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稱帝,兩年後成亡國之君,看恭帝趙顯如何成為一代佛學大師?

看見這個題目,是不是有的朋友會覺得今天筆者要介紹的人是順治帝呢?如果大家這樣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從秦始皇時期,一直到末代皇帝溥儀,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422位皇帝。這在幾千年的文明歷程中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這些人中我們最熟悉的可能是唐宗宋祖,秦皇漢武這幾位,殊不知在那些相對不熟悉的人物當中,也有著別樣的傳奇人生。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位皇帝——南宋恭帝趙顯。

幼年稱帝,兩年後成亡國之君,看恭帝趙顯如何成為一代佛學大師?

趙顯畫像

趙顯,是南宋的第七位皇帝,他繼位時年僅四歲,是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小娃娃,在他的上面還有一位年齡稍大的兄長,按說是怎麼也輪不到他繼位的。難道說他是天縱奇才嗎?當然不是。在度宗死後,奸臣賈似道把持朝政,如果他想繼續掌握政權的話,那麼當然是要選一位能夠任他擺佈的皇帝,而年幼的趙顯就成了他心目中的最佳人選。

所以在賈似道的操縱之下,當時連話都說不利索的小孩子趙顯,就這樣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寶座,也是從那時起,趙顯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傀儡。不過,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由於賈似道的軟弱無能和貪生怕死,兩年之後,南宋就被迫投降了元朝。而賈似道這個罪魁禍首,也被怒火中燒的官兵給殺死了。從此之後,趙顯就成為了一個階下囚。

幼年稱帝,兩年後成亡國之君,看恭帝趙顯如何成為一代佛學大師?

賈似道畫像

由於身份變成了階下囚,他就不能在臨安居繼續居住,而是要北上,到元朝的都城元大都,忽必烈見他年幼,便將他封為瀛國公,最後又輾轉遷居到上都,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從吳儂軟語的江南水鄉,再到北風烈烈的內蒙古大草原,作為一個亡國的皇帝,這一路上的艱辛奔波又是誰能想象的呢?

但是這個四歲的孩子堅持了下來,在遠離故土的內蒙古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代,他漸漸知道了自己過去所擁有的至尊地位,和現在寄人籬下的處境相比,不由得心生悲痛,憤懣之情難以言語,但是憑他一個人又能做出什麼政績來呢?隨著歲月的流逝,趙顯一轉眼也到了十八歲。俗話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元世祖越來越覺得留著趙顯是個禍患,萬一有一天南宋復辟可怎麼辦?

幼年稱帝,兩年後成亡國之君,看恭帝趙顯如何成為一代佛學大師?

忽必烈畫像

於是,忽必烈就想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殺了趙顯。但是趙顯知道後,為了解除元朝人的疑心,他自己請求脫離塵世,出家為僧,而元世祖也答應了他的請求。筆者有時候非常好奇,難道宋朝做皇帝的人,只是把皇帝這份工作當成一個兼職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疑問呢?大家來聽聽我的看法。宋朝最出名的就是宋徽宗趙佶,書畫成就萬世流芳,治理國政遺臭萬年。

宋恭帝趙顯與之也差不了多少,作為一個亡國皇帝,他居然可以潛心研究佛法,長期居於寺廟之中,還有了自己的法號,經過他的多年苦心鑽研,對於藏文了如指掌,也對佛學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最後,他還擔任了薩迦大寺的總主持。不僅如此,他翻譯的佛經,一問世就得到了藏學大師的大力推崇,是大家公認的翻譯大師。

幼年稱帝,兩年後成亡國之君,看恭帝趙顯如何成為一代佛學大師?

趙顯畫像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就算趙顯不是一個亡國皇帝,他的治國能力與之佛法比起來也是不堪一擊的。不過反過來看的話,趙顯也是對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在他入藏的那些年中,也曾將漢族文化帶過去,也把蒙古和藏族的文化進行了傳播。但是在趙顯五十三歲那年,因為文字獄的事件而被屈殺,整個佛學界一片震驚,一位如此耀眼的佛學大師就此離去,是整個佛學界的悲哀。

從幼年稱帝,再到亡國之君,然後意料之外地成為了一代佛學大師,就連他的死亡都如此富有傳奇的色彩。這樣跌宕起伏的一生,這樣撲朔迷離的命運軌跡,這樣歪打正著的歷史功績,恐怕在所有的歷代皇帝中都是絕無僅有的。筆者形容他的一生為傳奇大片,一點也不誇張吧?

幼年稱帝,兩年後成亡國之君,看恭帝趙顯如何成為一代佛學大師?

趙顯畫像

有時候我們讀史不僅僅是為了讀史,而是從中悟得人生道理,從趙顯的身上我們就可以想明白,人一生的價值有多大,不取決於別人而在於自己。雖為亡國之君,但還可以在其他領域做出一番成就,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自己的一生有所作為,不白活,不就正是我們自己所希望看到的嗎?不知道你們從這位傳奇帝王,得道高僧的身上又學到了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