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寧夏在內的多地企業工資指導線溫和調整 工資要“降了”?

企業職工貨幣平均工資增長上線為9%、增長基準線為6%、增長下線為3%……10月30日,吉林省發佈201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以指導企業在崗職工的工資分配。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11月份,全國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山西、山東、內蒙古、陝西、雲南、江西、貴州、遼寧、寧夏、吉林、新疆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陸續發佈了201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方案。從各地已公佈的201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情況來看,除了上海基準線為5%至6%、新疆基準線為5%以外,其餘地區的基準線都在6%以上,其中北京基準線以8%至8.5%居首。

所謂工資增長基準線,一般是指企業工資的平均增長幅度,適用於生產正常發展、經濟效益增長的企業。此外,工資增長上線可稱為預警線,適用於經濟效益增長較快的企業;工資增長下線則適用於經濟效益下降或虧損的企業。

從各地公佈的方案來看,在企業工資指導線下線方面,陝西為2%,上海為2%至3%,天津、雲南、江西、貴州、寧夏、吉林為3%,北京為3.5%,山西、遼寧為4%。這意味著上述地區經濟效益較差的企業,職工工資增長可參照當地制定的下線調整。在上線方面,陝西、天津、山西、遼寧、貴州、寧夏達到最高的12%,雲南、內蒙古為11%,北京、上海、山東、江西則未設置上線。


包括寧夏在內的多地企業工資指導線溫和調整 工資要“降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今年多地企業工資指導線的基準線、上線和下線呈現溫和調整狀態。與2018年相比,今年遼寧省企業平均工資增長基準線和上線分別上調1%和2%;山西省今年的企業平均工資增長基準線和上線均下調0.5個百分點。

有人擔心,工資指導線標準下降,會使到手的工資變少。對此,有地方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企業工資指導線略有下調,並非意味著工資“負增長”,而是工資漲幅較以往有所下降。只要3條指導線——基準線、下線、上線均為正數,就意味著政府指導的職工工資仍呈上漲趨勢。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企業工資指導線方案已經公佈,但職工工資並不是“非漲不可”。對於經濟效益特別不好的企業,一些地區明確工資增長幅度可以低於下線。比如,寧夏明確,企業因生產經營嚴重困難,經濟效益明顯下降,在經過必要的民主程序後可低於工資指導線下線增長或負增長,但企業支付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職工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人社部指導各地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和發佈工資指導線,勞動關係總體保持和諧穩定。下一步,人社部將推進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和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改革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秉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