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耗費巨資派他出國留學,學成後卻不願回國,還為敵國設計武器

政府的腐敗會給一個國家的歷史帶來不可修復的災難,缺乏高瞻遠矚的目光會使一個國家停滯不前,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停滯不前等同於倒退,清朝就是一個極具典型的時代。閉關鎖國的政策致使中國這一文明古國裹足不前,逐漸落後,到了清朝末期國力衰微,任由其它國家欺負,清政府毫無還手之力。

國家耗費巨資派他出國留學,學成後卻不願回國,還為敵國設計武器

在被西方列強的壓迫和欺凌中,有識之士感覺到再閉塞視聽,我們就要走上了亡國的道路,於是李鴻章、曾國藩等大臣站出來帶領士、工、商階層在全國轟轟烈烈地展開“洋務運動”,高聲宣揚“師夷長技以制夷”。在近代時期,我國出現了一大批留學生,選擇去外國學習先進的技能,國家也不惜耗費巨資培養了一批優異的人才。

大家的初衷是好的,“盡己所能,將國家從水火之中帶出來。”那麼,所有人學成之後都回到了祖國嗎?當然不是,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這些耗費巨資留學的青年,有一部分在學成之後卻不願回到祖國,甚至還為敵國設計武器,阻礙自己國家的發展。

國家耗費巨資派他出國留學,學成後卻不願回國,還為敵國設計武器

清朝留洋兒童

學成後心系祖國,放棄國外更好的待遇,更優質的發展環境的傑出人物不勝枚舉,諸如: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曾在英國劍橋、牛頓等八所名校講授《中國地質學》,在當時英國的學術地位極高的李四光;我國的“數學之王”,世界上的“東方第一幾何學家”,數學界一顆璀璨的明星蘇步青;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為美國早期火箭研究做出很大貢獻,並被美國高官評價“無論在哪裡都抵的五個師的兵力”的錢學森;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26歲獲得博士學位的原子彈、核武器研究者鄧稼先;1945年獲美國普渡大學學士學位,1947年獲辛辛那提大學碩士學位,1949年獲辛辛那提大學博士學位,拋棄眾多橄欖枝毅然決然選擇回國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力量的梁思禮……

國家耗費巨資派他出國留學,學成後卻不願回國,還為敵國設計武器

然而,也有一些人沒能抵擋得住誘惑,選擇了留在國外發展,不僅如此,還為敵國設計武器,影響祖國發展進程。比如當年與梁思禮同窗 的好友林樺,在梁思禮決然回國為祖國貢獻自己的時候,林樺選擇留在美國享受豐厚的薪資。梁思禮在艱辛刻苦的條件下為我國導彈研究殫精竭力的時候,林樺在享受高達百萬的年薪,日子過得富裕又舒適。但是在梁老的心中,他的日子一點也不苦,反而很“酷”,因為能為祖國的發展奉獻綿薄之力,自己的價值能得以實現,自己的靈魂得到了洗禮和昇華,物質貧乏在精神的飽滿面前不值一提。

國家耗費巨資派他出國留學,學成後卻不願回國,還為敵國設計武器

梁思禮與妻子

盧鶴紱、盧鶴紳兄弟倆,選擇了相似但又截然相反的路。他們都是上世紀初在美國出生的,小時候和父母一起回到中國,隨後去美國學習航空工程。那時,他們還年輕,也有偉大的夢想,想為祖國的建設盡一份力量。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經歷了越來越多的事情以後,盧鶴紳的思想發生了轉變。

國家耗費巨資派他出國留學,學成後卻不願回國,還為敵國設計武器

他們二人都致力於科學研究,哥哥盧鶴紱學成之後選擇回國,在自己選擇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不可逆方程”就是他提出來的,在物理界有非常高的地位。而弟弟盧鶴紳完成學業後,卻選擇留在美國發展,忘了自己的初心,雖然他研究出有非常優秀的戰鬥能力的戰鬥機——F-14戰鬥機,大大提升了美國的國力,相對而言,卻也抑制了祖國的軍事發展。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實行封鎖政策,換而言之,他所設計的高新武器,是對準自己的國家的。在最為艱難的時刻,國家還不惜耗費巨資送他去留學,他卻反過來幫助敵國設計武器,可謂悲哀。

國家耗費巨資派他出國留學,學成後卻不願回國,還為敵國設計武器

梁思禮、盧鶴紱、錢學森、鄧稼先等人和所有的中國"馴火人"一樣,站在歷史耀眼處的暗面。近處,找不到他們的名字,設計圖紙上沒有,顯眼的錦旗上沒有,他們是戈壁灘上被漫天風沙遮蔽著的群像背影,他們的名字被封印在打著"絕密"標籤的文件袋裡。遠處,他們的名字,被一筆一筆刻在歷史座標上,他們的名字在祖國的藍天下隨著五星紅旗一起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