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究竟有没有龙?或者是否曾经有过龙?

龙文化的考究

世间究竟有没有龙?或者是否曾经有过龙?查考华夏历史,有关龙的记载至少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之一的伏羲氏部落,五帝中的炎帝和黄帝,都曾用龙做图腾(相当于国家的国旗),其形象类似大蛇,头似马头且有鹿角状的双角,身上长有鳞甲,下颚还有胡须。这个龙的形象,一直沿用到今天。

世间究竟有没有龙?或者是否曾经有过龙?

据《左传•鲁昭公二十九年》上的记载,早在尧舜禹时代曾经养过龙,但龙很难养,乃设置“豢龙氏”的职位,专门负责养龙。最早记载龙的实体的,见于《拾遗记•虞舜》,其中称“南浔之国,有洞穴阴源,其下通地脉,其中有毛龙、毛鱼,于是献给虞舜一雌一雄……”由此可见,确实有龙这样的动物,栖息于能通海洋的地下河流及溶洞中。龙有多种,包括黄龙、苍龙、虬龙以及蛟龙等,除蛟龙是要伤人的恶龙而外,其它的龙均不伤人。人们通常所说的“龙腾虎跃”表明,龙能够从水中腾(蹦)起,但不能在空中飞行。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又名有熊氏)是乘虬龙升天的,但这不足信,屈原曾在《楚辞》中对此提出疑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就是说龙并不能揹着有熊氏飞行。

自古以来,国人将河图、洛书、龙、凤的出现都视为天降祥瑞。龙被公认为吉祥和崇高至上的象征。在《周易》六十四卦中,以龙寓意吉祥的卦文就有“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亢龙有悔”“龙潜水中”等等;“龙凤呈祥”更是广为引用的成语;历代皇帝有“真龙天子”之称谓,皇帝的身体称为龙体,其切身之物,均冠以“龙”字,例如龙袍、龙床、龙椅等等;炎黄子孙号称为“龙的传人”;就连“龙”字本身也是按龙的形状造的象形字;乃至于民间喜庆吉日的“舞龙”“竞龙舟”等传统风俗,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龙文化。

包括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在内的大量史料中,更是把龙描写得活灵活现。曹操的儿子曹植曾写过一篇《龙见贺表》献给他的皇帝哥哥,说是黄初三年,在邺都发现了龙,他建议“豢龙于陂池,为百姓旦夕之所观”,就是建个水池动物园,把龙养起来,供百姓观赏。《三国志》中有此记载。

《宋史•五行志》记载,北宋宣和初年,汴京开封县连续下大雨,一家茶馆院中出现一条龙,“色苍黑,其首类驴,两鳃作鱼颌而色正绿,顶有角,生极长,于其际始分两个,声如牛鸣。”这是对苍龙的真实写照。把龙描写得更细致的是,南宋大才子姜夔在其所作《扬州慢》中所述,绍兴三十一年,湖北汉川县太白湖官民,共同救助一条搁浅的龙。他把所见的龙生动地描写为:

一鳞大如箕,一髯大如椽。

白身青鳍鬣,两角上捎天。

半体卧沙上,半体犹沉渊。

里正闻之官,官使吏致虔。

作斋为禳祓,观者足阗阗。

敛席覆其体,数里闻腥膻。

有关龙出现的记载尚有许多,不胜枚举。纵观这些记载,大都集中在宋代以前,自宋代以后,龙的记载逐渐消失。这很可能是作为稀有动物的龙,已进入绝灭时期。对于龙的真实性,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既然龙是真实的动物,为何从未发现过龙的化石呢?恐龙也是绝灭动物,但却有大量化石被发现。”余以为恐龙与龙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恐龙在绝灭前是大量存在的,而且生长在陆地上,所以死后会在地下留存大量的化石;而龙本来就很稀少,并且生长在深水之中,死后当然很难在陆地上留下化石。

但是,龙是否真正绝灭了,也还无定论。直至近代,仍然有龙的踪迹的传言。相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有人在湖南张家界黄龙洞发现过龙鳞,怀化一姓胡的老人,曾收藏了该片龙鳞,据称“其状不圆不方,边缘光滑,颜色稍浅,近似半透明体,上有多圈同心纹络,且有淡色的五彩光晕,带有清凉的鱼腥味。”而黄龙洞有地下阴河与神堂湾的深水相通,因此判断,神堂湾下有龙存在。神堂湾与神龙架相近,都属于古生代地质环境,累有动物吼声从湾底传出,很可能有古生物存在。近代有人冒险探查神堂湾,但因该处地势险峻,为万丈悬岩和原始森林所围阻,难以深入谷底而未果。也许将来会有所新的发现。

综上所述,鉴于大量史料和民间传说的详尽性,有理由相信,龙是真实存在的稀有动物。龙被赋予吉祥如意和崇高至上的象征,从而构成中华民族特有的龙文化。时至今日,或许有龙尚生存于难以探寻的水中,或许已经绝灭。有待考古与历史学界进一步探索。但是,无论如何,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必将千年万世地永远传承下去。(大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