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看到個新聞觸目驚心。

親媽抄鐵棍暴打成年女兒,嫌棄女兒30還賴在家。


女兒順勢將老母親告上法庭,只求8萬賠償金。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兒子要結婚,母親借遍親戚支援買房,女兒卻不樂意了。

再多的錢已拿不出,親人變仇人,動起了手。

兒子買房、女兒也要,媽媽沒錢,最後卻被女兒狀告,一場鬧劇,全是媽媽的淚。

最後得知不給錢就要坐牢的事實,母親幾次暈闕:

“為了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到老了居然被親女兒送上法庭,心寒啊!”

孩子怕要的太少,父母只擔心給的不夠,中國父母最大的悲哀不過傾盡所有,也沒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01

臺灣親子專家劉志雄分享過一次朋友家做客的經歷。

他講7歲的小孩站在客廳沙發上尿尿的畫面,你一輩子都不會忘。

好久不見的老友,本想著可以盡興敘舊,沒想到小孩在客廳一角吵鬧,還時不時蹦躂過來惡作劇般的拍自己的腦袋。

心裡雖有芥蒂,但好友的長輩都在,就沒發作。

最震驚的是,7歲男孩玩到一半,站在沙發上大喊:“我要尿尿。”

家長們像接到指令一樣,爭先恐嚇的為其找來便盆。

率先拿到的爺爺一邊高舉、還一邊稱讚:“好孫兒,尿得好。”

熱鬧非常的場景,劉先生無限唏噓。

俗話說:心有戒尺、行有所止。

戒尺是誰給?必然是父母長輩,3歲你覺得孩子小,可以先寵,7歲你心疼孩子上學累,依然慣著,卻不知等到10歲、30歲、他開始無法無天時,你再管不住他。

廣州10歲男孩,在醫院過道狂踹母親的動圖刷屏。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動圖裡,男孩的奶奶多次阻止,男孩卻像瘋了一樣毫不顧忌踢踹。

媽媽不反抗的靠在牆邊,弱弱的說著話,一副習慣了的模樣。

而男孩暴怒的原因只是媽媽阻止他玩手機。

上海三十多歲男子,當街要錢不成拖拽母親,民警制止,男子卻拿來掃把追打。

母親沒受傷不追究,但視頻裡男子不以為意的質問發人深省:“誰讓你是我媽,我沒錢不找你找誰?”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少年未成年我們提監護法,三十多歲了口口聲聲還是媽?

不知何時當媽的成了孩子的免費提款機,壞情緒的宣洩器,無法反駁、更無處逃脫。

02

這還不是為人父母最無奈的地方,最悲哀不過,傾盡所有,孩子卻從未領情。

一個訪談節目,探討個人成功與家庭之間的關係。

其中一個受訪者、從農村走出,收入可觀:

“這樣的收入在你們老家是不是很高了?

幾個沒辦法,從根本處否定了父母所有的付出,看似無奈,實則冷漠。

字句斟酌,說的不過是:“父母能懂什麼,不過是生了我,優秀是我自己的努力,買不起房是社會的錯,既然我沒錯,就要父母背鍋,誰讓他們生了我。”

電視劇《幸福一家人》裡也有段類似畫面。

父親想催婚,孩子卻表示結婚可以但要斷絕父子關係。

深究原因,男人卻憤怒地叱責:“從助理,到醫生,到主治醫生,醫院裡很多人實力比我差,可他們卻能靠著父母平步青雲,而我處處受不公平待遇,因為我只有一個開面館的爸爸。”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一句開面館的爸爸,像一記耳光狠狠地打在了老父親的臉上。

兒子覺得自己不容易,覺得社會不公平,更痛恨沒有投胎遇到好爸爸,可以在關鍵的時候垃自己一把。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父親呢?

聽到兒子控訴、低頭沉默委屈的像個孩子的父親錯了嗎?

子憑父貴是父親想給予孩子的禮物,但不是義務。

孩子會長大,父母註定要退幕,奈何大了的孩子在心底埋下了依賴的種子,期盼父母永遠是自己背後的大樹。

子女一邊嫌棄一邊依賴,父母一邊付出一邊無奈成了無數家庭的縮影。

最後發現,無能為力的父母遇到一味渴求的孩子,不過是年輕時一味付出造成的惡果。

03

盧梭曾感慨發問:“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四個字“百依百順”就夠了。

他想要什麼你都毫無保留的給予,直到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時,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於不曾得到過滿足的傷害。

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不但得不到預期的回報,還會讓對方感到習以為常,從而失去獨立生活,應對挫折的能力。

聽過一個14歲女孩獨自坐飛機去留學的小插曲,女孩要去美國留學,坐了二十幾小時的飛機落地後才被告知15歲以內不允許獨自飛行。

遠在國內的母親得知後,想遠程幫助解決,女孩卻淡定安撫:“讓我試試自己處理。”

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大概就是培養出這樣的孩子吧,溫厚獨立、會與世界相處。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還有個孩子,先天失明,卻每天堅持獨自上學,11歲的她跌跌撞撞摸索著不服輸的樣子很是勵志。

後來才得知、其實每次獨行上學的路上,孩子的媽媽一直默默跟隨在後。

有人不理解,覺得既然不放心,就直接送好了,這樣不僅省時省力,也更加安全。

媽媽卻說:“我不希望她發現我一直跟著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真正自信,真正獨立。”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太多父母習慣了捧在手心呵護,後來發現成熟的愛,是能夠幫孩子從身體到心理擺脫對他人的依賴,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直很喜歡龍應臺《目送》裡的那段: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個世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唯獨父母對孩子的愛,註定指向分離。

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不肯放手、一味付出、百依百順,其中一項就夠了。

如果不想變成養老防子女的父母,就做個安靜的站在拐角處目送孩子走遠的人吧。

更多精彩文章關注公眾號“ahaschool第二課堂”

30歲女兒為8萬賠償狀告母親: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