的实力很强,堪称兵精粮足。

初期的袁术已经占有3个大郡,即颖川郡、汝南郡、南阳郡。

也许有人说,三个郡有什么了不起,真的很了不起。

这3个郡相当于别国的3个州。

据《后汉书》中记载,南阳有三十七城,人口有二百四十万,汝南有人口二百一十万,是当时的第一和第二。而颖川郡更是当时士族最多的大郡,比如荀氏(荀彧一族)、陈氏(陈群一族)。

这3个郡都是黄巾祸害很少的地方,人口众多,粮草丰富。

然而,这还是袁术初期的实力,后来就更强。

袁术一度曾经控制了汉朝核心地区的三分之一。他的地盘大致包括豫、徐、扬三州,人口500万,不比后来三足鼎立时坐拥整个北方的曹魏要差。

这可是了不起的地盘,可以提供给袁术至少约30万的部队。

关键在于,袁术的粮草也丰富。后来邀请吕布去夹击刘备,袁术随手就给20万斛大米。

这是什么概念?

普通诸侯几年也存不到这么多粮食,袁术完全是财大气粗。

兵精粮足,袁术才如此嚣张,甚至敢于称帝。

他确实也有嚣张的本钱。

当年去攻打刘备,袁术随便就出兵5万,而刘备兵力还不到1万。后来赤壁之战,孙权参战的部队也不过3万人而已。

由此可见袁术实力的雄厚。

可惜,兵精粮足的袁术,却是冢中枯骨。

什么叫做冢中枯骨?

坟墓中的枯骨,即便身边有大量的金银财富,他也守不住的,迟早被盗墓者洗劫一空。

袁术就是这样。

他自己是大草包,麾下也没有什么能力比较强的文官武将。

纪灵、桥蕤、张勋、陈纪、雷薄、陈兰、韩暹、杨奉、杨弘、袁胤、李丰、梁刚、乐就,没有一个有用的。

最终就是,袁术将一手好牌打烂。他不但不和哥哥袁绍合作,反而和袁绍敌对。其实袁术如果能够和袁绍合作,天下肯定就是他们袁家的。但连哥哥都成为敌人,袁术自然众叛亲离了。

另外,袁术称帝,再次成为众矢之的,麾下包括孙策等人唯恐避之不及,全部脱离他跑路或者自立了。一瞬间,袁术就损失了大部分实力。

更惨的是,袁术内政搞得一塌糊涂,把自己富饶的控制区迅速折腾的民不聊生。

外交和军事方面,袁术也是四面树敌,百战百败,最终穷途末路,吐血而死。

一个志大才疏官二代的悲惨遭遇。


萨沙



“冢中枯骨”是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中的说辞。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时,“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在雄才大略,有并吞宇宇内之志的曹孟德眼里,称霸淮南的袁术远算不得英雄,不过只是荒坟中的几块枯骨而已,根本不足为虑,早晚手到擒来。那么,史上真实的袁术真的如此不堪吗?

其实,正史《三国志》中所记载的袁术倒也有些本事,为人也不似小说里那般龌龊:“袁术字公路,司空(袁)逢子,(袁)绍之从弟也。以侠气闻。举孝廉,除郎中,历职内外,后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然而综合看之,袁术最多只是乱世枭雄,虽不至于是曹操眼里的“冢中枯骨”,但确实算不得真英雄。

袁家四世三公,是东汉末首屈一指的豪门,社会声望极高,势力很大。董卓倡乱时,袁氏兄弟凭借崇高的社会地位振臂一呼,立马成了起兵讨逆之群雄领袖。

袁术是袁绍的从弟,也即同父异母弟。但袁术一直打心眼里蔑视他的哥哥袁绍,因为他是嫡出,而袁绍是庶出,也就是父亲袁逢的小老婆所生。袁氏兄弟有个共同的特点:出身高贵,自命不凡,凭借祖荫得做高官,但弟弟袁术比兄长袁绍更狂妄,也比兄长更愚蠢。

袁术能力与声望皆不如哥哥,但野心比哥哥大,董卓败亡后,和袁绍要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不同的是,袁术准备“自立”为帝。

按史籍记载,平定董卓之乱后,袁术是这样盘算的:如今汉室衰微,群雄割据,天下大乱,刘汉天下迟早要被别人取代;方今乱世,最有能力、最有资格替代刘氏坐天下的,只有袁氏,袁家“四世三公”天下皆知,在政治资本上无人匹敌,在实力与威望上更是众望所归;而袁家取代刘家做天下之主,最有资格做皇帝的只有我袁术,哥哥袁绍虽然早就是“西园八校尉”之一,在诛灭“十常侍之乱”时立下奇功,后又被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 推为盟主,屡建奇功,名噪天下,但他毕竟是庶出,而我是嫡出,根正苗红,哪有妾生孩子做皇帝的道理?

