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公務員我們必須要經歷的幾個重要階段

從小白到上岸要經歷哪些階段


上岸,幸運女神會眷顧我嗎?當然,只要你足夠努力、有足夠的決心、有足夠的毅力,相信一定會有上岸的機會!先來了解一下公考中各種各樣的考試,怎麼辨別、有何不同?答主不復制、不粘貼、不做搬運工,以自己對各種考試的理解,幫助各位梳理一下吧。

國考,即是由國家公務員局組織、專門為中央黨群機會、國家部委、中央垂直單位招錄新公務員而準備的一場全國性考試,每年只有一次考試機會,10月份發佈公告並報告,一般在11月底12月初舉行。招考人數眾多、但報考人數也同樣多,每年招將近兩萬人、但也有接近一百四十萬人報名,競爭激烈;但對應屆生比較友好,有眾多為應屆生準備的崗位。

省考,即是由各省公務員局組織、專門為本省所有部門招錄新公務員而準備的一場全省性考試,考試機會眾多。為防止考霸全國巡考,少部分考霸多個省份上岸但只選擇最好的那個崗位,影響考試秩序的情況,大部分省考集中在4月下旬,統稱為省考聯考,如福建、江西、湖北、湖南、貴州、重慶、四川、天津等。但少部分發達省市,為了搶奪全國優秀人才,單位組織公務員考試,敞開大門歡迎全國優秀人才加盟,如江蘇一般在3月份,廣東一般在4月初,廣州、深圳一般在5月初,北京、上海一般在12月份,每年考試的具體時間要關注這些地區發佈的考試公告。這些地區要在全國網羅人才,提升行政效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有志於遠離家鄉、到發達地區就業的童鞋,就可參加這些考試。

報考公務員我們必須要經歷的幾個重要階段

還有一些小眾考試,但都是為了招錄行政單位新公務員。選調生考試,即部分省份為了招錄應屆大學生而專門準備的考試,如廣東2018年選調生考試。還有一種是部分一流高校內部組織的考試,如部分省份專門針對清北等名校組織的選調生考試,重點培養、重點跟蹤、重點考察,提拔速度快、升遷機會多。還有一些警察系統內部考試,比如部分省份為招錄警察而專門在警察學校內部組織的考試,也是公務員,還有部分省份聯合組織的政法幹警專項考試等。如果有志於考上公務員、且符合條件,也可以瞭解這些考試機會,給自己多一個選擇、多一個機會。

哦,對了,還有事業單位考試。這種考試,真是機會眾多,有全省統一組織的、全市統一組織的、全縣統一組織的、各個單位自己組織的。

天哪,這麼多考試機會,我得努力努力再努力!我只想上岸、不論地區!好吧,一年下來,至少有五次公考機會吧。

那如何得知這些考試信息呢?怎麼才能確保不錯過這些信息?一是在瀏覽器建個收藏夾,把準備去參加考試地區的人事考試網、公務員考試網都收藏起來,時不時地瀏覽一下相關招考信息;

二是關注十個以上的公眾號,自媒體時代,各大機構為了搶生意,有專門收集各類公考信息的人員,並會及時發佈在公眾號上;三是加入一些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增加信息來源。

得知考試信息後,就要知道上岸必須經歷哪些階段了。正常來說,從瞭解上述信息開始,你應該經歷查看公告— —選崗位— —報名— —打印准考證— —筆試— —查看筆試成績— —查看面試公告— —面試資格審查— —面試— —體檢— —政審— —公示— —報到,然後就成為一名正式的公務員。從發佈公告起,如果每一個環節都順利通過,到正式報到這個環節,大約要歷經六個月左右時間。國考,則要經歷更長。所以,如果準備好了考公,請你秉承吃苦耐勞的精神、持之以恆的毅力、雷打不動的決心、捨我其誰的信心,做好打持久戰、攻堅戰的準備,這是一場既耗時耗力、又費腦筋費金錢的心裡戰和消耗戰。沒辦法,誰叫你要去考公務員呢?

發佈考試公告後,接下來就是選崗位了。俗話說,“選好崗位就是成功的一半”,大量的事實也不斷的在印證著這個真理。

“哎呀,真心鬱悶啊,考了140分,結果連面試都進不去!”

