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高中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答案解析

2019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統考

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文學的文體常識。駢文是魏晉以來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儷文。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被稱為駢體。A項,《遊褒禪山記》是一篇記述與議論相結合的散文,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後,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遊記;B項,《始得西山宴遊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為《永州八記》的第一篇。此文記敘了作者發現和宴遊西山的經過,描寫了西山的怪特,抒發了對懷才不遇憤懣和現實醜惡的無奈之情;C項,《論積貯疏》選自《漢書·食貨志》,為賈誼呈給漢文帝劉恆的奏章。奏疏中,賈誼針對西漢初年在經濟上所面臨的嚴重危機,提出了要重視農業生產,以增加積貯的重要建議。題目中的“疏”,指分條陳述,作為一種文體,它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條陳自己對某事的意見的一種文件,也稱“奏疏”或“奏議”;D項,《與朱元思書》是駢文中的寫景名篇。該篇是吳均給朋友朱元思述說旅途中所見所聞所感的一封信的節選,題目雖為“書”,內容卻突破了一般書信的格式,既用人的感受反襯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故本題選擇D項。

2.【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於成語的掌握。A項,勾心鬥角,出自杜牧的《阿房宮賦》(原作中為“鉤心鬥角”),原指宮室建築結構的交錯和精巧。後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鬥;B項,鸞,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鳳,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飛鸞走鳳,意為“疾走著的鸞,飛舞著的鳳”,形容建築物雕樑畫棟,富麗堂皇;C項,美輪美奐(輪,高大;奐,眾多),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佈置等美好漂亮;D項,築室道謀,意思是說蓋房子的時候隨便向過路的人請教,那是肯定蓋不好的。後用以比喻無主見,盲目地徵詢意見,人多言雜,辦不成事。該成語並不用於形容建築。故本題選擇D項。

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於課標內容的理解與把握。關於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提出了以下6條內容:1.發揮語文課程的獨特功能,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全面發展;2.充分理解學習任務群的特點,處理好學習任務群之間的關係;3.創設綜合性學習情境,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4.整體把握必修和選修課程,加強課程之間的銜接和統整;5.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與學習方式的轉變;6.提高課程開發與設計的能力,實現教師與課程同步發展。本題主要針對第2條內容展開。

A項,對應課標“教學中應統籌考慮各個學習任務群的特點,要明確不同學習任務群的定位和功能”;B項,課標中明確提到“教師可根據學習任務群的特點、學生的學習程度,結合自身的專業優勢、教學風格,有規劃、創造性地實施教學”,可見教師在教學學習任務群時,有較大的實施空間和相對靈活的處理方式。但選項中“重組或創造新的學習任務群”這一說法脫離了課標要求,也不切合教學實際。C項,每個任務群都有各自的學習目標與內容,彼此之間又滲透融合、銜接延伸。課標中內容。D項對應課標“要關注共同任務群在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課程中學習重點、呈現方式和深度廣度的差異”故本題選擇B項。

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常識的掌握。解題的關鍵在於抓住題幹中的關鍵詞“京味兒”與“劇本”,從選項中選取一部同為描寫北京生活的戲劇作品。A項,《動物兇猛》為王朔創作的小說,小說故事以“文革”為背景,描寫了北京市一個部隊大院中一群少年人的成長過程。後被改編為電影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作品體裁與題幹要求不符,故排除;B項,《呼蘭河傳》,是東北作家蕭紅創作的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被茅盾稱為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視式藝術手法,以情感的起伏為脈絡,為“生於斯、長於斯的呼蘭河畔的鄉鎮作傳,為這個鄉鎮的風土人情,為各種各樣人的生與死、歡樂與悲哀作傳”。該作品體裁為小說,且故事圍繞東北小城的生活展開,與題幹要求不符,故排除;C項,《窩頭會館》創作於2012年,是北京人藝為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獻禮的一部話劇。劇中通過窩頭會館中幾戶小老百姓的悲與歡、離與合、希望與絕望,展現了老北平各色人等的生活歷程。該劇用北京語音、北京方言本色出演北京人、北京事、北京的歷史及這座古老城市的變遷,具備“京味話劇”的特徵,符合題幹要求,當選;D項,《日出》是近代劇作家曹禺創作的戲劇。作品以交際花陳白露為中心人物,描寫了20世紀30年代初期受到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恐慌影響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裡,代表腐朽勢力的上層社會在黑暗中“損不足以奉有餘”的種種活動,和下層社會的悲慘生活。該劇集中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強烈的愛憎和迫切期待東方紅日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該劇是以抗戰前的天津社會為背景,並非展現北京的人與事,故不符合題幹要求,排除。故本題選擇C項。

