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看楼市,探究土地市场跟房价呈现两极分化背后的原因

十一月伊始,房地产行业政策目标维持往期,保障刚需、维护居民权益和人才引进仍是重头戏。值得引人注意的是,在土拍市场和成交面积持续降温的状态下,住宅价格依旧保持着比较稳定的状态。

用数据看楼市,探究土地市场跟房价呈现两极分化背后的原因

2019年10月全国200城合计供应规划建筑面积30719.2万平米,同环比分别上行25%和2%。土地成交合计规划建筑面积17732.1万平米,同比、环比分别增长4%和2%。三季度GDP 6.0%的增长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的产业尚未形成且无法支撑GDP大规模增长,政府创利能力有限。短期来看,通过卖地获取财政收入仍是政府的主要手段,预计后期土地供应同比保持增长。

用数据看楼市,探究土地市场跟房价呈现两极分化背后的原因

用数据看楼市,探究土地市场跟房价呈现两极分化背后的原因

从最新的70城数据来看,10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1830.1万平米,同比上升1.5%,环比下跌9.2%。整体来看,银十住宅市场成交冷淡,各能级城市环比全面下行。具体来看,一线城市同比上升12.7%,环比下行13.2%,一线城市需求相对稳定,在供应增加的同时,成交量比较理想。核心二线和普通二线城市同环比增长势头与一线城市类似。核心二线城市同比上升16.8%,环比下降10.5%。普通二线城市销售面积为400.5万平米,同比上升15.5%,环比下跌8.2%。三四线城市销售面积517.4万平米,同环比分别下滑22.5%和6%。

用数据看楼市,探究土地市场跟房价呈现两极分化背后的原因

总的来说,10月份住宅市场一二线城市同比上行,但环比下跌,三四线城市最为惨淡,同环比均下行。一二线城市居民购买能力强,刚需稳定,对成交具有一定的支撑性。三四线城市即使有人才政策放款,但没有具体的产业支撑、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完善基础服务设施,难以大规模吸引人才流入。

用数据看楼市,探究土地市场跟房价呈现两极分化背后的原因

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9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初步测算,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9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其中,北京和广州持平,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5%和1.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上月为持平。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与上月相同。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用数据看楼市,探究土地市场跟房价呈现两极分化背后的原因

我们把近一年来每个月70个大中城市数据整理一下,一些涨幅相对比较高的城市主要是在西部地区,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是64个,到今年9月,变成了53个,总体上来看是振幅收窄,房价日渐走稳,略有升降。针对住房市场结构性矛盾和市场分化的情况,现在从调控效果看,探索出一条非常有效的措施叫“因城施策”。每个城市对住房需求量是不同的,涉及到人口的流动、人口年龄的结构、适婚人群的构成,包括产业结构对人口的需求等等,从这个逻辑上来看,房子是用来住的,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做好以人为本的房地产市场调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