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龍,我心心念唸的故鄉

陶家龍,我心心念唸的故鄉

文 | 圖:陶芳


木蘭山下,灄水河畔,長嶺街往南走二三里,就是我出生的地方——陶家龍!據老人們說,陶家龍這個名字,是有來歷的——村子依山而建,村旁有灄水河奔流不息,是一塊風水寶地。有一隻神龍盤踞在這裡,守護著這一方寶地,因而取名“陶家龍”。

據說我的祖上曾出過一位朝廷武將,凡是路過陶家龍的朝廷大員,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想到當時陶家祖上的無限榮耀,想到當年陶家龍的無限風光,幼時的我禁不住浮想聯篇,為自己是陶家的後人而沾沾自喜!

小時候,在我二爹爹的房間裡,我就看到過當年掛在我祖爺爺身上的那把腰間佩刀,那是我們家的鎮宅之寶。當年,村子裡誰家生孩子的時候,都會過來借這把寶刀懸掛於床頭,驅兇辟邪,保孩子平安!!

陶家龍依山傍水,對面有秀麗挺拔的木蘭山,西邊的獅子山被連綿起伏的群山環抱,美麗的灄水河在村子東邊靜靜地流淌!河邊有一個小小的渡口,有一艘木製小舟常年停靠,而渡船的船老大卻並不會整日地守在船上。


陶家龍,我心心念唸的故鄉

長嶺陶家龍


往往是有人需要渡河時,需要在渡船邊吼上兩嗓子——“要過河囉!”這時候,船老大才匆匆從家中奔向渡口,幫助人們過河!也有運氣好的,剛好就趕上一撥人過河,這時只需在河岸邊耐心地等待。

河東需要上長嶺集市採買生活用品的,大多從這裡渡河,陶家龍是他們的必經之地。常年有挑著空擔、拎著空簍行色匆匆趕集的人群從村子走過,從集市上回來時,則步履沉重地挑著籮筐,滿心歡喜地拎著裝得滿滿的竹簍,走一路,歇一腳……

灄水河畔的沙灘,是生長在河岸邊的孩子們嬉戲玩耍的樂園!陶家龍的沙灘尤為壯觀,那細軟的沙灘,一眼望不到頭。我們在河灘上奔跑著,嬉戲著,撿著圓溜溜的鵝卵石,口袋裡裝滿了大大小小的貝殼。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每年夏天,村子附近的水位較低,水流平緩,河水清澈,大人們都放心大膽地讓自家孩子到河裡玩水消暑。下午的河灘最為熱鬧,孩子們穿著小褲衩,有的乾脆脫了褲衩,光著小屁股,在水裡奔跑著,遊動著,飄浮著。


陶家龍,我心心念唸的故鄉

作者三姊妹童年(右一為作者)


或者在河岸邊的水草裡摸魚,冷不丁地被什麼東西給刺到,“哎喲”一聲尖叫。又或者乾脆一個猛子鑽到水底,瞪著大大的眼睛尋找著,探索著水底世界的奇妙。此時的河面,浪花四起,水花飛濺,嬉笑聲,尖叫聲,打鬧聲,連成一片。

鬧騰夠了,小傢伙們會尋找一處水清的角落,搓搓自己身上的髒泥,關係好的小夥伴還會互相搓洗後背。洗完,搓完,一步一甩地走上岸,邊走邊回頭,依然一副戀戀不捨的模樣!當然,這種自由自在的玩水,一般都是男孩子的專利。

父母一般是不會讓女娃下水的,說實在是不雅,有傷風化。所以,很多時候,女娃們只能眼巴巴地站在河岸邊,看男娃們在河裡充分地釋放他們的天性!

也有膽子大的女娃,三五成群地約著,正中午時到河裡好好遊一把,然後趁著太陽大,坐在河岸曬乾衣褲再回家;還有的,乾脆就說到河裡打豬草,大膽地下水!我膽兒小,卻也偷偷地跟著年長的姐姐們出去遊過一次,回家時做賊心虛的恐懼,還尤為深刻。


陶家龍,我心心念唸的故鄉

長嶺陶家龍


對於我來說,如果輪到我們家放牛了,河灘是首選之地!常常是讓牛兒自由地在河岸邊吃草,自己則躺在遮陽傘下的草叢裡,看蔚藍的天空中,雪白的雲朵不停地變幻;看不遠處秀美的木蘭山,烈日下的寧靜與安詳!

