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之所以寫這個話題,是來自我家領導的指示。

話說我家領導在閱讀了我最近的一些文章以後,給我開了個小會,對我以後的創作提出了幾點希望:希望我能夠以一個新時期自媒體工作者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儘量創作一些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貼近群眾生活的好作品。(這段話意思就是她有點看不懂我的文章,覺得離她生活太遙遠了)

我家領導訓話時候,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所以為了完成領導的指示,我只能絞盡腦汁找一些貼近她生活的話題。可是我是歷史領域創作者啊,這歷史要想貼近她生活也太難了。於是我行走坐臥幾乎都在想選題,終於在洗澡的時候,迸發了靈感,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說起洗澡,我跟大多數鋼鐵直男是一樣的,就是隨便打點泡沫沖沖就得了。現在家家都有熱水器,洗澡很方便,天天都可以“洗白白擦香香”。可是在古代,洗澡可是個大事,要非常鄭重的對待,甚至要專門放假去洗澡。話說古代也沒有熱水器也沒有洗髮水,他們都是怎麼洗澡的呢?他們洗澡又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今天的話題,我們就來聊聊古人洗澡的一些講究和趣聞,順便漫談一下古代洗澡文化。

01 古人是怎麼洗澡的?洗個澡還得專門放假?

洗澡這事,可以說從我們的老祖宗那裡就一直都有這個傳統。中國國家博物館有一件不許出境展覽的藏品,虢(音同國)季子白盤,就體現了老祖宗的洗浴傳統。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虢季子白盤

虢季子白盤長137.2釐米,寬86.5釐米, 高39.5釐米,重215.3千克。這個造型和長度毫無疑問是個浴缸啊。而對白盤上的銘文分析,這個大浴缸應該是鑄造於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6年),距今可得近三千年的歷史了。

其實,古人提倡沐浴這一點在《論語》中也有體現,我們原來上中學的時候都學過《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裡面曾皙回答孔子的提問時說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裡面這個浴乎沂,就是在沂水邊洗澡。

古人對沐浴潔身特別重視,認為洗澡不僅僅能夠洗滌汙垢,還能夠舒筋活血,更重要的,還能夠讓自己的內心得到淨化,精神得到昇華。這也就是古人所提倡的“浴德”。《禮記》中有載:“儒有澡身而浴德。”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我們現在人認為洗澡和沐浴是一回事,可是其實在最早的時候,沐、浴、洗、澡四個字意思可是存在區別的。按照東漢許慎所編著的《說文解字》中所說:“沐,濯發也;浴,灑身也:澡,灑手也;洗,灑足也。”就是說沐是洗頭,浴是洗身上,洗是洗腳,澡是洗手。不過現在基本都一樣了。對於古人來說,這其他的都好洗,就是這個頭髮真是有點難辦了。

大家都知道,古人提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一般不理,就是盤起來梳個髮髻就得了。可是這蓄髮時間長了這頭髮就容易積累汙垢,再加上頭髮長洗一次太費勁了(這一點我想很多長頭髮的女孩子應該是深有感觸),所以這頭髮往往洗的間隔長一點,這個味道之酸爽各位可想而知了。南朝梁代的《殷芸小說》中就有這麼個段子:晉元帝有一次洗了個頭,他兒子司馬紹(就是後來的晉明帝)專門上表恭賀,元帝回答兒子說:“春正月沐頭,而今大垢臭,故歷沐耳”“去垢甚佳,身不極勞也。

”當皇帝的頭髮都“大垢臭”了才想起來洗,爸爸洗了個頭,兒子都得上表恭賀,可見古人這洗頭確實是不容易。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沐浴這事發展到了漢朝,已經成為了全社會共同的習俗。為了防止有些官員不洗澡影響政府形象,漢代政府開始放“洗澡假”,也就是所謂“休沐”。休沐的週期遵循《禮記》所記載的“

三日具沐,五日具浴”的要求,五天一休沐,這就類似咱們現在的雙休日之類的。在《史記·日者列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宋忠為中大夫,賈誼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法:漢官五日一假洗沐也。"為了洗澡還專門放個假,可見官方的重視程度。