刺激袁术称帝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意外得到了一件稀世宝物——传国玉玺。

这件由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玉玺是洛阳之乱时某太监乘乱从宫里偷出来的。董卓乱政时,十八路联军起兵讨伐之,然而事到临头却畏卓如虎,瑟缩不前。只有两位英雄敢于进攻董卓,一为曹操,一为孙坚。曹操勇气可嘉,但彼时实力尚弱,很快被剽悍的西凉军击败溃逃。《资治通鉴》记载,起兵后,骁勇善战的孙坚却势如破竹,很快杀进洛阳城,将董卓势力驱逐出城,在洛阳,孙坚意外得到了这个稀罕宝贝——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

孙坚袭夺洛阳后,十八路诸侯各怀鬼胎,均按兵不动,且整日饮酒取乐,不出援先锋孙坚,孙坚孤立无援,只好草草结束了讨董的军事行动。

率先攻进洛阳的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这个消息被袁术知道后,就劫持孙坚的妻子吴夫人要挟之,孙坚为救妻子,被迫交出了玉玺。袁术得到传国玉玺后,顿时觉得天下非己莫属,因为手中握有称帝的凭据嘛。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之心,突然正式宣布称帝,改年号仲氏。袁术以为传国玉玺在手,登基称帝顺理成章,却不料他这个轻率做法招来一片反对声浪,没有人承认他这个“仲氏皇帝”。

首先,他的部下就不甚拥戴他,许多人都不赞成他悍然称帝。

史载,听说袁术要自立为帝,他的属下纷纷反对,有人就说:“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得其二,尚且殷勤侍奉商纣王,不敢贸然称帝,请问您文治武功哪一点能比得上周文王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再说当今圣上(指汉献帝刘协)也不是纣王”。意思就是不赞成他称帝。一些和他关系比较亲近的诸侯也反对他自立为帝,比如勇冠三军的虎贲孙策本来与他亲善,但一听说他要做皇帝,立马写来一封“与袁公路绝交书”。

袁术一筹莫展,只好去找骁勇无谋、为人反复的吕布,他派使者去吕布的大营提亲,说我的儿子想娶你的女儿为妻,咱俩强强联手,结成儿女亲家,你看如何?吕布以反复无常著称,但也断然拒绝了袁术的提亲,他扣押了来使,还把袁术写来的信送到许昌交给傀儡献帝,举报袁术谋反。

独霸淮南的袁术顿时众叛亲离,成为众矢之的。曹操第一个出手,此时的曹操早就今非昔比、化茧为蝶了,他收编了数十万黄巾军,裁汰老弱,取其精壮,编练成精锐的青州军,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于袁术这个无谋无勇、狂妄加愚蠢、如同“冢中枯骨”的跳梁小丑,篡逆之辈,他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听说袁术已经称帝 ,曹操立刻亲率大军讨伐之。

袁术听说曹操亲率大军征讨自己,惶恐不已,他知道自己的斤两,哪是曹操对手?于是无心迎战,而是弃城逃跑。他率部仓惶南逃,想逃回老巢淮南。一路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好不容易走到一半,突然发现军中粮草即将吃尽,他觉得奇怪,自己出逃时携带了足够的军粮,怎么那么快就告急了?他唤来丞相一问,原来粮食都被丞相沿途分给了灾民,以救济穷苦。

袁术暴跳如雷,责骂丞相,不料丞相说:“我等穷途末路,这样折腾下去死路一条,还不如死前做点善事,好歹留下点好名声”。袁术听罢无言以对,只好作罢。此时的袁术,人心散尽,四面楚歌,早已成了过街老鼠。不过他仍不死心,逃回淮南后又苦苦支撑了两年,虽然有名无实,但好歹过了下皇帝瘾。

建安四年(199年),在此起彼伏的讨伐声浪中,他发现自己屁股下这把龙椅热得发烫,实在坐不下去了,但他还是心有不甘,思来想去,就决定把那块从孙坚手中抢来的传国玉玺赠给那个和自己一向有隙的哥哥袁绍,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我袁术做不成皇帝,就让袁绍做,好歹都是袁家人,总比给外人强吧。两兄弟同室操戈,互不服气,斗了这么多年,争得跟乌眼鸡似的,到这时 袁术才承认自己有袁绍这么个哥哥。

