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進口食品研究院上海揭牌 “進口食品中國標準化”提上日程

  

國內首家進口食品研究院上海揭牌 “進口食品中國標準化”提上日程

  11月7日下午,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主辦、光明食品集團承辦,主題為“開放、創新、融合”的2019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峰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峰會揭牌成立國內首家進口食品研究院,發佈2019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並圍繞進口食品的全球化貿易發展趨勢、新業態發展方向等行業熱點進行交流。

  進口食品科研機構國內首家

  光明食品集團總裁劉平在《佈局全球食品產業助力中國消費升級》主旨演講中指出,本次峰會主題是“開放、融合與創新”,開放是對進博號召的再響應、再深化;融合是希望通過國際食品行業廣泛的交流合作,建立共同目標,取得共贏;創新是立足全球視野,站在食品消費市場的前沿,努力實現質的突破。

  他認為,食品行業已經成為我國最大製造業,在全球化、規模化和行業細分的驅動下,全球食品供應鏈在經歷深度融合,並催生我國食品產業“買於全球,賣到全球”的貿易格局。光明食品集團堅持走出去戰略,佈局海外市場,對接全球資源,構建從“全球田園到中國餐桌”全產業鏈。聚焦高蛋白戰略,打造“Smart Chain全球食品集成分銷平臺”,以技術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努力實現成為“上海特大型城市主副食品供應的底板,安全、優質、健康食品的標杆、世界有影響力的跨國食品產業集團”的發展目標。

  本屆峰會上,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江南大學、光明食品集團聯合發起成立國內首家以進口食品為研究對象的科研機構——進口食品研究院,致力於研究建立食品質量安全標準化體系、進口食品中國標準化系統構建、全球創新性食品研發等課題。

  “一帶一路”國家成進口食品新增長點

  據悉,第二屆進博會,食品館是面積最大、參展企業數量最多的展區,人造食品也登場。本次峰會發布的《2019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得益於新一輪改革開放政策,2018年中國進口食品總額達735.69億美元,同比增長達19.33%。其中來自“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進口食品超過200億美元,同比上升20%,成為新的食品進口增長點。

  目前,我國進口食品來源地達185個,水海產品及製品、肉類及製品、乳品進口額突破百億美元。

  伴隨著消費升級,更多優質進口食品正不斷豐富中國居民的餐桌。2018年我國進口食品零售市場規模首次突破萬億,一線城市是主要輸入地,東南沿海增長快。

  會議期間,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與新西蘭中國商業圓桌會、德國農業企業聯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