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麼,它們曾經扛起了我們的輝煌和榮耀

還記得“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麼,它們曾經扛起了我們的輝煌和榮耀

上世紀50年代,陝西工業開始“發芽”。

俄式的紅牆高樓,火熱的施工現場,成為獨特的歷史印記。

彼時,一大批項目在蘇聯援建中上馬,西電集團便是其中之一。集團門前的那條大道,六十多年過去,依然暢通無阻。

60年代三線建設,以漢子們為主的陝汽在寶雞蔡家坡落地佈局,距離氣質柔軟的陝棉九廠咫尺之遙,可謂用心良苦。

再聯繫到柳林鎮的西鳳酒廠,想不浪漫都難。

在老一輩人的記憶裡,蘇聯援建、三線建設等歷史階段,完成了建國後陝西工業的初代佈局。

還記得“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麼,它們曾經扛起了我們的輝煌和榮耀

此後,民用領域手錶、電視、冰箱、洗衣機之於工業的擴容;能源工業之於陝北的輝煌;及至供給側改革、高質量發展……

70年砥礪,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40年,陝西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2018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5192億元,為陝西經濟建設、人民就業生活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系列變化,一步步成長,伴著愈發厚重的底蘊與自信,讓接下來衝刺高質量發展的陝西故事,充滿想象……

01

“銅城無銅,出產的卻是煤。

此地煤聞名四方。這銅城正是因煤應運而生。這裡有大西北首屈一指的煤炭企業——所產煤炭不僅滿足了本省工業的需要,而且還遠銷全國十七個省市。”

這是《平凡的世界》中,路遙對銅川的描寫,在那個神府煤田還沒有被發現的年代,銅川王石凹煤礦,被譽為“共和國工業長子”。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對於工業發展來說尤為如此。

在蘇聯援建下,中國快速打下了工業建設的基礎,落地全國的156個援建項目,陝西就有24個——西飛集團、西安發動機附件廠、飛機附件廠、寶雞航空儀表廠、興平航空電器廠等等,其中包括銅川的王石凹煤礦項目。

還記得“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麼,它們曾經扛起了我們的輝煌和榮耀

王石凹煤礦 圖片來源: 銅川礦業公司官網

因礦而建、因礦而興,“煤城”銅川在王石凹等一些煤炭企業的加持下,一度成為陝西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在那個時期,陝西大部分煤炭運往全國各地支援建設,其中70%來自銅川。

不過,依靠資源開採而形成的單一產業格局,也是這個時期陝西整個工業格局的縮影。直到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這種局面隨著“三線建設”的展開,才逐漸發生了改變。

“好人好馬上三線”。

十多年時間,超過400萬建設者從北京、上海、瀋陽等工業重鎮來到祖國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峽谷、大漠荒野,相繼建起了千餘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還記得“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麼,它們曾經扛起了我們的輝煌和榮耀

西交大實驗室一角 圖片來源:西安交通大學

1967年,根據國家輕工業部一份《關於成立國營紅旗手錶廠籌建處並頒發印章的通知》,一家名為紅旗的手錶廠,在西安長安區興建成立。

一批從上海手錶廠來的骨幹,成為紅旗手錶廠的頂樑柱。後來這塊表有了自己另外一個名字——蝴蝶手錶。

在“三轉一響”(自行車、手錶、縫紉機、錄音機)的年代,蝴蝶手錶成為一種時髦,特別是營銷上與梁祝愛情的綁定,一時間“洛陽紙貴”。

陳子良是一位老革命,煉過石油,印過鈔票,造過汽車。60年代末,他奉命來到寶雞蔡家坡,成為三線建設時期陝汽任職最久的第一負責人……從此,中國結束“有炮無車”的歷史。

還記得“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麼,它們曾經扛起了我們的輝煌和榮耀

王石凹煤礦 圖片來源: 銅川礦業公司官網

60-70年代,是陝西工業發展的一個黃金時期。

今天的航天四院、六院和陝飛等,均在此期間建成,擁有航空、航天、兵器、電子、核工業的國防科技工業,其規模在當時已達到全國第二位,其他指標如技術水平、人才等均居全國第一。

在完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之外,陝西原有的工業結構也藉機迎來發展契機,形成國防、化工、機械、輕工、原材料、能源等工業相互配套的格局。

1978年,全省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原值達116.5億元,全部工業總產值96.48億元。

這對建設關中、開發陝南陝北、振興陝西經濟,至今產生著深遠影響。

02

陝北山大溝深,黃沙漫天,貧瘠,落後。

“明珠蒙塵”,或許是對煤炭工業80年代以前的狀態,一個頗為貼切的描述。正所謂“你見,或者不見,它就在那裡,寂靜,默然。”

這一切,在1982年的最後一個月,畫上句號。

當年12月8日,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完成《陝北侏羅紀煤田榆神府區普查找煤報告》。

