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戰役,日本關東軍發揮失常?老辣的蘇聯元帥一招擊中對手命門

遠東戰役,日本關東軍發揮失常?老辣的蘇聯元帥一招擊中對手命門

提到蘇聯紅軍在1945年8月發起的遠東戰役,被譽為“皇軍之花”的日本關東軍表現實在拙劣。不管是因為喪失精銳還是防備不足,百萬關東軍在10天內灰飛煙滅卻是不爭的事實。

出於對俄國傳統的戒心,日本在當時還是做了一定防範,在將戰線推進到南亞大陸和太平洋諸島時,日本人就料到蘇聯遲早會從中國東北乘虛而入。1945年4月,蘇聯宣佈不再續簽還有一年到期的《蘇日中立條約》,這更引起了日本人的警惕。

雖然對蘇聯從歐洲戰場到遠東的“萬里大運兵”沒有察覺,但為避免腹背受敵,日本也作出了相應的戰略部署,一面同蘇聯人套近乎盡力拖延時間,一面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加強防禦。

遠東戰役,日本關東軍發揮失常?老辣的蘇聯元帥一招擊中對手命門

蘇軍發起“八月風暴”前,當時的日本關東軍下轄第1方面軍、第3方面軍、第4集團軍和第2空軍集團軍,兵力約80萬。此外,戰爭一旦爆發,駐守在朝鮮境內的日軍第17方面軍和第5空軍集團軍也將劃歸關東軍,再加上約28萬偽滿蒙軍,關東軍的總兵力達到120多萬。

日本的三個主力方面軍分別部署在中國東北的西北東三個方向,呈“幾”字形分佈。其中,第1方面軍擔負東部防衛,全部展開在蘇聯濱海地區南部的邊界上;第4集團軍擔負北部防衛,分散部署在海拉爾、齊齊哈爾、哈爾濱一線;第3方面軍擔負西部防衛,其中兩個師部署在西線,其餘主力則集中在瀋陽附近。另外,駐守在朝鮮的預備隊也時刻警惕著美軍登陸。

遠東戰役,日本關東軍發揮失常?老辣的蘇聯元帥一招擊中對手命門

針對蘇軍可能的進攻,日本關東軍採取了“三層防護”措施:投入三分之一兵力主要防禦東部濱海方向,其餘三分之二兵力配置在縱深擔負戰役機動,戰役企圖非常明顯:

首先,利用中蘇邊境複雜的地形和長期構築的堅固要塞堡壘,一線日軍設法抵擋蘇軍從各個方向的深遠突破。其次,一旦外線失守,日軍則堅守長春、瀋陽、錦州等東北腹地,與蘇軍作長期“周旋”;最後,實在不行就撤至朝鮮境內,以中朝邊境山區憑險固守,為所謂的本土決戰贏得時間和條件。

日本關東軍的防禦部署不可謂不嚴密,但作為蘇軍的總參謀長,二十多年戎馬生涯淬鍊出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老辣而敏銳的戰場洞察力,這位遠東蘇軍總司令很快找到其中的漏洞。

遠東戰役,日本關東軍發揮失常?老辣的蘇聯元帥一招擊中對手命門

由於戰線過長,日軍不可能有足夠的兵力在所有地區全面設防,而防守最薄弱的“命門”就是西線的大興安嶺。

這裡幽深高聳的山嶺,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無際的荒漠為“滿洲”築成天然屏障。人跡罕至的山地遠離蘇軍的補給線,日本人理所當然認為,這裡是蘇軍最不可能進攻的方向。“如果蘇聯人非要取道於此,他們將自取滅亡”。

1945年8月9日零時一過,150萬蘇聯紅軍從北西東三個方向對日本關東軍發起猛攻。針對日軍“東強西弱”的兵力部署,西路的外貝加爾方面軍擔任主攻,東路的遠東第一方面軍擔任輔攻,兩路大軍形成東西對進的鉗形攻勢。

遠東戰役,日本關東軍發揮失常?老辣的蘇聯元帥一招擊中對手命門

一切來得如此迅猛,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日本人徹底懵了。戰爭最初的18小時裡,日軍將領幾乎無法做出有效的指揮,連前線和指揮部的通訊都出現了問題。面對毫無招架之力的關東軍,蘇軍在第一天就完全奪取了戰場主動權。

在西線,由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指揮的外貝加爾方面軍兵分十幾路,一路狂飆穿過大興安嶺西部的荒漠地區。就這樣,在日本人認為最不可能進攻的方向,蘇軍不僅沒有自取滅亡,而且成功翻越大興安嶺活靈活現出現在東北平原。

戰事進展至此,關東軍已無險可守,只得按“預案”且戰且退進入東北腹地。陸上深入突進的同時,蘇聯空軍也開始大展神威,一邊為翻山越嶺的t-34坦克和裝甲部隊運載補充燃料,一邊用運輸機搭載作戰部隊空降到大小機場和城市中心,短短几天,東北各重要城市陸續被蘇軍佔領。

遠東戰役,日本關東軍發揮失常?老辣的蘇聯元帥一招擊中對手命門

被擊中了“命門”,日軍一潰千里,開始向中朝邊境方向潰逃。8月18日,關東軍末任司令山田乙三大將下令日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至此,遠東戰役實際上已結束。接下來,蘇軍懷著急切的心情趕去“收復”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