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在春天的你——追憶全國三八紅旗手姜娜


“一定保證24小時有人值守”“志願者也要做好防護”“統計下誰家沒有口罩,我來想辦法”……

這是2月4日下午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前七號鎮黨委副書記姜娜在六號村檢查防控卡點時,對駐村工作隊隊員朱聰提的問題。她將裝有體溫計、消毒水、醫用手套的藥箱交給朱聰後,匆匆離開。

停留在春天的你——追憶全國三八紅旗手姜娜

↑姜娜參加前七號鎮2019年黨代會。受訪者供圖

這不是姜娜平日的風格。前七號鎮黨委書記卞志遠說,以往她下村檢查防疫或脫貧攻堅工作,“在老鄉家坐得最久,問得最細,筆記記得最多”。

這次,她聯繫鎮衛生院拿到了保障藥品,準備發給全鎮24個卡點。可是,一天時間過半,她才走了7個卡點。“她想多去幾個點,早點把藥發下去。”朱聰說。

一別,竟是永別。

當日下午2點13分,姜娜乘車趕往下一個卡點的路上,遭遇車禍。

停留在春天的你——追憶全國三八紅旗手姜娜

↑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隊員重溫入黨誓詞。受訪者供圖

2月4日是立春。姜娜的生命停止於抗擊疫情的一線,停留在2020年春天到來的這一天。

“聽說姜姐出事了,當時我腦子‘嗡’的一聲,直接就懵了。”長嶺縣前七號鎮十七號村婦聯主席汪豔玲說。

2012年起,姜娜開始包保十七號村,負責扶貧工作。短髮,戴著眼鏡,說話時表情嚴肅,給人雷厲風行的感覺……初次見面,汪豔玲覺得這人面冷,不太好打交道。

沒想到,姜娜很快就跟村裡人“打成一片”。汪豔玲說,姜娜來村裡,總是悄悄在她兜裡揣幾塊糖,偶爾還給她買新衣服,“我們處得跟親姐妹一樣”。

停留在春天的你——追憶全國三八紅旗手姜娜

↑黨員突擊隊到前七號鎮龍鳳山村卡點執勤。受訪者供圖

有時候,汪豔玲也“怕”她。

汪豔玲說,前些年在村裡開會,姜娜問起貧困戶一些具體情況時,有個村幹部支支吾吾答不出來。姜娜臉一沉,不再說話,那位村幹部愧疚得不敢抬頭。從那以後,姜娜再發問,他對答如流。

一個月來村裡十幾次,趕早過來,夜深離開。八年間,姜娜到底來過多少次十七號村,汪豔玲已經數不清了。汪豔玲只記得,姜娜每到一處貧困戶家,一坐就是一個多小時。從吃飯買菜到看病買藥,她都要過問,家長裡短,事無鉅細。姜娜記憶力不好,事事都記在筆記本上,一到貧困戶家,頁面就寫得滿滿的……

本子上勾勒的筆畫逐漸轉化成實際產業。十七號村黨支部書記崔長成說,姜娜考察發現,村裡的地是沙土地,適合種植西瓜。她鼓勵農民轉產實現增收。十七號村人均年收入從2014年的8000元,增長到2019年的13500元。

長嶺縣前七號鎮婦聯主席譚雅麗和姜娜一起“搭班子”包保十七號村。在譚雅麗眼裡,鄉親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姜娜頭上的白髮也越來越多。

“她才41歲,一工作起來就跟拼命一樣。”譚雅麗說,姜娜總是說“等忙完這陣,咱也出去旅遊,到外面走走”,可直到她去世都沒有兌現。

全國婦聯日前做出決定,追授姜娜同志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姜娜離開了,她留下的工作,仍有人繼續替她完成。

十七號村村民魯長合患腦血栓多年,孫子健康也欠佳。姜娜常自掏腰包,給爺孫倆買藥。崔長成說,村裡以後會更加關注爺孫倆,讓姜娜放心。

72歲的邢貴是殘疾人,姜娜入戶調研時發現他家房屋有裂縫。她承諾,過兩天就買水泥過來。如今,崔長成和汪豔玲等人已做好修繕,邢貴覺得房子變暖和了。

大學生村官鞠佳威在幫助整理姜娜的遺物時,發現了十幾個筆記本,裡面記錄著各項重點工作和計劃。翻開最後一頁,她寫道:卡點防控,群眾工作,提醒值班人員自我防護……

“姜姐,累了就好好休息。你未完成的工作,還有我們繼續。”鞠佳威說。

3月的十七號村,白雪未消融,春風拂面而來。

但,春風十里不如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