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觀眾迴歸賽場

熟悉職業體育的球迷,對“看臺文化”都不陌生。比如,英超曼聯隊的主場老特拉福德球場,北看臺被命名為“弗格森爵士看臺”——這是對曼聯傳奇教頭弗格森的特殊褒獎,也是俱樂部忠實擁躉的聚集之處。在曼聯球迷的心目中,這塊看臺是凝聚,是號召,還是一份傳承。

在國內賽場,“看臺文化”也漸漸有了模樣。上週末,足協盃決賽第一回合在濟南進行,山東魯能隊迎戰上海申花隊。濟南奧體中心裡,“最美南看臺”“北看臺青年”的橫幅下聚集著眾多身穿橙色球衣的主隊球迷,遠道而來的上海申花隊球迷則坐滿了西側的3個看臺,在橙色的海洋中渲染出一片深藍。這樣的看臺景象在中超賽場已不鮮見,傳遞出本土賽事的生命力,也促使人們思考:本土賽事如何成長、怎樣發力,才能更好地為中國體育發展賦能?

為什麼要格外重視本土賽事的發展?世界範圍內,擁有優質本土賽事,都是體育強國的重要標誌。本土賽事不僅是一個國家體育產業的引導性品牌,也是一個國家體育文化的重要承載平臺。 一般而言,體育產業可以分為裝備製造、大眾運動和競賽表演3個板塊。不難看出,本土賽事正是這三者的交集,本土賽事的規模和質量,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國家體育發展的高度和後勁。

中超、CBA(中國男籃職業聯賽),乃至乒乓球、網球、圍棋等由專業選手參加的本土賽事,廣義上都可以被視為觀賞類的公共文化產品。同時,近年來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路跑賽事等,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是跑友群體而非專業選手。無論是觀賞類還是參與類的本土賽事,都需要站在受眾的角度、重視受眾的感受,去夯實發展的基礎和動力。

向社會開放、吸引各方力量加入,以市場化、職業化、國際化的思路去推動本土賽事成長。用這樣的標尺來衡量,本土賽事在發展的理念、模式、人才等諸多方面,都還存在亟待補強的短板,仍有一些發展瓶頸需要政策面的細化、參與者的共識、執行力的提升去破解。

有這樣的說法,不少國際知名的職業體育俱樂部,他們最龐大的球迷群體都在中國。一方面,這說明大眾對高水平賽事有著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這也是擺在本土賽事面前的機遇和挑戰。中國體育的養分,總歸要靠本土賽事來提供。講好中國體育故事,本土賽事不能缺席,也大有可為。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08日 12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