“公務員真好考,我才考了120分,就崗位第一名,重點是考前只做了兩套真題!!!”

以上兩個人的心聲,足以證明選好崗位是上岸的重要組成部分!那怎麼選崗位呢?答主建議如下:

挑崗位考錄比小的,實現彎道超車。

在目前的情況下,我認為選崗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一是挑符合條件的,儘量避開三不限崗位,避免成為分母。限制條件多就意味著報名人數少,相對來說上岸機會更大。二是挑報名人數少的,報名人數少,機會就相對較大。三是如果你只是為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在你選定了報考地區的前提下,別去挑崗位,別為了追求省直單位、部委單位,而放棄一些容易上岸的崗位。而對於大部分追求穩定工作、考試成績又很一般的童鞋,其實去鄉鎮基層也未嘗不可,先拿到編制再說,上岸後有不少遴選、選調、借調機會,只要你夠努力,會有再次選擇的機會。按照目前的趨勢,部委、省直等單位,更多傾向於通過遴選招錄優秀的基層公務員,而不是直接招錄新公務員。

報考公務員我們必須要經歷的幾個重要階段

當然,如果是偏遠山區的鄉鎮,除非離家近,否則要慎重!

如果你老家在農村,而你只想考到城市去,那麼沿海發達地區的一、二線城市都值得去!

做好思想上、認識上的所有準備後,就該排除萬難、一心一意、踏踏實實為考試做準備了!

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公考不同於我們在學校所面對的考試,是一場必須分出勝負、必須優勝劣汰的一場考試,不僅取決於自己的成績,還要取決於對手的成績!只有把成績提上去了,才能在眾多報名的考生中脫穎而出、才能在三選一的面試中勝利大逃亡!只要你領先同崗位對手,就算總分120分,你都是勝利者!如果你不能領先競爭對手,140分也是炮灰!

公務員考試,主要是三門,行測、申論、面試。這三門考試,有何特點、如何準備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四、如何準備行測?

行測,我個人認為是考智商水平、考你的小學初中高中學的基礎知識、考你的知識極限。答主自幼從農村小學出來的,沒有名校名師的培養,沒有參加過奧賽,所以一直都是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在支撐著自己達到自己的極限。能考上985,也拜自己沒有偏科、語文和文科綜合是強項所賜。因此,十年前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時候,行測一直都是65至70分的水平,考了幾次都突破不了70分。所以,不敢說太多經驗,作為文科生的我,只能給大家科普簡要介紹。

報考公務員我們必須要經歷的幾個重要階段

行測,包括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資料分析五大部分。

數量關係最頭疼的部分。如果你行測想得高分,那就必須攻下數量關係。認識不少國考行測80分的童鞋,行測要達到80分,數量關係是重中之重,做好了拉分非常明顯。但據判斷,很多行測不到70分的童鞋,基本都會把數量關係戰略性放棄,沒時間了就瞎蒙幾個答案。對於數學高手來說,這是必拿分題,也是保證自己行測70+的必選項。

對於文科或者對數學不擅長的同學,不要放棄,努力做對五道以上,我就可能多得五分,最後上岸的可能是你。

判斷推理。這是題型最多的一個模塊,分為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四個小題型。對於這個題型,最大的特點是刷題,買本模塊專項練習,通過反覆刷題、大量刷題,總結出位置規律、樣式規律、屬性規律、數量規律、特殊規律、空間重構等各大規律,熟知每種規律典型題目的解題套路,積累變形題目,做到心中有題,看到便能聯想到。

言語理解與表達。這是文科生、語文功底好的理科生比較喜歡的題型,和高中語文閱讀理解很相似。一般前20道為選詞填空,後20道為閱讀理解。選詞填空,要用一個小本本做好日常積累,把經常遇到的題目、易錯題目積累到本子上。閱讀理解,這個有多種出法,有些是某句話填空、有些是句子的主旨、有些是不符合題意的。這種題型,一定要學會閱讀理解技巧,跟申論材料的閱讀要結合起來,學會用整體閱讀法和細節閱讀法來綜合判斷,切忌一個字一個字反覆去讀材料,很浪費時間。然後積累每種出題方式的技巧,做多了、積累多了,比較容易拿分。