5.【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的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解題時從“步行街”“商店”這一線索入手,依據題幹要求選出“不合適的”一副對聯即可。A項中“素以為絢花遜色,馨而且暖長生香”形容人的容貌,適用於化妝品店,不適用於水果店。B項適用於茶葉店。“竹無俗韻,茗有奇香。”人們常說竹解心虛,茶性清淡。竹被視為剛直謙恭的君子。同樣詩人們也說“茶有君子性”,茶總是和精行儉德之人相類比。正因如此,茶竹結緣。C項,由對聯中的“奇花異草”和“雅菊幽蘭”可知,此對聯適用於花店。D項,“琳琅滿架”可知書品錦繡、繁多。適用於書店。故本題選擇A項。

6.【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古詩中描寫手法的掌握。“化靜為動”是把靜物顯示出動態的一種表現手法。A項,“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出自王維的《山居秋暝》,其中月照松林是靜態,清泉流溢是動態。動靜結合,相得益彰;B項,“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出自杜牧的《秋夕》,其中上句寫靜,下句著意寫動,動靜結合,描繪出一幅深宮生活的圖景;C項,“夕陽勸客登樓去,山色將秋繞郭來”出自黃景仁的《都門秋思》(其三),“美好的夕陽景象勸誘旅客登樓去觀賞;山色蕭條,悄悄地把一片秋意繞著城郭送過來。”詩中將夕陽、山色人格化,運用化靜為動的表現技巧賦予尋常的夕陽秋景以新的情態,產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效果;D項,“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出自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該句通過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體細節描繪,生動寫出了從事農業勞動的體驗。詩句未運用化靜為動的手法,排除。故本題選擇C項。

7.【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學常識的掌握。A項,《葡萄月令》是汪曾祺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從一月“葡萄藤”的冬眠開始,一直寫到十二月份再次“冬眠”,展現給讀者葡萄園中一年的勞動情景。該作品為抒情散文,不符合題幹要求,排除;B項,《荷花澱》選自《白洋淀紀事》,是孫犁的代表作之一,被稱為“詩體小說”。作品融小說、散文、詩歌為一體,具有散文詩式的獨特小說風格,全文景物描寫清新自如,意境優美,富有詩情畫意,語言樸素無華,清麗暢達。符合題幹要求,當選;C項,《華威先生》是現代作家張天翼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作品刻畫了一個浮誇、傲慢、權慾薰心,“包辦抗日”的國民黨官僚形象,其最大藝術特點是諷刺手法的運用。作品無關“抒情性”,排除;D項,《裝在套子裡的人》是俄國作家契訶夫創作的短篇小說。在《裝在套子裡的人》中,契訶夫塑造了一個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想做一個純粹的現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別里科夫,其主要採用了幽默這一藝術手法來嘲諷醜惡的社會現實。作品創作無關“抒情性”,排除。故本題選擇B項。

