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三年內廣泛落地 區塊鏈激發製造業深度變革

■ 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區塊鏈正在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有望成為全球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策源地,推動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變遷。

三年內區塊鏈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未來三年將是傳統行業與區塊鏈緊密融合的關鍵時期,會湧現出新型商業模式和監管服務模式。這為實體產業換道超車提供了機遇,數字資產會成為企業重要資產。

區塊鏈技術有望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底層技術之一。區塊鏈在工業領域有四個應用層次:產品智能化為產品加入更多的價值元素;數字金融對製造業的促進,鏈上數據發生變化;可信數據賦能工業,帶來價值增量;產業協作實現多方系統共建、共治、共享、共用。

區塊鏈受到了國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要求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火幣大學校長、 《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編委會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原所長於佳寧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區塊鏈是技術創新、數字金融、產業應用

三位一體的深度融合。與互聯網相比,區塊鏈不僅僅是技術,也不僅僅是基礎設施,而是技術變革、金融變革、產業變革的綜合體。簡單地說,區塊鏈就是分佈式、去中心化 (多中心化)的賬本。”

“決定區塊鏈未來前景的重要因素是其與實體經濟產業相結合的程度。因為,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只有真正在產業場景落地,才能彰顯其內在價值。”於佳寧強調。

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迎來黃金期

區塊鏈分佈式賬本在數字經濟時代起到的作用是創造了不依賴中介的信用手段,具體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數據互信、價值互通、權益共享。數據互信,可以達成可信協作,目前典型應用是互聯網法院;價值互通,在點對點的支付系統中,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提升,促成了現在經常提到的價值互聯網和自金融的實現;權益共享,當所有的價值都可以被量化並進行權益分配時,可以實現供給側改革,從而達到共創共享。

我國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把區塊鏈作為一項重點前沿技術,明確提出需加強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創新、試驗和應用,搶佔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權。

於佳寧表示,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以及金融創新三個層面同時發力,使得區塊鏈落地極快。可以預期,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將迎來黃金期。

區塊鏈並非無懈可擊

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主戰場是實體經濟產業領域,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也將集中體現為落地產業場景後帶來的價值增量。“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必須通過與產業深度結合,推動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幫助實體產業創造出新的價值增量。”於佳寧表示。

當前,全球經濟從後工業時代向數字經濟時代轉變,依靠傳統工業和流量時代的互聯網遇到了瓶頸,信息互聯網開始向價值互聯網轉移,數字經濟趨勢不可逆轉,而區塊鏈正好是數字經濟的核心基礎。

據瞭解,區塊鏈產業圈分為 “礦圈” “鏈圈”和“幣圈”。“礦圈”主要面向挖礦群體,包括礦工、礦機、礦場和礦池;“鏈圈”主要面向技術派,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一些應用場景,包括加密貨幣、公鏈、側鏈、跨鏈、垂直公鏈、應用鏈等;“幣圈”主要面向投資數字貨幣的群體,包括媒體、交易所、錢包、工具、量化交易和加密貨幣基金。

“礦圈” “鏈圈”和 “幣圈”三個圈層面向的用戶群體不同,關注點也不同。但隨著行業發展,慢慢會逐步融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區塊鏈技術持續創新,區塊鏈產業初步形成,開始在供應鏈金融、徵信、產品溯源、版權交易、數字身份、電子證據等領域快速應用,有望推動我國經濟體系實現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效率變革,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作出重要貢獻。

“當前,我國的區塊鏈技術與實體融合的熱情達到了歷史最高點,更多的行業領軍企業開始佈局、探索區塊鏈技術與自身企業實際情況的結合,這是真正區塊鏈技術和創新應用爆發的階段。”瑞策科技CEO楊慧表示。

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相融合,重構整個產業鏈、生態鏈和價值鏈的一個重要前提還在於核心技術的佔有以及規則的話語權。因為,誰擁有核心技術,誰掌握了規則的話語權,誰就能在整個生態鏈和價值鏈分配上獲得最大的利益。但是,我國區塊鏈產業的發展總體還處於起步階段,對區塊鏈的認識還是初步和階段性的,仍然面臨科研資金投入不足、產學研聯動不夠等問題,也遠遠沒有形成強大的技術壁壘。

《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 (以下簡稱《白皮書》)指出,儘管區塊鏈技術的正向價值逐步顯現,但是產業發展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一系列不可忽視的風險。一方面是合規性風險,在區塊鏈發展的早期階段,由於其本身具有傳遞價值的屬性,因此引來了一些不是專注於技術應用,而是熱衷於通過ICO(首次代幣發行)進行非法集資、傳銷甚至是欺詐行為;另一方面是技術層面風險,儘管區塊鏈融密碼學、分佈式存儲等多項技術於一身,但這並不意味著其本身沒有漏洞。