雖然漢代有專門的休沐假期,但是那會洗個澡還是不容易的。首先燒水這事就不好辦,得燒好多熱水才夠洗一回的,還有房間的保溫也做不到,我們現在的什麼暖氣、浴霸那會都沒有,所以就算想洗澡,可能也得做好凍得瑟瑟發抖的準備。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是哪裡能夠有自然界的溫泉水,那洗起澡來可謂相當舒服了。所以,到了唐代的時候,泡溫泉成為了人們洗澡的新時尚。

據唐人所著《封氏見聞錄》載:當時“海內溫湯甚眾,有新豐驪山湯,藍田石門湯,岐州鳳泉湯,同州北山湯,河南陸渾湯,汝州廣成湯,兗州乾封湯,邢州沙河湯,此等諸湯,皆知名之湯也,並能愈疾。”這裡的“湯”就是指的溫泉,現在日本那邊還這麼叫。唐朝的皇室,也曾經為此專門修建了很多溫泉行宮,比如唐初的玉華宮、九成宮等等。

當然了,唐代溫泉行宮中最為著名的毫無疑問就是位於驪山的華清宮了。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關於華清池的傳說,白居易的《長恨歌》說的最透徹:“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這幾句話把楊貴妃美人出浴的姿態描繪的入木三分。其實,華清池除了是皇帝自己沐浴的場所,其實還有一些專用的池子是給一些王公大臣或者嬪妃宮人沐浴所用的。根據《開元天寶遺事·長湯十六所》中所載:“

華清宮中除供奉兩湯外,而別更有長湯十六所,殯御之類浴焉。”後來考古工作者在唐代華清宮御湯遺址內發掘出了蓮花湯御湯、海棠湯、芙蓉湯、星辰湯、太子湯、尚食湯等七處湯池遺址,也恰好成為了這一說法的佐證。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唐代的休沐也跟漢代不一樣了,唐代把實行了八百餘年的五日一休沐的制度,改成了十日一休沐,時人稱為“旬休”。明代王三聘《古今事物考》:“

休沐始於漢,其以旬休,始於唐也”。

唐代詩人白居易有一首《沐浴》詩,詩裡有這樣的句子:“經年不沐浴,塵垢滿肌膚。今朝一澡濯,衰瘦頗有餘。”堂堂大詩人居然多年不洗澡,好容易洗了一回居然還給洗瘦了,這身上得洗下去多少斤泥啊。真是讓人想來覺得忍俊不禁。

唐代泡溫泉雖然成為洗浴時尚,可是畢竟只有天潢貴胄、王公大臣才能有機會去泡溫泉,普通老百姓還是得自己從井裡或者河裡打水洗澡。後來到了宋元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原來這些貴族人家的享受也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了。於是到了宋朝開始有了面向大眾開放的公共澡堂子,那會叫做浴堂。

北宋的汴京和南宋的臨安都是繁華的大都會,那會街市之上已經有了很多的公共浴堂。在北宋大畫家張擇端的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就在汴京的街市兩側林立的商鋪之中畫了一家浴堂。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清明上河圖》局部

畫面中的這個廣告箱上面寫著:“香湯”,只是這個湯字被擋住了。這所謂的香湯就是浴堂的招牌。可別小看了宋朝的浴堂,差不多我們現在浴池有的當時的浴池基本上都有了,比如搓澡那會就已經有了,不過那會叫“揩背”。話說大詩人蘇東坡就特別喜歡搓澡。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被從黃州(今湖北黃岡)調往汝州(今河南汝縣)任團練使,途中路過泗州(大約是今江蘇盱眙一帶)時候,在一家浴堂痛痛快快的搓了一回澡,身心暢快,詩興大發,居然還為此寫了兩首《如夢令》詞,其中一首這樣說道:

水垢何曾相愛,細看兩俱無有。

寄語揩揹人,盡日勞君揮肘。

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這詞已經說得很生動了,讀完此詞你彷彿都能看見坡仙趴在案子上,搓澡的師傅給他一搓,他還有點疼,一邊倒吸氣,一邊跟人家說“輕點輕點,我身上沒多少泥。(

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這完全把生活中的場面給活靈活現的表達出來了,雖然穿越了千年,依然彷彿在眼前一般。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後來到了明清時期,公共浴室更加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根據資料記載,據說于謙的父親王老爺子,就經常跑到公共澡堂給人家試水去。對於那會的人來說,泡個小澡,拔個小罐,完事再來壺小酒,這日子甭提多美了。

02 古人都用什麼洗澡?