8.【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學文化常識的掌握。A項,選句出自魯迅的小說《藥》,描寫的是小說結尾兩個家庭在清明節掃墓的情景。通過對枯草、寒風的描寫,顯示出環境的寂靜,渲染了兩位老人上墳時的悲涼氣氛。內容涉及傳統節日——清明節,但不符合題幹要求,故排除;B項,選文出自沈從文的《邊城》,描寫了湘西的端午節慶場面。內容涉及傳統節日——端午節,但不符合題幹要求,故排除;C項,選文出自魯迅的《社戲》,社戲是舊時紹興春秋兩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戲,源於該地農村春秋兩季祭祀社神(土地神)的習俗,用以酬福。社戲一般演3天多到10天或10幾天。鄉村還流行請親友看社戲的習俗,屆時,各戶殺宰豬羊,製備酒餚,款待賓客。此類祭祀社神的民俗活動在浙江、湖北、貴州等地均有,但不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故當選;D項,出自曹雪芹的《紅樓夢》,描寫了兩府換門神、換符、貼對聯,各家忙年事的熱鬧場面。內容涉及傳統節日——春節,但不符合題幹要求,故排除。故本題選擇C項。

9.【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虛詞知識的掌握。A項,“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離騷》,此處的“其”為助詞,其調整音節的作用。B項,“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該句出自韓愈的《師說》,此處的“其”為語氣副詞,起加強揣測語氣的作用;C項,“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出自《觸龍說趙太后》,此處的“其”為代詞,表近指,所指代的是趙太后對他兒子長安君疼愛這件事;D項,“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出自莊子的《逍遙遊》,此處的“其”為連詞,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是……還是……”故本題選擇D項。

10.【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的教學實施能力。A項,舉辦“英雄在我心中”的主題故事會,意在引導學生感受作品中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的藝術形象,屬於人物形象鑑賞類活動,符合題幹要求,當選;B項,教師要求學生閱讀闡發《紅巖》主題的評論文章,並撰寫文獻綜述的活動,著意於引導學生分析評論文章中論證的邏輯性和深刻性,並體會革命理論著作嚴密邏輯和崇高精神有機結合的特點,提高理性思維水平。該活動的設計目標不在於“人物鑑賞”,故排除;C項,“參與跨學科的學習互動,並研討有關《紅巖》的歷史問題”,此類活動可以加深學生對作品革命背景和人物思想的深刻理解,提高學生口頭交流、現場記錄、文稿整理、理論論證的能力和水平。活動設計目標不在於“人物鑑賞”,故排除;D項,“參觀渣滓洞,獲取背景資料並撰寫學習體會和感想”,該活動側重於引導學生通過對作品有關背景的深入瞭解,來加深對革命活動背景和英雄人物思想境界的深刻理解。活動設計目標不在於“人物鑑賞”,故排除。故本題選擇A項。

1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把握。A項,調查結果主要呈現了對課堂提問的重視程度、投入精力等課堂教學現狀,調查角度與結果尚不夠豐富與全面,不足以揭示其成因。該項表述錯誤,排除;B項,表格“對問題設計的重視程度”一欄的數據顯示,有94.42%的教師表示重視問題設計。可見多數教師認為課堂提問非常重要。表述符合題幹要求,當選;C項,表格數據顯示,絕大多數教師“用於設計問題的時間佔備課總時間的比例過少”,其揭示的是教師對課堂問題設計投入精力過少的現狀,並沒有提及總備課過少。此外,教師沒有仔細推敲提問的語言的原因,在調查結果中並未提及,不能臆斷為備課時間太少。選項不僅混淆了“總備課時間”與“問題設計的時間”,還強加了因果關係,表述有誤,排除;D項,首先,調查結果顯示,94.26%的教師對教材十分熟悉。其次,綜合其他數據進行分析,也不能明確得出“少數教師用於設計問題的時間過少”就是因為對教材不熟悉。因此該項分析不能成立。分析有誤,排除。故本題選擇B項。

