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養孩子的最高境界:共情

一部一經上映便收穫好評無數的日劇青春勵志電影《墊底辣妹》,讓很多人對片中一位平凡卻又通情達理的女性圈了粉。

她便是影片中叛逆乖張少年沙耶加的母親明媽媽。

在電影裡沙耶加是一個學習成績非常糟糕的學生,在去了補習班很長一段時間後,成績依然沒有太大進步。

面對老師、同學包括自己父親和弟弟的冷嘲熱諷,想到自己考大學的無望,沙耶加徹底崩潰。

她發了瘋般地跑出課堂,在大雨中肆意而絕望地痛哭,看著如此狼狽痛苦的女兒,明媽媽沒有一句責罵,而是把女兒擁入懷中。

富養孩子的最高境界:共情

溫柔地對她說:如果覺得太累了放棄也沒關係哦,你已經很努力了嘛。

富養孩子的最高境界:共情

學業上的落後,讓沙耶加曾一度想放棄,對此老師也表示無可奈何。

而明媽媽卻從未想過去放棄和苛責,面對老師的質疑時依然堅定無比地回應:

我想讓孩子們能做他們喜歡的事,不管周圍的人怎麼說,就算與全世界為敵,我也一定會在她身邊。

就是明媽媽這種無限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教育,讓沙耶加能毫無阻力和負擔地奮力向前逆襲。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共情,簡言之就是一方對另一方內心世界的理解和體驗。

這種共情心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尤為重要,要求父母首先做到接納和尊重孩子的情緒或行為,然後才能更好地去疏導和幫助孩子建立正確良好的心理認知。

富養孩子的最高境界:共情

而明媽媽們就是如此從來都不會因為孩子的某些負面情緒或行為而粗暴干涉或制止,而是一直站在理解孩子為什麼會痛苦?如何才能讓孩子更快樂的角度去進行安撫、交流和正向引導。

不得不說,明媽媽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上是一個共情力極高的母親。

- 1 -

共情是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第一步。

這世界多的是愛孩子的父母,少的是理解孩子的父母。

身心靈治療大師許添盛曾為一個23歲的男生做過心理輔導。

這位男生從名校畢業,有一份令人豔羨的工作,本可以過得非常體面。

但是,他卻選擇了終日酗酒,他不肯上班,結婚後不理太太,有了孩子後也不管孩子,除了喝酒,什麼都不做。

每次治療都要喝了幾瓶酒才去,他在治療時向醫生傾訴他一生都在被母親包辦,高考志願,上哪所大學,報什麼科全是由他母親決定,他母親從未問過他意見,也不在乎他是否喜歡或願意,從來不尊重他,信任他。

所以他很恨自己的母親,企圖用摧毀自己的方式來報復她,讓她後悔決定自己的人生!

而她的母親也很痛苦,她甚至無法理解:她覺得她這麼愛孩子,給他很多的錢,給他最好的東西,讓他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為什麼他要浪費生命,為什麼他會恨她?

富養孩子的最高境界:共情

蒙臺梭利認為,讓孩子服從成人的意志,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恥的錯誤。

這位母親包辦了孩子的一生,也毀了他的一生。在教育孩子上,從一開始就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步驟: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意願。

長此以往便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給的不是我想要的,讓我做的是我不喜歡的。

而對於母親的痛苦來說:孩子的內心世界,以前你不問,以後自然也不會懂。

羅傑斯認為,做自己很重要。如果我們的生命體驗是被動參與的,或者說是別人的意志的結果,不管別人的意志看似多麼偉大或美好,我們都會感覺很不舒服。

而從小被壓抑天性,不被尊重理解的孩子完全沒有自我,即便再優秀也會在心裡住著一顆受傷的心靈。

羅靜說:懂得共情的父母,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

而不懂共情的父母缺乏對孩子最起碼的尊重和接納,卻不知尊重和接納才是真正教育的開始。

- 2 -

父母的共情能力決定家庭關係是否和諧。

北京曾有一位記者在採訪一位高中生時記錄下了這樣的肺腑之言:

從我記事起,我的爸爸媽媽就不斷地拿別人和我比,尤其在每次開完家長會後,比完了還要對我來一場批評教育。

他們既然認為別人家的孩子好,就去找他們來當兒子好了。

再說,我不是不想變得優秀些,我也在努力,可我的改變他們為什麼都看不到呢?爸爸媽媽為什麼不能理解我呢?

他們自己在升職遇挫、工作不順時都會進行自我安慰,我也希望他們能明白我心裡的想法:不要拿我跟別人的孩子比來比去。

一席話赤裸裸地道盡了父母與子女在教育問題上的鴻溝。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父母自己都深惡痛絕被攀比,孩子卻被逼著去坦然接受。

威廉·哥德法勃說:「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平等的人,給他們以無限的關愛。」

所謂的平等便是要求父母學會和孩子共情,與孩子同步,因為理解才是關愛的前提。

從心理角度上來看,父母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也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

如此一來,孩子可能會產生很多負面情緒,久而久之,親子關係在越來越缺乏理解的天平上失衡。

父母對孩子投之以怨,孩子對父母則抱之以恨。

富養孩子的最高境界:共情

- 3 -

家長懂得共情,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幫助孩子更輕鬆完美的成長。

著名紐約華裔設計師吳季剛從小就喜歡玩漂亮的女生玩具,尤其是芭比娃娃。

作為一個男生他的這種在常人看來非常怪異的行為招致了老師和同學的不理解甚至嘲笑,讓他一度狂躁和痛苦不已。

然而他的母親陳美雲並沒有武斷地去否定和責罵他,而是通過細心觀察和了解溝通後,認識到孩子對芭比娃娃這麼鍾愛的理由是因為喜歡它身上穿的那些漂亮的衣服。

在認識到孩子對衣飾方面的這種獨特審美和興趣後,還特意送他去美國學習時裝設計,並且鼓勵他不要畏懼別人的眼光。

後來吳季剛成了世界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在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上,連奧巴馬伕人穿的衣服都由他親自設計。

對於他今天的成就,他坦然要全得益於母親的「縱容」和理解。

他說:母親比我都還了解我,她陪我度過苦苦掙扎、尋找認同的少年時代,她一早洞悉:兒子是個不同的小孩。

如今這位智慧的母親亦被受邀於各地傳授和分享她的育兒之道。

陳美雲在談及自己的育兒經驗時,說最讓她感動的是兒子吳季剛對她的一句感恩告白:謝謝你,媽媽,可以讓我做自己。

一語道破她成功的教育真諦:陳美雲在吳季剛人生成長的道路上一直在尊重接納他的獨特性,讓他做自己喜愛並擅長的事。

池田大作說每一個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絕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構成社會的組成部分之一,這一個人格必須用充沛的愛來培養。

所以父母要做的便是用共情心去接納和發掘孩子那個與眾不同的世界。

富養孩子的最高境界:共情

因為,有共情的愛,才能幫助孩子更完美自在地成長!

天底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卻不是每一對父母都能懂孩子。

孰不知只有先懂得孩子我們才能更好地去愛孩子;而要懂得孩子,首先要學會共情。

所以唯有共情,才是打開正確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