古人雖然和我們現在人一樣喜歡洗澡,可是我們現在洗澡用的那些沐浴乳洗髮露,講究的主還得什麼精油之類的,古人根本就沒有啊。那麼古人到底是用什麼洗滌用品來洗澡呢?

古人最早的“沐浴液”是一種叫“潘”的東西。 《禮記》記載:“五日則燂(音同談,燒熱的意思)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燂潘請靧(音同會,臉的意思);足垢燂湯請洗。”這裡的“潘”是什麼意思呢?《說文解字》中有解釋:“潘,淅米水也。”原來就是淘米水啊。淘米水含有很多維生素和營養物質,現在雲南的傣族還有用淘米水洗頭的傳統。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除了淘米水外,古人還有一種選擇,那就是皂莢,也就是皂角。皂角作為洗滌劑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就已經把皂角列入了藥用了,一直到唐代還在用。唐人所著的《酉陽雜俎》中記載:“鬼皂莢,生江南地,澤如皂莢,高一二尺,沐之長髮,葉去衣垢。”此外,古人已經有了“肥皂”這個詞。宋代的《雞肋編》中曾經介紹:“浙中少皂莢,澡面、浣衣皆用肥珠子……故一名肥皂。”這裡的肥珠子,也就是現在中藥無患子的別名,因為長得圓咕隆咚的而得名。人們將肥珠子的果莢採下,煮熟搗爛,加以香料、白麵、拌和搓成丸,名叫“肥皂”。這大概就是最早的肥皂的由來。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這個看著像話梅的就是肥珠子,現在叫無患子

魏晉以後,澡豆開始流行了。這個澡豆是一種新型的洗滌用品,主要用豆粉還有一些藥材一起製成,形態是粉末狀,用來洗手洗臉,不光能夠去汙垢,還能起到護膚的效果。這個功效大概類似現在的洗面奶,還得是滋潤型的那種。在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裡面就記載了很多種“澡豆方”。

關於這個澡豆還有一個段子,是記載在《世說新語》裡的。話說晉朝的王敦娶了舞陽公主為妻。有一次上廁所回來,手下的奴婢“擎金澡盤盛水,琉璃碗盛澡豆”讓他洗手。結果王敦原來沒見過澡豆。他一看,有一堆粉末,有水,明白了,馬上把澡豆倒進水中給喝了,喝完了還說,這是不是一種新型的吃法,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乾飯”?估計那這個當油茶之類的了。現場的這些奴婢全部都笑噴了。(王敦初尚主,如廁……既還,婢擎金澡盤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飲之,謂是“乾飯”。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現代人按照《千金要方》所複製的澡豆配方

除了上面的這些,還有一種用豬的胰腺製作的洗滌用品,也就是我們後來所稱的“胰子”,但是這個由於原材料豬胰腺比較難弄,所以只有上層人士才能夠用得起。這個胰子不光具有洗滌的效果,還可以潤膚、潤唇之類的。你看,我們現在人一般說肥皂和胰子是一回事,但是在古代還是有區別的。

上面這些都是普通的洗滌用具,這些都只是起到一定的清潔作用,但是要想達到洗完了味道比較好聞的效果,還需要在洗浴的時候增加一點香料,那就是比較高那什麼格的事了。因為這個高檔香料中國本土產的不多,大部分都是要靠外面進貢,所以在唐朝以前用香料沐浴還是很少見的。但是到了唐代以後,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大唐是一個空前繁盛的帝國,國際貿易交流也蓬勃發展,西域的大量香料都源源不斷運抵長安。這使得香湯沐浴的文化在中國也逐漸發展開來。