1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寫作教學的把握。A項,根據材料對“陳述性知識”與“策略性知識”的闡釋可知,“如何運用方法修改文稿的知識”更側重於寫作的具體方法,應屬於“策略性知識”。分析有誤,排除;B項,“本體功能和現實價值”關係的是寫作的特點,應屬於“陳述性知識”範疇。分析有誤,排除;C項,材料中引用了葉聖陶先生所說的“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結合作者的引用意圖,可知,寫作教學應該側重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分析正確,當選;D項,曲解原文。材料明確提出,寫作教學應該從側重“寫作知識”的講解,轉向側重“寫作策略”的指導,意在比較中說明寫作教學重心的轉移,強調“寫作策略”指導的重要性,並沒有提到要避免講解陳述性知識。此外,結合對寫作教學的理解可知,必要的陳述性知識能夠加深學生對寫作的認識,為寫作實踐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持,不應一概避免或丟棄。分析有誤,排除。故本題選擇C項。

1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教學測試目標的理解與把握。A項,真實、富有意義的語文實踐活動情境是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發展和表現的載體。該試題測試藉助教材文本、作者意見、美術畫像,引導學生運用不同閱讀方法探究作品,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考查了學生的閱讀素養。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幹要求,排除;B項,學生解答該測試題目時的主要依據是對文本內容、人物形象,以及作者創作意見的理解,無需藉助造型、肌理、色彩、空間等美術知識。因此,該活動旨在考查學生“閱讀與鑑賞”“梳理與探究”等方面的閱讀素養,而非圖像識讀、美術表現等藝術素養。分析有誤,符合題幹要求,當選;C項,該測試選取了作者信件、人物畫像作為測試材料,材料的選擇與組合角度多樣,視野開闊,旨在考查學生對典型人物的理解能力,能夠為學生的思考與拓展留有足夠的機會和空間。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幹要求,排除;D項,典型任務是指為評價學生語文素養水平而選取的具有代表性價值的語文實踐活動。試題中,“選取最接近阿Q的畫像”這一語文實踐活動可以看作是這類典型任務,學生通過典型內容的學習,體會典型的思維過程與方法,體驗典型的思想情感,呈現典型的學習成果。藉助該測試題目,可以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題幹要求選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故本題選擇B項。

1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教學論文的理解與分析。A項,語感是在積累較為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言語活動經驗中自覺形成的,若任其自然,潛移默化中語感也會提高,不必一定依靠系統的語理。原材料說的是“要提高語感的品質,必須有一定的語理來調整”,選項混淆了“語感的形成”與“語感品質的提高”。分析錯誤,排除;B項,材料明確提到“只有知道漢語普通話詞彙來源於文言和方言俗語,才會明白……”,可見語感的語體差異主要受文言與方言的影響,選項只提到了方言,表述片面,故排除;C項,語理是對語言現象的理性認識,引導學生從語言現象中提煉概括語理,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述正確,當選;D項,不論是積累、梳理還是探究,都注重發展語感,增強對語言規律的認識,不追求知識點全面與系統,教師切忌生硬灌輸一些語言學條文。但語理的學習,不能完全依靠學生自主學習,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有必要參與其中,進行適當的鼓勵與引導,給予學生一定的方法點撥。分析錯誤,排除。題幹要求選出正確的一項,故本題選擇C項。

15.【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閱讀教學中的教學反思。A項,該教師採用較為簡單的“整體感知——分析探究——拓展運用”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在閱讀與交流中加深對文本內容的認識,深化對咬文嚼字精神的理解。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又突出了學生主體,有利於培養學生能力。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幹要求,故排除;B項,課堂問題生成後,該教師應當給學生足夠的思考與闡釋空間,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漸發現本文脈絡清晰、論證縝密、選材獨具特色等特點。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幹要求,故排除;C項,結合個人經驗拓展閱讀,能夠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與情感體驗,從而深入文本的理解,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幹要求,故排除;D項,教師的進一步追問,能夠引導學生理解本文“通過具體事例引出要論述的觀點”的論證邏輯,且能夠深入探究本文論證精密嚴謹、事例充分典型、分析絲絲入扣的特點。故本題選擇D項。

