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头疼的家长,不妨尝试“角色扮演法”,会让你有新感受

教育孩子头疼的家长,不妨尝试“角色扮演法”,会让你有新感受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在家长的眼中只有父母与子女的角色关系。这种单一的关系在施教过程中,并不是万能公式,相反会导致家长在很多时候,难于管教孩子。

就拿让孩子做事来说吧,你告诉孩子把客厅的垃圾筒倒掉,说了几遍孩子都当做耳旁风,你肯定会火起。再如你让孩子马上去写作业,提醒了几遍,孩子仍然在那假装没听见,你是不是也很恼火啊。

当我们突然发现,与孩子的沟通成为问题时,内心会产生一种烦躁感,在束手无策时只好采取一些极端手段,如打骂体罚,结果呢?孩子问题照旧不断。面对滚刀肉一般的孩子,看来家长需要改变观念和了,否则,你会始终感觉到面对孩子头疼。

下面,我就给家长们讲讲“角色扮演法”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如果你感兴趣就跟着我的节奏走吧。

教育孩子头疼的家长,不妨尝试“角色扮演法”,会让你有新感受

何为“角色扮演法”?

大家都看过影视剧吧?每一位演员,都在扮演着一种或几种不同角色,有主角,有配角。那么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和孩子其实也都在每天上演着情景剧。只不过,孩子常常是配角,主角都让家长当了。

试想,对于孩子们来说,愿意总当这配角来被动地跑龙套吗?如果我们尝试让孩子当主角,看看会不会调动和激发孩子生活或学习的积极性呢?

比如有位妈妈意识到以往自己和孩子的角色关系出现问题,于是便决定尝试让女儿来当主角,她告诉孩子:“宝贝,明天你来扮演妈妈角色吧,你来安排家里的事情,妈妈来配合你,好不好?”

姑娘一听,特别高兴,就说:“这个办法好,明天我就学学你平时怎么对待我,有你好瞧的。”

结果第二天,妈妈真就有苦难言了,因为女儿把平时妈妈的做法和态度都用上了,一天下来,妈妈方才感觉到,太为难孩子了,自己怎么可以忽略孩子内心的感受呢。

教育孩子头疼的家长,不妨尝试“角色扮演法”,会让你有新感受

“角色扮演法”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1、家庭伦理意义上的父母与子女角色关系。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意识形态里,父母在子女面前有绝对主导权至今仍然大行其道,事实上对孩子看来,父母这种统治型的家庭地位,常常让他们显得特别霸道。

而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在孩子幼儿期、儿童期和少年期三个阶段里,分别有三个反抗期,即幼儿第一反抗期(2-4岁),儿童期第二反抗期(7-9岁),青春期第三反抗期(12-16岁)。家长不妨算一下,在孩子成人之前,如果你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焉能不一波接一波地受到孩子的反抗?

也正是因为角色的单一性,导致家长育儿观念出现问题,并且还意识不到,这才导致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尤其到了小学四五年级以后,家长便感觉管教孩子有心无力了。

教育孩子头疼的家长,不妨尝试“角色扮演法”,会让你有新感受

2、朋友型的角色关系。

对于朋友关系,家长一点都不陌生,你肯定会在生活中有不少朋友。你和朋友之间相处,是不是要讲究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欣赏,礼尚往来啊?

而这种朋友式的关系恰可以应用在与孩子的相处之中,当孩子发现爸爸或妈妈有时就像自己的好朋友一样,有什么心理话都可以和他们讲,而他们也喜欢听,孩子找到这种感觉后,自然就愿意把父母当成是好朋友来对待了。

事实上,只有部分家长能做到与孩子朋友式的关系,但绝大多数做不到,因为他们不具备这种观念,自然也不可能和孩子之间扮演朋友型的角色关系。

教育孩子头疼的家长,不妨尝试“角色扮演法”,会让你有新感受

3、教练型的角色关系。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从开始学走路开始,家长就已经在扮演教练的角色,孩子小时家长内心充满着喜悦感,那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还很足。但是随着活动能力增强,不愿意听招呼时,家长心态就慢变了。

如果家长拥有教练的角色意识,认真去教孩子学习基本生活技能,每一种技能都有目标,有计划,有标准,去耐心施教,肯定你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就会非常有耐心,而你的耐心往往决定着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如此说来,你是否发现教练型的角色最是你缺乏的呢?