常識判斷。行測要考的常識,涉及面非常廣泛,需要你知中華上下五千年之輝煌文化,通中外天文地理物理化學之博學,我真心認為是看天吃飯的一個模塊。初中高中大學時的課外積累,在這一刻完美呈現。也許你花三個月時間去準備,最後上了考場,也許沒有一個是在這個過程中準備到的,反而是你在讀書中積累的。個人建議,無須花太多精力在這上面,把精力放在其他上面吧,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資料分析。通常由4篇材料組成,每篇材料需要回答5個問題,是提分的最關鍵部分。看起來全是數字、全是資料,看來是數學部分,但完全有規律可循,是必拿分的模塊。凡是做過認真準備的,這一塊都能拿比較高的分數。但是,這個也有技巧,如果你想在這一部分既拿高分、又花時間少,就必須掌握一些技巧、掌握一些秒殺辦法,要學會用技巧去做題、不要死算如果你不想自己花時間去準備,報個比較好的班完全可以提升技巧,省時省力,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行測,要系統地學習。個人建議,如果你喜歡紙質書籍,那買一些專項練習題來做。如果你喜歡APP,粉筆APP是真心不錯。上下班路上,上廁所時間,有事沒事打開APP刷幾題。在準備行測的過程中,切記要準備好筆記本,一個是記知識點、記總結的技巧,一個是錯題本。

報考公務員我們必須要經歷的幾個重要階段

五、如何準備申論?

在公考圈有這樣一句話“得申論者得天下”,你就知道申論有多重要了。行測,提分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與智力掛鉤,會達到瓶頸期。如果你每次都考不過70分,幻想某一次考試達到75分,那是天方夜譚,除非難度降低!但申論卻不是如此,我們常聽到有學員說去年國考才50來分,今年國考就65分。我的天!整整提升了15分!這個提升空間,值得你花費大量精力去研究申論,如果申論每道題目都提升2分,省考四道題目就能提升8分、國考五道題目就能提升10分。這種提升幅度,沒有任何理由放棄申論,沒有任何理由將其視為“神論”!答主09年上岸時,國考申論72分左右、省考申論75分左右。2009年那幾年,國考、省考想拿到這個分數,沒有參與過這段經歷的童鞋絕對體會不了。這幾年隨著工作稍微沒那麼緊張,由於長期從事文字工作,加上本身申論底子好,答主在業餘時間繼續鑽研申論,2016、2017、2019年國考申論分別取得79、81、77分的好成績,這幾份考試答案會給大家分享。當然,這兩年答主也輔導過不少申論成績差的童鞋,申論提升十來分的大有人在,我有足夠的事例和事實為佐證,證明申論提升5分絕對可以,提升10分也不是難事。

報考公務員我們必須要經歷的幾個重要階段

個人建議:絕對不要放棄申論!申論絕對有方法!申論絕對可以提升!

很多人認為的申論,就是“申而論之”,而不知道為何要申而論之,怎樣申而論之,又是論什麼。而我所認識的申論,是從一個政府機關公務員角度出發,跟大家所認識的申論完全不同。可能是出發點不同,會導致認知不同,進而導致方法不同,最終導致結果不同吧。

大家想一下,為什麼要考申論?就是因為政府機關要招考公務員,而單獨設置的一門學科。既然這來源是政府機關,當然得從政府機關角度來審視申論,否則就容易風馬牛不相及、不識廬山真面目了。

到政府機關工作,主要是貫徹上級指示、上級政策、上級文件,進而按照其意圖來工作,一句話:貫徹上級意圖!

首先,作為一名機關工作者來說,就應該領悟上級領導、上級機關、直接上司的意圖。只有讓自己的工作,符合領導的意圖,才能讓工作走在正確的軌道上。而領悟領導意圖,實際就是閱讀領導意圖的能力!