二、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6題20分,第17題8分,第18題12分,共40分)

16.【參考答案】

(1)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在案例中,教師先給學生解釋化用的概念,示範講解其妙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思考、交流,促進了學生語言、思維、文化及審美能力的發展。

②《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指出,應發展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閱讀。案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集體研討、交流發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理解鄉愁的豐富內涵奠定了基礎。

(2)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案例中,教師先講解“化用”的概念,再示範講解其妙處,起到了很好的引導示範作用,教師對鑑賞步驟提示明確,學生對要完成的任務非常明確。

②轉變學習方式,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案例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並且加強詩文的誦讀,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學生能夠深刻理解詩歌中蘊含的情感,而且能夠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了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17.【參考答案】

錯別字:“滿堂採”改為“滿堂彩”;“調察”改為“調查”,“貼子”改為“帖子”

病句:“但你可能因為善舉而被訛詐,面臨被家屬、官司賠款糾纏。”改為“但你可能因為善舉而被訛詐,面臨被家屬、官司賠款糾纏的困境。”

18.【參考答案】

優點:

①觀點明確。本文圍繞著“扶不扶”這一社會話題,從道德和社會保障機制等方面闡述,觀點明確,立意深刻。

②論證結構清晰、論證方法多樣。全文先提出“扶不扶”這一話題,接著列舉了“彭宇案”“奔馳大叔”等故事來論證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最後提出解決措施。論證結構明確、層次清晰。

三、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9題20分,第20題20分,第21題25分,共65分)

閱讀文本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第19-21題。

19.【參考答案】

(1)教學目標:

①掌握詩歌中重點實詞虛詞,掌握七言古詩的一般特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掌握作者李白的生平信息和文章的創作背景。

②通過反覆朗讀,把握詩的內容和形式,整體感悟詩歌的壯麗奇特的意境;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掌握李白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的基本特點,即豐富的想象和極度誇張。

③體會李白對光明、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以及蔑視權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體味李白詩歌的積極浪漫主義風格;激發對古代詩歌的熱愛之情。

(2)確立依據:

①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目標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展開,因此我確立了三維教學目標。

②依據新課標(2017版)要求:要了解詩歌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瞭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要根據詩歌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豐富傳統文化積累,汲取思想、感情和藝術的營養,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由此我確立了以上的三維教學目標。

③單元介紹對教學作出了一定的指導:學習本單元,要反覆朗誦,置身詩境,藉助想象和聯想,將作者描繪的意象再現到自己的腦海中,閱讀作品時,還要根據作品中的意象自身的特點和組合方式,以及情與景的關係,體會獨特的意境。因此我設立了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

④本文的內容特點:此詩以記夢為由,詩人運用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膽誇張的手法,組成一幅亦虛亦實、亦幻亦真的夢遊圖,抒寫了對光明、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表現了蔑視權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詩構思精密,意境雄偉,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因此我確立了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⑤學生的學習水平:高二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詩歌鑑賞能力,有一定詩歌文言文積累,但受生活經驗限制,對文中所要表達的對自由的嚮往,對權貴的蔑視等情感並不能很好地理解,也不能夠在情感上完全樹立此意識,因此我設立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20.【參考答案】

教學目標:體會李白對光明、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以及蔑視權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體味李白積極浪漫主義風格;激發對古代詩歌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朗讀全詩,結合註釋和工具書,自行疏通文意,教師重點講解學生難懂詩句,掃清閱讀障礙。思考:文章的結構

明確:全詩分為三節:入夢原由、夢遊仙境、抒情表態。

二、深入研讀

1.齊讀第一節,思考:既然題為“夢遊天姥”,為何開篇要“談瀛洲”?

