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能滅掉滿清嗎?有人提出三條計策,採納其一便可以

1864年7月,九帥曾國荃“吉字營”湘軍攻破天京太平門,李臣典、朱洪章等悍將率兵殺入城內,忠王李秀成被俘虜,幼天王洪天貴福外逃,歷時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運動宣告失敗,滿清在漢族地主支持下得以延續國祚50年。曾幾何時,太平天國佔據東南半壁江山,一度將滿清推向滅亡邊緣,大有“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提前完成辛亥革命任務之勢。太平天國失敗,原因眾多,至今還爭論不休。那麼,在這14年裡,太平天國有希望滅掉滿清嗎?有一位戰略家曾提出三條計策,若是洪秀全、楊秀清能採納其中一條,有望提前結束滿清統治。

太平天國能滅掉滿清嗎?有人提出三條計策,採納其一便可以

羅大綱,廣東梅州人,天地會出身的太平軍超級悍將,其擅長陸戰、水戰、山地戰,是西王蕭朝貴麾下首席大將,經常充當開路先鋒。1851年9月,羅大綱殺入永安,奪取軍興以來第一座城市。1852年4月,率2000精銳突破清軍嚴密封鎖線,為太平軍順利撤出永安立下汗馬功勞。進入湖南後,羅大綱身先士卒,銳不可當,攻打長沙、益陽、嶽州,威震敵膽。1853年3月,羅大綱率水師協助林鳳祥,殺入南京,奪取清朝第二大城市。同年4月,羅大綱率軍東征,攻破鎮江、揚州,控制滿清漕運咽喉要地。羅大剛眼光獨到,曾向洪秀全、楊秀清提出“滅清三策”。可惜,羅大綱非拜上帝教人員,且西王蕭朝貴過早陣亡,楊秀清對其多有打壓,故而未採納,否則滿清難逃一劫。

太平天國能滅掉滿清嗎?有人提出三條計策,採納其一便可以

滅清第一條計策:攻入河南,主力入駐開封,再揮師北伐

1853年5月,楊秀清派林鳳祥、李開芳率2萬廣西、湖南老兵北伐,試圖閃擊帝都北京,玩斬首行動,“間道疾趨燕都,無貪攻城奪地以縻時日”。對此,羅大綱表示反對,認為過於冒險,成功概率很低。要知道,史上東晉桓溫北伐兵力最少,也是出動七八萬兵馬;徐達、常遇春不世出名將,也是率25萬步騎才敢征討元朝。清朝雖然不耐打,但林鳳祥2萬大軍確實太少,一旦遭遇不測,結果不堪設想。此時,羅大綱提出自己的策略:“欲圖北,必先定河南;大駕駐河南,軍乃渡河”,即是先拿下河南,搞定中原,大軍屯駐開封,而後北伐。這確實是妙招,只要進入河南,太平軍便可縮短進攻北京之距離。此時,滿清還沒來得急佈防,也沒來得及發佈勤王詔令,太平軍若是猛撲北京,咸豐皇帝只能逃回東北老家了。

太平天國能滅掉滿清嗎?有人提出三條計策,採納其一便可以

滅清第二條計策:搞定東南九省,穩定後方基地,三路北伐

能從河南開封出師北伐,勝利希望很大,可中原糧草匱乏,東王楊秀清不一定敢玩。所以,羅大綱接下來提出第二條計策:“先定南九省,無內顧憂,然後三路出師,一出湘楚,一出漢中,疾趨咸陽,以徐、揚席捲山左、山東,再出山右,會獵燕都”。不得不說,這一招夠狠,將徐達北伐與諸葛亮“隆中對”計策完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是絕招中的絕招。搞定東南九省,意味著全國財稅重地基本被太平天國控制,軍隊既不缺乏物資補給,還對裝備進行更新換代,組建近代化武裝力量。三路大軍,一路攻打關中,而後東征;一路攻打徐州,從運河北上攻打京畿腹地;一路則從湖北出發,攻打中原,從中央突破。如此打法,清朝防不勝防,難以招架得住,滅亡之日不遠了。要知道,清朝武裝力量是分散駐防,很難拼湊出一支強大軍團,這在林鳳祥北伐時便可以看出。

太平天國能滅掉滿清嗎?有人提出三條計策,採納其一便可以

滅清第三條計策:組建強大水師力量,爭奪長江中游,保衛南京安全

前面兩條計策被無情拒絕後,天地會“水寇”出身的羅大綱便提出自己的第三條計策:“既建都南京,務必多造戰船,精練水師,戰艦建成之前,應先用木筏堵截江面,搶佔長江水上優勢。”即是爭奪對長江控制權,先穩住陣腳,而後再出師北伐。這條計策,眼光毒辣且長遠,它道出了奪取勝利之關鍵因素。在江河橫縱交錯,湖泊遍野的江南大地作戰,水師絕對是不可或缺,這在後來太平軍與湘軍對沿江戰略要地之爭奪戰中便可看出。太平軍屢屢受虐,其重要原因是沒強大水師協助,陸師既得不到水面火力支援,也得不到物資補給,因為長江控制權落在湘軍水師之手。若是太平軍水師得力,在前期戰鬥中便可消滅湘軍,而後再水陸協同北伐,沿著運河攻打北京,勝利大有希望。然而,楊秀清並未採納,太平天國水營力量一直是以民船為基礎,並沒軍用標準戰艦,只能被湘軍吊打了。

太平天國能滅掉滿清嗎?有人提出三條計策,採納其一便可以

綜上所述,羅大綱提出這三條滅清計策確實夠給力,若是洪秀全、楊秀清能採納其中一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提前結束滿清統治也不是不可能。可惜,羅大綱不是“自己人”(非拜上帝教成員),再加上其他因素影響,洪、楊沒能採納其意見,錯過了滅清之機會。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內部各派系自相殘殺,太平天國徹底失去了滅清之機會。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呢?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