比如前段時間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聞染他們家就是專門開香料鋪子的,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唐代香料文化的發達。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聞染

除了香料貿易的繁榮之外,宗教文化的傳播也引領了香湯沐浴的潮流,當時無論是佛教和道教都非常崇尚香湯沐浴,認為這是清淨心靈,去除塵穢的妙法良方。像道教中就有一種“五香湯”就是在沐浴時添加香料的配方,其中包含有五種香料。在道教典籍《雲岌七籤》中對“五香湯”是這樣解釋的:“五香者,一者白芷,能去三尸;二者桃皮,能避邪氣;三者柏葉,能降真仙;四者零陵,能集靈聖;五者青梧,能消穢召真。”這五種香料,在道教的觀點中能夠“辟邪氣”,“降真仙”,盪滌塵埃,清淨身心。

由此看來,古人的沐浴用品其實並不像我們想象的一樣匱乏,而是多種多樣的,不光有清潔的,還有潤膚的,還有薰香的,可以說是非常全面了,這裡面的學問還是真不少。

03 古人洗澡有什麼趣聞?

其實,洗澡這事既然在中國能夠形成一門專門的沐浴文化,其中的門道自然是很多的。古人也就在洗澡方面有了很多有趣的談資,下面我就撿幾條簡單聊聊。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第一條:洗澡可以防止作弊

眾所周知,從隋唐開始創立科舉制度以來,千百年來有無數的人為了一朝功名皓首窮經,寒窗苦讀。既然科舉考試這麼重要,當然也就催生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業,那就是作弊。古人的作弊那可真是五花八門,花樣百出。其實細說起來主要就是三種方式:夾帶小抄、僱傭槍手、買通考官。這裡主要說夾帶小抄。

古人的夾帶方式也可謂是多種多樣。有的把小抄藏在髮髻裡的、衣服裡的、毛筆管裡的、硯臺夾層裡頭的等等各種方式。所以考官為了杜絕作弊,確保公平,往往要派兵丁對於參加考試的考生進行搜身。這個一般都得脫了衣服搜查,隨身的物品也得搜查。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古代科舉搜身

這樣的方式雖然達到了杜絕作弊的目的,但是畢竟來趕考的都是讀書人,國家未來的棟樑,如此對待他們真是有點有辱斯文了。那麼有沒有一種既保全斯文又達到搜查的目的的兩全其美的方式呢?有,那就是讓他們洗澡。

考生在參加考試之前往往都是要祭拜孔聖人的,要祭拜孔聖人那當然得沐浴更衣以示莊重。於是考官就乾脆讓所有的考生在考試前統一洗澡,並且換上統一制式的官府提供的新衣服參加考試。這麼一來,那些夾帶的考生過了一水小抄肯定也用不了了,所以夾帶的考生也就無所遁形了。

這個辦法是在金朝率先推行的。據《金史·卷五十一·選舉志》中所載:在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年),有大臣上奏:“搜檢之際雖當嚴切,然至於解發袒衣,索及耳鼻,則過甚矣,豈待士之禮哉!”不如“使就沐浴,官置衣為之更之,既可防濫,且不虧禮。”金章宗表示認可,這個通過洗澡來防止作弊的辦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條:史上最為荒誕的“洗三”

這裡先要來解釋一下什麼叫“洗三”。“洗三”就是指嬰兒出生第三天要舉行沐浴,親友匯聚一堂共同為嬰兒祈福祝吉。

從現有文獻來看,“洗三”最初應該是一種皇室禮儀,頭一個提倡這個的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根據記載,開元十四年(727年),當時的太子李亨(也就是後來的肅宗,關於肅宗和玄宗他們爺倆的故事請移步閱覽《 》,這篇文章裡有詳細的記述。)有了兒子,就是後來的代宗李豫。孩子生下三天後,唐玄宗親臨東宮,為皇孫舉行了洗浴儀式。自此“洗三”漸漸成為了習俗。

