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孩子的荒唐与不合时宜之成熟,源于“榜样”般的父母

《少年的你》这部作品里反映的一些校园暴力的场景触目惊,也引发了许多朋友的思考,到底是什么,让这群花季的孩子之生活比战场还要残酷。战场之折磨大多停留在肉体,而校园暴力中的孩子受到的折磨,不仅在于肉体,更在于精神。

对于施暴者,是什么让这群还未步入大学、想法还不够成熟的孩子,能够那般理直气壮去肆意拉扯同学的头发,扒掉同学的衣服?这般恶劣的性格,从何而来?不要回避,父母之责任不可推卸。

那么受害者呢?为何如此忍气吞声?为何不勇敢站出来保护自己?家庭贫困、艰难?可能有这方面原因。但是,家庭之贫困和艰难,绝不是让这些孩子选择忍气吞声的决定性原因,穷人家的孩子,也有坚韧的强大之辈。从《少年的你》之被欺凌的陈念来看,陈念之所以选择吞声,大抵与其母亲有关。

少年的你|孩子的荒唐与不合时宜之成熟,源于“榜样”般的父母

1、《少年的你》之施暴者的父母:利己冷漠的父母教出了利己冷漠的“魏莱”

首先,我们来讲讲施暴者的父母。在电影中,施暴者里面有一个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女孩,但她做出来的事情却叫人背后寒意直冒。这个女孩叫魏莱,她家境好,成绩好,长得漂亮,父母关系也不差,为何性格却这般恶劣?来自于父母的价值观。

从电影中,我们知道,陈念并非魏莱欺负的第一个人,电影一开始跳楼的胡晓蝶,大抵就是因她的欺凌而死。当然,警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当警察询问魏莱的父母相关情况的时候,其父母的说辞,让人直摇头。

少年的你|孩子的荒唐与不合时宜之成熟,源于“榜样”般的父母

这般好的家庭,这般端庄的打扮,为何说出来的话,这般不像一个有教养的人会说的话。

魏莱母亲的话,不做复述,概括起来大概是这么个意思:“胡晓蝶跳楼和魏莱一点关系也没有,自家孩子文文静静不会干这种事情,胡晓蝶跳楼,说不定因为她父母有问题,所以才教出这样的孩子来。”胡晓蝶已经死了,无论被如何评价,她都不能复生来反驳别人。但是姑且不说是不是魏莱逼死了胡晓蝶,即便是作为逝者同学的母亲,甚至是一个陌生人,说出这般恶毒的揣测,合适吗?

可见,魏莱欺凌他人,并且一丝悔过之意都没有,她这般恶劣的性格,也并非没有原因。原因从她母亲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利己冷漠的父母,教会了她利己与冷漠。从小生长在这般环境下,哪里知道利己冷漠是错。大概,能够让自己尝到甜头的事情,都是对的,不用考虑他人的感受,自己的利益是放在第一位的。

少年的你|孩子的荒唐与不合时宜之成熟,源于“榜样”般的父母

电影中,魏莱在欺凌了陈念以后,害怕陈念报警,于是跑去求陈念。陈念因为心软,并未表现出要报警的意思,于是魏莱跑上前去要和陈念做朋友,只是她找陈念做朋友的理由成功激怒了陈念,她的原话不做复述,大抵意思是这样的:“我给你钱,并把拍下的视频删掉,你拿了钱,帮你母亲还债,这样我们一笔勾销,对你有好处,对我也有好处,是互相帮助,这样我们就能做朋友啦。”

魏莱这番话表现了校园暴力中施暴者的价值观。施暴者,大抵不懂得尊重,他们的世界里面只有利益交换,人是代表利益的符号。这样冷漠,这样势利,让人叹息。魏莱和他的母亲,可不是太像了吗?

