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彪:臨帖要像,古人:形質次之。誰說的對?
學習書法有很多種方法,你有你法,我有我策,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能達到書法所要求的彼岸就算成功了。這些方法是人們一直以來就所探討的,包括古人的和今人的,它們以文字或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對於學習書法都會有指導意義的。
劉洪彪是當代書法名家,善草書,擔任第七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曾經是一位軍旅書法家。他的草書作品對書壇書風有一定影響,很多書粉都學習他的書法。
劉洪彪對書法的觀點自有他的主張,尤其是在學習前人的作品時,他強調"不管你臨摹古人誰的作品,必須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臨帖要像'"。對於他所說的這個觀點,網友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像是指哪一個方面像?字形、神韻、法度等?
現在我們來看看古人對"像"的論述,再將它們二者進行比較。
南朝時期的書法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了這麼一段話:
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方可紹於古人,以斯言之,豈易多得?必使心忘於筆,手忘於書,心手達情,書不妄想,是謂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這一段話中,有兩個概念,一個是書法的神采,另一個是形質問題。關於神采,是指書法表現出來的意境之美,也就是他所說的"妙道",而形質是指書法的形體結構,對此,我們可以看出,書法想要表達出好的意境,必須要在神采上做文章,這時就可以忽略"形質"的問題了。
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軾在論述書法時,經常提到"書意"的概念,這裡的"意"是指意味、思想等,也是把書法中的意境作為一種創新思想來概括的,蘇軾最為著名的一句話就是"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意思是書家的個性、主見、思想是作品最為"本真"的體現,而此時即可將"有形"的結體放在"意"之後,如此書法才會達到某種"蕭散簡遠"之感。
明代時期的書法家董其昌在談到書法形與神的問題時,提出了"淡"與"工"的看法比較。
詩文書畫少而工,老而淡,淡勝工不工亦何能淡。東坡雲:"筆勢崢嶸,文采絢爛,漸老者熟,乃造平淡。"實非平淡,絢爛之極也。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從上述古人所述書法的境界之美在於神采,而這些神采卻都拋開了書法字形的形體,王僧虔認為書法之美在於神采,它是人的"心"所使然,蘇軾的"書意"是書家的思想、主見所在,董其昌的"淡"認為是人的"老成"所致,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書法中的意境美均與字形形體關係不大。
現在回過頭來看劉洪彪所說的"臨帖要像"是什麼意思?臨帖是學習書法必須要經過的一個過程,也就是書法的第一階段,他要求學習者要在臨摹階段儘可能地把古人的字臨得很像,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古人書法中的法度規矩和筆法所在。
相對於古人的"形質"來說,劉洪彪所說的"像"只是一個學習書法的初級階段,而古人的"形質"已經遠遠超過了"像"的階段,這可以說是一個創作階段,因此來說,劉洪彪與古人的種種論述並不在一個層面上。但是,沒有"臨帖要像"的過程經歷,後面也就沒有"神采"之說了,神采雖然是人的內質問題,但"形質"卻離不開"像"的基礎。
閱讀更多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