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比猪肉价高几倍不愁卖,现在“白菜价”却遭人嫌弃,怪谁?

过去比猪肉价高几倍不愁卖,现在“白菜价”却遭人嫌弃,怪谁?

关注花之趣,养花不迷路!

物价是影响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物价上涨老百姓消费不起,生活质量就会随之下降,幸福感自然降低;反之物价下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自然上升;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却违反了这种规律,比如说它,过去比猪肉价高几倍不愁卖,现在“白菜价”却遭人嫌弃,它是谁呢?

过去比猪肉价高几倍不愁卖,现在“白菜价”却遭人嫌弃,怪谁?

不绕弯子了,它就是曾经畅销海内外的冬枣,一开始被人们誉为“枣王”,其甜度是苹果、梨子等水果的十几倍,因为成熟后难以储存,以前听枣农们说,摘下来的冬枣7天吃不完就会烂掉,因此很难在市场上大规模的流通,运到外地价格卖到几十块钱一斤,消费者仍然抢手购买,比起现在猪肉的价格要高好几倍,很多种植冬枣的农民发了大财,几年时间就住上了“小洋楼”。

过去比猪肉价高几倍不愁卖,现在“白菜价”却遭人嫌弃,怪谁?

冬枣最开始起源于山东沾化地区,曾经没人发现它的价值,只有个别农家院里才中几棵,随着市场消费者的认可,沾化地区大力发展冬枣产业,现在基本家家户户所有的田地都种了冬枣,前几年很多农民因为种植冬枣都赚翻了,但是近几年冬枣价格年年下跌,本想消费者会更有购买的欲望,但是现在的“白菜价”冬枣却遭人嫌弃,为何会这样呢?

过去比猪肉价高几倍不愁卖,现在“白菜价”却遭人嫌弃,怪谁?

冬枣火爆的那几年,很多种植户不仅卖冬枣,冬枣的苗木市场也非常火爆,一棵树苗卖到几十块,一亩地能产2000多株冬枣树苗,今年开春育苗,转过年来就能卖掉,其利润一点也不比卖冬枣差,甚至要高过几倍,正是当地农民不懂得保护市场,全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种植冬枣的产区,导致冬枣产量连年激增,市场供过于求价格自然下跌,这是市场规律,但是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拒绝吃冬枣呢?

过去比猪肉价高几倍不愁卖,现在“白菜价”却遭人嫌弃,怪谁?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价格一降再降,很多黑心的种植户为了卖出高价,就用工业甜蜜素来浸泡冬枣,使冬枣更加甘甜自然更容易卖出高价,正是这种违背良心的做法引起了大量的消费者的不满,冬枣安全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当时也有人爆料冬枣种植需要大量使用农药,“药丸”之名不胫而走,因此冬枣价格虽降到了白菜价但是销量却一年不如一年。

过去比猪肉价高几倍不愁卖,现在“白菜价”却遭人嫌弃,怪谁?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问题,而有些种植户不顾他人安危,使用激素和甜蜜素等化工用品损害的冬枣的口碑,也殃及到其它种植冬枣的农民的利益,冬枣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想要改善,就必须严把冬枣安全这一关,只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能更长远的发展,大家觉得冬枣价格降到“白菜价”到底要怪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