未來三年是機遇窗口期

《白皮書》認為,實現核心技術突破,佔據創新制高點、取得產業新優勢,已成為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互聯網行業紛紛加入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場景應用中。比如,騰訊區塊鏈已經落地供應鏈金融、醫療、數字資產、物流信息、法務存證、公益尋人等多個場景。騰訊基於供應鏈場景下的真實交易數據,通過騰訊區塊鏈技術及運營資源,構建 “騰訊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從根本上改善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助力地方產業轉型升級。

《白皮書》顯示,隨著區塊鏈技術創新發展逐步成熟,產業應用的實際效果愈發顯現,區塊鏈應用已從金融領域延伸到實體領域,電子信息存證、版權管理和交易、產品溯源、數字資產交易、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區塊鏈技術開始與實體經濟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一批產業區塊鏈項目,迎來產業區塊鏈百花齊放的大時代。例如,北京溯安鏈科技有限公司的溯源服務,已經在廣西小紅薯、陽原雜糧、黑龍江富硒大米生產流通供應鏈得到了應用,這不僅滿足了客戶的區塊鏈溯源需求,還提升了產品附加值。

於佳寧預言,儘管目前區塊鏈技術顯然不夠成熟,基礎設施也遠遠稱不上完善,但三年內區塊鏈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也就是說,未來三年將是傳統行業與區塊鏈緊密融合的關鍵時期,會湧現出新型商業模式和監管服務模式。這為實體產業換道超車提供了機遇,數字資產會成為企業重要資產。對於實體經濟而言,這或許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引發實體商業模式深度變革

《白皮書》指出,在全球科技創新處於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前沿領域的發展情況與未來的國際競爭格局密切相關。目前,我國區塊鏈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創業者和資本不斷湧入,企業數量快速增加。但是,傳統產業中的實物流並沒有廣泛轉化為信息流,原因之一是很多實體經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並沒有辦法基於業務的數字化轉型獲得很大的實際收益,反而要承擔信息洩露等一系列風險。所以,不少企業並沒有積極推動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導致實物流向信息流的映射存在不完整、不全面、不繫統的情況。

事實上,利用區塊鏈技術結合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以及在基於新型供應鏈金融模式的推動下,大量交易信息已經開始由線下轉向鏈上,企業的管理系統和機器設備的聯網率開始提升,數字資產成為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體產業的商業模式也將實現前所未有的深度變革。

於佳寧認為,區塊鏈只有賦能實體經濟才能長遠發展,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標準是區塊鏈能夠降低實體經濟運營成本,並提高實體經濟的效率。但以現在的底層實力去改變實體經濟需要投入很大的資金,並不會起到降低經濟成本的效果。

“區塊鏈對於實體經濟的意義體現在四方面,重構信任基礎、商業模式、協作體系與權益形態。”於佳寧強調。

目前,區塊鏈技術開始在實體經濟的很多領域實現落地應用。因為區塊鏈具有分佈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在實體經濟改造中已經開始了廣泛探索並取得初步成效,區塊鏈在實體經濟產業場景中落地模式和邏輯也日益清晰。

《白皮書》認為,區塊鏈應用加快落地,助推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一方面利用區塊鏈技術為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助推傳統產業規範發展。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正在衍生為新業態,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而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區塊鏈技術有望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底層技術之一。於佳寧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區塊鏈在工業領域應用有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產品智能化為產品加入更多的價值元素;第二個層次,數字金融對製造業的促進,鏈上數據發生變化;第三個層次,可信數據賦能工業,帶來價值增量;第四個層次,產業協作實現多方系統共建、共治、共享、共用。

於佳寧認為,未來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一批產業區塊鏈項目,將成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趨勢。可以預見,未來技術創新會迅速增加;相關從業人員、創業公司會越來越多;各行各業都會探索、思考 “區塊鏈+”;我國區塊鏈在全球影響力會迅速提升。

可以說,我國工業傳統的 “串行製造”模式正在通過數字化工廠技術,變成 “並行製造”模式。而工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多方協同生產、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工業資產數字化等多個方面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一個面向未來的分佈式智能生產網絡正在成為現實。

  • 聯繫我們(新聞中心):010-68325610 010-67410611

  • 中國工業新聞網:010-674106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