其次,要學會領悟上級政策、文件、批示。政府機關是靠一系列政策文件,來推動整個政府系統的運作的。

再次,還體現在學會領會群眾需求的能力。那麼,在與群眾的溝通中,群眾的表達往往是趨向於生活化、口語化、具體化的。作為一線工作人員,我們就應該領會群眾想要表達的基本意思,領會群眾想要表達的主要問題,這才能有助於解決群眾的問題。因此,在機關工作中,閱讀理解能力還體現在學會領會群眾需求的能力。

而這些領導指示、政策文件、群眾話語,不就是申論材料中經常出現的麼?閱讀理解申論材料,就是在模仿機關工作,就是在閱讀理解領導指示、政策文件、群眾話語。

至於很多考生,認為申論就是“申而論之”,就是一門考察文字功夫的考試。認為學文科的尤其是學中文的,肯定能考好申論。認為學理工科的,不擅長語文,肯定考不好申論。以上,都是思維誤區。從學習申論的一開始,思想認識就誤入歧途。無論怎麼複習,都考不到申論高分、提不高申論成績,則是從一開始就註定的!當然,少數天賦異稟者除外,我僅針對大部分天賦一般的考生說的哈。

報考公務員我們必須要經歷的幾個重要階段

那麼,申論有哪些題型呢?

我是這樣分的,歸納概括(概括原因、理由、特徵、亮點、方法、措施、意義、作用、問題、不足等)、綜合分析(定義分析、句子分析、啟示分析、比較分析、評論分析)、對策建議(單一對策題、複合對策題)、公文寫作(簡報、宣傳稿、發言稿、倡議書、公開信、短語、調研報告、編者按等)、大作文(議論文和策論文)

建議:在申論複習的過程中,不能一套一套來做,而是要一類題一類題地做。當你把一類題的解答思路和規律弄清楚之後,再次碰到類似的題型,你的作答會更加輕鬆自如。

講到複習申論,大家最為頭疼的,就是申論沒有標準答案!我們知道,申論是從來不公佈標準答案的! 有些考生就納悶了,買的那些試題,不是有參考答案麼!有些人說,認真研究真題沒有用,做了兩遍真題過後,答案都記住了,還怎麼去研究!但是,請認真看字眼,是“參考答案”,給你參考用的,而不是標準答案!既然是參考答案,就有可能是正確的,也有可能是錯誤的!

那為了讓答案更加接近標準答案,更容易得高分,就需要做幾件事情:一是蒐集各種答案,將網絡上的答案、各大機構給出來的答案、自己身邊朋友寫出來的答案,放在一起集中研究,看一下不同的對手是如何去組織同一道題目的答案的;二是自己研究答案,也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構申論答案;三是學習高分答案,這是很關鍵的一環,因為只有高分答案才更加接近於標準答案;能夠考出申論高分的,就證明其申論水平是被閱卷者認可的、其申論答案是接近於申論標準答案!如果身邊有申論高分上岸的朋友,請吃飯、陪吃陪喝陪玩,也爭取讓他寫幾套申論答案,然後拿來反覆研究學習。四是吸取大家的優點,總結出自己的好答案,形成自己的答題風格。唯有如此,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組織答案的水平。時間多了,做得多了,研究透了,組織申論答案的水平自然會提高。由此可見,對於申論差的童鞋來說,提升5至10分真不是難事。

講到這,不能不提的就是字跡了。字寫得好,真心很有幫助,會讓你的答案錦上添花。試想一下,在集中閱卷那一段時間,閱卷者除了上廁所和吃飯,基本沒什麼休息,脖子會酸屁股會麻胃裡噁心眼睛會瞎掉,很辛苦的!但如果看到一份字跡寫得好、能夠幫助閱卷者辨認採分點的、卷面清清爽爽的試卷,肯定是滿心歡喜的,多給一分也很正常。對於那些字跡潦草的試卷,估計恨不得丟一邊去。

建議大家在平時訓練時,每天臨摹字帖,推薦田英章、龐中華正楷字帖

希望大家筆試順利通過,然後我們才能有接下來的故事。

六、如何準備面試?(關於面試,我改天再另外寫一篇吧,到時候把鏈接給大家。

如果你筆試成績優異,順利進入面試名單,恭喜你!接下來,你要迎接是另外一場刺刀見血的戰鬥,三選一的面試考場,要麼眼睜睜看著對手開心的上岸,要麼讓對手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開心的上岸!