明確:“煙濤微茫”的瀛洲與“雲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遊天姥的念頭。

追問:除了瀛洲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還提到了五嶽、赤城和天台,從而襯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進一步勾起了作者神遊天姥的強烈願望。

2.學生齊讀第二節,同桌間討論: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指出本段共描繪了幾幅圖景,並用詞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明確:

①月夜渡湖:詩人一入夢幻,一夜之間飛過鏡湖,在湖光月色的照耀下又飛到剡溪,降落在謝靈運當年曾經歇宿過的地方;景色寂靜清幽

②山之日景:詩人穿上了謝靈運當年穿的木屐,登上了青雲梯,直向高聳入雲的山徑攀登;景色壯美奇絕。

③山之夜景:千巖萬轉,夜幕降臨了,從山谷傳來的熊的咆叫聲,龍的吟嘯聲。巨大的聲響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巒都在發抖。此時,天氣也急劇地變化,眼前呈現一個光怪陸離的神奇世界;景色離奇險怪。

④仙人登場:閃電劃過天際,驚雷震響長空,山巒崩塌,大地動搖。仙境的石門轟然一聲從中間打開,雲中的神仙們披著彩霞作為美麗的衣裳,架著長風紛紛趕來,參加盛大的宴會;場景壯麗輝煌。

再次追問:詩人描繪一個什麼樣的夢境?詩人的心情如何?

明確: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個離奇變換,五彩繽紛的夢境。特別是仙人登場的畫面。此時詩人心神完全解放,自由、盛大、熱烈的場面,像是在迎接詩人的到來。

3.大聲朗讀第三節,思考: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夢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對現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作者感嘆了些什麼呢?

明確:此詩所描寫的夢遊,也許並非完全虛託,但無論是否虛託,夢遊就更適合於超脫現實,更便於發揮其想象和誇張的才能。反映詩人傲視權貴、渴望自由的精神。寫神仙世界的美麗,反襯出現實世界的醜惡,表明對現實、對權貴的憎惡。寫幻想是為“不事權貴”的立場服務。流露出了人生如夢幻,行樂須及時的消極避世思想。

4.再次朗讀全詩,結合詩歌的創作背景,鑑賞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分語文小組進行討論,教師巡視點評,各組推選代表回答。

共同明確:詩人的思想是曲折複雜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積極的,富有反抗精神的。表達了詩人寧願寄情山水,也決不向權貴屈服,也決不取悅於世而苟且偷生,充分顯示了詩人的反抗精神和豪邁氣概。

三、拓展延伸

大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並討論:作者為什麼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體現了詩歌怎樣的藝術風格?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明確:構思上最突出的特點是想象奇特,作者以豐富的想象藉助夢遊的形式來展示一個個奇景,使本文具有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大量的運用了襯托、比喻、誇張、對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靈活現,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實的醜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嚮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21.【參考答案】

活動名稱:穿越時空,讀懂李白。

活動形式:按語文小組分組,探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反映了作者什麼樣的性格,是否本詩的題眼。

活動過程: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構思精密,意境雄偉,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感慨深沉激烈,那麼請同學們按照語文小組,四人一組,思考並討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體現了作者什麼的性格,詩評家認為這是本詩的詩眼,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是如何理解的。在學生討論時,教師進行巡視指導,10分鐘後,各組選派代表進行發言,組員可以進行補充,小組間可以互相進行提問、辯論,教師進行反饋點評。

師生共同明確:雖然詩人在詩中的思想是曲折複雜的,但是詩歌的前後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後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詩歌中的情感主要方面是積極的,富有反抗精神的。而這句話更是凝聚了詩中的思想精華,這鏗鏘有力的十六個字,是詩人思想和個性的體現,表達了詩人寧願寄情山水,也決不向權貴屈服,也決不取悅於世而苟且偷生的性格,充分顯示了詩人的反抗精神和豪邁氣概。因此可以說這句話是詩歌的題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