報告提到,那裡有近900億噸儲量——這一發現,震驚了海內外能源行業,《人民日報》更是在頭版頭條予以報道……

還記得“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麼,它們曾經扛起了我們的輝煌和榮耀

發現與勘探神府煤田的第一代地質工程師群體 圖片來源:《中國煤炭地質》雜誌

一時間,煤炭,猶如一個充滿魔法的詞語,深深地觸動了土裡刨食的人們,順著運煤車呼嘯而來的,是陡然而生地夢想與財富。

神府煤田,也成為全國已探明的最大煤田,世界五大煤田之一。它被稱為全國煤炭工業“六五”期間最重要的發現,陝西因此成為全國煤炭資源大省。

與此同時,在關中地區,陝西國防工業向民用領域的窗戶,也在打開。

蝴蝶手錶和華山相機不再“孤單”,“黃河”、“海燕”、“如意”電視,“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等等,橫空出世,“陝西出品”風靡全國……

在民用消費品工業領域,陝西的輝煌,一直持續到後來的90年代中期。

而在陝北,能源的造富神話,愈演愈烈。後來的榆林,一度被稱為“中國的科威特”。

還記得“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麼,它們曾經扛起了我們的輝煌和榮耀

然而,新的挑戰隨之而來。

陝西是全國產煤大省,但在煤炭能源深度開發和利用中,多年來一直處於空白狀態。

一句話:採煤,遠非能源工業的真義。

1998年,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陝北能源化工基地,在榆林正式啟動,與即將開啟的煤炭經濟“黃金十年”共鳴發展。

進入新千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西部大開發戰略……面對國際經貿環境改善,國內區域發展破壁的“雙利好”,陝西適時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和國企重組步伐,走上新型工業化道路。

還記得“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麼,它們曾經扛起了我們的輝煌和榮耀

2000年,隨著國家有色金屬工業的屬地化管理,在下放的中央企、事業單位基礎上,陝西有色集團組建;2004年,在整合陝西省國有骨幹煤炭、化工企業的基礎上,陝煤化集團成立……

2002到2010年,陝西省工業年均增長速度16.4%,2010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4558.97億元,比2001年增長了5.5倍,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翻了2番多。

但也不乏“陣痛”,這一時期,“黃河”、“海燕”、“長嶺”等紅極一時的品牌,亦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03

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開啟,全球油價暴跌、煤炭“黃金十年”結束,以資源為主的陝西工業增速進入新常態。

2015年,全省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7344.62億元,儘管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水平,但增幅卻呈現逐年回落態勢。當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僅5.9%,創1992年以來的最低點。

能源工業走上“轉型換擋”的同時,這一時期的陝西非能源工業,卻表現出良好態勢。

規上非能源工業產值年均增長18.1%,高於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速4.4個百分點,佔比逐年提高,成為全省經濟新的增長點。

還記得“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麼,它們曾經扛起了我們的輝煌和榮耀

延長中煤榆能化靖邊能化項目 圖片來源:延長中煤榆能化公司官網

同時,龍頭企業實力增強,截至2015年底,全省年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工業企業241戶,比2010年淨增102戶。

2016年以來,國內外形勢錯綜複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全國經濟呈現出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陝西則全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及時出臺工業穩增長、促投資、降成本各項措施。

剔除價格因素,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別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8.1%、9.2%,增速比2015年分別加快0.9、2.2、3.3個百分點。

還記得“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麼,它們曾經扛起了我們的輝煌和榮耀

與此同時,在底蘊深厚的國防工業、硬科技領域,陝西頻頻展示肌肉。

2016年6月25日,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時任新一代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的劉站國,激動萬分。

這意味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液氧煤油發動機的運用,已處於世界一流水平。

劉站國是西安的航天六院的科技工作者。長征七號發射採用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是他與同事們經過成千上萬次試驗研製出的成果。

“神舟”升空,“蛟龍”入海,“北斗衛星”遨遊蒼穹,“人造太陽”光芒四射,港珠澳大橋驚豔通車……每一個莊嚴場面,對陝西工業科技而言,都是榮耀時刻。

還記得“長嶺”冰箱“雙鷗”洗衣機麼,它們曾經扛起了我們的輝煌和榮耀

如今陝西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中,提出“穩能化、興電子、強制造、促新興、優傳統”的發展思路,亦可窺出過往的渾厚底蘊,更有對於未來的可期。

回首來時路,70年前的陝西工業,幾乎是百業凋零、滿目瘡痍。70年時間,對照今天的矚目成就,工業立省,工業強省,陝西做到了。

70載櫛風沐雨,70載春華秋實。從一窮二白到大放異彩,陝西工業的每一個時刻,都值得銘記……

[1].陝西省統計局,《工業發展大跨越 結構優化譜新篇》,2019

[2].央廣網,《劉站國:做腳踏實地的航天人》,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