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時代3》中,大部分西方步兵放棄了刀劍轉用長矛,在歷史上真實嗎?

夏天-向日葵在微笑


真實,非常真實!

帝國時代3這個遊戲的歷史背景是1500s到1850s這段時期,也就是文藝復興中期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結束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時代分為五個:發現時代、殖民時代、城堡時代、工業時代、帝王時代。


殖民時代開始,玩家便可以造兵了,歐洲國家早期清一色的長槍+火槍+弩為步兵,然後就有題主一樣的玩家發問了,為啥步兵沒有了劍盾手,只有長槍兵了?


這其實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軍事變革的一個反映,發展過程是這樣的,原本重騎士才是戰場的王道,尤其是1300s之後板甲出現,重騎士幾乎無敵了。然而火繩槍技術成熟之後,子彈可以穿透騎士們的板甲,昂貴的板甲就失去了意義。但是火繩槍裝填費時,騎兵終歸是能衝上來,於是乎長矛方陣就成了保護火槍手的必要部分。即使身披重甲,馬匹也不會往密集的長矛方陣裡面衝,自然的在陣前停下,或者衝向兩邊,隊形就散了,停下來的騎兵就是長矛的活靶子:刺馬,騎士摔下來;刺盔甲的縫隙,騎士也能掉下來。這樣一來長槍方陣就成了優勢部隊,可以保護火槍,又能剋制騎兵,自然就成了大潮流的趨勢。(中世紀的長矛兵多是民夫充的,根本沒什麼戰鬥意志,對抗騎兵是要訓練鐵的意志)


而劍盾會被騎兵踐踏,遠程部隊放風箏,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盾牌沉……),他們最後的輝煌應當是西班牙光復運動中的蘭朵武士,不過也隨之西班牙方陣的日益成熟而被淘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