教练本身并不容易当,需要备课,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有让孩子愿意受教,才会愿意跟着你学习。但是很多家长真不具备当孩子教练的资格和能力,因为大都不愿意学习。

教育孩子头疼的家长,不妨尝试“角色扮演法”,会让你有新感受

4、玩伴型的角色关系。

若问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父母,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会陪自己玩儿的父母。因为玩儿是孩子的天性,会玩儿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崇拜的,最容易建立信任关系的。

我曾经问过不少家长,你是否会和孩子玩儿?你能否说出多种游戏名称?你是否教过孩子游戏规则?你是否在玩儿中和孩子进行过比赛?很多家长都被问的直摇头,说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家长所不知道的是,游戏规则是孩子建立内心秩序感的最好方式,游戏竞赛是激发孩子上进心的有效形式呢。

父母不会做孩子的玩伴儿,会让孩子感觉爸爸妈妈特别无趣,既然无趣,哪来的共同语言呢?于是孩子慢慢就不理会父母了,心理距离就这样渐渐拉开了,直到进入青春期后,干脆彼此没话说。

教育孩子头疼的家长,不妨尝试“角色扮演法”,会让你有新感受

“角色扮演法”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应用?

1、告知法。

在孩子四岁以前,由于理解能力还相对较弱,告知法并不适合应用。因此,需要靠家长主动来实施角色关系的扮演与协调。

但是到了孩子四周岁以后,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增强,就可以给孩子将上述几种角色关系扮演方法,利用亲子沟通的机会给孩子讲清楚,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角色演示,从而让孩子真正理解,并进入角色的扮演体验。

告知法一般都是实话实说,对于儿童或幼儿还可以用童话语言来表述,孩子就特别喜欢听,也容易进入角色。但是到了小学五六年级,以及中学以后,就不需要刻意强调角色方法了,因为孩子已经能够非常熟悉父母的角色风格变化。

教育孩子头疼的家长,不妨尝试“角色扮演法”,会让你有新感受

2、角色交换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希望别人能换位理解自己,而这恰为角色交换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为此,家长需要在实施角色扮演之前,要告诉孩子下面我们将会实施角色交换了,如你来扮演父母,我来扮演孩子,通过角色交换,让孩子去体验伦理角色、朋友角色、玩伴儿角色和教练角色。

通过角色交换,往往能够让孩子感受家庭民主氛围,从而调动孩子生活的积极性。如孩子在学习中态度消极时,不妨让孩子来扮演老师角色,家长扮演学生角色,当孩子进入角色后,家长只要稍稍做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小动作,孩子就会来管理课堂秩序,从而增强自觉听课学习的意识。

角色交换法,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要保护良好的心态。否则,你会不由自主地回归到传统的单一伦理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之中。几次下来,就会让你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角色交换法最考验家长的素质与修养。

教育孩子头疼的家长,不妨尝试“角色扮演法”,会让你有新感受

3、角色中止法。

在每一种角色扮演法中,家长需要牢牢记住,你所角色会有时效性。如做孩子玩伴角色时,游戏玩耍到了结束时间,就必须要马上告知孩子:“现在我们该结束游戏了。请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我们要去写作业学习了,妈妈将会做你的学习教练,要做好角色转换哟。”

可以说,角色中止法,是让孩子从惯性角色中及时停止的最有效方法。在现实家庭生活中,很多家长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当孩子正处在玩兴浓的时候,突然就要求结束,并催促孩子马上去写作业,或者上课睡觉等,孩子肯定心里特别不高兴,马上就闹起了情绪。

角色中止法,对于家长自身要求也很高,不仅要会灵活应用,还得掌握好心态与结管理。如果你总是对孩子要求很高,对自己要求很低,会让孩子逐渐不信服你,这就容易导致你在孩子心目中威信不断降低,当你没了威信时,孩子根本不会配合你扮演各种角色。

教育孩子头疼的家长,不妨尝试“角色扮演法”,会让你有新感受

4、家庭会总结法。

在亲子关系中,聪明的父母总会不断地做自我总结和调整,自我总结往往会充分利用家庭会议来进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爸爸或妈妈做主持人,提出会议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特别受父母的重视,从而能增强孩子家庭责任感呢。

在家庭会议中,家长必须要就最近几天,或者一周,半个月以来,全家人在角色扮演中都做过哪些项目的体验进行一个回顾总结。每一个人都要由主持人点评到位,再让大家分别去评价别人做的如何。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思维与表达的积极性,让孩子参与家庭议事的权利得到落实。

在总结中,家长要切记,不要把矛盾总是指向孩子,否则,很容易变成孩子的批斗会,一但这样做,孩子以后保证不愿意再参加这样的家庭议事活动。

教育孩子头疼的家长,不妨尝试“角色扮演法”,会让你有新感受

结束语:通过上面对“角色扮演法”的讲解,我相信家长会发现原来家庭教育有丰富的内容,仅仅一个角色关系扮演就有很多讲究。其实,家庭教育本就和学校教育一样,有大量的内容,而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并且还是亲子关系中最基础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在灵活多变的角色扮演中,极大地调动家庭成员的生活积极性,让孩子热爱生活,乐于参与生活,并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接受好习惯好品质的培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