簡單說說面試吧,我將面試分為五大類型,分別是綜合分析類(社會現象類、哲理思辨類、啟示漫畫類、多個觀點類)、組織計劃類(普通活動組織類、工作重點前期準備類、大型活動類、調查研究類、會議培訓接待類、創新類)、應急應變類(日常危機處理類、公共突發事件處理類、輿情輿論處理類、基層群眾事件處理類)、人際關係類(上下級關係、與同事關係、與群眾關係、與外單位關係、與親友關係)、言語理解表達類(現場情景模擬類、新聞發言模擬類、串詞講故事類、圍繞主題演講類)。

建議準備面試的時候,要根據所在省份面試,看哪些是常考題型、哪些是基本不考題型,有針對性的複習。每一種面試題型,都有不同的思路,可以分別進行總結。

希望大家都能順利通過面試關!通過面試之後,基本上已經是一名準公務員了。但也不可大意,接下來還有幾關要通過。

一是體檢。一般在面試後一個星期內完成。大家要重視體檢環節,有條件可以提前做個預檢,給自己吃個定心丸。為防止出差錯,在面試前一段時間就要吃清淡,不熬夜不喝酒,體檢的時候也不能緊張,防止結果出差錯,如心電圖。如果第一次體檢沒通過,要進行復檢,那就要特別認真對待,查清楚原因,有針對性的改進。確實是有體檢通不過的事例。

二是政審。一般在體檢完成後的一個月內完成。其實政審比較簡單,只要你直系親屬沒有違法犯罪記錄,一般都沒有問題。政審前,跟所在單位、企業打個招呼,請領導、同事吃個飯,讓他們在政審的時候說說好話,一般就沒問題了。

三是公示。政審通過後,應當是公示了。一般到這一步後,基本上就穩了。公示期一過,安心辭職,準備出去旅遊一圈吧。

四是報到。恭喜你走到這一步,順利成為一名公務員。

七、關於準備公考的一些小建議

一是複習時間的安排。應屆畢業生,建議大三後的那個暑假就開始吧。如果是在職人員考公,建議從打定主意後就開始。時間不要超過半年,一般為三個月最佳。建議分為摸清底數、模塊複習、大量刷題、總結易錯點、考前模擬等幾個階段,有針對性的提升。行測,做的題目越多越好。申論,高質量的做二十套真題,已經足夠。記住,是歷年申論真題,不要模擬題。

二是準備幾本筆記本。沒有筆記本,就想系統的學習,真是太天真了。行測、申論,至少各準備一本筆記本,記主要知識點、記一些技巧、記總結出來的經驗、記一些易錯題等等,方便自己隨時翻出來複習。

三是要不要報班。因人而異,有些童鞋天生學習能力強,行測怎麼考都有75+,申論啥題目都有思路,天生就能說會道,這些童鞋報班簡直就是浪費錢。如果你不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報班。因為報班會節省你很多時間,包括複習的方向,試卷的選擇,時間的安排。你只需要跟著節奏走就可以了。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不是隨便找一個培訓機構就報了,不是隨便找網上的一個老師就報了,要認真鑑別、仔細辨認,聽其言、觀其行,看其學員成績、看其題目答案、看其解題技巧、看其人品是否可行。上述都做到了,你認為可靠的老師,那就果斷報吧。如果沒找到,寧可自己學,也別隨便報班。

四是高度重視考前模擬,適應考場環境。很多人都會忽略的一點,就是考前模擬,其實考前模擬對鍛鍊考場心態、查缺補漏非常重要。建議在考前半個月,至少要參加三至五場考前模擬。一種辦法是參加機構組織的考前模擬,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套題目做完,這種集中組織的考前模擬有一種考試的氛圍。另一種是,自己卡著時間,比如週末,按照上午9:00-11:00行測、下午14:30-17:00申論的節奏,有針對性的考幾次。通過考前模擬,能夠解決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等一些平時練習中遇不到的情況。

五是提升信心,努力到感動自己!公考是公平公正的,能者上!給廣大寒門子弟、普通學子提供了一個最為公平公正的機會,給草根階層實現階層躍升提供了一條最為可行的捷徑!所以,當你厭倦了職場的漂泊不定,厭倦了不停換工作的煩惱,厭倦了觥籌交錯的生意場,厭倦了朝不保夕的工作狀態,如果你鐵了心要考上公務員,就沉下心來拼一把、博一回,拼命複習到無已為力、努力複習到感動自己,一年甚至半年的努力就可改變一生的命運!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瞭解公考,能夠解答你心中的一些疑惑,能夠陪你從一開始到最終上岸!感謝大家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