孩子,一出生尚且是一张白纸,给这张白纸染上色的,不就是孩子的家庭成员吗?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校园暴力,首先就要教会孩子何谓尊重,处理好尊重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否者,电影里学不会尊重的孩子欺负别人,电影外怕就是学不会尊重的孩子被人欺负。但是,无论是欺负,还是被欺负,都是叫人痛心的。

少年的你|孩子的荒唐与不合时宜之成熟,源于“榜样”般的父母

2、《少年的你》之被欺凌者的母亲:独自挣扎的母亲与她不愿“求助”的女儿陈念

我们再来看看陈念。陈念为何总是独自处理问题?她有机会寻求警察、老师、母亲等大人的帮助,但是电影中,她在寻求大人帮助时虽有一两次的挣扎般尝试,但是并不卖力,而且很快就放弃寻求大人帮助,为何她会放弃得那般快?从她的母亲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

母女俩的生活不容易,这看得出来。她的母亲可能表面上不大负责,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一个母亲,仅仅只靠自己,能够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如此出淤不染,让她能够静心学习,即便自己要出去躲难,但是她的孩子依旧是个优等生,她在背后之付出,怕是让人泪目。

少年的你|孩子的荒唐与不合时宜之成熟,源于“榜样”般的父母

她母亲,大抵是喜欢独自承受苦难的性格,她想要自己女儿加油读书,于是尽力自己包揽家庭负担。但是看得出,她已经快受不住了,快到极限了,她也因为自己负担过大给女儿带来麻烦而自责不已。我无法说她到底是不是一个负责的母亲,我只能说,她是一个喜欢自己扛起担子的女人。就犹如剧中的陈念一样,独立,而又有些倔强。陈念的身上,有她母亲“独自承受”的影子。

孩子,许多时候,还真是一个家庭之父母的缩影,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势利的父母,孩子多少会势利,独立的父母,孩子也不大喜欢依赖别人。

少年的你|孩子的荒唐与不合时宜之成熟,源于“榜样”般的父母

所以,从《少年的你》这部电影中,我们大抵能够得出,如果我们以后想要保护我们的孩子,不让其成为欺凌者或者被欺凌者,那么,作为家长的朋友,就要身体力行去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榜样。用你的善良、宽容,教会你孩子善良和宽容。同时,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太过独立,偶尔和你的孩子分享一下自己心中的苦恼,你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让你意想不到的成熟与担当。

要知道,在能力不够时,选择当“独行侠”是愚蠢的行为。孩子,也希望为父母分担,而不是独独让父母背着巨大的石头,自己装作不知道。孩子不瞎,看得见“石头”,家长的默默付出,有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孩子心中的压力,甚至还会让孩子成为一个遇事不考虑自己能力,如父母般肆意独自承受的“烈士”。不要这样,就像你不希望孩子独自承受一般,孩子亦不希望你独自承受。

少年的你|孩子的荒唐与不合时宜之成熟,源于“榜样”般的父母

3、父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榜样”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是决定性的。父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榜样,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往往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不要让你的“世故之利己”将孩子教成了“不懂尊重”的“小恶魔”,孩子的世界还未有社会那般错综复杂,不要让还未成熟的孩子,太早接触成人世界里的世故,这不仅不会让孩子学聪明,反而会让孩子只见利,而不知“尊重”为何物。

亦不要让你“独自承受之伟大”,将你的孩子教成了“不必要的烈士”,你不是“天生的演员”,你与孩子的朝夕相处见,你肩上重担让你身心的疲惫呼之欲出,你的孩子不瞎,亦不冷血,他们感受得到。你的独自承受,反而让他们出现了不合时宜的“独立”,“独立”当然是好事,但是在不该“独立”的年纪太过“独立”,往往会导致悲剧。

少年的你|孩子的荒唐与不合时宜之成熟,源于“榜样”般的父母

所以,各位独自承受的伟大家长,偶尔和你的孩子适当谈谈身上的担子,偶尔也让孩子看到你对他的“依赖”,在孩子该“依赖”的时候教会其“依赖”,也是家长的“必做功课”。


图文素材来自电影《少年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