天寶年間,玄宗日漸昏庸,寵愛楊貴妃,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但是真正讓他毀掉了大唐盛世的,是他對於胡人安祿山的寵信。安祿山憑藉自己營造的“蠢萌”的人設,在玄宗面前博得了好感,皇帝對他的寵信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安祿山是一個非常懂得審時度勢的人,據唐人姚汝能所撰的《安祿山事蹟》中所載:“時貴妃太真寵冠後宮,祿山遂請為養兒。每對見,先拜太真,玄宗問之,奏曰:‘蕃人先母后父耳。’玄宗大悅。”安祿山為了巴結楊貴妃,居然要拜楊貴妃為義母,他所表現出的另類拍馬屁的方式還很受玄宗喜歡。我們這裡要說的史上最荒誕的“洗三”就是在這個事後面發生的故事。

古人洗個澡還能有假期?古人洗澡那可是大事,漫談古人洗澡趣聞

天寶十載(751年)正月初一,是安祿山的生日,唐玄宗和楊貴妃賜給安祿山豐厚的生日禮物。過完生日第三天,楊貴妃就召見安祿山,要為她的這個“大兒子”舉行洗三儀式。楊貴妃讓人把安祿山當做嬰兒放在澡盆中,為他洗澡,洗完澡還用一個特別大的襁褓把他包起來,放在一個轎子上抬著,在後宮中轉來轉去,口稱“祿兒祿兒”玩耍取樂。《安祿山事蹟》中這樣記載:“後三日,召祿山入內,貴妃以繡繃子繃祿山,令內人以彩輿舁(音同於)之,歡呼動地。玄宗使人問之,報雲:‘貴妃與祿山作三日洗兒,洗了又繃祿山,是以歡笑。’自是,宮中皆呼祿山為祿兒,不禁其出入。

一個大老爺們,被一群女人用襁褓裹起來招搖過市,還用小孩子的名字叫他。如今看到這段史料,真是讓人不知道該說安祿山無恥,還是該說玄宗和楊貴妃荒唐。玄宗和楊貴妃可能萬萬不會想到,就是這位他們為他“洗三”的乾兒子,居然親自埋葬了大唐的盛世氣象,這樣看來,這次洗澡後果還是比較嚴重的。


其實在中國文化中,沐浴文化始終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古人常常通過洗澡來清潔身體,清淨心靈,去除穢氣,盪滌塵埃。無論是古人的沐浴方式還是沐浴用具,都有著很多的講究在裡面。中國的民間神話也到處充斥著沐浴文化。比如說大家熟知的牛郎織女,那牛郎要不是趁織女洗澡的時候把人家衣服給順走了,織女也不能跟他,這也就沒有了後來悽婉的千古傳說了。

穿過幾千年歷史煙雲,現在的我們洗澡已經很方便了,家家戶戶都有熱水器,時刻都可以“洗白白擦香香”,生活的便捷也沖淡了沐浴本身所具有的莊重氛圍。當如今的我們再回頭看古人洗澡是何等講究的時候,不知是會慶幸現代科技的發達,還是會神往古人那頗具儀式感的文化韻味,這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好,這一次的話題,關於古人的洗澡那些事,就聊到這裡了,我也該去洗個澡了。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

——————————————————————————

參考文獻:

1、《論語》、《禮記》、《說文解字》、《殷芸小說》、《史記》、《封氏見聞錄》、《長恨歌》、《開元天寶遺事》、《古今事物考》、《酉陽雜俎》、《雞肋編》、《千金要方》、《世說新語》、《雲岌七籤》、《金史》、《安祿山事蹟》等相關史料

2、《古人洗澡趣談》 豐佳驊 《百科知識》2013年第11期

3、《唐五代時期的沐浴及風俗——以敦煌文獻為中心》 李穎 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4、《盛唐時期的沐浴文化及其身體觀研究》 王珺 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5、《宋代沐浴研究》 劉盈慧 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

感謝您關注頭條號懶龍說,如果您喜歡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評論下方與我留言交流 ,或者可以轉發朋友圈,甚至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讚賞”,為作者提供一點點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