但这个愿望他也不能实现,曹操早就派暂时依附他的刘备领军驻扎下邳(今江苏邳州市),给刘备的任务是拦截袁术北上之路。袁术见下邳已有曹军,没有办法,掉头又往南跑,狼奔豕突,辗转逃到寿春(今安徽淮南寿县)附近时,饥疲不堪的他实在无力前行了,想想一路逃来,以前的一些部将竟翻脸不认人,比如雷簿、陈兰,自己待其一向不薄,居然拒绝收留自己,不禁心灰意冷,遂一病不起。没几天就病死了,只当了三年半的冒牌皇帝。

史载,袁术死状极惨,彼时军中已断粮,到最后连他这个“皇帝”都三餐无继了。

袁术又病又饿,躺在榻上奄奄一息,还有气无力地要东西吃,厨子见仓房里只剩一点麦麸了,就做了一碗麸皮粥给他充饥,他嫌麸皮粗粝,难以下咽。

袁术对厨子说:“这东西吃不下去,给我弄一碗蜂蜜水喝吧”!厨子没好气的说:“如今只有麸皮了,我到哪去给你找蜂蜜水?你爱吃不吃吧”!袁术一声长叹,瘫倒在榻上,沉默良久,突然发出一声嘶吼:“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余,遂死 (《吴书》)”。意思是“想不到我袁术竟落到如此地步啊”!随后倒在床下,吐血一斗,气绝而亡。

史载,袁术在淮南的统治非常残酷,他穷奢极欲,奢靡无度,刮地三尺,江淮人民却卖儿鬻女,四处流亡,他的军士只能抓河蚌充饥。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时,实力雄厚的董卓、曹操、袁绍都不敢公然代汉称帝,他却不知天高地厚,挑头作了皇帝。枪打出头鸟,挑头的橼子先烂,于是众人群起而攻之 ,就连部下都反对她,也算自取灭亡。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一代豪杰曹操骂袁绍,庶子不足为谋。曹操骂袁术“冢中枯骨”。看来在曹操眼里二袁都是无能之辈,只是躺在祖先功劳薄上等死的二世祖,其自身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站在曹操的角度来看,能入他法眼的只有大耳贼刘备,但实际上袁术绝非如此不堪,虽然能力有所欠缺。但本事到还是有的。至少比刘璋刘表之流强多了。袁术就是个 中二病重度患者。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袁绍是庶出,袁术则是嫡出。在东汉黄巾起义失败以后,但实际上东汉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袁术以兖州刺史的身份发家,与曹操第一战封丘之战就被打的抱头鼠窜,但袁术集团真经打。为了提振士气。假借天命与民间谶纬,这时候还有了玉玺。也就僭号称帝,号“仲家帝”天下震动。汝南袁氏名头虽大,四世三公那是汉家给的,也就是说,谁都可篡汉称帝你汝南袁氏就不行,名不正言不顺,各处名士纷纷离去,僭号建国后,袁术起兵攻击在徐州的吕布,被吕布杀的大败,后来进攻豫州,许都都被查出击败。公元197年,曹操以讨伐叛逆的名义,与孙策吕布一起进攻袁术。在天下群雄讨伐之下,袁术就此溃败就此一蹶不振。失败以后的袁术想去找袁绍,路上被遭到曹操劫杀阻击愤懑而死。《三国演义》里说他想喝蜂蜜水不得而死。是不对 看 着很过瘾。

应该说,袁术最大的错误就是僭号称帝,袁术之所以要称帝应该是看到了汉统衰微,已经无法起复了,难道这一点就你袁术看的出来?李傕、郭汜乱长安,在关中相争不断,汉献帝以至于无人管辖、袁术的野心就极度膨胀起来,不免就开始动起了小心思,而且袁术觉得那就有名的”代汉者当涂高”。袁术觉得是在说他自己,又加上捡到玉玺就觉得天命所归。尽管诸侯各霸一方,但面子上还得推崇汉室,所以即便强大如曹操也不敢称帝,也只能挟天子令诸侯。袁术跳出来称帝就是最大失策。只要皇帝还在。受汉家皇恩最厚的就是汝南袁氏。袁术僭越不会有任何人相应,这时候称帝就是主动找打,真正的的共逐之。门阀世家是东汉覆灭的原因,但这也是门阀世家不能成事的根本。

应该说,在汉末刚刚露头的时候,几家大的“军阀”几乎都是世家出身,袁术,袁绍,公孙瓒,刘表。但最终没有一个成事的 。最终成事的三家都可以说寒门出身。个人能力缺失。再高再大平台也没有用 。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 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