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免費的杭州,旅遊消費浙江第一,但人均收入不敵舟山湖州

上一次講到山東旅遊是青島一枝獨秀,發展十分不均衡,其實大多數省份的旅遊產業發展都不是很均衡。而我們這次要講的浙江,卻是鳳毛麟角——全省幾乎沒有旅遊產業薄弱的地區。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根基之一,也是四書五經中的四書之一。中庸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形容一種平衡狀態,不虧欠也不過分,既有著不錯的現在,也有著不錯的未來發展空間。

孔子故里山東在這方面恰恰做得不好,青島功高震主,濟南能力不足與其省會地位不符,這些都有違中庸。反倒是浙江杭州強而不獨,其它地區亦不弱,梯隊保持得非常好。正是憑藉這種合理的產業結構和集體的力量,浙江超過山東,名列31省市旅遊產業第四位。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浙江到底是如何中庸的,在中庸之下又有著哪些值得驕傲的成績和需要提防的隱患。

/

各項旅遊產業細分指數相對均衡

西湖免費的杭州,旅遊消費浙江第一,但人均收入不敵舟山湖州

可以看到浙江各項細分指數相對平均,比較意外的是浙江旅遊住宿指數相對四川、雲南、山東都偏低,這裡面有統計口徑的偏差問題,也有浙江省旅遊住宿形態與其他省份不同的原因。

不僅是浙江,江蘇住宿指數也偏低,而這兩地的民宿產業卻很發達。大量高端民宿基於熟客消費和自有系統運營,並未進入旅遊平臺的預定系統,可能是產生這種矛盾現象的原因。旅行實驗室在明年分析各省旅遊數據時,會考慮到這一點,爭取讓住宿數據統計的覆蓋面更廣泛一些。

好在住宿指數只是參考,並未列入旅遊產業指數的計算當中。

旅遊產業指數是加權計算資源指數和運營指數得出的,最佳狀態是資源和運營水平保持一致。比如雲南有開發過度跡象,山東則是運營不足。雲南、山東、四川三省都是配套冗餘的形態,想必酒店和民宿在這三省的生意不會太好做。

反之,浙江、江蘇的指數形態就好很多,旅遊產業的運營環境更舒服。

西湖免費的杭州,旅遊消費浙江第一,但人均收入不敵舟山湖州

從運營詳細數據看,浙江運營指數排名第5,全部數據沒有最好的也沒有最差的,再一次表現出了“中庸”。

浙江運營指數和雲南非常接近,只差0.06,不過兩省的狀態卻截然不同,雲南運營成效再提升難度很大,而浙江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為什麼?往下看。

/

自然資源欠缺是產業發展短板

西湖免費的杭州,旅遊消費浙江第一,但人均收入不敵舟山湖州

在資源指數上浙江名列第三,前面只有四川和山東兩省,距離山東只差0.72。雲南的旅遊資源指數65.87,正好是31省市的中值。以這樣的資源,運營指數殺到了第4,既是雲南運營能力強大的表現,也表明更進一步的空間有限。

在最新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佈後,浙江新增全國文保單位50處,山東新增35處。如果把這一變動計入旅遊資源指數計算,浙江會超越山東,名列第2。

而云南在第八批國保名單中,有39處入選。全國的平均數據則是24.5處,顯然在旅遊資源的增量這件事上,強者恆強的道理依然存在。

從旅遊資源的分佈上可以看到,浙江世界地質公園只有一處,三處世界遺產中西湖和京杭運河都是文化景觀,只有中國丹霞江郎山一處自然景觀。加上名列前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國保單位數量,顯然浙江是以人文景觀取勝的省份。

這是她的特點,也是她取得當下發展成績的基礎,但這種形態卻不是那麼“中庸”,暴露了資源不夠給力的短板,也是產業發展道路上的隱憂。

西湖免費的杭州,旅遊消費浙江第一,但人均收入不敵舟山湖州

從15年旅遊收入走勢圖上可以看到,浙江2018年在旅遊收入上被山東和四川超越,從原本的全國第三降到了全國第五。

山東的走勢很穩健,四川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走勢比較波折。不過在九寨溝這一四川旅遊招牌2017年8月關閉的不利局面下,四川所受影響很小,展現出很強的韌性。

可以想見,在九寨溝恢復運營之後,四川旅遊收入會進一步拉開與浙江差距,且大概率會超越山東進入三強。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浙江增速突然放緩,且跌出前三的呢?

