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孩子,大寶奶奶帶,小寶姥姥帶,3年後的差距諷刺但現實

每個寶寶都是上帝給我們最貼心珍貴的禮物,每對父母都希望親自陪著孩子長大,看著孩子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再長大成人。可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普通家庭,想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就不得不捨棄陪伴孩子的時間,無奈之下也只能請家中老人幫忙帶孩子。

小葉懷孕生了一對雙胞胎,這下可把全家人樂壞了,欣喜之餘卻是滿臉愁容,本來自己家裡面就是普通家庭,跟老公都是工薪階層,養一個孩子都夠嗆,更何況同時養兩個孩子。這可讓這對小夫妻為了難。後來經過與雙方父母商量,把孩子託付給老人帶前三年。

可兩個孩子同時交給任何一方老人都不合適,老人畢竟年紀大了,沒那麼多精力同時照顧兩個小孩,無奈之下決定,兩個孩子大寶給奶奶帶,小寶給姥姥帶,等讀幼兒園了再接回自己身邊。

雙胞胎孩子,大寶奶奶帶,小寶姥姥帶,3年後的差距諷刺但現實

3年過後,兩個孩子都被接回到父母身邊,本以為都是老人帶的,應該沒啥差別,沒想到兩個孩子的言行舉止相差太多,除了長相之外,很多地方都不一樣。

奶奶帶的大寶回到媽媽身邊,完全不能適應跟媽媽在一起,每天吵著鬧著要回奶奶家,要跟奶奶一起。吃飯總是三心二意,邊吃飯邊玩玩具,有時候吃著吃著就跑出去玩了,對弟弟也不友善,動不動就搶玩具,跟個野孩子一樣。媽媽說他兩句便嚎啕大哭,說不喜歡媽媽,還是奶奶好,要回奶奶家,讓小葉頭疼不已。

可小寶就很不一樣,雖然才跟媽媽在一起,經常想念姥姥,想回姥姥家,可只要媽媽抱抱安慰一下,也還是很聽媽媽的話。平時對媽媽像個貼心的小棉襖一樣,有東西會留給媽媽吃,玩具也願意跟哥哥一起分享。總的來說,是一個乖巧好帶的寶寶。

雙胞胎孩子,大寶奶奶帶,小寶姥姥帶,3年後的差距諷刺但現實

為什麼同樣是老人帶娃,孩子的差距會這麼大呢?其實問題出在老人身上,雙方老人的觀念立場不一樣,很多思想潛移默化的就會影響孩子。

1、老人觀念不同,奶奶帶孩子是帶自己人,姥姥帶孩子是幫女兒

奶奶帶孩子,把孩子當自家人,希望孩子與自己親近,平時給孩子灌輸一些爸爸上班辛苦,長大後孝順爸爸的觀念,平時很少會提到孩子的媽媽。甚至有的婆媳關係不好的老人,會在孩子面前說一些:媽媽不好,媽媽不要你了之類的話嚇孩子。

姥姥則覺得自己是幫女兒帶孩子,會跟孩子講爸爸媽媽是非常愛你的,他們要辛苦掙錢給你讀書,讓孩子覺得自己跟爸爸媽媽是一家人。

2、帶娃的矛盾不一樣

婆婆帶娃會堅持自己的方法,認為自己才是對的。當跟媳婦之間有分歧時,會認為自己有經驗,兒媳應該聽自己的。

婆婆會更關心自己的女兒,遇到帶娃分歧時,會接受女兒的意見,來減少摩擦和分歧。

3、對孩子溺愛程度不一樣

奶奶帶孩子,會比較溺愛一些。孩子小時候撒嬌耍賴的時候,奶奶一般都會妥協,只希望孩子能開心快樂就好,這樣會給孩子養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

姥姥覺得既然自己是幫女兒帶孩子,不會在任何事情上都會孩子妥協,會比較注意孩子的行為習慣,有目的的讓孩子往好的方面培養,希望以後回到父母身邊的時候可以儘快的適應。

我是星晨媽媽,育兒路上,我願意和您分享寶寶的一點一滴,您的點贊、轉發是我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願每個寶寶都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