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姓趙氏,元順帝和清朝皇帝為何也源自趙姓?

中國的姓,起源於“天道”原始的宗教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最為古老的原始八大姓是:姬、姚、媯、姒、姜、嬴、姞、妘。

姓和氏,是中國早期先民發展的兩個階段。

秦王與趙王同宗,源於贏姓,氏應該是什麼呢?

周穆王封造父於趙地,由封地得趙氏。

秦始皇嬴姓趙氏,元順帝和清朝皇帝為何也源自趙姓?

秦王和趙王同宗,源於嬴姓,嬴姓趙氏,以氏為姓了。

這與馬氏一個道理,趙國大將趙奢因大功被趙王封了一塊養馬場地,他的後裔以馬為氏,趙奢便成了馬氏的始祖,所以馬氏與趙氏最近了,本是一家人。

秦先王秦非子因功被封秦地,離開了趙地。

很多書籍甚至史料叫他贏政,實際上應該叫趙政。若依據這個叫法,由贏姓因分封而分出來的14個氏:廉、徐、江、秦、趙、黃、梁、馬、葛、谷、繆、鍾、費、瞿,統統都姓嬴了,豈不成了天下笑話了。

秦朝的始皇帝——趙政,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和改革家,是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其秦朝宗室以及後裔都是趙氏。秦宗室的後裔名將趙佗,授秦王命平定了嶺南,建立南越國。

元順帝怎麼也是趙氏呢?

秦始皇嬴姓趙氏,元順帝和清朝皇帝為何也源自趙姓?

這說來話長,公元1273年,忽必烈統率大軍南下滅南宋,於德祐二(1276) 年攻克臨安(杭州),謝太后及年僅7歲的宋恭宗皇帝被虜去,押解至北方元上都(今北京)。

椐《譜記》:“元忽必烈憐帝幼弱封為瀛國公”。忽必烈智勇雙全,籠絡人心,以示懷柔,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宋恭宗,還被封為瀛國公。

瀛國公遭到元侍臣的誣陷,險些被殺,多虧了妻子的公主的身份“泣訴免死”。一起去了西邊沙漠之地參禪學佛。

於是,這位瀛國公又變成了吐蕃大雄佛寺的合尊大師。他與元忽必烈的公主生了兩個兒子,其長子叫完普。

公主在漠北生下第二個兒子時,尚未登基的元明宗把他收為養子,取名為妥歡帖睦厼,帶回了宮中撫養。

元明宗死後,傳位給嫡子文宗。文宗壽命短又死了,傳位給寧宗。寧宗壽命更短,又死了。“妥歡貼睦爾”後來繼位,成為元順帝。

要說清朝皇帝也是趙氏,並且還是宋宗室的那個趙,真有點天方夜潭了嗎?

愛新覺羅姓,愛新是個冠稱,“覺羅”一族,是被金人擄走的宋徽宗、宋欽宗的後人。

秦始皇嬴姓趙氏,元順帝和清朝皇帝為何也源自趙姓?

這個故事,曾在滿族老輩人中,世代廣泛流傳著。

滿清滅亡後,東北及河北地區姓“覺羅”氏,包括愛新覺羅的滿人大部分改了氏,沒有一家改“金”,全部都改成“趙”了。

據《滿洲氏族通譜》載:“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原本姓覺羅”。“覺羅”翻譯成漢語的意思就是“趙”。

《皇朝通志·滿洲八旗姓》記載:“伊爾根(注:愛新)覺羅姓,其漢姓即為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