/

客源發生變化,收入增速下降

西湖免費的杭州,旅遊消費浙江第一,但人均收入不敵舟山湖州

從遊客人次走勢上看,浙江增幅下降的趨勢不如收入明顯,這表示,下降的主要是人均消費的增速。

2018年浙江旅遊人均消費1450.14元,2017年這一數據是1456.72元,不升反降在31省市中應該也是絕無僅有的了。

我們知道人均消費往往與旅遊產業的發展水平有關,發展水平高,遊客可消費的地方多,人均消費數額就會越高。而一年之間,浙江旅遊產業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那麼只能是客源出現了改變。

溫州2017年接待海外遊客139萬人次,實現海外創匯6.9億美元,2018年這組數據變為了56萬人次和2.9億美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網上搜索相關信息沒有結果,旅行實驗室不敢妄下結論。不過這確實影響了浙江省的旅遊收入。

  • 浙江省2018年接待入境過夜遊客456.8萬人次,下降4.2%,旅遊總收入10006億元,增長11.9%。
  • 江蘇省2018年接待入境過夜遊客400.9萬人次,增長8.3%,旅遊總收入13247.3億元,增長13.6%。

通過與江蘇的對比,可以看到客流變化對浙江旅遊收入的影響。從客單價格來說,海外遊客和境內遊客還是有較大差距的。

其實浙江人文景觀發達與自身稟賦有關,也與客流構成有關。海外遊客來中國更多關注的是人文景觀,而且浙江還有很多海外客商,讓他們去爬山涉水可能性更低。

另外在旅遊人次走勢上可以看到雲南已經構成了威脅,按照舊有趨勢發展,雲南2019年旅遊人次將超越浙江甚至四川。雲南近來大力整治旅遊市場,會有利於提升遊客的消費水平,並最終導致旅遊收入的大幅度增長。

浙江應該如何化解這樣的不利局面?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浙江省內部各地區旅遊產業的發展狀況,來尋找解決辦法。

/

湖州崛起成長空間巨大

西湖免費的杭州,旅遊消費浙江第一,但人均收入不敵舟山湖州

首先來看看浙江省各地區旅遊收入與GDP的比值,上表這樣的形態是相當均衡的,再一次展現了浙江中庸的特質。同時也證明了浙江各地旅遊產業發展水平都比較高,對比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得更明顯。

西湖免費的杭州,旅遊消費浙江第一,但人均收入不敵舟山湖州

可以看到兩張表格的地區排序基本上是前後調換,這說明旅遊收入和GDP比值低的地區不是旅遊發展不夠好,而是整體經濟發達,壓低了旅遊收入的比例而已。

從旅遊收入的絕對數值來看,杭州是浙江的絕對老大,這其中免費的西湖功不可沒,如今圍繞西湖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旅遊產業,管理、運營、收益水平在全國皆處於領先水準。

不過杭州在旅遊人均收入這一衡量旅遊產業發展水平的數值上卻只排到了第三。

西湖免費的杭州,旅遊消費浙江第一,但人均收入不敵舟山湖州

舟山人口少、普陀山名頭又足夠響亮,人均收入高很容易理解。湖州是怎麼回事?

湖州這個地方很多人沒有概念,但莫干山、太湖、南潯古鎮大多數人都有印象,這些都是湖州景點或與湖州有關聯。

莫干山是近年來國內旅遊產業的現象級旅遊目的地,休閒遊與遊樂場的結合十分成功,這從以上三個表格的數據也能看出來。

莫干山的擴大版就是廣東旅遊,而廣東旅遊產業不但名列31省市第一,從具體指數上看也是超一流的存在。但是,只有一個莫干山對於浙江來說似乎還是差點意思。

/

只是4A景區的世界自然遺產

綜合以上表格,還能看出有一個地區似乎是浙江旅遊產業發展的窪地,那就是衢州。而浙江省唯一的世界級自然旅遊資源江郎山就在衢州。

江郎山的名頭是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AAAA級旅遊景區。對,沒有少打一個A,江郎山只是4A。一家世界遺產只是4A景區,不能不說是一種尷尬。這種尷尬背後,則是浙江省對於自然旅遊資源不夠那麼重視的現實。

不過在客源發生變化的當下也恰恰是一種機會,如果能夠大力發展江郎山以及周邊地區,把衢州這一個全省旅遊產業的短板補齊,正好與莫干山形成互補,共同吸納省內遊客與國內遊客,應該可以抵消外籍遊客數量下降的損失。

人文和自然均衡發展,更符合中庸之道,也更能保持浙江旅遊產業長遠發展的大趨勢。

西湖免費的杭州,旅遊消費浙江第一,但人均收入不敵舟山湖州

而且如圖表所示,15年來麗水、衢州的旅遊收入的成長性本來就是浙江最好的。

雖然有基礎差、盤子小,增長比較容易的原因,還有近年來交通配套改善、當地人收入提升等客觀因素,但只要保持增速,甚至加大扶持、開發力度,讓增長來得更猛烈一些,浙江旅遊擺脫當前遇到的小小困境不成問題。

旅行實驗室之前發表過安徽旅遊產業分析,不少人在後面留言,稱黃山如果在浙江就好了,會比現在發展的更好。

浙江當然不可能直接去管理黃山,而且浙江江郎山、雁蕩山現在的開發水準也未必比黃山好。如今已到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關鍵時刻,浙江是時候展現真正的實力了。

/

旅遊目的地投票

上期投票出了一件大事,連勝十幾局,從21名殺到第6名雲南城下的新疆輸了。雲南獲得610票,佔比51%,新疆獲得了577票,可以說是雖敗猶榮。

本次投票就由在詩和遠方大決戰中勝出的雲南挑戰山東,鹿死誰手?

決定權,就在你的手中。

你更希望自己去哪個省份旅行? (單選)
0人
0%
雲南:天氣冷了,歡迎來尋找溫暖
0人
0%
山東:不怕天氣冷,最暖是人心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