偶爾,我也會被一聲“誰家的牛跑了”驚醒,然後慌不擇路地,跑去追趕自家的牛!這時候,一般都是這一片的草吃完,該給牛兒轉移陣地了!

河灘之外,打穀場也留下了我們童年的足跡!每天放學回家,寫完作業,我們便三五成群地相約到打穀場上玩耍,撿石子,挑樹枝,踢房子,跳皮筋……

亞莉是我最好的小夥伴,我們年級相仿,又是同班同學,一般有她的地方就有我,蓮子,四妹,漢春都比我們略長一兩歲,所以,她們是最有資格決定讓誰玩,不讓誰玩的小頭目。

我屬於比較膽怯的那種,總是小心翼翼地跟在她們屁股後面,生怕得罪了她們被淘汰出局!即便再小心謹慎,也因想玩的人手太多,我也會有被他們不屑一顧地無情地宣佈出局的時候。


陶家龍,我心心念唸的故鄉

長嶺陶家龍


這個時候,即便心裡萬般的不滿,我也不敢說出半個字,不敢表現出半分,只能那麼眼巴巴地瞅著她們熱火朝天地撿著石子,踢著房子……可是,也有例外,跳皮筋是一定不會淘汰我的,那是我的強項。

到了晚上,更是熱鬧,特別是月圓之夜,村子中間的打穀場上,小夥伴們都不約而至!翻八叉,捉迷藏,踢罐子……還有好多遊戲,我現在已經不記得名字了。

或者一起拉著嗓子唱“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粑簍,粑簍破,結菱角,菱角尖,送上天,天又高,拿把刀,刀又破,你不是好貨!”那稚嫩的童聲,一高一低,一唱一和,在寂靜的村子上空迴盪!

每次,我們都玩興濃,不願回家。必須得某家的大人一聲怒吼——“還不回來睡覺!”打穀場上的我們才如同鳥雀般四處逃竄,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村子這才歸於平靜!

陶家龍村外的山坡田埂上,也留下了我童年的足跡!其實,野外的活動,我一般很少參與,爸爸媽媽對我們關愛有加,總說學習第一,極少讓我們姊妹參與。所以,對於可以經常出去打豬草的小夥伴們,我常常只有羨慕嫉妒的份兒。


陶家龍,我心心念唸的故鄉

長嶺陶家龍


實在經不住誘惑了,我也會跟著他們偷偷地跑到野地裡,打豬草,挖野菜,抽毛稚,抓蟋蟀!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中午,我和小夥伴們一邊走一邊在路邊的草叢裡摘野豌豆,遠遠地便看見爸爸騎著自行車上班,馬上就過來了。

這可了不得,一旦發現,我肯定得捱罵了。迅速做出應對反應,“噌”地一下,我越過田埂,趴在田埂旁的土溝裡,大氣不敢出。直到爸爸騎著自行車過去老遠,我才從溝裡偷偷探出頭!以後再也不敢造次了,每天老老實實地上學!

中學畢業後,我長期在外打工漂泊,居無定所!記得那年去海南,我唯一帶的一本書就是《鄉愁》。在外的遊子,每每想到故鄉,便忍不住熱淚盈眶!鄉愁如同天上的風箏,無論你飛得多高,飛得多遠,那一頭永遠繫著故鄉!

如今,我已回到武漢,不再客居他鄉。陶家龍的老宅,早已重建,建房子的時候,弟弟特意給我留了一間房,每年的節假日,我都會帶著孩子回到陶家龍,和父母團聚,承歡膝下,讓孩子走進陶家龍,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這裡,是我心心念唸的故鄉!

關於作者 陶芳,1974年生,黃陂長軒嶺人,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目前工作於武漢漢陽。

微信公眾號:印象黃陂(ID:yinxianghuangp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