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彪:​寫大作品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

鴻篇鉅製·書法大家談


劉洪彪:​寫大作品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

劉洪彪

中國書協副主席

草書委員會主任

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

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顧問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

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研究員

中央文史研究館中華藝術

大家講習班“書法大家講習班”成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


//

需要深入探究更多可能性

——劉洪彪談“大幅鉅製”書法創作

//


書法報記者 印兆麒


書法報:劉主席您好,請談談“鴻篇鉅製”書法創作在當代興起的原因。


劉洪彪

“鴻篇鉅製”書法作品,我習慣稱為“大幅鉅製”。大幅鉅製書法作品的產生和興盛,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劉洪彪:​寫大作品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

劉洪彪 “鴻篇鉅製”書法作品


1.書法從實用功能向審美功能轉變的必然。古代書法是以實用為主要功能的,寫字是人際交往、社會運行的重要方式。我們所看到的古代碑帖,多是文稿、信函、記事、寫經、碑誌之類,書寫動機都是讓受眾識讀。


現代社會,用毛筆寫字已經在大眾生活中失去了實用價值,書法若要繼續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改變其文化身份、社會功能和生存方式。以中國書協成立併成為中國文聯新成員為主要標誌,確立書法作為一門藝術的新身份,用毛筆寫字從此成為藝術創作行為,而供人欣賞的書法藝術品不再限於小尺幅。


劉洪彪:​寫大作品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

劉洪彪

草書歐陽修《清平樂·雨晴煙晚》橫幅

規格 246cm×744cm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

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欄,西南初月眉彎。

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右錄歐陽修《清平樂》詞一首。

己亥夏日於京北清河逆坂齋

展出地點:江蘇省現代美術館


2.書法從書齋走進展廳的結果。古代書法多是書信往來、公文流傳、文稿詩抄……是文人在書齋裡伏案而為,實用功能決定了書寫者只需動動指腕作小字小幅。當代書法是以展覽作為主要呈現方式的,正式的展覽場所如美術館、博物館、陳列館,非正式的展覽場所如候機廳、候車室、會議室、商場、餐館等公共空間,小字小幅已不能完全匹配和適應。


因此,當代書家才不斷拓大書寫的尺幅,大幅鉅製逐漸普及開來,並不斷刷新尺幅紀錄,以滿足日益興盛的文化藝術發展之需和廣大民眾在不同公共空間欣賞書法藝術之需。


劉洪彪:​寫大作品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

局部


3.書法從實用性書寫向藝術性表達演化的產物。這一點與第一點看上去是相同的,但這裡主要是說創作主體——書寫者。實用功能令書寫者必須講求規範、清整、易識,而無須著意個人的情性注入。藝術表達則讓書寫者執筆作書,便進入創作狀態,抒情表意成為主要訴求。


藝術的本質,說到底就是創造,不因襲古人,不尾隨時賢,不重複自己,高於生活,變化莫測,與眾不同,獨一無二。身處一個高速度、快節奏、向著民族復興疾步邁進的偉大時代,書法家之創作,尺幅不大似不足以表達心中深沉之讚頌和激盪之豪情。中國書協為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而精心打造的全國書法大展,均以丈二巨幅呈現,即為明證。


劉洪彪:​寫大作品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

局部


書法報:您覺得“鴻篇鉅製”書法創作與一般書法創作有哪些異同(如創作工具、材料、風格、取向、章法、墨法、前期準備等)?


劉洪彪

大幅鉅製與小字小幅,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相對而言,不同處在於:前者“大”,後者“小”;前者“動”,後者“靜”;前者“粗獷”,後者“精巧”;前者“豪邁”,後者“優雅”……這是兩者最大的異。兩者之間,沒有高下、雅俗之分,都是書法藝術時代、展覽時代和復興時代需要共處同行、各呈其妙的。


所謂“大”。筆大、紙大、創作所需工具大、場地空間大、書寫動作大……所有這些,都很難在古賢那裡找到經驗和成法,歷代書法精英巨擘幾乎未曾染指和體驗過如今這樣的大幅鉅製創作。這是當代書家對書法藝術發展的創造和貢獻。就拿大筆來說,它不可能像小筆那樣具有下按之後提筆還能自然彈直的性能,無法保證起、行、收交代清楚和點畫精微細緻,也不可能“令筆尖常在點畫中行”而堅守“千古不易”之中鋒用筆、行筆之法。


劉洪彪:​寫大作品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

劉洪彪 草書中堂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所謂“動”。小字小幅是筆鋒在小紙上左右上下移動,書寫者伏案不動;中字中幅是筆鋒移動與紙張移動相結合,書寫者站立不動;大字巨幅則往往是將大紙鋪於地面,書寫者脫鞋踏紙,在紙上俯首躬身,來回移動。尤其是作大草狂草書,有時一個字甚至一根線,往往一米至數米,在迅疾行筆中,書寫者要有敏捷的反應,邁出穩健的後撤步。有些疾風驟雨般的連續使轉,書寫者肩肘掄開、腰身扭擺,其腦力、體力之雙重消耗,非一般年老體弱、入靜成習的文人書家所能承受。


所謂“粗獷”。手握一管大筆長鋒,既非五指執筆,又難垂直於紙,毛筆按則鋒倒,提亦鋒破,豈能如作小字,筆筆中鋒?豈能點畫精緻、秀美光潔?故作大幅鉅製,需要一改古人筆法,探尋並建構大字大幅的特有筆法體系,訓練“拖、拉、送、掃、翻、折、扭、絞、皴、擦、戳、搗……”等作小字極少運用的筆法,以營造大幅鉅製的雄強之勢和粗獷之美。而欣賞者面對大幅鉅製,亦須遠觀,不可以精美小字之審美標準苛求大字,如同不能將具象油畫與抽象油畫、工筆畫與寫意畫混為一談、等同視之。


