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入至正型元青花裡的明代瓷器,收藏家請進,看看你的眼力如何?


瓷器鑑定真知堂:元青花瓷器分為官窯型和灰可型,還有一種民窯型。官窯型就是一般認為的“至正型”,真知堂研究應該正名為“泰定型”。

瓷器鑑定真知堂:為什麼應該叫“泰定型”呢?因為有史料表明,這批所謂至正型元青花,其實最早不晚於泰定帝時期就已經燒成了。資料暫時不便公開。

瓷器鑑定真知堂:灰可型則是指元青花那種髮色灰暗,胎釉不精的小件器物。這種並不是所謂的菲律賓型,而是用來填充窯爐空隙的低檔瓷器。

瓷器鑑定真知堂:窯爐有上等窯位,溫度高,有下等窯位,火候低。研究表明,元青花瓷最好需要在1280攝氏度以上高溫燒成。

瓷器鑑定真知堂:而元代的窯爐結構,溫度上升到1200攝氏度之後,每上升10度都很困難。所以一般元代青花瓷都屬於生燒或微生燒。

瓷器鑑定真知堂:生燒的含義就是沒有燒熟,也就是夾生飯。所以瓷器的瓷化程度不高,也就是不能完全瓷化。

瓷器鑑定真知堂:不能完全瓷化,則意味著胎質不夠緊密,吸水度較高,敲擊聲音不會很清脆,介於金屬聲和木石聲之間。

瓷器鑑定真知堂:灰可型就是用元青花的下腳料製作的用來填空的低檔瓷器,由於胎釉粗糙,再加上窯位的溫度不高,燃燒不充分。往往都在1100-1150攝氏度之間,所以青花顏色發灰甚至發黑,絕難見到官窯型那種幽藍之色。

瓷器鑑定真知堂:進入明代,洪武,永樂,宣德三朝,窯爐結構發生變化,採用的彩繪原料也發生了變化,所以雖然都是進口原料,卻在觀感上顯著不同。真正的鑑藏家可以品出其細微之處,予以斷代。本文就給諸位提供這樣一個自測的機會。

瓷器鑑定真知堂:圖中瓷器全部來源於博物館藏品,真實可靠,你可以分別出哪幾件不是元青花是明青花嗎?說出你的答案,在下方留言吧,三天後公佈答案,看看你的水平到了哪一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