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原名嘀嘀?為何被一公司逼到改名?

滴滴原名嘀嘀?為何被一公司逼到改名?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搶先註冊、被山寨一直都是品牌化發展道路上的巨石,如何移除這些障礙,專家建議一定要先下手為強。

對於企業來說,商標註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創業初期,很多企業可能會忽視商標註冊,從而讓其他公司註冊搶先註冊,最終引發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還有些商標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慘遭“傍名牌”,這些問題都嚴重困擾著品牌的發展。

商標難題如何化解?

面對商標難題,有些企業付出了慘重代價,滴滴打車原本叫嘀嘀打車,企業發展初期並未申請商標,有名氣後竟被一杭州公司搶注,最後還敗訴,不得已改名為滴滴打車;

再來看一個成功的案例,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發現朱某申請的藍色之海與該公司的藍色經典、海之藍等商標構成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認為其違反了《商標法》第三十條的規定,於是提出異議,同時提交證據材料,收集其旗下藍色經典及系列商標(夢之藍、天之藍、海之藍)所獲得相關榮譽材料,證明在第33類“酒(飲料)”等商品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後經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調查後作出裁定,

被異議人具有明顯的摹仿、攀附異議人知名商標的主觀意圖,此種意圖更易增加雙方商標在實際使用中混淆的可能性,被異議商標不予核准註冊。

滴滴原名嘀嘀?為何被一公司逼到改名?

圖片來源/商標局截圖

滴滴原名嘀嘀?為何被一公司逼到改名?

圖片來源/商標圖樣拼圖

其實,企業遭遇商標問題絕非僅以上2家,然而做法所得的結果也不同,商標也是企業的品牌形象,一旦發現自己的商標被他人搶注或遭遇山寨可以通過商標異議的途徑爭取和維護我們的品牌權益,不給別人做“嫁衣”。


什麼是商標異議?

商標異議是指公眾對某一經過初步審定並公告的商標,在法定期限內,向商標局提出該商標不予註冊的反對意見,即要求商標局在規定的3個月異議期滿後不要核准該商標註冊。

哪些情況可以提出異議?

1、被他人搶注

有些公司商標意識較弱,雖然紮紮實實經營了數年甚至幾十年,卻沒有去註冊商標,反而被他人搶注了,這樣原權利人的品牌就會遭受巨大損失。

2、商標構成近似

經初步審查認定的商標違反商標法第28條的規定,侵犯他人在先商標權,申請註冊的商標同他人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的註冊商標或經初步審定的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

3、自己已註冊但被他人進行混淆

山寨名牌的例子不勝枚舉,從“某某”到“新某某”、“小某某”…可以玩的花樣太多了。或者在原有商標的漢字上做文章,如:“大”和“太”等,這都會對原權利人的品牌產生影響。

商標專家建議,企業遇到以上三種情況,一定要及時進行商標異議,不可拖延。

滴滴原名嘀嘀?為何被一公司逼到改名?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可能有網友會疑問:商標既然被商標局審核通過,被異議是合法流程嗎?

根據商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對初步審定、予以公告的商標提出異議的,商標局應當聽取異議人和被異議人陳述事實和理由,經調查核實後,做出裁定。

由此看出,商標被異議是被商標局允許甚至鼓勵的,商標異議是賦予公眾的監督權力,是商標審理的一個監督機制,可以從最大程度上保證商標的公平公正審查,同時也給公眾提供了一個救濟商標的機會,希望一些錯失商標的申請人可以有一個合法的途徑去維護自己的商標權益。

商標異議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涉及證據材料的收集、整理,同時還有提出申請、材料撰寫、提交證據等一系列流程,商標異議需要在3個月公告期完成,所以企業如果不夠專業或者時間較緊時,建議尋找有經驗的商標代理機構來全權協助,提高異議的成功率,從而維護自身品牌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