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发力过程,像一个三节棍,大臂、小臂、球拍,一节一节展开

简单地说,发力的过程像一个三级火箭-大臂、小臂和球拍,或者说大臂、小臂和球拍组成了一个三节棍,一节一节地展开发力,以前听说正手高远球的发力,和反手高远球的发力是一样的,不得其解,仔细琢磨,好像明白了一些。

羽毛球发力过程,像一个三节棍,大臂、小臂、球拍,一节一节展开

正手时,手肘抬起高于肩,有人说要尽可能靠近耳朵,我觉得抬肘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引拍,使球拍基本上指向下方,这样拍头才有足够的挥动距离,产生足够的动量来击球,当大臂以肩膀为支点,完成上举引拍的过程后,基本固定在那里,稳住不动,从而使手肘成为下一个转动支点,通过小臂的挥动(展开),使球拍到达准备击球的位置,储备足够的动量,然后小臂再制动,手腕成为最后一个转动支点,通过小臂内旋或手腕下压,来完成击球。

羽毛球发力过程,像一个三节棍,大臂、小臂、球拍,一节一节展开

再看看反手,同样是手肘抬高,正手时,是手肘内测靠耳,反手时,是外侧,只是不能像正手那样很靠近,和正手一样,当手肘抬高时,导致拍头指向下方,完成引拍,然后和正手的发力过程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大臂稳住不动,小臂以手肘为转动支点向上挥出,到达击球的位置后,制动,最后小臂外旋完成击球。

羽毛球发力过程,像一个三节棍,大臂、小臂、球拍,一节一节展开

其实在比赛中,用反手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比较多,因为理想的反手高球的击球点(背对网时,右肩上方左右),如果步法到位的话,是可以用头顶击球的,因为被动,所以很难抢到高的击球点,这时,就要靠大臂侧伸(而不是理想地向上),尽力使引拍充分,然后靠小臂挥出,再制动,完成击球。

羽毛球发力过程,像一个三节棍,大臂、小臂、球拍,一节一节展开

注意观察过陶菲克的反手,很多时候,大臂是与肩在同一水平上的,所以在实战中,不一定要刻意追求最高的击球点,无论正手还是反手,抢不到高点的话,如果注意到将大臂展开到合适的位置,从而保证充分的引拍,还是可以发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