劉洪彪:​寫大作品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

劉洪彪

夢行雲

“夢行雲”,詞牌名,調見《夢窗詞》稿,自注一名“六么花”。《十八碧雞漫志》雲:“六么曲”,內一疊,名“花十八”,前後十八拍。雙調六十七字,前段七句,五仄韻。後段八句,三仄韻。己亥夏於京北清河逆坂齋。劉洪彪。


所謂“豪邁”。一位書家置身大空間,手執大筆,腳踏大紙,如將士臨戰陣,農夫入田園,教師倚講臺,必生戰而勝之、一展身手、傳道授業之豪情。這與獨在書齋、靜倚几案、輕動柔毫寫小字、作小幅的心態和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大思路、大格局、大氣派、大容量。書法家置身於大時代,既要傳承前賢的穩靜行筆和優雅書寫,又要與時代同頻共振,創造出與盛世輝煌和大國氣度相諧的豪邁之作。


大幅和小幅有諸多不同,有一點尤須重視,即作小幅易於掌控,可隨時動筆,率性書寫,即便不滿意,不妨撕毀重來。而作巨幅則不然,費心、費力、費時、費紙完成一幅,如果失敗,重來則可能心力不逮,時間不夠,浪費一張價格不菲的巨型宣紙亦頗覺可惜。


因此,依我的經驗,大幅鉅製的創作,應注意以下幾點:


1.確定尺幅、選定文本後,要按比例設計小稿,使作品的章法佈局大致成形,反覆醞釀,做到心中有數;

2.依自己的書寫習慣備齊工具材料,防止在創作中缺東少西,影響情緒,中斷氣息,特別是要準備防止滴墨、控制滲洇的廢紙;

3.鋪平氈墊,備足有分量的鎮紙壓平宣紙,書寫過程中始終保持紙的平整;

4.清水和墨液要與書者保持近距離,以防書寫時蘸墨不便而氣韻不暢;

5.巨幅作品尤其是草書巨幅,“排兵佈陣”至關重要,所謂“致廣大”。既要從容不迫,又要率性灑脫,讓字裡行間充滿大小粗細、快慢疾徐、乾溼濃淡、長短正斜、疏密虛實、曲直方圓等對立統一關係;

6.用大筆長鋒,不能斤斤計較於一點一畫的得失,但也不能滿紙破鋒散毫、亂線枯筆。無論作多大字幅,都要有技法表現,所謂“盡精微”;

7.必須充分運用前面所提到的當代書家創造的大幅鉅製的新筆法,以揮寫出磅礴力量,營造出強大氣場。


書法報:“鴻篇鉅製”書法創作是否有探索空間?


劉洪彪

中國書法經過三千多年的不斷演進,有了完備而成熟的傳統表現方式和理論體系,我們現在反覆運用的中堂、條幅、橫披、對聯、斗方、條屏、手卷、扇面、冊頁、尺牘等,雖不同時期的書家有過不同程度的改良和變異,但大同小異,創作手法和章法構成均古已有之,有法可依。


唯獨大幅鉅製,幾乎是屬於當代書法藝術的專利,是當代書法藝術家的創造。雖然從幅式形狀、尺寸比例看,巨幅仍然是傳統幅式的放大,但創作情態和書寫方式都發生了根本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從五指執筆變為隨手握筆;從中鋒行筆變為任意行筆;從指腕運動變為肩肘運動乃至全身運動;進一步說,是從舊文人的腦力勞動變為新文人的腦力加體力的雙重勞動。


劉洪彪:​寫大作品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

劉洪彪

霞光雨氣聯

霞光晴散錦;雨氣晚成虹。

歐陽修《夕照》句。

己亥夏日。


近40年來,大幅鉅製的創作越來越多,蔚成風氣,並呈方興未艾、愈演愈烈之勢。儘管如此,較之傳統書法形式,大幅鉅製仍然是新生事物,需要廣大書法藝術家不斷探索,深入研究,以期更加合理,更具美感,更為完善。


大幅鉅製書法創作,有著特有的審美價值,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譬如:書寫文本的選擇,應避免小橋流水、清淡委婉的小情趣,而要側重於大題材、大氣派、大容量、大情懷的經典雄文;謀篇佈局要有大局觀,將大宣紙視為戰陣、賽場、城區、工地、棋局進行運籌和經營;作大幅鉅製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這要求書家綜合修養的不斷提升;


劉洪彪:​寫大作品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

劉洪彪

臨唐·張旭《古詩四帖》


古代書家作小字小幅的用筆成法,已不能滿足大幅鉅製之需,探索並豐富大字巨幅的用筆新法,是當代書家的全新任務;

巨型宣紙厚度遠超普通小紙,吃墨多的同時,其半生半熟的粗澀紙質,極易影響行筆的順暢,故用墨乾溼濃淡、運筆快慢疾徐大有文章可做;書寫姿態和動作的合理性,恐怕也是當代書家在創作實踐中要著意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其借鑑對象甚至可能會擴大到武術、體育、舞蹈諸門類……


劉洪彪:​寫大作品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

劉洪彪:​寫大作品需要非凡膽氣和對筆墨、格局的強大掌控力

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